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66节

孙尚是通过察举当上官的,而孙诚就是通过征辟当上官的。

但不管是察举还是征辟都要让上层看重你,如果上面人看不中,他不推荐,你再厉害,也是枉然。

而上面的官大多是世家子第,他们推荐的当然也是与他们同样的世家子弟,庶族想获得推荐很困难。

再加上世家传承时代久,收藏了大量儒家文献,书籍,所以在儒家经典研究上比庶族强的不止一星半点。

这样庶族人才就是再努力,再聪慧,但你没有书籍研读,你也是枉然。

现在孙诚又开了一个当官的途径,那就是杂途。

我不管你会不会儒家经典,只要你对种地有过研究,又有一些心得就能到农技司做官。

这让许多想当官的庶族读书人怦然心动,毕竟像孙诚这样不想当官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他们以前没有儒家书籍研读,又没人推荐,当不了官。

那就只有研究杂学了,这种人在读书人当中还不少,他们都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农技司占一个位置,好光宗耀祖。

第九十三章 农技司招聘

在那些庶族人奔走相告的时候,京城的百姓忽然发现城中的街道有些改变,街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桶或竹框。

这些桶或竹筐都是孙家出钱造的,上面还写着垃圾桶三个字。

还有一些戴着红箍的人行走在街道上,这些都是街道司的人,他们在街上大声宣传为了保护京城的环境。

以后所有的垃圾,必须扔到垃圾桶里,如还敢像以前那样胡乱丢弃,只要抓住了必重罚。

只要京城街道垃圾被清理,那京城的面貌将焕然一新,而这个就是政绩。

这就是孙诚给常生出的主意,通过一月运作后,现在正式启动。

但这个政策不能快速推出,要循序渐进。百姓们随手扔垃圾都扔了千百年了。

一下子不让他们扔,还有点不习惯,所以要先宣传,不能不教而诛,要给他们一个改变习惯的时间。

这期间,不光是那些街道司的人在宣传,孙诚也抽出了一些时间,写几首打油诗和顺口溜。比如:

竹叶青青惹人爱,枝条楚楚弄婆娑。

不见梅兰伴左右,只见垃圾溢出来。

还有一些顺口溜,贴在醒目的位置上。

比如:垃圾不落地,京城更美丽。

给子孙后代留一片净土。

一纸一屑煞风景,一举一动显文明。

…………

这些宣传一月之后,谁胆敢还乱扔垃圾?那就重罚,这样才能制止那些不文明的人。

孙家还出钱,免费给街道司清运垃圾,还在每个街道的上都修建了公共厕所,这样既让人有地方上茅厕,也回收了资源。

这又让孙家赔了不少钱,好在四大世家为了停止商战,还是让出了不少利益。不然,孙家还真没钱填这个窟窿。

这样一弄,让京城街道是焕然一新,虽然还有些人还是随手乱扔,保常生相信,只要罚款措施一上,这种人就不会有了。

京城街道的变化也被内卫司禀报给了宁王,宁王得知这是孙诚给街道司司长常生出的主意。

他忽然觉得这孙诚不只是诗才绝顶,精通种粮,说不定在治国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以后要注意孙诚的动向,我要看看他到底还会什么?”

阴暗处,有人答应了一声,“遵旨。”

…………

在这十五天里,众多读书人来到农技司报名,报名的一共有一百来人。

有的是想一展所学,为百姓造福,当不当官无所谓。

有的是想抱着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想,想以种粮的心得,弄一个官当当。

而有的根本什么都不懂,只是想混混,万一弄了一个官呢?

孙诚来到农技司门口,看着眼前这一百来读书人。竟然一大半都是白白胖胖的,要说这些人会种田,鬼才相信。

他一记长揖,“诸位士子,本官有礼了,感谢各位看的起我农技司。

农技司,顾名思义主要的任务就就是推广农业技术,增产粮食,为朝廷,为百姓造福。

不过,我要提前说一点,我这里的官可不是脚不沾水,手不沾泥的人。

你们要知道,在书籍中是种不出粮食的,要种出好的粮食,优质高产,就一定要在田间耕耘。

有可能你们这些官不像你们想象中的那种官,你们会两手老茧,晒得油黑,和你们平常见的农夫也差不多,这样你们还愿意来吗?

现在大家考虑考虑,两盏茶后我再出来。”

说完,孙诚退回了农技司。

门外的读书人有些犹豫了,他们本来就是想趁这个机会,想混个官。

但一听,这里的官和想象中的官不一样啊!谁听说当官还当成了泥腿子,如果是这样,这官不当也罢。

于是,大部分滥竽充数的人都离开了。

两盏茶后,孙诚又出来了,见那些白白胖胖的人大部分都退出去了。

但还是有十几人想碰碰运气,其余的都是皮肤黝黑的人,这里还有四十多位。

孙诚暗中点点头,这才是像种田搞科技的人。

这人还是太多,需要再筛选一下,孙诚又拿出试卷,让众人考试。

这些题目都是孙诚绞尽脑中的农业知识,才写出的试卷。

里面有许多现代农业知识,虽然这知识在现代是很普通的,但在这个农业知识匮乏的时代,这些知识能让他们疯狂。

剩下的人要优中选优,孙诚在值房中批改他们的试卷。

先把那些滥竽充数的人的卷子挑出来,稍微看了一眼,就将那些人全部刷下来了。

他们也看了些书,知道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除虫,什么时候收割。

但他们五谷都分不清,考卷中的插图可是用素描技法画出来的,惟妙惟俏,这样的人你说他会种地,那岂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将那些人请走之后,孙诚正式阅卷。经过批改以后,选出了十人,这十人就是农技司的骨干。

他又看了一下报名简历,都是庶族,但有一个却是世家子弟,而且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位。

孙诚一愣,这个人是李家的,难道他是来卧底的吗?

孙诚想了想,“将李记叫过来。”

李记走了进来,“见过兴盛伯。”

孙诚看着此人,约三十岁左右。

“你是李家的人?李民是你什么人?”

“正是,李民是我弟弟,不过他是嫡出,我是庶出。”

孙诚考虑了一下,“李记,你的成绩让我非常满意,但我不能收下你。”

李记急了,“兴盛伯,这是为什么?难道就因为我是李家人?”

“这倒不是因为你是李家人,我是有教无类,只要对国有利,我不管对谁都是一视同仁。”

“那为什么不收下我?”

“我是有教无类,但我的精力有限,要是李家人见你像泥腿子一样,在田地耕种,会认为这样丢了他们世家的颜面。

将你招回去了,那我为你付出的心血岂不是付诸东流?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干的,你还是回去吧!”

李记苦涩的道:“兴盛伯,虽然我是李家大房长孙,但我是庶出,家母只是一位婢女,只不过是父亲酒后欢愉所生。

因为我是婢女所生,长子的位置为我所占,这丢了父亲的脸,所以他容不下我母子。

他才不管我的死活,而且主母也巴不得我丢脸,我丢的脸越大,她说不定会更高兴,这样才能体现出嫡子的尊贵。”

第九十四章 孙诚送礼

孙诚一听,竟有如此渣男?办完了事就提裤子走了,看来世家那一块很是混乱啊!

“那你是怎么会农事的?”

李记又道:“因为父亲不待见我,把我们母子送到城外田庄,眼不见为净。

我娘只能在城外找一位老师单独教授,也没有与众兄弟在府中读儒家经典,只能研究一下杂书。

因身处田庄,所以对农事比较感兴趣,也在李府中搜罗了一些这样的书,所以对此还是有些了解。”

“那你为什么要来农技司呢?”

“我来农技司,一是想一展所学,二是我要让父亲看看,庶子也不比他嫡子差。”

孙诚沉思片刻,一拍桌子,“好,我收下你了,你既然要弄出成绩,让你父亲看看。

俗话说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既身处逆境,就要加倍努力。”

“谢兴盛伯。”

李记走后,孙诚心想,看来此人不是卧底,他对农事非常熟悉,要是将他培养出来,自己也就可以摸鱼了。

以后这些日子,孙诚以现代农业知识对他们开始了培训,这些孙诚挑出来的人,也都认真学习。

他不光教授知识,也让将自家的田庄作为农技师的实验基地,这样好像是亏了。

但这些人如果研究出了什么项目,那一个使用的就是孙家,这样不但没亏,反而是赚了。

孙诚的计划是将他们培训好,让他们做科研,研究种植方法,施肥方法,杂交培育,除虫方法等项目。

获得成果后,再教那些农技司的低级官员,让他们去各个州府教授。

这只是开始的计划,最终的结果是,每个州府都有一个农技处,每个县都有一个农技站。

这样不但可以为百姓们提供技术支持,而且上面有了成果,也能迅速的铺开。

…………

首节 上一节 66/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始皇求传长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