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墓中讲课,始皇挖地道偷听

大秦:墓中讲课,始皇挖地道偷听 第211节

嬴政望着渭阳君,心情无比复杂。

他知晓渭阳君的内心希翼……【中秦】、【赢夏】之名……

尤其是【赢夏】,始皇越看越顺眼,连他都有些心动了,更何况是渭阳君……

同时。

根据渭阳君的表现。

在第九章尹公一定会讲述大秦宗族制度的改革措施……

这正是后世之君所需要的!

嬴政已经有了渭阳君……只要这位皇帝叔父在一日,大秦的朝堂就永远不会出大乱子。

可嬴政之后,没有制度的托底,后续的嬴氏宗亲恐怕很难再出现一个像渭阳君这样的……朝堂定海神针!

就这样。

当左相和宗亲之首都站出来附议以后,下面的官员纷纷面面相觑。

他们依旧心有疑惑,却又不敢再轻易的表现出来……

突然。

右相王绾和通武侯王贲共同站了出来。

王绾:“陛下!微臣认为……九州华夏的民族统称之683名,兹事体大,还需要慎重商议,尤其得兼顾七百万关中民众的荣誉与骄傲!”

王贲拱手:“陛下,末将附议!”

王贲会在大朝议上站出来公开表达意见,这种情况确实是极为的少见……

另外。

今日武成侯王翦并没有上朝,通武侯王贲便是无可争议的军武派系之首!

大秦以武立国!

当王贲站出来以后。

皇帝便不得不暂缓确立【中华民族】统称的决策了。

没办法。

军武派系就是拥有这种的份量。

而王贲之所以会站出来……这肯定不是王绾的功劳,大秦的文武派系泾渭分明,以王绾的能量,还影响不了军武王家的决策!

随即!

“看来今日皇帝陛下的【中华】之名,是难以推行了!”

“是啊!王贲都站出来了,显然对于【中华民族】之统称,军武派系根本无法接受。”

“涉及关中七百万民众的荣誉与骄傲,更悠关未来大秦的军心士气,王贲理应站出来!”

“没毛病!人都说关中王家是出了名的不粘锅,现在看来……遇到了事儿,人家是真敢往前顶啊!”

……

百官诸公对于右相王绾站出来唱反调,一点也不意外。

可王贲却不同……

大秦通武侯,份量不是一般的重!

然而!

百官诸公确忽略了一点,无论王贲和王绾再怎么有能量,只要始皇也站出来往前顶,朝堂上的任何派系,就都得退避三舍!

“诸公!”

嬴政豁然起身,他一身黑水龙服,外加十二冕旒,尽显帝王霸气的道:“【中华】之名,不仅涉及到关中的七百万民众,还有大秦的军心士气……”

“更悠关九州华夏的民心所向,以及未来的民族国祚之延续!”

“为了华夏永远的九州一统,朕意已决,九州民族统称从即日起,当以【中华】为尊!!”

……

千古一帝,终究还是独裁强权了一次!

但还是那句话……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嬴政想要的,永远都是九州华夏的万年一统之基!!

…….

第一百章 中华通宝!陛下圣明!!

嬴政强势拍板,百官诸公也只能顺应皇命。

不过。

关中文武想要退而求其次。

即:九州民族统称不可带有嬴秦,那他们西北关中的民众,总是可以取【中秦】或者【嬴夏】之名的吧?

答案是不能!

因为咸阳王都就在西北,按照儒家王道理论,他们处于世界的正中心。

倘若给关中子民单独取一个民族统称,然后再给九州民众取【中华】之名……

名义混乱!

对华夏的一统国运延续,绝非什么好事儿。

再者。

关中足有民众七百万,绝非什么少数民族。

中原民众两千万,则是不可忽视的大局。

嬴政也很难……尹公的很多政策,其实都有些限制了关中……并抬升了中原。

嬴政也知晓,尹公这么做是对的。

关中种种权力已经够多了,如果再不加以限制,就会酿成关中持续吸血中原的情况发生……

这个事儿嬴政身为皇帝,是需要进行平衡的。

不然。

后世唐朝的安史之乱、提刀上洛,便会提前在大秦上演!

因为安史之乱发生的本质原因,其实就是关陇集团持续吸血河北,导致河北众多寒门同仇敌忾,科举都不参加了,就是要屯兵蓄力硬刚!

安禄山被众多河北世家推举成了大贤至圣先师……可安禄山却是个胡人……

都说大唐由盛转衰,都是这个胡人胖子导致的,实则安禄山只是被河北世家豪族共同推举到了台前罢了。

大秦的情况也是同理。

尹尚的【大一统国运篇】说白了就是从政治、经济、交通、司法、文化等等方面,把关中和中原实质性的凝而为一。

如果取两个民族统称……

那完了!

尹尚之前做的所有传承努力,都会化为泡影。

嬴政在沉思过后,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当即重罚了关中文武中的几个官员,再度重申了自己的态度。

百官诸公有意外,也有愤懑。

意外在于始皇从未搞过一言堂,但今日却破了先例……这绝对是开了个不太好的头。

至于百官诸公的愤懑情绪,很好理解……

他们身为胜利者,对于中原理所当然的会有些俯瞰的心态。

结果始皇推行的一项项国策,却是硬要把他们的心态给拉平。

毫无疑问。

这注定会引起关中文武本能的抗拒情绪。

好在!

始皇的威望足够强,他若真搞起一言堂,绝对能够压服一切。

当然。

这种强权独裁,能不用尽量不用。

因为会有后遗症,若皇帝持续独裁下去,百官就都成了应声虫,都没人敢说话了。

帝国就会失去活力,连带着中央朝廷都会出现问题。

就这样。

确立【中华】民族统称事件,在嬴政的强烈威望下,正式拍板。

紧接着。

九卿治栗内史,大秦的财务大臣上奏了一件大事。

纸币的版面问题。

秦半两可以直接篆刻数字制式。

纸币则除了需要标出货币价值之外,还需要印一些其他事物。

比如……

“陛下,微臣认为,应该像天下甄选技艺精湛得画师,然后把皇帝陛下的伟岸身姿,印在纸币之上!”

九卿治栗内史的谏言十分的破天荒。

首节 上一节 211/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七进七出入敌营,看呆曹操

下一篇:大明朱元璋:开局见证马皇后之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