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第261节

朱元璋提起满朝文武,还是心中有怨气。

皇家织造局的计划,老朱在看到织布机的时候就算好了。

如今天下棉麻桑的产量是固定的,并没有铺开来种植。

布匹生意,放在封建社会的任何时代,都是非常不错的生意。

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不能为宗室找个赚钱的门路?

“你让你幕后培养一些宫女,将这织布机用起来!”

“三天后,让朕看看结果!”

三天后……

坤宁宫旁边的某处别院,皇帝看着堆积如山的布匹,瞠目结舌。

他是没想到,二十台织布机三天的结果,会如此恐怖。

这织布机的生产效率,比他想象中更高。

“皇上,胡惟庸大人带着中书省的人求见,正在武英殿候着皇上1”

太监带来了群臣求见皇帝的消息,皇帝一想这些家伙来得正好。

他求之不得,找他们打脸呢。

皇帝大手一挥,让太监将胡惟庸等人叫过来。

不多时,中书省的各位大员和六部尚书,被太监带到皇帝面前。

当他们看到,满满二十台织布机在他们眼前织布的壮举。

“皇上,这是……”

大臣们都不敢想,皇上竟然让人在宫里织布。

这一排排的织布机,还有地上散落的布,都让他们震惊万分。

“诸位卿家。你们来了!”

“看看这些东西,怎么样?”

皇帝将胡惟庸拉过去,指着那些织布机,颇有要炫耀的意思。

胡惟庸瞠目结舌:

“陛下,这是?”

“过来!”

皇帝又带着群臣,走到一处,然后将一些织好的棉布放在群臣面前。

这些大臣们看着这棉布,还是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这就是上次我们发现的棉花织造的布!”

“朕从连山侯那里得到不少好东西,这棉花就是其中之一,可以抗冻的棉花,明年就可以在北方种植了!”

还是北方。

群臣面面相觑,合着皇帝还没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陛下!”

胡惟庸还想再劝说皇帝,皇帝又指着那些织布机说:

“这也是连山侯的杰作,朕让他赶了一批机器出来,你们知道吗?”

“看看!”

皇帝指着旁边堆积如山的布匹,说:

“知道这些东西,是多久造出来的?

官员们面面相觑,他们又不懂生产,如何知道?

不过,跟着的官员中,中书省有一位回答:

“皇上,臣的父亲年轻时,刚好经营布行!”

“对这织布机并不陌生,这么多的布,起码要生产半个月左右!”

“半个月?”

老朱闻言,哈哈大笑:

610

“这不过是马皇后带着宫里的宫女,三天赶出来的1”

“不可能!”

这官员闻言神色大变,跟见了鬼一般。

“二十台织布机虽然不少,可是要织出这么多布,三天不够!“

“你是觉得朕在骗你?”

皇帝龙颜不悦,那官员吓得赶紧跪在地上,大喊不敢。

“你自己就看着,这织布机的工作效率1

皇帝也懒得解释,指着织布机,让官员细看。

官员闻言,不敢不看。

可是他看了越久,就越觉得不对劲。

这织布机,比起他们家以前用的,好出太多了。

官员只看见这写宫女教材织布机,布匹便是源源不断地出来。

这些宫女肯定算不上熟练工,却拥有如此效率?

“这……”

“这织布机,太……”

官员变得语无伦次。

陈数的织布机,放在懂行的人眼里,跟神器差不多,

老朱补了一句:

“这也是连山侯的手笔!”

“连山侯不但给朕解决了棉花的问题,连后续问题都已经解决好了!”

“朕这皇家织造局能开出来,连山侯功不可没!”

“皇家织造局?”

胡惟庸等人,听到皇帝说起这几个字,有种不详的预感。

“陛下,这皇家织造局,是什么?”

“是朕给宗室成立的机构,负责制作布匹!”

“胡爱卿,你看这织布机如果多一百台,这织造局一年利润几何?”

胡惟庸的脸色大变,这织布机的效率,他们是亲眼所见,如果真的有一百台,那皇家织造局一年产生的利润,恐怕很大很大!

布匹,在这个时代是刚需,几乎等于货币。

皇帝要是真的成立织造局,这织造局的吸金速度,恐怕不亚于一州一府。

国库和宗室的内库,可是完全两个概念。

胡惟庸上前一步,低声说:

“求皇帝收回成命,这皇家织造局,可是与民争利呀!”

正如朱标所猜测的一样,发现织布机赚钱之后,胡惟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将这个赚钱的玩意编入朝廷。

编入朝廷和编入宗室,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其他大臣也反应过来,赶紧跪下来,大呼求皇帝三思。

“你们一个个的,朕要花钱,你们不让!”

“朕想办法自己赚钱,你们还谋皇帝的钱袋子?”

老朱有些生气,冷嘲热讽:

“你们把赚钱的东西都拿走了,朕拿什么去换连山侯的银子?”

“您……还欠着连山侯的钱?”

胡惟庸等人闻言,差点晕死过去.

第153章 皇帝欠债,努力还钱

一个皇帝,欠着一位公侯的钱?

欠钱的皇帝不是没有,可是认真想着还钱,并且努力赚钱的皇帝,他们是真没见过。

不过重点是,皇帝什么时候借钱?

他借钱准备做什么?

胡惟庸等人升起不祥的预感,皇帝的执著果然不是他们能抵抗的。

“皇上,您借了多少钱?”

“您准备怎么办?”

他还没问,一边的户部尚书先开口。

这位户部尚书乃是新上任的,对于钱粮的事,十分敏感。

“不多,也就是一千万两银子!”

“一千万!”

首节 上一节 261/3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投资返寿命,祖龙心态崩了

下一篇: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