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25节

殿试皇帝会亲临殿廷,发策会试中式的贡士。

因为黄自然的事,大伙当然知道该怎么写,而且丈量粮田,清查粮税,盐税等事确实利国利民。

全场学子们奋笔疾书,拼命把对国家的益写的最大,对国家的害几乎忽略。

只有少数学子们提到,会引起地主阶级和有田的官僚阶级的反对,容易引起动乱,但说只要朝廷处理的好,应该问题不是很大。

最后赵与芮还是觉得福建学子黄朴写的最好,点了黄朴为状元,马光祖以盐税之事写的好,被点为榜眼。

赵与芮一改以前的规矩,先后单独召见了状元,榜眼,探花。

其余的进士,每十人一组,又分批召见,同时共进午餐。

整个三月都在召见新科进士。

每人都有机会和皇帝说上几句话,这让本届进士们大为振奋,也意想不到。

皇帝和每个人都会讨论治国之策,为民之策,之后,所有人集合上课三个月,再分发各地,成为官员。

宋元和明清不同,明清时,中了进士有个‘释褐试’,相当于观察期,除了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封官,其他的要通过翰林院“馆选”,考取“翰林庶吉士”,然后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毕业后到六部任官。

未通过“馆选”的“进士出身”,可到地方任官。

第三等的“同进士出身”到各省“候缺”等待有空出来的职位。或者直接授官到偏远边鄙县任职。

所以宋朝对读书人是最宽容的(末中进士,通过省试合格的也能当官),进士考中即可以到地方任官,通常从九品开始干。

这次赵与芮与众不同,先面见聊天,然后集中上课三个月。

上课老师有乔行简,陈贵谊,魏了翁等朝中重臣,赵与芮自己也抽空去上了十节课。

这样新进的五百多进士,等于是真正的天子门生了。

这三个月主要学几点。

一,天下大势,大宋的周围的压力和敌人,要让这些年轻的官员知道,对大宋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二,地方官员最主要的职责是什么,兴修水利,屯田储粮,保证生产是第一要素,让普通老百姓能温饱生存,是最重要的事。

三,如何才能及时完成朝廷各项任务,保障地方驻军供粮。

四,朝廷未来几年在地方建设中的计划和方向,你们要知道大概。

五,现场观看临安粮田的水利沟渠设施,了解粮食生产和储存的重要性。

这三个月上完,进士们也算大开了眼界,对他们将来到地方担任地方官,有很大的帮助。

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当官,如果没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其实未必能做好。

现在上了三个月课后,这些人最起码学到了一些治理地方的经验,和朝廷对他们的要求,也不会轻易乱来。

宝庆三年,赵与芮借丈量田地的事,干掉了好多地方官,同时提拔一批,用进士替换一批,大宋朝这年的年青官员特别多。

——

四月初,赵与芮带着牛宝等人来凤凰山。

从前年开始,赵与芮便慢慢把济州岛的火器局往临安搬迁,地址选在凤凰山脚下,先把凤凰山方圆五里划为禁区,后来发现不够,又划到十里,然后动员了五万民夫,沿着凤凰山十里外筑了三道墙,还设置了不少机关陷井,由李平豹神机军专门负责看守。

前期地建工程加铁炉建造,储存仓库建设等各种基础设施就干一年半,直到今年初才正式把济州岛的火器局迁过来。

火器局主要的工匠现在都赐于了官员身份,平时就住凤凰山上,整个火器局现在有匠户三千两百余户,每两百户设一组,组长为正九品,两副组长为从九品。

每千户设一司,司设员外郎正七品,又在南宋员外郎的官名下,加了三个副员外郎从七品。

火器局负责人为侍郎,从三品,四个副职为郎中,从五品——正四品不等。

整个火器局三千多户,编制为62名官员,其余各户每户最少有一吏员。

匠户吏员可世袭,父亲死后,儿子只要技术过硬,考核过关,可世袭吏员。

也有父亲和儿子一起都是吏员的,反正只要技术过关,都可以为吏,不用参与科举。

火器局官员不空降,全部内部提拔。

比如有组长病世的,就由其他吏员通过考核后,晋升为官员。

另外对于技术精湛,但暂时没有官位的吏员老工匠来说,经考核后可享受官员工钱。

比如你只是吏员,但技术精湛,官位也没有空缺,每三年一次考核优秀,可以加一级工资,享受九品官员的待遇,再三年还可以再加一级工资。

赵与芮应该是两宋历史上,甚至各朝各代对工匠最好的皇帝,直接把所有愿意为国效力的工匠纳入编制,由朝廷养着。

京师的三千多匠户,每户每月还能领米两石,其他盐、糖,甚至茶叶都有,完全不用担心生活上的事。

现在大宋朝的匠户们,无论身份地位和待遇,都不比官吏们差,这让工匠们更加认真的为朝廷效力。

当然,前几年赵与芮刚开始招募工匠时,全国还是有很多工匠没有理睬,现在有些工匠已经后悔不及。

因为除了前两年条件比较宽松,现在没有被招为吏员的工匠还想投效朝廷,就需要经过专门和严格的考核,难度增加了。

赵与芮先到神机军的军营,李平豹已经带着一队人等他。

军营营房就沿着凤凰山外围围墙建筑而成,他们要先通过军营,才能来到火器局正门。

进去后要过三道墙,每道墙后面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军士带着狗在巡逻。

赵与芮应该是古代第一个大规模养狗的皇帝。

他在济州岛也好,匠作局也好,都养了很多狗。

因为狗比人敏感,带着狗巡逻,效果非常好。

赵与芮刚进火器局,就能听到远处一声炮响,南面应该在试炮。

256.第256章 重炮出世

此时火器局侍郎唐波,郎中章小石纷纷带人迎上。

打造冷兵器的匠作局负责人刘福只是郎中,且属于工部的下属单位。

火器局是单独部门,直属皇帝,唐波和刘福是同时投靠的沂王,现在两人官位就差了两级。

可见皇帝对火器局的重视程度。

不过赵与芮也没亏待刘福,给刘福的所有福利都按侍郎来,刘福也非常满意。

火器局和工匠局就在隔壁,皇帝赵与芮来了没多久,隔壁刘福也带着几个人来了。

皇帝这时正站在凤凰山脚下。

对面就是凤凰山,山壁直接被当成炮靶。

距离山壁五百步外,放着火器局新造的一千斤两百斤重炮,‘27式’宝庆大炮。

在济州岛时,火器局开始造的火炮主要有三种规格。

350斤重用来城防和船用的。

250斤和150——170斤,这两种用来野战的。

后来经过试验,发现150-170斤的炮,射程太远,威力不够。

其炮弹只有两斤左右,打中目标后,动能基本就消失殆尽了。

而像250斤的炮弹,重四斤,打中目标后,还能滚好远,可以削好多人或马的脚。

在经过去年山东和严实、石天禄的大战后,炮营很快反馈过来。

250斤的实心弹威力还是不够。

250斤的火炮如果打中人或马后,就会被抵消很大的力量,有时打中人的胸口就直接停下了,也不会有反弹和跳起。

打到头、肩膀或脚和地上等,还能滚起来,造成二次杀伤。

所以宋军的火炮,当时最好不要直接命中目标,打到地上弹起和滚动,反而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证明炮弹威力还是不够。

火炮营钱大青称,如果火炮口径再大些,射程再远些,一炮下去,可以撕出一条长长的血路,杀伤力能倍增。

这需要更大更重的炮弹。

于是更大更重的火炮,就被提上议程。

赵与芮开始的想法,主要是为了野战考虑,太重的火炮,马车无法装卸。

他们造的四轮马车,正好装下250斤的火炮,还能同车装些炮弹和火药,满载是四百斤,用两匹马拉,速度比较快,遇到难走的路,再让兵士推下,也不用民夫,适合长途行军。

火炮再重,就无法用马车装卸,只能拖在后面,那需要更多的人来推,行军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不过考虑到明末时,后金经常拖着几千斤重的火炮到处跑来跑去,赵与芮决定也打造千斤重炮。

明末的火炮又大又沉,火药配方还不标准,就这样号称红夷大炮的威力还是非常惊人。

但明末的红夷大炮要用四头牛来拉,因为炮不多,赵与芮炮太多,只能用马拉,所以重量不能太沉,最终打造了一千两百斤的重炮。

此时唐波正向赵与芮介绍新火炮的数据。

“长一百七十八,围二十三,内径十二,倍径十二。”

赵与芮一听这数据和以前的炮都不一样,疑惑的看向唐波。

唐波赶紧向他仔细介绍。

27式火炮和以前的有几点不同,首先是看围和内径数据就知道,炮壁加厚了。

加厚炮壁是为了耐用。

章丘大战,现场最快有人五分钟左右打一炮,最慢的约八分钟左右。

基本打一炮后,骑兵就已经冲到面前,第二炮只能往敌军后阵打。

当时大伙为了杀敌,尽量加速打,但连续的发射,炮管很难冷却,容易损坏。

如果用五分钟打一炮的速度,连打到七八炮,炮管就可能会变形。

虽然当时还能勉强用用,但战后就要重铸。

“现在加厚了炮壁,我们试验后发现,如果一柱香内(五分钟)打一炮,大概打到十二炮,炮管才会变形。”

而一场有重炮的战斗,通常十炮左右可以结束。

如果重炮足够多,打的时间再慢点,或许六七炮就能结束战斗。

首节 上一节 225/3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国运英灵榜: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