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

隋唐:订婚李秀宁,开局大雪龙骑 第367节

“如此说来,确实不够。”

徐茂公与魏征等人对视一眼,知道是时候自己出场了。

前者说道:

“回陛下,扩建运河一事乃是为天地,为百姓,臣居国公自愿出一份力。”

魏征等人紧随其后:

“臣附议!”

杨昭拍手大笑:

“好好好!既然如此,不如鼓舞天下所有官吏,不论大小,皆是参与其中。”

“朕要昭告天下,让所有百姓深知,大隋的官员都不是他们口中酒囊饭包之辈!”

朝中一些官员想要反驳,一想到那手札上的诗句。

终究还是忍了下来。

他们每年俸禄也没有多少,给多给少,陛下可没有规定。

“这样,朕自掏腰包,捐银一千两。”

徐茂公紧随其后:

“老臣这些年有些积蓄,加上家族中产业,捐银八百两。”

魏征等人也是立刻附议:

“臣捐银三百两。”

“臣捐银七百两。”

……

吏部官员奋笔疾书,有些兴奋。

“陛下,共计白银五千八百两。”

杨昭很是满意,随后说道:

“徐公等人让朕欣慰啊,自知俸禄不多,还动用家族产业,统统记下,朕当赏之!”

几人一唱一和,朝中官员脸色突变。

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陛下这意思,钱不够,还要动家族的力量?

这时候,谁要是捐银没超过三百两,那必将会落下话柄。

日后的朝堂上,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说一说。

长久以来,惹了陛下,说废就废啊!

本想着俸禄不高的由头,算是彻底死在了摇篮当中。

退朝后。

官员们匆匆忙忙的赶回家。

不为别的,要好好商议商议,捐多少合适。

这可是个大事!

第290章 修建漕运,醉温之意不在酒

按照他们自己的俸禄还有家族产业。

数量上不能有偏差。

少了,惹的皇上不高兴。

多了,恐怕出事端。

从杨昭自己身上就能知道。

皇帝一般都没有什么银两,也用不上钱。

可杨昭自掏腰包一千两也不过分,这就要说还是太子的时候。

每逢凯旋,杨广毫不吝啬的嘉奖,除了权利以外,更多的便是银两。

杨昭本身就是战功显赫,这些年的赏赐加起来,拿出一千两,不足为奇。

其余像是徐茂公等人,本就是士族出身,加上朝中身居高位,深受皇上宠爱。

家族产业定当是不小,掏出几百两,合情合理。

其中最惨的,莫过于褚遂良了。

自己好端端的,说什么修建漕运一事?

本还想着得到嘉奖,结果什么没得到,还要捐银。

散财也就算了,如今,他彻底成为了朝中百官的眼中钉。

还有谁比他更惨的吗?

还真有。

户部尚书,肖立。

削官已经是沉重的打击,结果摘帽子之前,还要捐银,雪上加霜!

最后,杨昭丝毫没有提收回成命,说着减轻惩罚的打算。

还因为他的详细报告,百官更是痛打落水狗。

工部尚书好歹还是三品,一般官员不敢轻易得罪。

可他呢,降到八品。

任人宰割啊!

……

皇宫,御书房。

退潮后,徐茂公等人没走,径直来到此地,君臣之间的默契,无需多言。

“陛下,此计甚妙啊!”

苏威满脸含笑,这件大事,总算是解决了。

徐茂公和魏征的配合,使得杨昭轻松解决。

由此可见,当朝有一个支持皇帝的首辅,有多么重要。

“如此一来,国库问题不仅解决,甚至还有所丰满。”

魏征粗略算了一下,所有官员加起来,数目怕是要超过百万。

谁让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士族出身呢?

你出少了,谁看得起你?

这一招攻心计,一箭三雕!

不过杨昭并未很高兴,徐茂公看了一眼,心知肚明。

“陛下是在为人力的事情犯愁?”

杨昭点点头:

“银两的事情解决,但修建漕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需人力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前段时间自从褚遂良的奏折上来之后,经过工部的初步判断。

运河的开凿全长估摸一千七百多公里。

南到余杭,途径长安,北到涿郡。

是个大工程。

所需人力,预计需五百万人。

第一时间,杨昭想要的是服工役。

可问题就在这,南方还好,经济发达,可北方这边怎么办?

尤其是边境刚刚打仗,还未恢复元气。

人力,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此事倒是不用太过于紧张,臣有一计。”

魏征此时信誓旦旦的说道。

“哦?魏公有何良策?”

“回陛下,问题主要出现在北方,解决百姓关注的问题,相信他们很乐意帮忙。”

魏征说完,徐茂公顿时了然。

“魏公的意思是,发放粮食,以此作为条件?”

顿了顿,徐茂公又是摇头:

“赈灾本就是朝廷分内之事,如此做,怕是朝廷在百姓心中,形象大打折扣。”

这相当于是压榨百姓嘛。

杨昭刚上位就干出这种事,知道的是为了大局着想,可百姓呢?

他们只知道自己不仅吃不饱,朝廷还要我做事。

气氛一下陷入了僵局。

好像一切问题,又回到了从前。

“若是发俸禄呢?”

裴炬试探性的问道。

首节 上一节 367/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