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43节

等他们到了南门,现场人山人海,最少有上千族人在此,并且各方向还有陆陆续续的人到这里。

所有人排成几十队,队伍的前面就在南城门下,城墙上贴着大大数字,非常显眼。

达札赞很快找到十八列、

他牵着自己的马,马背上放着自己的衣物和水袋,有序的跟在队伍中,眼神充满了期望。

队伍比较长,他排了两刻钟才轮到他,对面先问名字,然后向他要来了写着十八的铁牌。

“从现在开始,你被编入运输六大队-——你的上官叫赵小天。”

“记住没,上官叫什么?”

“赵小天。”

“你到那边六区集合等待,地上用石灰写了六区两个字。”

达札赞牵着马又找到六区,六区比较大,地面上到处都是坐着的人。

他初看了下,大概有三四百人在,人人都带着马,好多人没带弓,像他这样带弓的比较少。

中间有人和他聊天,说道宋军会给弓的,你带自己的弓没宋军的好。

达札赞道,我习惯用自己的弓了,我的弓是一石四斗的。

“哦”对方有些惊讶,因为普通牧民能拉一石四斗的不多,这臂力相当牛逼了。

大伙无聊的坐在当地聊天,相互认识,基本都是来自各部族,大部份和达札赞一样,听到消息后,逃到这边来想依附宋人的。

达札赞这时才知道,距离叠州城百里左右,还有更大的聚集地,大量族人在往这边迁移,只因能牧养的已经被占了,很多人只能在百里外生活,然后到这里来交易,并试图寻求宋人的保护。

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多,贵族们肯定相当生气,但贵族们也没办法,不敢派兵到这边来抓人。

据说已经有贵族向宋人提出抗议,要求宋人驱赶过来的牧民,暂时宋人还没有回应。

大概一个时辰左右,现场集合了有五百人,终于来了一队宋军。

领头的自称叫赵小天,看起来也很年轻,二十出头,但身上穿着一套新的札甲,还是相当耀眼,诸多族人,包括达札赞都看的眼热的不得了。

比起他们像难民似的穿着,宋军甲胄真是英武好看。

“都起来,上马跟着我。”赵小天这队宋军带头,众人纷纷上马跟着。

赵小天似乎有意试他们的骑术,一会快,一会慢,达札赞紧紧跟随,一直保持和赵小天这队宋军二十步内。

赵小天不时回头看他,表情有点赞赏,应该认同达札赞的骑术比较好。

众人跟着赵小天绕到了叠州城东北方向,这边用围栏围成一个区域,地面上到处都是营帐,每个营帐可以睡十个人,还有很多马车在现场,马车上有各种物资和工具。

等他们到后,宋军先给他们发了一些工具,主要是在地面垫起砖木,然后铺设营帐,修建防水沟。

达札赞一看就感觉要在这里住很久。

334.第334章 数千里奔袭

达札赞跟着几百人热闹闹的大干起来,牧民们在草原上放牧时,都是住帐篷,通常以牛羊皮制成,比较大气,而宋军以前的营帐都以粗布为主,配以毛毡,质量和耐用性不如这些牧民们。

现场的营帐都是牛羊皮制的,没办法,叠州这边太富了,有的是牛羊,叠州城的牧民就在四周养了几十万头,加上每年与其他牧民们的交易和贵族们的进贡,这里现在是大宋最大的牛羊皮产地,为此,孟珙已经在按赵与芮要求,在凤翔城设皮甲制造点,实在是多到用不完,只能用来大量打造皮甲。

这边的牛羊肉也是源源不断从四川提供到大宋其他地方。

而且达札赞发现宋军营帐可以拆分成五块,分别是四周和头顶,可以分给五个人携带,非常方便,上面的一块最大,可以覆盖四周四块,用以防雨。

等他们把营帐搭起来,每十人一组安排个营帐,每五十人会有两个宋军为队长,副队长。

另每组中选一人为小队长,达札赞运气不错,这次被指派为小队长,每月多五百文钱,四周顿时一片羡慕之色,这把达札赞给激动的。

除了大型营帐,宋军又从马车拿出个人帐蓬,每人发了一个。

这玩意类似于睡袋,正是学自蒙军,但宋军的质量更好,内外两层,可以反过来睡。

现在九月份,天热可以不用,也可以用里面粗布的一面。

另一面是经过处理的牦牛皮,上面还缝了层羊毡(羊毛压制),到了冬天翻过来,睡里面就比较暖和。

而且还有头罩,冬天睡觉时,只露两只眼睛和嘴巴在外面,保暖效果超好。

这小帐篷卷起来一米长,重量约十斤,背背上可以,挂马背上也行,相当便捷。

有了牛皮睡袋加营帐,就不用带被子了,再冷就盖上自己的衣服就可以。

宋军发物资的时候让他们保管好,回来后要收回的。

同时每人还发弓,有步弓和骑弓两种规模,自己任选。

大部份人选了骑弓,达札赞说自己有,没有选宋人的弓,但他看宋人的弓,确实造的比较精良,有点眼红。

但宋人的骑弓普遍八斗左右,不够他用。

步弓有一石以上的,他觉得太长,不适合带马背上。

不过宋人的重箭他是要的,比他们自己制的箭好多了,每人先分配到二十支重箭。

营地里还有叠州城里来的吐蕃族人,专门为他们做饭。

当天他们就开始住在这边,而且距离他们几里外还有其他营地,应该是每五百人左右一个营,统一在这边训练生活。

宋军伙食不错,至少比他们家里的要好,吐蕃人不缺肉,但缺味道。

精盐和白糖这么贵,也不是每天都能吃的起,这边宋人就舍得放,精盐和白糖不缺,吃起来比家里有味道多了。

接着宋人就开始给他们训练和上课。

很快达札赞就知道自己后面要干什么,听起来就是帮忙运输的民夫。

他们到时每人会带三头骆驼,自己骑一头,负责照看牵引另两头,所有人带来的战马集中留在营里,由其余的人帮忙带着走。

三头骆驼里,一头单峰骆驼,两头双峰骆驼。

骆驼分单峰和双峰,单峰骆驼是从大食引进的品种,亚洲这边的品种以双峰为主。

单峰骆驼适合骑乘,如果只带人的话,日行能达一百公里,像骑兵似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双峰适合负重,可以运输大量的物资。

以单峰骆驼来算,如果还要负重,走短途的话,连人带货不能超过一百五十公斤,走长途如果休息时间不够,还得减少。

他们这波吐蕃人基本无甲,人重算八十公斤已经是比较重的,最多还能带七十公斤的货物。(当然,这会宋人不是说公斤,这里表述用公斤)

只带人的单峰骆驼日行可达百公里,但因为要带大量的货物,所以宋军要求比较低,每天大概只走十小时,控制在日行六十里,因为前期单峰骆驼也带物资,他们民夫们可能需要步行。

等有些物资用完,民夫们可以骑在骆驼上,同时降低单峰骆驼的负重,就可以提升速度,到时日行有望达到一百里。

他们每人还会带两头双峰骆驼,双峰骆驼负重较高,负重最高可达两百公斤。

当然,无论是单峰还是双峰,宋人的要求都不会超过这个数据,只会降低,因为要保证骆驼的体力。

达札赞听到后面非常佩服,宋人把时间、数据、负重都说的清清楚楚,这证明在前几年的时间里,已经经过大量的试验。

达札赞自己默默算了算,除掉自己体重和个人物资,他们每人带三头骆驼,大概可以带四百五-——五百公斤左右的物资。

他们全营五百多人,能带二十五万公斤物资,当然,宋人要求比较低,要保证骆驼体力,全营大概会带二十万公斤物资。

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宋军以前在用马车,一辆马车要四匹马,好几个人,马车只能运一千斤货物。

而四匹运输马分开背负,每匹马可负重三百斤,四匹马能负重一千两百斤。

但为什么宋军宁愿用马拉马车,也不用马负重这么多,就是因为很多东西马背不好装,只能用马车装。

所以宋军以马车负重时,四匹马加一辆车再加几个人,总共能带的货物不到两千斤。

现在一个人三头骆驼,就能带一千斤,在人力和物力上节省很多,而且马需要草料,骆驼不喝水可以坚持半个月,不吃东西可以坚持一个月,戈壁也好,草原也好,荒漠也好,都有骆驼爱吃的东西,战马到了这些地方不不行,很多草料也不能吃。

所以宋军到时只会带少量的骆驼草料,其余沿路可以补给,也可以坚持。

达札赞开始以为只是上课,不料第二天清晨很早被叫起来,然后被宋人召集一起跑步,说是提升身体素质。

五百多人一起慢跑,包括赵小天在内有十几个宋军陪他们一起跑,众人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

跑完步后,稍微休息片刻,宋军又叫他们站在原地,不许动。

赵小天说是练纪律,以后不叫动,不能乱动。

前几天是一刻钟一站,然后慢慢加到两刻钟,十几天后,他们一站就是半个时辰。

有几天下雨,同样在雨中站着,当然,宋军赵小天他们跟他们一起,达札赞这批牧民们也只好跟着站。

中间宋军有时会找来骆驼,教他们搭建负重栏。

以木头和毛皮为框,宋人建了两个负重栏绑在骆驼两侧,可以整齐的堆放物资。

这样他们每天都重复着差不多的生活,早上起来跑步,然后练纪律,基本都是站着,解散,集合,分开,非常简单。

下午是休息时间,宋军带来了皮球,教他们踢球,有人不玩,也有很多人玩的一头劲,达札赞也喜欢上,经常加入。

晚上天黑前还会跑步,等吃过晚饭,天黑之后就要步行一个时辰,据说是为了练夜间行军。

练了一个月后,达札赞明显感觉到五百人纪律好了很多。

刚来的时候乱哄哄的,叫集合还得半天集合起来。

现在宋军一叫集合,全场哗啦啦小跑起来,一会功夫就集合好了。

他们能轻松的站半个时辰,晚上还能走一个时辰。

此时宋军也没说后面要干什么,他们就一直在营中呆着,每天伙食不错,每十天发一次钱。

大伙最喜欢发钱,发完钱后可以十人一组去叠州城买物资,每天轮流去三组,有人会去,也有人不去,存着钱以后一起换购。

第二个月开始,宋军在营制做了台球,大伙也高高兴兴玩了起来,并且纪律训练也减少了,因为宋军要求不高,就是要他们听话和动作快点,现在练了一个月,基本也能能达到宋军要求了。

他们在这边集合了几个月,每天就是吃,训练,玩,有时上上课,被洗洗脑,生活相对比较轻松。

过年前,所有人全部放回家过年,五天后集合,宋人表示,如果过时不来就算了。

众人高兴的把所有工钱到叠州城里换了各种物资,然后纷纷回家。

达札赞估计过完年后,有人会不来的。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过完年后,他们全营五百人陆续回来集合,虽然有人晚了两天,但也来到营。

后来他们听到赵小天私下的消息,宋军这次共招募了一万民夫,分二十个营,过完年后没来的只有八个人,其余全来了。

这时已经进入宝庆八年(1332年),中原的窝阔台正带兵撤出金国,回到河北。

首节 上一节 343/3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国运英灵榜: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