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12节

  刘表开口了:“别驾此言有何见教。”他问起了刘阖的来意。

  “使君。”刘阖语重心长的劝说道:“岂不闻刘焉病逝,新任益州牧是他的四子刘璋,传闻刘璋为人懦弱无能,不足以任事,如今益州如此情形,这可是大好时机啊。”

  刘阖带动着情绪,一边说一边提高调子,走到了刘表近前。

  刘焉病逝,刘璋继任的消息,刘表岂能不知,他安插在益州的密探,早就探听了到了。

  这也是刘表近来心情不错的缘故,他同刘焉有不小的矛盾,初平二年的时候,刘焉在绵竹造作乘舆车服千余乘,逾越了礼制,他上表朝廷,参了刘焉一表,说刘焉似乎有子夏在西河议圣人论的迹象。

  如此下来,荆州和益州便反目了,再加上益州处在荆州上游,刘表不能不防,只是现在好了,雄心壮志的刘焉病逝,新上任的刘璋懦弱无能,就没有西顾之忧,少了一面大敌。

  想到这,刘表回复了刘阖:“自然是知道的,想来刘璋当不会如他父一般僭越,荆州和益州,可以和睦相处。”

  “使君。”刘阖听到刘表这话急眼了,凑到刘表跟前:“如今刘璋初临益州,内则根基不稳,北有米贼张鲁反叛,南有诸戎蛮夷作乱,如若使君领军逆流而上,以使君之威名,益州唾手可得。”

  说到这,刘阖两眼放光,言语激荡,有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刘表却是皱起眉头,眼前这厮没有含着鸡舌香吗,一股口臭扑鼻而来,熏得他想落荒而逃。

  他开口道:“别驾,请就坐,居丧期间,伐人之国,非君子所为,况且我和刘璋皆为宗室,当共相和睦,匡扶王室。”

  刘阖才思敏捷,有辩士之能,不待思虑,他没有安座,而是立刻反驳了刘表的话:“使君,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刘璋小儿,安能稳坐益州,早晚为他人所得。如今使君身为宗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使君取益州,别人说不得闲话,若再疑虑,恐为他人趁先。”

  见刘表眉目间还是不情愿,刘阖决定加大药量,继续说道:“使君若得益州,则荆州无西顾之忧,况且益土富庶,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此帝王之资也。”

  “使君若能跨有荆益二州,再别遣一师,讨定江东,则天下半壁已入君手。”

  “使君身为宗室,贤名著于天下,既有天下半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秣马厉兵。待天下有变,使君别遣一军出乎秦川,自领一军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使君者乎?”

  “诚如是,使君当可克复中原,兴复汉室,肃清万里,总齐八荒,万岁之后,可为汉中祖。”

  刘阖越说越激动,他此刻仿佛化身成为了张仪、苏秦,一张口舌搅动天下,为刘表绘制了一副波澜壮阔、前景美好的蓝图。

  刘表却是听的百无聊赖,眼皮子都懒得吧嗒一下,他在想下次一定要让觐见的人,在门口含上鸡舌香再同他交谈,这个刘阖的嘴巴实在太臭了。

  他敷衍道:“别驾,此事不易,容我深思一番。”

  对于刘表来说坐拥荆州已经足够了,对益州他没什么想法,上游是刘璋这种人正合他意,让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在荆州研习经典,征伐益州,想都没想过,他这一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

  听到刘表的话,刘阖知道刘表这是在敷衍他,他决定毛遂自荐:“我愿为使君前驱,单骑西行,效张仪、苏秦之舌,结交蜀地豪杰,为使君动摇巴蜀。”

  “阖可立下军令状,纵使不能拿下整个益州,也当说服巴地豪杰转投使君,中分益州。”

  ‘这刘阖当真可厌,安安分分不好吗。’刘表内心骂道,这兵戈一起,恩怨宜结不宜解,只怕拿不下巴蜀,反倒惹来蜀兵。

  益州对荆州占据上游有利形势,顺江而下,若是顺风势,只怕一日便可至江陵城下。

  纵使刘璋软弱,蜀兵不强,但刘表对荆州的军马实力还是有些了解的,荆州和益州只怕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这兵势一交,吉凶难定。

  但看刘阖的决心,今日不给他个交代,只怕这厮是不会走的,刘表有了决定,打发道:“别驾有此大志,我又如何不动心,既如此,请别驾为先驱,我整顿兵马,奖率士卒,为别驾后援。”

  刘阖闻言大喜,后退数步,拜服而下:“阖领命。”

  “若功不成,阖不复见使君也。”

  求推荐!求收藏!求追读!

第21章 青羌

  董扶最近有些郁闷,作为名儒杨厚的弟子,他在益州的地位尊崇无比,是益州学术方面的顶尖人物。

  在官府方面,前任益州牧刘焉和他是至交,起初刘焉还在朝廷的时候,感觉朝纲混乱、王室衰微,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想自请交州牧,逃避灾祸。

  当时他对刘焉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说动刘焉请命益州牧,他也跟随刘焉来到益州,担任蜀郡属国都尉。

  刘焉的确有雄才,收纳东州人,顷刻间荡平了益州不服从他的势力,并派遣米贼张鲁到了汉中,断绝谷道,杀害朝廷使者,让刘焉可以在蜀地称王称霸,无所羁绊。

  因此董扶也特别受到州牧府的看中,无论在公还是在私,名分地位都不可言说。

  但最近刘焉过世,刘璋继位,让董扶有点不太好受,这段时间一直闷闷不乐。

  刘璋继位,坏了一件事情,他当初认定有大贵之相的吴苋,嫁给了刘焉的第三子刘瑁,后来刘焉和马腾合谋长安,导致刘焉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被李榷郭汜杀死,而后刘焉因此病死。

  按照长幼有序,这益州牧的位置合该刘瑁来做,这也印证了他相面之术的精准,对吴苋大贵之相的判定。

  但在益州帐下司马赵韪和治中从事王商的推动下,四公子刘璋坐上了益州牧的位置,这下,让别人对他的相面之术产生了怀疑。

  这不,最近都没人找董扶望气相面了,一时间让他有些技痒难耐。

  东汉建国以来的学者经学与谶纬不分家,他师从杨厚学得一手图谶,过去时不时就给人望气寻坟、相个面相,现在落个清闲,反倒有些不舒适。

  他在想,是不是该找个人免费相个面,印证下自己的权威,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他已经八十几了,就靠着这点杂活打发剩下的时间。

  突然董扶像是想到了什么,他最近听说了一件事,新任的益州牧刘璋在市集上回护了一位小娘,还送了这位小娘一匹蜀锦,只怕是看上了那位小娘。

  他脑子灵光了起来,叫来一个家仆:“去,打听下,上次刘使君在市集上回护的是哪家的小娘。”

  家仆领命而去。

  新任益州牧刘璋的夫人生产时过世了,现在益州主母的位置空悬,董扶觉得自己可以掺和一下,人老了喜欢成人之美,顺便也可以宣扬下自家的相面之术。

  ——

  作为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刘璋今天来到了他在成都城外的军营中,一个军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割据的土地和能征善战的士兵。

  刘璋手下共有东州兵两万人,这些人能从关中跨过秦岭和大巴山,亦或是从长江下游逆流而上,跋山涉水,远渡千里,最后来到蜀地,自然无一不是身强体壮、能征善战之人。

  这两万东州兵是刘璋能在益州立足的根本,也是刘璋进取天下的资本。

  目前两万东州兵有一万五千人在成都,成都的重要性自不可言,益州的州治所在,是益州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

  另外五千东州兵在牛鞞县,牛鞞县地处蜀郡、广汉郡、犍为郡金三角地带,距成都、广汉两个经济中心交通十分方便,加上牛鞞扼守沱江水道,承接这两大经济中心的物流运输,在犍为郡的区位优势上特别突出,因此需要信得过的重兵把守。

  他的父亲刘焉坐稳益州牧的位置后,另外还招募了蜀人,得了两万蜀兵,不过刘焉平素不怎么看重蜀兵,觉得蜀兵文弱,战斗力不强。

  不过刘璋对此有不一样的看法,只要训练得当,蜀兵的战斗力那是杠杠的,诸葛亮北伐,带着蜀兵敢当着秦陇兵的面屯田,气焰无比嚣张,就可知一二了。

  因此不存在强兵弱兵,无非是军事训练多不多,赏罚得不得当,有没有足食足兵。

  除了这些兵卒,他的父亲刘焉还招募了叟兵和青羌兵,在和马腾合谋突袭长安的时候,就曾派遣部下校尉孙肇,率领叟兵五千前往长安救援他的大哥刘范和二哥刘诞,只是不敌李榷郭汜的凉州精兵。

  刘璋满打满算看了下,失去了校尉孙肇带领的五千叟兵,现在手上只有二千叟兵和五千青羌兵。

  叟人,叟人是秦灭蜀后,蜀王开明氏带领蜀人余部将士和家属,逃窜到南中地区居住的一伙人。其实说起来他们也是蜀人,汉代史家常称蜀为叟,蜀、叟二字同声通义,当然为了区分一下,还是称呼他们为叟人。

  这些叟人算是半开化的蜀人,由于脑子简单,没有完全开化,平素喜欢好勇斗狠,打起仗来悍不畏死,谁给钱就听谁的,只要钱给够,可谓是忠贞不二。因此叟兵尤其得他父亲刘焉的喜欢。

  刘璋也表示很喜欢叟人,但刘璋更喜欢的是青羌,叟和青羌常常并列使用,叟和青羌两者既趋同又有些区别,青羌也指青衣羌,青羌因服饰崇尚青色,所以有青衣羌这个称呼。

  青羌在秦朝前和蜀人一同居住在成都平原,秦灭蜀,蜀人逃窜道南中,青羌也跟着逃到了南中,主要居住在青衣水流域。

  比起叟人,青羌更加勇猛善战,风俗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必奔走而告,刺血踊跃,以此为荣,和居住在巴郡的板楯蛮齐名。

  刘璋想起了无当飞军,这只由青羌组成的部队,蜀汉后期,诸葛亮不惜人力物力,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这支无当飞军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出力不少,身披铁甲,还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战。

  日后,刘璋少不得也要组建一支无当飞军,这么能打的士卒,一定要收拢在自己手下。

  “杨司马,高司马,这些日子约束士卒辛苦了。”刘璋慰问道。

  他面前站着两位顶盔掼甲的将军,杨怀、高沛,均是他父亲刘焉的手下,二人的忠心自是无二,刘焉过世后,他们将这份忠诚转移到刘璋身上。

  自从上次市集的事情后,他要求杨怀、高沛二人约束士卒,不得妄生事端,两位这一向做的很好,近来也没听说东州兵闹出什么大乱子,当然,也仅限于大乱子,小乱子还是不断。

  刘璋现在的威望还是不够,他初临益州,没有什么说的过去的功绩,尤其是军功,如果没有足够煊赫的军功,他是不能完全压制住受到过他父亲刘焉放纵过的东州兵。

  “不敢,这是卑职分内之事。”精干消瘦的杨怀谦虚道。

  高沛有着一些想法,趁着刘璋巡视军营开口道:“使君,若想东州兵完全安分守纪,当拣选一位执法公正,名望高的人为军正,以正军纪。”

  “当以东州人为宜,若是蜀人,纵使行事公正、公平,东州兵也会有所不服。”

  刘璋点点头,他心里也有些想法,回复道:“司马之言,我记在心里,不日便会有一名军正降临军中。”

  作为忠心的部下,杨怀通报了一件事件:“使君,我二人营中当是安稳,但赵司马营中,东州兵还是宽纵如以往,赵司马手下校尉庞乐、李异更是纵容无比,并无约束。”

  赵司马,赵韪,刘璋的心腹之患,他露出一个微笑,开解杨怀、高沛道:“新来的军正将会负责全军的军纪,赵司马的营中纪律也由他一并负责,请两位司马放心。”

  有那位做军正,东州兵当可稍稍收敛些,刘璋想起了他心目中的军正人选,只是想要那位出任军正,还需好生说道一番。

  求推荐!求收藏!求追读!

第22章 贵不可言

  黄府。

  黄权的府上,今日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益州大儒董扶。

  “董公,怎可是您来拜访我,当是我去拜访您。”黄权谦逊的说道。

  今日上门的这位董扶老先生,大有来头,与乡人任安齐名,在同郡名儒杨厚手下学图谶。学完后回到老家授课收徒,学生有从数百里外赶来的。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他都用疾病推辞掉了。

  汉灵帝还活着的时候,他曾经受到过大将军何进荐扶,征拜侍中,何进对董扶是甚见器重。

  这样的的人物上门拜访,让黄权略微有些惊讶,过往如果是他去拜访董扶的话,怕是连董府的门都进不去,董扶今日却是登门拜访他了。

  董扶却是摆了摆手,笑道:“公衡之名,老夫亦是久闻,才学渊博,见识非凡,只是同居成都,却久不见公衡拜会老夫,为亲近后进,老夫只好登门拜访了。”

  董扶话里虽然是在怪罪黄权,但语气里却没有责怪的意思。

  “还请董公见谅,这一向我在巴郡游历,今日方才返回成都,本想休息几日,清一清风尘,再去董公府上拜会,不想今日董公竟是上门了。”

  黄权告罪道,他不敢托大。

  “无妨,不管谁拜会谁,总之你我当见上一面,后进贤才,老夫当多亲近亲近。”董扶呵呵笑道,这件事他没放在心上,他来是有其他事,只是需要铺垫铺垫。

  “听闻刘使君拜公衡为主簿,主簿一职,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参与机要,总览府事,可谓位卑而权重。”

  “公衡即得刘使君的赏识,如此青年才俊,老夫亦当见上一见。”

  黄权谦虚道:“董公过誉了,使君委任我主簿一职,我唯恐不能尽职。”

  这时,黄婉亲自端着茶盏上来了,伺候董扶这等大贤,等闲奴婢怕是没有资格。

  黄婉放置好茶碗在董扶面前,然后侍立到一旁。

  董扶拿起茶杯,轻饮一口,赞道:“这茶不错,饮之唇齿留香。”

  他撇了一眼侍立一旁的黄婉,打量了下她的穿着打扮,心里有了计较,指着黄婉询问道:“这位是?”

  “是家妹。”黄权介绍道。

  “哦。”董扶抚着胡须,若有所思,一会后,开口说道:“公衡的妹妹面相不凡啊。”他话说了一半,留下一半等人询问。

首节 上一节 1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