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30节

谷中有水塘,赵与芮都投了淡水鱼,鸡屎鸭屎什么,直接往水塘里扔,可以养鱼。

而马粪的用法有很多,通常可以发酵当肥料。

但在济州岛,他们选择了更好的办法。

这里阳光充足,森林不能乱砍伐,所以他们都是统一收集,晒干之后当柴火烧。

马粪晒干后是很好的燃烧,烧火做饭香喷喷。

一匹马按大小一天能排便十几斤到三四十斤左右,晒干后约得到三分之一,那就是相当于十几斤柴。

“这样我们可以省很多柴火。”李平豹最后道。

“好好,哈哈不错。”赵与芮非常满意,继续往前走。

这次来到条河边,沿着河边往右拐,很快看到一排山壁。

这里已经到了最东边,全是山,而山边上全是人,很多人都在挖洞。

他们在山脚下挖了一个个洞,然后用来烧炭,还有很多地方放着大铁桶,都是烧炭用的。

这边就是火器局的地盘了。

火器局内现在有匠户五百多户,都赵与芮的海船从沿海各地高薪挖来的。

然后又从移民中选了一千户配给火器局,专门负责火器局之事。

负责人是最早投靠赵与芮的石匠刘福,唐波,还有王府少年章小石。

刘福是石匠没错,但最早投靠赵与芮,又介绍了他的亲家火器匠唐波,两家拖儿带口的投效了赵与芮。

现在两人是这边的负责人,刘福基本也不用干什么活,就负责管理,章小石为监督和考核,专门考核产品合格律,发放奖励和处罚。

匠作局和火器局等军用设备的总负责是秦琛,但现在几个局都差不多要建好了,赵与芮自己肯定会经常来看。

大概知道赵与芮来了,刘福、唐波和章小石三人很快来到赵与芮面前。

赵与芮正看现场家属们在干活。

工匠们负责打造火器,家属们会抽一部份打下手。

这边全是烧炭的。

通常来说,烧炭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两种。

一种是靠山坡面挖窑洞,在洞里堆满木头后,点火燃烧着,再覆盖,上面先留孔,让木材在窑内经过不完全燃烧,炭化,挥发物逸出。

另一种是让工匠制大铁桶,把木头放在铁桶里,铁桶下面烧火,四面留烟孔,以保证气流,大火烧几个小时,然后覆盖烟孔,使其经过不完全燃烧而炭化,最后冷却,打开铁桶后,就是精致的自制炭。

前者制成的炭可以用来民用取暖,后者很适合制火药。

赵与芮这边的木材主要从高丽和日本进口,采用硬木烧炭,大概为三比一,四比一左右,即三四十斤硬木,产生十斤木炭。

但济州岛天气暖和,基本是用不到木炭取暖,所以赵与芮主要是为了制造火药。

窑洞每月生产一万斤木炭,大概要用到三四万斤木材。

这个主要用在冬天室内开会,干活时用到,用不完的就存起来,以备后用,每年能存十万斤左右。

其余大量的人力都是用大铁桶烧可以制火药的炭。

“现在月产二号木炭(能制火药的)多少斤?”赵与芮问。

“回大王。”刘福道:“现在基本保持在每月五万斤左右。”即全年六十万斤。

产量有点低,但影响产量的,不是他们的人手不够,而是木材供应。

岛上的木材尽量不能砍,只有从高丽和日本进口。

目前赵与芮每年大概能从两个国家进口两百万斤左右(约一千多个立方),仅用来烧炭,就勉强够。

另外还有其他地方要用,包括建房,造车,兵器,盾牌,建水车等各种用途,还要储存一部份,将来造船用,所以进口木材根本不够,还要常从南宋运过来支援。

赵与芮其实很想用木炭来炼钢。

但木炭炼钢成本大,全世界也只有巴西用的起,巴西森林资源丰富,很多地方都是用木炭炼钢。

木炭是焦炭很好的替代品,但因为成本太高,大部份地方都用不起。

通常十斤木炭才能炼一斤钢。

如果要练一万斤钢,就需要十万斤木炭,约四十万斤木材。

赵与芮目前一边储存木材,一边储存木炭,为将来炼钢准备。

“现在是存不多少木材?”赵与芮问。

“回大王,如果今年进口数还是这么多,我们还是不够用。”更别说存木材了,还得从南宋运过来,要么直接在岛上砍一部份。

第161章 铸炮

赵与芮从日本高丽进口木材基本都是要求硬木,不但可以造船,还能烧炭。

通常要求四十公分以上的大树。

四十公分以上,六七米长的大树,大概两根为一立方,根据树种不同,约在七八百斤一根。

所以去年济州岛进口了两百万斤,也就两千六七百根左右。

木材的来源大头是高丽,高丽被群山包裹,明末东江区域更是盛产大树。

赵与芮便道:“二号木炭还是不够,要增加产量,我会给你们多买点木材。”

从今年开始,他会要求高丽和日本多多出口木材,甚至提高收购价格。

每年至少要从日本和高丽进口五千根以上大树。

“是大王。”

这边烧炭用不了多少人手,切割后,塞里面烧就行,轮流照看,火器局用的人手最多的地方就是制造火药。

赵与芮继续往前走,沿着山脚绕向东南向。

这边挖的更多的山洞,前期仅在这里挖山洞就投入了数千人,后来移民到岛上的人,每户抽了一名精壮,专门挖了两个多月。

在挖洞中,他们还运用了新式的火药,采用少量小面积爆炸方式,在从山脚下挖出一个巨大的地下室。

这个地下室就是用来暂时储存火药的地方,现在每天有五百人在里面继续挖,慢慢往下挖,越挖越大,挖出来的碎石做为路基铺于地面,用来防潮。

而在外面,用木石结构搭建了一片厂房,还有棚屋,全部沿着山脚一字排开,比较壮观。

赵与芮到后,发现这边很多人在,大部份都是妇人和十岁以上的少年。

现场负责人有火器匠赵小竹,王府少年出现许顾。

赵小竹原本就是定海水军中的火器匠,全家搬到了济州岛,赵与芮答应,今年帮他儿子弄个武官,负责岛上防守,不用打战,赵小竹很高兴,尽心尽力在这里帮忙。

赵与芮在这里研制新火药,完全舍弃南宋那套。

南宋火药五花八门,各种瞎参和,什么东西都放火药里放,威力大打折扣。

赵与芮就用了黑火药的配方,这个很好记,网上都有“一硝二磺三木炭”,即一斤(古代十六两)硝、二两硫磺、三两木炭。即约76%硝,9.8%硫,14.2%的炭。

而同期的南宋金国等,火药配方约为48.66硝,17.03硫,17.03炭,总比占82.72,然后会加入其他东西,还有不是用在火炮上的火药,占比会更低。

赵与芮当时说一硝二磺三木炭时,赵小竹还有点不相信,直到试验之后,发现威力强大,他才心跃诚服。

他们制炭前会把木材阴几天,烧出炭后,等冷却,然后运到这里,由妇人和少年们开始磨。

这边有小型研磨盘,共分四个区域,前三个区域就是磨硝,磨硫,磨炭。

这一步少年和妇人和老者都能干。

接着就在远离这里,到两百步外。

这边主要是妇人和成年,或者十三四岁大点的孩子。

然后进行一个简单的炒制,这步是比较危险的,炒的太厉害就会引起事故。

把三种物质按黑火药比例配好,稍微炒制一下,他们是通过控制火的大小,和数数来完成。

一人控制火的大小,一人在边上数数,数到一定的数立刻停下,无论有没有炒好。

没有炒好的火药,也就是威力差点,但是炒过头是会出大事的。

最后一步是再加入百分之八的水,采用多次少量,一边加水一边揉和,直到火药呈现厚黏土的质感,这时就可以用筛子把他筛成无数小颗粒,然后放在干净的纸上晒干。

最终形成了跨进代的大杀器,颗粒火药。

此时各国用的都是粉末火药,即便到明末还是。

粉末火药在受力时会挤压在一起,点火时,因为缺氧而无法完全燃烧,这样就降低了火药的威力,所以明末时火铳威力不足,射的不远。

而且粉末火药储存运输时,容易受潮。

颗粒火药易运输,不易受潮,燃速均匀,装的再紧都有空隙,便于空中氧气燃烧,把火药的威力做到了最大化,同等威力下,颗粒火药的消耗,只有粉末火药的一半不到。

颗粒火药在此时绝对算是跨时代的发明,赵与芮要求每生产一桶都要编号后放山洞保存,每次使用都要记录用量。

现场围栏和墙筑成两个进出口,一个专门进,一个专门出,工人们回家离开时,都要搜身,不能带离颗粒火药,一旦发现就要处死。

所以每天下班时,大伙都要相互检查下,会不会不小心把火药掉在衣服或鞋里。

济州现在每月生产五万斤炭,但却没有相似的硝。

此时硝的进口主要从福广和日本,还有他们自己岛上的厕所也有,高丽会有少量。

福广太远,去年来回几次,也就收购到五十多万斤。

日本虽然近,但产量也有限,南宋朝廷还要重点收购,所以他们去年收购了大概一百多万斤,使得南宋朝廷少了很多。

五万斤炭需要二十五万斤硝才够用。

所以济州岛现在硝不够,炭和硫磺有的多。

“大王,要不要去仓库看看。”

赵与芮这时被带到石洞仓库。

仓库地面先铺了木板,然后再铺一层碎石子,铺一层炭,再铺一层细沙子,再铺一层碎石子,再铺一层炭,再铺一层碎石子。

这样地面的潮气会被隔绝很多,同时在外面做了防水沟,下雨时不能让雨水进入洞中。

颗粒火药是一桶一桶放在里面。

每桶都有编号,每桶净重五十斤,桶边有把手,两个人可以轻松抬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30/3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国运英灵榜: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