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213节

  “旦说无妨,令尊乃沈兵敬重之人,贤侄有话便说,我等勿需客气。”

  王贲一听这话心下就舒坦了。

  他一直以为是沈兵和杨端和抢了王翦的位置,心下不服也有为父亲出头的成份。

  而此时沈兵却适时奉承了下王翦,王贲压在心里的那口气也就消了。

  王贲回道:

  “副将,这楚国与其它国有所不同。”

  “其幅员辽阔城邑众多,楚军此时又败退避而不战……”

  “若楚军便如此一路退到寿春,我军这二十七万军力,只怕不足以攻楚。”

  沈兵点头表示赞同,心下暗道这王贲果然是个将才,他不过才刚到军营几个时辰就将此战命脉拿捏得如此准确,这点便是魏呴和杨端和都没有看透。

  其实王贲也是受王翦提醒。

  王翦与他交谈时就说过,若由王翦领兵攻楚只怕四十万都不够。

  于是王贲心下就疑惑,为何以父亲之能却四十万军力也不够?

  因此他沿汴河南下时,就一路观察并对照地图,接着总算是找到了原因。

  此战只要楚国敢于弃城,秦军便会处于两难的境地:

  大梁至楚国都城八百余里,楚军若是弃淮水以北直至寿春,便意味着秦军补给线长八百余里。

  这若是寻常八百里也就罢了,八百里对步兵而言只需十余日,骑军只需七、八日,若沿汴河而下再走陆路或只需三、五日。

  这补给线并不算长。

  但自楚国门户陈城起一路往南到处是淮河支流,且沿河尽是楚国村落城邑……古人都是沿河而居,不仅为了灌溉、生活更是为了航运。

  秦军对些城邑是占好还不是不占好?

  若是占了吧,比如陈城,少说也要五千兵士驻防。

  再往下就是杞城、太康、柘城……城城都要驻兵,村村都要占领。

  这兵力一分,少说也要十万,到时就只有十七万兵对楚军数十万兵力,又如何能胜?

  若是不占这些城邑和村落吧,楚军若是派出骑兵往后一包抄占了城邑防守,分分钟就将秦军的补给线切断。

  到时秦军同样只有撤军一途。

  沈兵笑了笑,回答:

  “所以我等才需要昌平君。”

  王贲面露担忧之色,说道:

  “以昌平君稳楚境民心?只怕……”

  接下来的话王贲就不敢再往下说了,毕竟昌平君曾在秦国任相邦,叛变这事是不能妄自揣测的,就算王贲也不例外。

  沈兵看在眼里心下又赞了一声,这王贲是知道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知道仅靠昌平君稳定民心肯定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王贲还明白昌平君不可靠……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眼力,真是难得。

  不过沈兵又如何会不知道这些,只是此时不方便明说。

  沈兵回答:

  “沈兵自会小心应付,贤侄无需为此担忧。”

  “我这就交待陈端校尉一声,贤侄便去黑甲营任二五百主统领一千人马。”

  “若贤侄不满意,随时来与沈兵说。”

  王贲起身行礼:

  “多谢副将,王贲定当奋勇杀敌以报副将知遇之恩。”

  王贲从进帐到出帐,那心态是完全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进帐前他心下还有些瞧不起沈兵……这是贵族对草根的轻视,是阶层之间的鄙视链。

  也难怪会这样。

  就像之前所说,贵族子弟是好吃好喝从小读兵书受军事训练,行军作战这些事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没有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平民百姓与他们当然没法比,即便是有些草根凭军功“鱼跃龙门”晋为高爵者籍也依旧难堪大任。

  王贲原以为沈兵也是其中之一。

  但在见过沈兵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非但不是这样,王贲还相信所有的一切都在沈兵的算计之中。

  这时王贲才发现父亲说的是对的,沈兵绝非寻常人。

  王贲甚至怀疑起沈兵的身份……这又哪是一个草根出身的人能有的气质和谈吐。

  王贲这还真是怀疑对了。

  因为在沈兵眼里,王贲这些人才是那些懵懂无知的人,于是谈吐间自然就有一种自信和气场,能压住王贲的气场。

  沈兵这边倒是没把这些放在心上。

  这时就有探子来报:

  “副将,楚军自昨夜战败之后便弃城而逃。”

  “此时陈城已是一座空城!”

  “将军命你迅速占领陈城。”

  沈兵点了点头。

  占领陈城是对的,那是秦军进攻楚国的前进基地。

  而且大梁与陈城之间的水路还要清理畅通,这样补给和援兵才能自大梁运来。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问题在于王贲适才说的,这些城池到底是驻军还是不驻军。

  陈城当然要驻军。

  不但要驻军,还要将昌平君请来。

  说实话沈兵不确定昌平君是真降还是假降。

  此时此刻昌平君或许是真心降秦,但是到了昌平君当上楚王手里握着权力的那一刻……他会甘心放手吗?

  会甘心就这样避入江东那片蛮夷之地吗?

  虽然明知这权力抓不住,甚至这样继续抓下去就只有死,但又有几个人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第二百零九章 拉拢

  陈城又叫陈逞,它作为楚国都城有37年的历史。

  楚国之所以会以陈城为都城又不以陈城为都城其实都有原因。

  楚国以陈城为都城时是中兴国力强盛的阶段,此时楚国还想逐鹿中原,将都城设在陈城有利于其与六国争霸。

  但这中兴不过短短数十年,楚国很快就因为“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而下虐民”的“贫国弱民”局面不断发展国力日渐衰弱。

  简单的说就是贵族实力日益增强大王无力控制,比如现在的楚王负刍,其开战前兵力虽有四十万,但贵族能控制的兵力也近四十万,基本能与大王抗衡。

  在这情况下楚国要是还想着争霸那就会进一步削弱大王的实力从而导致国内政局崩溃。

  于是楚国就不再作争霸之想了。

  不作争霸之想自然就不需要将都城设在易受攻击陈城,于是将其迁至楚国腹地寿春。

  沈兵等人是在当天傍晚赶到陈城的。

  沈兵有意慢了一步让蒙武先进城……这点礼数沈兵还是知道的,虽说这一路上大梁军立的功劳显然比蒙武军更多,但毕竟蒙武是将军。

  等沈兵进城时,就见城内百姓大多是老弱病残,房舍也是十户有空。

  这并不意外,因为楚军早有弃守陈城的打算,于是会先一步将百姓迁走。

  有百姓就有劳力,也有兵源,这是谁都明白的事,当然不会将他们留给秦军。

  沈兵在亲卫的带领下见到蒙武时,他正带兵清点粮仓。

  看到沈兵上来,蒙武就摇了摇头说道:

  “粮仓已被楚军清空了。他们应是早有准备。”

  沈兵明白蒙武这话的意思。

  若楚军没有早做准备,那晚楚军大败之后临时逃走,不过一日夜时间是无法将陈城粮食、百姓及财物清得如此彻底。

  于是秦军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确切的说不是一座空城,还有老弱病残等着秦军供养。

  沈兵对这些原本就不抱希望,所以就拱手问了声:

  “我等该如何处置楚人留下的百姓?”

  蒙武想也不想就回答:

  “这还用说,留下来浪费粮食,不如砍了干脆。”

  沈兵回答:

  “可昌平君那……”

  蒙武这才想起昌平君是跟着他的队伍一起来的。

  而且昌平君的任务是安抚楚国百姓,若秦军将这些百姓一古脑的砍了,昌平君又如何能安抚?

  何况这还是嬴政的命令。

  蒙武想了想,就说道:

  “不若如此,将城外的楚人收拢到城内。”

首节 上一节 213/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