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

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 第53节

  征调渔船,全力保证士卒快速渡江——从枝江渡江的,除了士卒之外,还有负责运输粮草辎重的众多渔船,这些渔船都是被蒯祺征调而来。

  蒯祺此时正好也在枝江,蔡勋找到他时,他正在低头统计需要运输的粮草辎重。

  蔡勋将来意一说,蒯祺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稍微思考便答应了蔡勋的提议。

  不得不说,世家之间虽然平时有竞争,但是私下协作沟通也不少,蔡勋与蒯祺的沟通很高效地完成,并没有像王粲和徐庶一样,爆发激烈的争吵。

  也正是因为有世家的身份在,蒯祺才敢果断停下运输军粮的任务——

  若是普通将领,绝对不敢冒这个险——一旦因为军粮未运至前线导致大军溃败,普通将领的脑袋肯定得搬家,而蒯祺大不了以后不在军中厮混就是了。

  ……

  江陵城中,邓义拿着刚收到的情报,一筹莫展。

  军事非他所长,他思索片刻之后,将情报誊抄,命人给刘琦、蒯越、黄射各送去一份。

  刘琦是刘表任命的荆南平叛主帅,分享情报是应有之意,只是这份情报不知是否能及时送到他的手中。

  蒯越,南郡太守,虽然手里掌握的军事力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作为南郡的地头蛇,其影响也不可忽视。

  黄射虽是客军,却掌握着江陵附近最强大的水军。

  蒯越收到邓义分享的情报之后,皱眉思索良久,命人去给蒯祺送信,让他先暂停运输粮草,率军回来防守江陵。

  黄射收到邓义命人送来的情报,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叛军主力从油江口倾巢出动,欲夺回松滋。”

  黄射大惊,立刻意识到刘琦的危险,能不能平叛黄射不甚在意,可是刘琦的安危他却无法忽视。

  黄射心里暗恼刘琦不听他的劝告,执意要亲自过江。

  黄射不假思索,立即决定,尽起江夏水军,强攻油江口,以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第89章 胡车儿的大胆决定

  胡车儿率领骑兵一直围绕着土山慢跑,叛军投鼠忌器,与土山之上的刘磐短暂地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直到从松滋出发的一千援军的到来,这种僵局才被打破。

  这一千援军直属于刘磐,因救主心切,到达战场之后,二话不说,在军司马的率领之下,直扑叛军。

  带领叛军围困刘磐的,是原武陵太守刘先,他的任务是设伏围住刘磐,吸引松滋守军来救。

  叛军真正的杀招,则是从油江口直接杀向松滋的张羡、韩嵩两部。

  刘先的任务完成得很完美,他成功地将刘磐吸引到了松滋的西南方向,并将刘磐团团围住,而油江口却位于松滋的东南方向。

  面对一千援军的冲阵,刘先虽然佩服他们勇气可嘉,却对他们的行为嗤之以鼻,叛军严阵以待,这种没有任何计划的冲阵与送死无异。

  刘先对援军不在意,可是胡车儿率领的一千骑兵,一直在外围虎视眈眈,引而不发,这才是他的心腹之患,让他不得不分出大部分的兵力严阵以待。

  刘先沉思片刻,只派了一个步兵方阵,迎上了直扑而来的松滋援军。

  一方救主心切,一方刻意阻拦,双方士卒狠狠地撞在了一起。刹那之间,血肉横飞,残肢断臂散落一地。

  哀嚎声、呐喊声、兵甲的撞击声,混在一起,原本沉闷的旷野,顿时变得喧嚣起来。

  刘先麾下大部分是原先武陵郡的郡兵,虽然多年未经战阵,但胜在人数多。

  从松滋出发的一千援兵虽是刘磐从襄阳带来的新兵,但是经过江陵保卫战的洗礼,已经脱胎换骨,再加上刘磐以现代军队训练之法打磨军队,士卒之间配合默契,虽然人数少,但仍然与叛军杀得难分难解。

  胡车儿看准时机,指挥着骑兵朝着正在厮杀的叛军冲去。

  骑兵奔跑的速度由慢变快,「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吸引了叛军的大部分的注意力。

  胡车儿没有选择一股脑扎进叛军严阵以待的方阵,而是从叛军方阵侧翼划过,造成的杀伤虽然不多,却可以避免骑兵损耗。

  荆州不产马匹,西凉铁骑纵使精锐,也是死一个少一个,胡车儿不得不采取这种保守的战法。

  叛军既要厮杀,又要防备胡车儿从侧翼偷袭,胡车儿几番冲击之后,叛军渐渐不支,朝着刘先大部队的方向撤退。

  刘先见派出的步兵方阵不敌,正在退却,脸上却未见愁容,反而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刘先在意的只有胡车儿率领的骑兵,他见胡车儿不愿意硬碰硬,心里便有了计较——

  在围住了刘磐之后,刘先就命令士卒在土山周围挖满了壕沟,本是防止刘磐突围的,如今正可以用来对付骑兵。

  刘磐在土山之上,发现有援军冲阵,也下令士卒朝下冲,可是叛军早已严阵以待,在弓弩攒射之下,刘磐留下了几十具尸体,无奈地退回土山之上。

  刘先令旗招展,下令放开一个口子,让一千援军从口子闯阵。

  救主心切的援军果然上当,径直从口子杀了进去,胡车儿想要阻止已是鞭长莫及。

  看着陷入重围的援军,胡车儿皱起了眉头,咬着牙,下令从另一个方向向叛军发起冲击。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胡车儿也顾不得保存实力了,打算拿出西凉铁骑真正的实力,与叛军硬碰硬的交锋。

  胡车儿纵马提缰,身先士卒,西凉铁骑接连踏破两个叛军方阵。

  董卓、李傕郭汜之乱已经过去数年,人们似乎早已经忘却了西凉铁骑的凶悍。

  直到此时,荆南叛军才感受到了当年十三路诸侯讨董的无奈。

  西凉铁骑没有随岁月的流逝而消亡,一千个幸运地保留下来的火种,在荆南的土地上肆虐燃烧,无情的铁蹄踏过,马槊所指,即是死亡的方向。

  西凉铁骑在叛军阵列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直到胡车儿遇到了一个文士——

  文士躲在叛军开挖的壕沟之后,当时胡车儿正率领骑兵杀至壕沟边。

  胡车儿指挥骑兵,像一把镰刀一样,从壕沟边切过。

  文士朝着胡车儿张弓搭箭,箭矢射出,轻飘飘地飞向奔跑在最前方的胡车儿。

  胡车儿虽在高速运动中,却时刻警惕着叛军的冷箭,在他的眼中,文士射出的箭矢太慢,且毫无力道,胡车儿嗤之以鼻,等箭矢到了跟前,他举起马槊轻飘飘地将其拨落。

  忽然,胡车儿瞥见箭矢有异,箭矢的尾部绑着醒目的白布条,胡车儿不动声色地将正在朝下掉的箭矢抓在手中。

  胡车儿转头朝着箭矢射来的方向看去,隐约可见一名文士躲在沟壑之后,他的面孔胡车儿觉得有些熟悉——那人似乎曾跟着桓阶一起出使过江陵。

  胡车儿率众脱离叛军,于马背上拿出箭矢查看,此时他才注意到,箭矢的箭头已被拔去。

  胡车儿解开布条,只见布条上用血写着:油江口主力袭松滋。

  信息简明扼要,胡车儿虽然无甚学识,但是这几个简单的文字他还是认识的。

  他看完布条的提示,深深皱起了眉头,若那名文士传讯是真,那松滋就危险了。

  松滋与刘磐相比,松滋无疑要重要得多,此时胡车儿麾下骑兵不满千,但还是凭借从军多年的直觉,迅速做了一个大胆地决定——趁油江口主力袭击松滋之际,率领骑兵奇袭油江口。

  被陷在叛军阵中的一千援兵,眼睁睁地看着胡车儿的大旗朝着东南方向遁去,众士卒悲愤莫名,心中涌起一股被抛弃的孤独感,顿时士气大挫,或被砍倒,或被俘虏。

  刘磐在土山之上,看得目眦尽裂,拼死下来相救。

  刘磐在死伤了三百余名士卒之后,终于与来援救的士卒汇合,可是援兵此时却只剩下了二百之数。

  土山周围,壕沟纵横,刘磐无法冲出重围,无奈之下,又只得退守土山。

  刘先见胡车儿遁去,刘磐突围失败,顿时哈哈大笑,志得意满,对着左右文武说道:“此山无险可守,刘磐已是瓮中之鳖。刘磐乃是刘表的从子,传令下去,不要使用弓箭,我要活捉刘磐。”

第90章 滞后的情报

  从松滋出发的一千援兵,是王璨与徐庶经过激烈争论之后得出的折中方案。

  王璨跟随刘表日久,自然明白刘磐在刘表心目中的地位——

  当初刘表出征宛城,独留刘磐镇守襄阳;

  荆南叛乱,刘磐不得将令,自作主张发兵援助江陵,刘表丝毫不予追究——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王璨主张全力救援刘磐,哪怕松滋守不住,他也在所不惜。

  徐庶考虑得更多的则是全盘大局——他提出的水陆并进的方案,松滋是平叛大军在大江南岸的桥头堡,万万不容有失。

  刘磐虽然是刘表的从子,可是在这场博弈中,其重要性也是远远不如松滋的。

  同时,徐庶还要考虑到刘琦的知遇之恩,他以白身入军营,却被刘琦拜为行军文书兼特种作战营司马,凡是徐庶提出的建议,刘琦都会认真思考、采纳,这份知遇之恩不可谓不重。

  松滋若失,平叛受阻,于刘琦的影响甚大,所以徐庶坚持固守松滋。

  对于是否援助刘磐,王璨与徐庶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可是这一切在叛军主力到达时变得毫无意义。

  王璨主张救援刘磐的前提就是叛军不一定会反攻松滋,结果在一千援军出城之后不久,叛军的前锋已到达松滋城下——此时,松滋城内仅有四千守军。

  徐庶果断的站了出来,主动承揽了防守松滋的重任,这个时候王璨纵使有万般不甘,也只能全力配合徐庶——

  毕竟松滋的安危涉及到他个人的安危,不管其立场如何,趋利避害,保全自己都是人之天性。

  当初叛军围攻江陵,江陵城内虽然也只有数千守军,但江陵城墙高大,城防设施完备。松滋城墙低矮,远远不及江陵。

  松滋甚至看起来都不像一座城,更像一座世家豪族的坞堡——

  城小墙低,叛军即使不用攻城器械,搭人墙也可以轻易翻入城内。

  徐庶为了守住松滋,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拆毁城墙周围的民房木屋,城内百姓对此颇有怨言,徐庶展示了其不同于书生的另一面——

  狠辣果决,有怨言的百姓都被他果断下令处死,在如此强硬的高压政策之下,城墙周围的木屋被火速拆除。

  徐庶下达的第二道命令,则是收集城内粪便,熬煮「金汤」——这是借鉴了宛城的守城方案。

  正是这个看起来毫无新意的「金汤」,在之后的松滋保卫战中,让叛军吃尽了苦头,甚至叛军的不少将校都因为被「金汤」烫伤,溃烂而死。

  松滋城内,徐庶在紧锣密鼓地安排守城,士卒在徐庶等人的指挥之下,与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可是这一切,飘在大江之中的刘琦一无所知。

  刘琦在渡江之前,只获知了刘磐擅自离开松滋城身陷重围,以及胡车儿率领骑兵去寻找刘磐的消息。

  毫无准备的刘琦刚一登岸,便遭到了叛军的拦截攻击,根本无法靠近松滋城。

  当时随刘琦一起渡江的只有两千士卒,幸好这两千士卒都是精锐,匆忙之间,草草结阵,于大江之畔构筑防御阵势,在叛军狂风暴雨的攻击之间,如一叶随时都会沉没的扁舟。

  面对叛军一波接着一波地攻击,刘琦心烦意乱,他派魏延前去松滋求援,刘琦此时还不知道,叛军主力尽起,正在猛烈地攻击松滋。

  魏延带着数十骑,突破重重阻拦,到达了松滋城下,此时叛军对松滋的攻击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云梯、人墙等攻城手段层出不穷,松滋的防线岌岌可危。

  见此情景,魏延知道松滋不可能再派出援军接应刘琦,只得率领几十骑又沿原路返回。

  返回的道路依旧不可能一帆风顺,叛军的重重阻拦,如一座座高山,攀登完一座高山,还有另一座高山。

  渐渐地,魏延身后的随从损失殆尽,最终平安回到刘琦身边的只剩魏延一人。

  魏延带回了叛军正在猛攻松滋的消息,刘琦心里忧心忡忡,面上却不敢表露出半点不安。

  刘琦在仓促之间来不及构筑防御工事,只得沿着大江,且战且走,叛军如附骨之疽,紧追不舍。

  刘琦看着身边士卒越来越少,士卒的脸上布满了惶恐不安,他心急如焚,最危急的时刻,刘琦甚至做好了血溅当场的准备。

首节 上一节 5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被长孙皇后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