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67节

当然,后面的话,李秀才也是秒懂。

西域教书的时候,那些教桉之中,可是夹杂了不少群英商会的私货,可不是单单的教书。

东家都这番提点了,他要是还听不出来,那就直接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殿下的交代,草民心中明白,草民至安南后,定会将安南的百姓,当成我百姓的百姓对待,请殿下放心。”

朱英听到这话,就清楚李秀才懂了。

于是笑着说道:“也别草民草民的了,本王会通知礼部,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官职,放心,不会小的,多少让你到了安南,也能有颜面。”

李秀才直接跪地磕首,拜谢道:“草...臣李兴言,谢殿下恩典。”

“行了,起来吧,只需要你不要辜负本王的心意。”朱英笑着说道。

“臣必不负殿下,若负殿下,臣当永世不归大明,不归故里。”刘秀才发誓说道。

对于讲究落叶归根的大明,这也算是个重誓了。

朱英点点头,随即让李秀才退下等候,甚至招呼周边的侍卫,宫女,宦官,全部退下。

房内只有他,叶月清,还有刘胜三人。

“老师。”刘胜作揖。

朱英点点头,道;“我把你单独留下来,自然是有重事要谈,关于安南这次的行动,你这身体,还能走得动吗。”

“若是你不想长途跋涉,我就给你在大明安排个官做,保你往后富贵无忧,衣食不愁。”

听到这话,刘胜心中极为感动,执弟子礼回道:“老师,我的情况老师清楚,我这人看似没啥问题,但和现在宫里的宦官,又有什么区别。”

“荣华富贵于我而言已经没有意义,群英城比起大明京师来,在繁华程度上自然如同萤火与皓月。”

“但那里是老师亲手打造的,从来也不缺什么,吃食更是无忧。”

“弟子现在想做的,便就是能够让往后余生,能够有些意义,至少能够为老师,更多的奉献自己,这便是弟子,此生最后的念想了。”

朱英听到这话,心里头也有些感动。

刘胜已经年过六十的老人了,身体还算是健康,但年纪摆在这里,头发早就灰白。

毫无疑问,执掌群英城这般多年,刘胜无疑是最适合去安南的人。

在政治方面的手段,可以说刘胜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说是朱英麾下的第一大臣,丝毫不过。

“安南那边,若是能成,我许你第一任安南王。”

沉吟片刻,朱英直接许诺道。

随着这句话,朱英对于安难的意图,也非常之明显了。

刘胜闻言,浑身一抖,下一刻便是行大礼参拜。

这是至高的荣光。

可以想象,在往后的史书上必定会有他刘胜浓重的一笔。

史书上提起他刘胜,那便就是第一任安南王,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耀。

虽说对于他现在而言,并不能享受太多。

收归安南,快则五年,慢则十载,到了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

年轻时受过暗伤的刘胜,无法有子嗣,到时候古稀之年,这安南王也做不了几年。

但仅仅一个名头,对于刘胜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惊喜了。

“接下里聊聊关于安南那边的事情吧,五万精兵到时候我会让赵飞统帅,你跟赵飞熟悉,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

“安南那边的情况,到时候你去了便清楚,我这边也比较模煳,大致的方向你都轻车熟路,以五万兵统安南之兵,这可才是重点。”

“不要参杂到他们复杂争斗中去,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便就是你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我相信你是没有问题的。”

朱英说道。

他派过去的这五万兵,可不是简单的兵卒,更多是军官。

安南的人口,大约接近四百万计,其举国之兵,现如今约莫在五十万往上。

人口和兵力的对比,越是发达的国家,这个比例就越小。

向安南目前的混乱情况,最低都是百分之十以上的比例了。

这般听来,似乎大明一百二十万兵,安南都能有五十万有些奇怪。

但实际上安南这般土司多,很多土司上下,几乎就是全民皆兵,概念完全不同。

十二岁的少年,生育过孩子的妇女,都是要冲锋作战的。

这些兵,名义上属于安南王室,实际上暗中已经被各地豪强,军阀所掌控。

就连安南那边的官兵,也是被诸多将军控制,听调不听宣。

这也是为什么安南王室要向大明求援。

朱英就是想通过这五万兵,直接就安南本地吸收兵源,然后不停的壮大,直到彻底的把控安南。

刘胜听完后,认真点头。

对于这些计策,早在西域的最初发展的时候,就经常用到。

那个时期的群英商会,还只是个小商会,就是通过不断的吞并其他势力,逐渐的壮大自己,才有了今天的这般规模。

刘胜很清楚,这次去安南,就是将曾经群英商会的路子,再走一遍。

“老师请放心,这些法子弟子还是比较熟悉的,且这次过去,还有这么多师弟辅助,定然不会叫老师失望。”

刘胜回道。

朱英召集门下弟子以备安南的事情,在一个月前就有了安排,现在这些弟子们,都是在等候朱英的吩咐。

朱英道:“我看到安南那边的情况,很多土司还在过着以物换物的生活,其中的钱币也非常的混乱,大大小小十多种,百姓用起来十分麻烦。”

“所以这次过去,我授予你钱币之权,将会提供足够多的大明宝钞。”

“这个是重点,你要想办法让大明宝钞,取代安南所有钱币,成为唯一的钱币,为此,用些手段也在所不惜。”

朱英的声音有些低沉。

大明宝钞,是如今天下唯一的纸币,但购买力一直在下降,而且出了大明,也没人认。

安南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朱英想要做的,就是从军事,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安南进行输出。

这次对于安南,也是朱英第一次正式进行这等策划。

“弟子明白。”刘胜沉声说道。

关于手段这块,在西域群英商会可不要太多。

其实说到底,朱英玩的那一套,无非就是后世资本主义的法子。

现如今对安南,直接无视目前复杂的形式,从最根本的军事,文化,经济入手。

这一套组合拳平定安南不要太容易,最为主要的,就是不伤及安南百姓。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让其从野蛮向着文明进行过渡,捕获民心。

直接上强兵打的话,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反而会因为过于强大的外力,迫使所有的安南军阀联合起来抵抗。

后来朱棣打安南,就是这般道理,花了太多兵力,最后也没捞到什么好处。

并不是说把安南归入大明,就是好的,反而会加大大明的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文化对外侵略非常少的缘故。

包括现在大明的那些朝贡国,是真的太穷了。

“等这边物资调度差不多了,便就出发吧,保重身体,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这皇宫的奉天殿内,亲自给你册封为王。”

朱英深深的看了一眼刘胜,而后说道。

其实朱英麾下的弟子中,还有更多年轻的,能力也不错。

当对于这个一直陪伴着的大弟子,朱英非常了解他所想要的。

即使在运送番薯等作物的时候,刘胜没有过来,朱英也会召来。

或许对于刘胜现在来说,青史留名就是最大的追求了。

刘胜闻言,抬头看向朱英,而后微微低头,遮盖眼中的泪花,而后缓缓跪下,大礼参拜,道:

“我这一生,上半辈子颠沛流离,居无所得。直到遇到老师后,日子的光景就越发不同。”

“老师麾下,我不是最聪慧的,也不是最年轻有力的,蒙老师不弃,让我为门下大弟子。”

“我无以报答老师的看重恩情,只能是兢兢业业为老师守护家业。”

“即使到了如今,老师还能为我这等半截身子入了土的考虑,大恩大德,唯有来世以报。”

刘胜说完后,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朱英眼神复杂的看着,没有阻止。

因为他和刘胜都知道,这一次的见面,或许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从最初走到现在,两人更多的时候,不仅仅是师生的关系。

在刘胜的眼中,何尝不是将朱英,当成自己的亲孙子,儿子般来看待呢。

朱英之所以能够离开西域,走大漠,至草原。

皆是因为有着刘胜,在帮他守候着西域根基。

第249章:大明远征军,永镇安南!

出兵安南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陈慕月这里。

实际上按照正常的流程,应该是由朝廷文书先到大理寺,和安南的使臣进行交际,甚至于朱元璋还要召见。

不过这些步骤,基本上是直接省略掉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正儿八经的安南使臣,已经彻底凉凉了。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

首节 上一节 267/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能在梦中练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