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48节

  另外夜深了,祝各位读者大大有个好梦。

第82章 腹心之疾

  “娄校尉发来文书,说他快到了僰道县。”

  作为主簙的黄权向刘璋禀告他收到的消息,并给出了他的估算:“算上文书往来时间,现在娄校尉当是已经到了僰道县,现下应该正在修整手下部曲,等待后续大军。”

  刘璋闻言点点头,对于娄发这么快就到达了僰道没有什么意外,娄发率军是顺着江水而下,速度自然是比陆路行军快的多。

  在没有火车的冷兵器时代,水路是最为便捷的运输通道,走陆路交通运输困难而且路上耗费极大,运输军队和粮草的效率很低。

  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要隔上两三年,就是因为蜀军的运粮通道是陆路,而且是悬崖间的栈道,纵使诸葛武侯智计无双,研究出木牛流马襄助,路途上的粮草消耗也是惊人无比,单凭蜀地供养不起武侯年年北伐。

  而眼下娄发走的是江水,节省劳力,粮草运输成本低廉,相对于陆路行军,士卒的疲惫感也会轻上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王朝能将岭南地区牢牢的把控在手里的缘故,就是因为大秦开凿了一条灵渠,虽然灵渠不够宽广,但是足以运粮运兵,减轻中原王朝征伐岭南的负担。

  说完了正事,黄权斟酌了下,拱手向刘璋劝谏道:“明公,南中不毛之地,瘴气之所,明公欲亲往之,我甚为忧心。”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明公身系蜀地安危,虽然如今南中叛乱喧嚣,看上去声势浩大,但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明公只需遣一将即可,无需亲往。”

  “还望明公三思。”

  刘璋看着言辞殷殷,希望他不要亲往南中平叛的黄权,不由内心感受到一股温暖。

  同样的话别驾王商也私下和他说过,还有跟在娄发后面被派遣到南中,目前估计在江水楼船上的甘宁。

  甘宁当时劝说的极为豪迈:‘南中些许叟夷反叛,何须劳动明公,宁愿领兵五千,转战千里,为明公讨定南中,愿先领军令状。’

  作为穿越到东汉末年的刘璋,有时候不免觉得孑然一人,州牧府里虽说有一个亲哥哥刘瑁,但看刘瑁的态度,只怕刘瑁心中暗戳戳的巴不得他这个弟弟早点死掉,好让他上位。

  举目四望,他总感觉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现在交接认识了不少人,搭上了些许关系,也算深入了东汉末年这个时代,灵魂上打上了这个时代的印记,没有初来时的那么孤独枉然。

  只是对于黄权善意的谏言,刘璋面露微笑,言辞切切,向黄权解释道:“公衡,璋又岂不知南中之地,瘟疫盛行,难得万全。”

  “只是若遣他人领军前往,纵使平定南中,也不过是一时之安,不能如我心意,故而我当亲往之。”

  “再者南中之地士卒将领去得,我这个益州牧如何去不得。”

  言罢刘璋摆摆手堵住了黄权想要再进言劝告的样子,上前拉着黄权的手,诚心正意的说道:“公衡之意我心领之,只是此事无复再言。”

  见状黄权只好放弃,但还是加了道保险:“既如此,此行权当和巴郡一行一样,随行明公左右,佐护一二。”

  刘璋却是摇了摇头,说出了他的想法:“此去南中,公衡不必随行,留守成都,督促粮草即可。”

  听到刘璋不让他随军,黄权面色有些讶异,正准备开口问询刘璋,却听刘璋继续说道:“璋有腹心之疾,非公衡不可医。”

  听到这话的黄权面色有些肃然,摆正了姿态,洗耳恭听刘璋接下来的话,两人密语了一段时间,刘璋目送黄权离去。

  看着黄权离去的背影,刘璋暗自松了一口气,黄权是个明事理的人,在他的劝说下,同意在后方坐镇州牧府。

  对于这次前往南中,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稳,但让他不安稳的并不是南中的问题,南中叛乱对他来说不过疥廯之疾,让他有所忧虑的是成都的隐患,这对他来说才是腹心之疾。

  不同于他亲自前往巴郡平叛的局面,那时候他父亲刘焉刚刚病逝,他突然上位,由于当时他顶着个软弱无能的名声,有些人对他不怎么在意,没把他放在心上,一时间不会做出什么举动。

  如今他平定了巴郡叛乱,有些人对他的观感估计是有所改变,或许这些人不会安静的等着他平定南中,带着胜利和荣耀回到成都,彻底坐稳益州牧的位置,而是趁着他在南中的时候,尝试做些事情。

  比如他的兄长刘瑁,他父亲刘焉入蜀之时,只带了刘瑁一人,可见刘焉对刘瑁的看中,当时刘瑁还任职过别部司马一职,在军中说不定有些隐藏的关系。

  又比如和德中郎将赵韪,作为腹有鳞甲,所图甚大的巴郡安汉赵家子,推举他这个温仁性子的人继任益州牧。

  如今被刘璋用赵韪身份尊贵,一直不给他表现的机会,再加上赵韪手下庞乐和李异,一死一伤,部曲丧尽,恐怕赵韪见状内心急躁,会有所按捺不住。

  因此他怀疑这次前往南中,成都可能会有所异变。

  成都虽然有别驾王商、成都令董和、郡尉严颜等人,他可以多少放点心,但总归还是要留一个体己人,一个可以无底线信任的人。

  如此,作为刘璋未来的大舅子,又是州牧府主簙的黄权自然是当仁不让,有黄权留守成都,居中联络众人,他才能放心的下,安安心心的前往南中平叛。

  作为一名君主,遭人背叛是常有的事,他并没有什么在意的,就拿如今来说,他从府里主事庞靖处获知来自中原的消息。

  曹操领兵征伐徐州牧陶谦,但他留在东郡的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人,因为曹操前面杀死了名士边让,这些人内心忧惧不安,所以同谋叛乱,把吕布那个四处流浪的三姓家奴引入了兖州,一时间兖州近乎集体背叛了曹操,只有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县城还在曹操名下。

  未来名震天下的曹老板现在正和吕布打的火热,是有来有回,估计曹操头风病都不知道犯了几回。

  反正成都某些人反叛是早晚的事,刘璋想了想还是早些解决,免得留下隐患。

  想到这里,他将目光投向了他昨晚看的书上,郑伯克段于鄢。

第83章 僰道

  娄发领着两千士卒,其中一千是他原本的部曲,另一千是刘璋拨到他帐下的东州兵,补齐了他作为一名校尉该有的帐下士卒数目,眼下他到达了他此行的中转站。

  他打量着面前这座僰人曾经居住过的城池-僰(bo)道县县城,僰道县位于江水和泸水的交汇处,算是一处要地。

  不过虽是要地,但僰道县城比起成都城,僰道县显得矮小无比,更不要说宽广了。

  棘道县城池周长看起来二三里,城墙高约三丈高左右,城墙上有刀凿斧劈的痕迹,以及几只露着尾羽在外面、箭头插进城墙的箭矢,说明僰道县不够太平。

  这座在犍为郡南部边缘,靠近南中地区的僰道县,看来时不时会遭受到叟夷的攻击。

  “有校尉在,我可以安心了,这些日子,南中时不时传来消息,这座城池陷于叟夷之手,那座城池在拼命坚守,我是朝不保夕,唯恐有失。”

  僰道县的县长王国,对着面前头戴武冠,腰佩长剑,身着武服的娄发恭维道。

  这些日子着实有些让他惊慌不已,作为靠近南中地区的僰道县县长,王国是寝不能安,食不知味,每日四散斥候,打探僰道县周围消息,害怕叟夷趁着他一个不小心,冲到僰道县城下。

  如今面前的娄发娄校尉带着两千人来到僰道,这让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下了,紧绷的面色也换做了轻松的笑意。

  跟在王国后面的一众僰道县的耆老也是向纷纷娄发恭维,叟夷肆虐,对他们的危害很大,娄发的到来,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诸君不必客气,我受命前来,自当保僰道一方平安,这是我的职责。”娄发在一片恭维声中,并没有迷失自我,而是淡然向一众僰道县人等拱手回道,表明驻守僰道是他的分内的职责。

  王国继续热情的招呼道:“城中已经摆好酒席,还请校尉入城欢饮。”

  闻言娄发摇了摇头,指了指正在搭建营寨的士卒,向王国拱手推辞道:“多谢王君好意,只是营寨未立,我身为主将,抛下手下士卒,有些不太好看。”

  “是极,是极,校尉所言那是正理。”王国听到娄发推辞的言语,并没有不高兴,而是对僰道县的安全又多了一层放心。

  面前的这位娄校尉有吴起治军之风,与士卒同甘共苦,没有抛下搭建营寨的士卒,跑到城中饮酒,可见是一名良将。

  王国转念一想,弄了个折中的法子:“既是校尉不便,那我便去搜罗些肉食酒水,送与校尉和手下士卒,稍解长途劳困。”

  这次娄发没有推迟,他拱手应下:“那就多谢王君了。”

  大战在即,让手下儿郎吃些好的,养养元气,对娄发来说是一件好事。

  作为在巴郡平叛中,只拿到些许军功的他,当前心情有些郁闷。

  他的几位好友,甘宁有阵前斩杀賨人首领朴昌的功劳,因此被加为辅汉校尉,沈弥有斩杀杨家家主杨平的功劳,虽是事前就已被加为校尉,但有了军功,沈弥的校尉一职名正而言顺。

  唯独他,本来想拿下梁平县城,但是谁能想到梁平县令盛道竟是阵前反正了。

  这下他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却是和沈弥一样得授校尉一职,虽是面上他没有表露什么,但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妥当。

  于是在刘璋料理巴郡事情的时候,他趁着这个间隙,跑到江州城附近的山中不断射杀狐狸,做了一件狐白裘送给他的明公,想着略表心意。

  当时刘璋收到那件狐白裘,目光却是没有半点放在价值千金的狐白裘上,而是握着他的手对他说道:‘子初如此箭术,当于战场展露,而非射禽兽尔。’

  ‘璋非不明之人,子初如此武艺,早晚必立功勋,不必为此小事劳累。’

  而后刘璋亲自为他斟酒,向他致以敬意。

  刘璋的话让他感觉愈发的亏欠,好不容易做成一件狐白裘,本想捞点功劳充充门面,没想到欠下的债越来越多。

  这次出征南中,他慷然出席,领下了先锋的位置,打算这次一定要立些功勋,做出一番成绩,报答他的明公。

  没有做过多的思索,娄发指挥起手下士卒搭建营寨,虽然有曲长、屯长等人的协助指挥,但有些事他还是需要过一遍,作为统帅,必须详细的了解所立营寨的情况。

  他没有领着手下士卒进僰道县城驻守,城中狭小,带两千人进去太过拥挤了,更何况不日等他的明公一到,他就要带着手下部曲跟着一起南下了。

  驻守在僰道城外,和僰道县可以形成犄角之势,也方便大众随时动身。

  ——

  “明公宽仁,天下无二。”王商不知道自己说了多少次这样的话,对于刘璋的德行,他是愈来愈钦佩了。

  好多次他都在心里庆幸选了刘璋出任益州牧,而不是府里年长的三公子刘瑁,相比酷似其父的刘瑁,刘璋才是上上之选。

  这里他又不由想起了率先提议推举刘璋的赵韪,赵韪虽是腹有鳞甲,但是看起来也还是有乡土之情,知道刘璋出任益州牧,对蜀地是件好事。

  “王卿不必如此,杀人活人,当然还是少杀慎杀好些。”刘璋客气了一下,对于王商的称赞他都快免疫了。

  这次会面王商是来和他商议巴郡反叛的那些大族的处理。

  按理律例,刘璋身为朝廷指认的益州牧,巴郡大族起兵一事,是谋逆的大罪,谋反窜逆者,不止要被斩立决,还要被灭三族。

  但刘璋却放弃了诛杀这些叛逆三族,一是为了显示他的宽仁,二是如今天下大乱,一方诸侯手下的人口至关重要。

  巴郡谋逆起事的大族和一些小族,三族的人口加起来有数千人之多,一口气杀个几千人,太过了。

  想了想,刘璋补充了一句,不该留的后患他是不会留的。

  “说虽如此,该杀的还是得杀,不然不足以明律令,如谢、白、杨三家中实实在在参与了谋逆的,在梁平对垒过官兵的,一律问斩。”

  “另外剩下的人都迁往汶川郡,按远近关系拆分开来,不使他们有联合的机会,分属到各县,在各县屯田,子孙后代,非令不得迁徙。”

  “自当如此。”王商拱手应下,刘璋的处理已经够宽大了,他自是不会多说什么。

第84章 傲慢的彭羕

  蜀郡太守府。

  “永年,你今日又是迟了。”作为书佐的李明看着门口一道姗姗来迟的身影,像是随口不经意的说道。

  “如今陈(实)府君已经上任,太守府有了主心骨,并且陈府君是个勤快的人,你要是再像往日一样日日迟到,只怕陈府君会责罚于你。”

  “说不好会把伱的头发和胡子剃光,贬你去做奴隶。”

  李明的这番话像是在为迟到的永年做打算,但他的话里话外多少带着一些不善,对于同为书佐的永年,他平日里素来是看不惯的。

  像是其他太守府的书佐,纵使工作上不是勤勤恳恳,但也不至于如同面前的彭羕彭永年一样,每日迟到早退,而且不把同为书佐的他们放在眼里。

  身高约八尺左右,面容相貌极为魁梧的彭羕闻言,眼珠子往上一翻,露出眼白对着同僚李明,嘴巴闭着,没有想张嘴说话的意思,看上去根本没有搭理李明的兴趣。

  他背着手,走到自己的案几前,安然坐下,开始处理起了属于自己的案牍工作。

  彭羕这幅对李明不屑一顾的模样,让原本心里就带刺的李明眉头皱起,面色变的阴郁了起来,像是雷雨前阴沉沉累积的黑云,下一刻就要刮起风暴的样子。

  这时旁边一位年长些的书佐察觉到了这紧绷的氛围,他想着缓和一下气氛,于是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

  “说起来如今在位的刘使君,亲近友善我等蜀人,像是往日,如陈府君这样的州中名士,虽是有大才,但却不得一太守之位施展才华。”

首节 上一节 48/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