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家兄朱厚照

大明:家兄朱厚照 第35节

可以说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就很难再涌现出军事才能异常出众的良将,在后期的对外战争中,明朝也逐渐变得越来越被动。

三大营中,五军营差不多全部被消耗殆尽,没就地解散。

三千营在土木堡之变后,失去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兵力,一直到嘉靖年才重建,但是战斗力能笑死个人。

弘治时期,也只剩下了神机营,实力也已经远远不如从前。

并且最令人忍不住叹息的是,明朝在这之后,再无对游牧民族进行大规模反攻的记录,且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失去了对抗游牧民族的信心。

“刘禅、完颜构都特么比他强。历史上你就找出来比他更废的了。。”

“妹夫,别侮辱刘禅,他最起码听劝。换成刘禅躺赢。”

李牧意味深长的点点头,“确实栓条狗都比大明战神稳。”

“我不允许你这么侮辱狗。”朱厚照一脸无奈,“现在,面对作乱的蒙古、女真等部,只要有人提出主动进攻,其他人就会以土木堡之变为例反对,你就说当年败得有多惨?咱们大明的脊梁,在那时候就被打弯了。”

说到这,朱厚照突然来了精神:

“其实,你没必要去威海卫的。

我的好兄弟朱厚照,有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兵法,文韬武略,算无遗策,计谋过人。

他的梦想就是重建三大营,然后北伐,彻底消灭了鞑靼。

京西之地都是你的,我让太子殿下给你抽调一点儿精锐,养八百神枢营怎么样?”

“养那么多兵,皇帝会同意吗?”李牧疑惑。

“会,一定会。”朱厚照顿了顿,“但是要有打动他的物件,让他自己开口重建三大营!”

“你指的是什么?”

“三大营覆灭之后,王恭厂没了战场消耗,制作工艺停滞不前。”

朱厚照摸了摸后腰的位置,掏出来一支短枪,随后又掀开长衫,在小腿的位置上还挂着一支短枪。

“你看看吧,上面有制作日期。王恭厂现在生产的火枪,都不如永乐年间的火枪精良。”

“不看,这玩意儿太废。”

李牧顿时也来了精神,“也巧了,我会改良火器,你说你气不气?”

“……”朱厚照咬牙切齿,“你说说看,你不会什么?”

李牧一脸严肃地思索起来,“我就是不会一个人生孩子!”

“贱人!”朱厚照一把拉住李牧的手腕,“干活!我去说服皇帝,咱们养点私军耍耍!”

“你慌鸡毛?”李牧一阵挣扎,却发现根本挣脱不了朱厚照的手,“想要改良火枪,先得改良黑火药,大明朝的黑火药不纯!你松开我……”

“东叔,东叔……”

李牧见挣脱不开,只能找来李向东,“把奏疏送去大兴县衙,交给县令周聪,让他现在就送去内阁。”

说完,李牧又看向朱厚照,“你先松开我,我有话问你。”

“只要你改良火器,随便问。”

“我问你,雍靖王朱祐枟自打代理了五粮液之后,就拥有了别人一辈子都奋斗不了的财富,更成了京城首富。

即便是朱祐枟每天都在拼命地花钱,没日没夜地挥霍,绞尽脑汁地琢磨怎么去败家,但是他的钱它们就像有繁殖能力一样,越花越多,越花越多。钱财把朱祐枟整个人都掏空了,只给他留下了一副英俊的皮囊。你说你瞅他来气不?”

“不来气!”朱厚照摇摇头,但他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

“别憋着,说心里话,来气不?”

朱厚照深吸了一口气,“来气,五粮液的代理应该是我的才对。”

“那你说,他那么有钱,大灾之年看他三哥笑话,讨厌不?”

“讨厌!”

“那你说,王爷经商都不用交税,烦人不?”

“烦人!”朱厚照一攥拳,“还很欠揍!”

“那你想让他大出血一笔不?”

“想。”朱厚照重重地点点头。

“大舅哥,你的机会来了!”

第38章 京城第一红人李牧

六部尚书的案头上堆满了奏疏。

全都是上表朝廷,让朝廷快用盐引换粮食的。

六部尚书火烧眉毛,可三阁老就是不为所动。

适逢大朝会,百官进殿。

朝堂上的喷子们又扎呼起来,对着弘治皇帝大喷口水。

弘治皇帝不为所动,一点都不生气。

对着三阁老和六部尚书摆摆手,九人离开让开一条路。

奉天殿上,最粗最结实的柱子,暴露在众人眼前。

言官们愣住了:皇帝几个意思?这是要不服言官管教了吗?

但是,嘴上嚷嚷着名留青史,但敢撞柱子的几乎没有。

弘治皇帝冷哼:果然,好贤婿和好大儿说得对啊,他们就是一群贱皮子!

大兴县令周聪缓缓站了出来,“陛下,臣有本启奏!”

弘治皇帝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谢迁,谢迁点点头。

皇帝当即底气十足,“周爱卿,有话请讲。”

“陛下,臣治下李家村,全村上下愿意捐粮二十万石,协助朝廷对抗天灾!”

什么情况?

刹那间,那些言官们懵逼了,彻底懵逼了。

李牧,什么意思?

囤粮发国难财的是你,兑换盐引的还是你。

银子捞够乐、盐引到手了;吃饱了喝足了,就要砸锅了?

你他妈的还是不是人?

你这是与大明所有豪门、乡绅、地主为敌,你吃罪得起吗?

“李牧?”

弘治皇帝的演技顿时上纲上线,“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谢爱卿,你之前是不是和朕提及过?”

“陛下,提起过。此人是定远侯李文旭的次子。”

“李爱卿生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弘治皇帝抿了一口茶润润喉,刻意提高了音量,“李文旭近年来功勋卓若,儿子又如此深明大义,朕要奖赏他。谢爱卿,你觉得该如何奖赏?”

“陛下。”

“臣认为,为国为民的勋贵不止李牧一个,还要再观望观望。”

“嗯。”

弘治皇帝点点头,看向了其余人,意思很明显:有人带头捐粮了,你们这群狗大户捐不捐?

“陛下,也巧了。”

大兴县令周聪再次开口:“雍靖王殿下托太子殿下给臣送来一份奏疏,捐粮十万石,白银五万两,协助朝廷赈灾!”

嘶!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朱祐枟好大的手笔。

雍靖王朱祐枟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他自己一辈子迷信风水。

看中了金鳌山的风水,在此劈山移土建造雍王府,形成了一条繁华街巷。

事实证明朱祐枟是对的,他们家出了一个皇帝,也就是朱厚照的堂弟,后来的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当爹的信风水,做儿子的醉心丹药,也算是家族遗风,但不可否认,嘉靖在位前期,大明朝还是很牛逼的。

老四这个时候捐钱捐粮,无异于雪中送炭!

弘治皇帝兴奋的一拍桌子,就要使出来杀手锏。

可突然,衍圣公孔闻韶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已经写了书信送去曲阜,大灾之年孔府不能坐视不管,虽然孔家日子过得清苦,但愿意捐粮三万石,白银一万两,支援顺天府!”

“爱卿,朕……”

弘治皇帝走下龙案,一把攥住孔闻韶的手,“朕……”

眼睛一红,弘治皇帝老泪纵横,一切尽在不言中。

擦了擦眼角的眼泪,看向李东阳,“爱卿,朕要好好地奖赏他们,你说说看,用什么样的方式奖励比较好?”

李东阳清了清嗓子:

“陛下,臣提议在人群最繁华的地方,建立功德广场。

广场内,矗立功德碑。将那些协助朝廷赈灾的人,全都刻在功德碑上,用以彰显朝廷皇恩浩荡,也让所有人都能记住,大灾十年是他们让百姓们渡过难关!”

“准奏!”

弘治皇帝大手一挥,“徐爱卿,这事儿就交给你们工部办理,越快越好。”

“臣,遵旨。”

徐贯对着皇帝一躬身,“陛下,顺天府的大水已经泄去大半,这一切也归功于李牧。”

“这是为何?”

首节 上一节 35/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开局从乌江签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