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77节

常风高声道:“这里一共有二十六本书。每一本都是首辅万安进献给先皇的媚书!”

“每一本媚书都至淫至邪!”

“下官常风,职位卑微。但还是想斗胆说一句,先皇四十一岁壮年早崩,恐怕与万安所进媚书不无关系!”

常风其实也蛮大胆的。直接给当朝首辅扣上了一顶“害死先皇”的大帽子。

万安下意识的狡辩:“不是我”

常风道:“万首辅想说,媚书非伱所献?每一本媚书上,都有四个工字小楷‘臣万安进’!”

“字体圆润饱满,除了万首辅,谁还能有如此手笔?”

二十六个“臣万安进”摆在那儿呢。万安无法抵赖。

他使出了混迹内阁十几年练就的蒙混过关大法!他直接跪倒,“梆梆梆”磕头。高呼:“臣有罪!臣有罪!皇上万岁!”

弘治帝高声道:“万安,抬起头来!”

万安抬头。

弘治帝指了指那一箱媚书:“这该是臣子所为嘛?”

弘治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老万,你不配当臣子。主动认罪吧!自请革去官职。老老实实滚出京城。

万安不为所动,依旧只是磕头:“臣有罪,臣有罪。皇上万岁!”

就是不说自请革职。

弘治帝吩咐常风:“常风,将这些媚书给众卿传阅!”

常风将媚书分发给一众文臣武将。

文臣武将们爆发出一声声惊呼:“啊呀!真脏了我的眼睛!”

“非礼勿视啊!果如常千户所言,这些书至淫至邪!”

不管这些官员们是不是一肚子男盗女娼。至少他们嘴上得挂着礼义廉耻。

他们纷纷开始当面参劾万安。

“万安给先皇进献媚书。他才是真正的祸乱宫廷!该将他革职,交由三法司会审议罪!”

“首辅之职,万安不配!请皇上治罪于他!”

“呜呼!万安简直就是满朝两榜出身的读书人中的奇耻大辱!臣不屑与之为伍!”

早朝舆论已经形成了一边倒。

弘治帝认为,如果万安稍微要点脸,就会自请革职。

然而,弘治帝远远低估了万安的无耻!

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万安还幻想着能够保住首辅之位呢!

万安高喊一声:“臣有罪!臣自请罚俸一年,哦不,三年!以赎罪孽!”

万安此言一出。弘治帝傻眼了,怀恩傻眼了,常风傻眼了,满朝文武都傻眼了!

给先皇献媚书,间接害死先皇。这么大的罪,他竟然想罚点俸禄了事?

这是万安混迹朝堂的又一项诀窍:小杖受,大杖走。

这人特娘的.

怀恩终于无法忍受万安的无耻!

历史名场面上演了!

怀恩不顾早朝礼法,从弘治帝身边径直走到了万安面前。

他直接扯掉了万安的笏板,大吼一声:“万安,你还不滚?”

笏板是大明官员参加御门早朝时面见君主的工具。

它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记录皇帝所说之事。

第二个作用:礼仪。

第三个作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它代表着官员的身份。

怀恩扯掉万安的笏板,等于越俎代庖,替弘治帝革去了万安的首辅之职。

怀恩压低声音,说了一句话:“要官还是要命。万安,你自己选。”

万安听到这句话,目瞪口呆。他终于意识到,这次恐怕是搪塞不过去了。

在一瞬间,他下定了决心:跟命相比,权也不是多重要。何况今日形势,想保住权力已无可能?

想到此,万安又磕了个头:“臣自请革去一切官职。”

弘治帝迫不及待想要结束今早的这场闹剧:“万安献媚书有罪。但念其担任内阁首揆十多年,略有苦劳。朕赐其致仕回乡。散朝!”

弘治帝只罢了万安的官。这跟他宽恕万家三兄弟的原因相同。

万安门下的官员太多了。有庸官,也有贤官。

真要是把万安交由三法司治罪。难免拔出萝卜带出泥。导致弘治帝不能再用那些贤官。

再说,万安除了尸位素餐、逢君之恶。也没什么不赦的大罪。

如果躺平摸鱼也要杀头。恐怕大明八成的官员都要掉脑袋。

史书载“成化二十三年,阁揆万安因献房中术,被迫致仕。”

早朝结束了。朝阳的阳光照耀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上。

常风看着万安被两名大汉将军搀扶着,走向宫外。

朝堂上最大的庸官被逼致仕,标志着一个旧的时代结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常风也算为这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怀恩走到了常风身边,赞叹道:“大孙。你的气运好得吓人。”

“前面为皇上立的功就不说了。昨日进了一趟宫,立下了四件大功。”

“第一件大功,找到媚书罪证。逼迫庸相致仕。利国利民。”

“第二件大功,找到了郕戾王的对联。郕戾王的对联藏在乾清宫里,总是不吉利的。”

“第三件大功,找到了纪太后的遗物。那可能是皇上现今拥有的,惟一的一件纪太后遗物。”

“第四件大功,找到了皇上百日时所带长命锁。那是大吉之物啊!”

“人常说‘红得发紫’。我看,大孙你如今就是红得发紫!”

常风情真意切的说:“阿爷,您说了这么多。只有四个字我最为看重。”

怀恩问:“哪四个字?”

常风答:“利国利民!”

我先睡觉。大概下午醒来。五更已完成。大约1.1万字。如果今日打赏超过一万起币,我会加更。首订很重要。请大家踊跃订阅。拜谢。

第94章 离去和归来的人

(一更)

历史是个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有人离去,就有人归来。

万安灰溜溜的出京回乡了。同时,有三个人返回了京城。

第一位是敢在廷杖时对锦衣卫发动无耻偷袭;无缘无故敢把镇守太监吊起来打一顿;老当益壮,老而弥坚的王恕。

弘治帝任命他为吏部尚书。

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是天下最肥的缺,同时也是天下最得罪人的缺。

朝廷人事大权尽在我手。想索取贿赂,都不用开口。只要别人排着队来送礼时,自己别拒绝就成了。

但大明的官职一个萝卜一个坑。安排了甲,就要亏待了乙。升了丙,丁原地不动就要心生怨恨。

故吏部尚书又是个非常得罪人的职位。

弘治帝知人善任。王恕有两大特点,一是清廉,二是不怕得罪人。

两京十二部,惟有一王恕。这顺口溜可不是白喊的。

第二位是敢在汪直得势时,跟他唱对台戏的马文升。

老马成化十一年就是兵部侍郎了,资历颇深。他平盗乱、御鞑靼、治辽东,政绩斐然。

可惜,他是个驴脾气,跟十七八岁就大权在握的汪直不对付。

应该这么说。汪直是头小倔驴,马文升是头老倔驴。

二驴不可关一棚。

汪直甚至发出了“朝堂之上,我与马文升只能存一”的怒吼。

最终老倔驴输给了小倔驴。马文升被贬。

当然,汪直是有一定政治操守和底线的。且虽是政敌,汪直却很欣赏马文升的为人。

马文升失势后,汪直不但没搞赶尽杀绝那一套。还放话给手下的太监们:“谁为难马公,我杀谁的脑袋”。

弘治帝启用马文升为兵部尚书,发挥他的军事特长。

第三个人,是谪官泰安的刘大夏。

他进京,倒不是担任京官。而是办理履任手续,前往广东担任布政使。

广东匪乱近两年十分猖獗。刘大夏以前在兵部职方司当过郎中。有军事才能,也有治理地方的经验。

弘治帝派他去安定广东。

这三个人,日后会成为中兴名臣——“弘治三君子”。

内阁方面,弘治帝也进行了洗牌。他把“棉花阁老”刘吉推到了前台,担任首辅。当挨骂的替身。

另外让两个人入阁。刘健担任次辅,徐浦担任阁员。

新次辅刘健曾任东宫讲官,是弘治帝的老师。

首节 上一节 77/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