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墓中讲课,始皇挖地道偷听

大秦:墓中讲课,始皇挖地道偷听 第84节

以及商君本身就有的末位淘汰制。

尹尚最后还画龙点睛般的添加了关键的内卷裁军措施!

…….

第七十八章 大秦军魂!!

尹尚的军武改制告一段落。

扶苏中间听的极其认真,都不敢表现的太过激动,以防影响到了尹公的授道思路。

待四功新法讲解结束后。

扶苏才连声直呼大秦有救了哇!

都说秦国起于关中,立于军功。

因此!

军队万万不能够出现大问题。

不然帝国的根基就会动摇。

所以尹尚的军武改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翻倍延续了大秦国祚之年限。

扶苏再怎么激动,也都是正常的。

接下来。

尹尚略做休息。

扶苏则开始正式处理猎物,并找了一些可以用的柴火,把麋鹿肉烤着吃。

尹尚看着……其实并没有多少口腹之欲。

没办法。

尹尚作为穿越者,各种川菜、徽菜、百家宴,他都吃过。

最初穿越到秦国的时候,在饮食方面他着实适应了好一阵子。

此刻小儒生就单纯按照行军打仗的规格处理食物,其实就是把猎物剥皮、清洗、烤熟,再洒上随身带的细盐……

说是细盐,其实也没有多细。

战国时期,制盐技术终究是有限的。

……

不远处。

青石后方。

始皇嬴政依旧在沉思着,他的双拳下意识逐渐握紧,可见嬴政内心的情绪波动之激烈。

从帝王的角度来看。

尹公的四功新法,无异于雪中送炭之战略国策!

没错!

区区一个革新的记功之法。

却有着国策的战略高度!

毕竟作用实在太大了,在保证军武战力,维护军功爵位制度持续运转的同时,还能精简裁军!

换个人……谁能做得到?

文信侯吕不韦也只能拿同样的旧制记功之法使用。

始皇嬴政虽说对统战统功有所补充,但也顶多算是打补丁。

而尹尚却是通过先登的敢死制度,细化延伸出了完整的【四功新法】。

这点非常重要!

先登之名!

乃大秦军中公认的武力值标杆!

以此为基础设立革新军法,中低层将领更容易接受,高层将领也不好挑刺反驳。

毕竟先登就是大秦以前的老传统了!

你能有什么好反驳的!

可追溯,有依据!

是革新改制的关键……

不然所谓的四功新法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万一前线因为新法打了败仗,那四功新法还怎么往下推行?

非常难推!

哪怕是始皇,也不能逆着军心、士气行事。

可当四功新法有了先登制度做基础以后。

即便前线打了败仗,并以此倒逼朝廷诸公停止革新改制……

那始皇嬴政和三公九卿,也可以轻易通过先登传统为说词,轻易压下前线将士的反抗。

毕竟以前的先登制度就无往不胜!

现在只不过是稍微更改了一下……

结果就成了打败仗的巨恶元凶?

没这个道理嘛!

“尹公之心思,当真缜密无比啊!”

嬴政万分敬佩的道:“就连推行新法具体可能遭受前线将士的抗拒,都考虑到位了。此等授道制度,当列为我大秦首要国策之中!”

始皇这些话真的是有感而发,毫无多余的奉承之意。

旁侧。

武成侯王翦则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那就是尹公述说第六支先登百人队进行攀登城墙之时。

需要有先登死士处于云梯的顶端,同时由本队的锐士肩扛云梯,迅速把先登死士送上城墙之上!

那么问题来了……

为何抗云梯的人,不用其他百人小队的普通军卒,一定要用第六小队本身的先登锐士呢?

原因很简单。

团队协作的熟练度和默契性。

普通士卒把云梯扶上城墙并不难,但跟云梯顶端的先登死士保持协作,却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增加默契。

这往往只有本队之间,才具备更深的默契信任度,以及袍泽之情。

当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都已经杀到城墙上拼命了!

你是先登锐士……

你冲不冲?

往往那种时候,大脑已经无法思考了,袍泽先登赴死,我必跟进巩固战果,绝不能让自家兄弟白死!

想到这里。

王翦突然觉得尹公真的有些不太像是个出世的绝顶高人。

因为隐者授道,往往都是偏向于玄之又玄,最起码也得是战略高度,无法讲的非常细节。

也就是跟孙子兵法的部分战略一样,以正合,以奇胜……

当然。

孙武绝对是个实战家,其在战略层面留下的【孙子兵法】,虽然没有太多的战术细节,却依旧可称兵家屠龙技。

而尹尚刚刚的一番攻城推演,外加新法讲解,同样也很像实战家。

【四功新法】无限接近【墨家兵法】,非常接地气,别说扶苏、始皇和王翦能听懂,随便换个上过战场的老兵都可以迅速领会尹尚的意思。

这就是接地气的好处!

同时。

也表明尹尚的境界,超出王翦最初预想的高深莫测!

因为一个人心中所想,与其具体表达出来的意思……

往往差距非常大。

你心中所悟得的道理,可能你表达不出来,亦或者你即便说了普通人也听不懂。

可尹尚的授道制度,十分细致的同时,秦国的关中军民都必定能听懂、领会和认可。

这种内在的卓然境界……

王翦觉得才是尹公真正的返璞归真之处!

真不愧是道家太上啊!

武成侯王翦身为当世兵家第一人,号军神,他也不得不由衷的敬佩尹公的兵家造诣!

至于赵高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赵府令本以为军法也是法……

事实证明。

他想的是对的,却又不全对。

军法的法,不仅是秩序的代表,更需要共识性的公平,军功爵位的基石,意识形态的重塑,政治治理的难题缓解,直至达成延续帝国之国祚的目的。

毋庸置疑。

这些想要达成一个都绝对是极为不易。

首节 上一节 84/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七进七出入敌营,看呆曹操

下一篇:大明朱元璋:开局见证马皇后之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