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第734节

但是这对于匈奴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草原上的民族生来就是为了战斗和劫掠而生,既然东边的劫掠对象已经被打败,那么他们的目光自然就转移到了西边。

作为匈奴人的死敌,月氏人盘踞在贺兰山到阴山的广阔草原之中,这片在后世被称为河西走廊的地带,成为了匈奴人的下一个目标。

于是就在寒冬过去之后,都隆奇单于趁着月氏人不备的情况下突然从匈奴王庭南下河西走廊,一路上劫掠了无数月氏大小部落。

月氏王韦希什卡在得知了匈奴人南下的消息之后率领八万精骑北上,和匈奴人在贺兰山西侧的大草原上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

弓弦不停的绷响,无数箭矢犹如雨点一般在双方的阵地之中起伏,勇士们挥舞着马刀英勇无比的冲锋,许多人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但是更多的人紧紧的沿着战友们开辟出来的道路冲了上去。

大战整整持续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月氏人凭借着数量和战斗力上的些许优势牢牢的压制了匈奴部队,看上去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两万名乌孙骑兵在首领军须靡的率领下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之中,犹如一柄尖刀般重重的插入了月氏人的侧翼。

月氏人阵脚大乱,在半个时辰的战斗之后开始溃散。

匈奴和乌孙联军趁机追击,整个追击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的时间,鲜血染红了整个草原,无数月氏精锐或被联军生俘,或当场被联军斩杀,月氏王韦希什卡率领着数千残兵败将逃脱。

在这一场追击结束之后,匈奴大营之中迎回了所有胜利归来的勇士们,一场盛大的庆功会由此展开了。

在苍茫的天穹之下,无数篝火熊熊的燃烧了起来,联军的将士们在火堆旁边载歌载舞,空气之中充满了马奶酒的芬芳。

他们尽情的欢庆着胜利,并且将这种胜利视为上天对自己的恩赐,时不时可见有人喝醉了酒,然后将身边那些战战兢兢的月氏女人拖入营帐之中,男人的大笑声和女人的哭喊声传了出来,为所有听到这一幕的匈奴人增添了许多酒兴。

在匈奴人的王帐之中,都隆奇单于正在款待着乌孙首领军须靡。

“来,为了我们的胜利,让我们一起喝了这一杯酒!”满脸络腮胡的都隆奇单于豪迈无比的大笑着,举起了手中那个由月氏贺兰翕候的头盖骨所制成的酒杯,朝着面前的军须靡致意。

坐在都隆奇下首,脑袋后方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军须靡同样微笑着举起了手中的白骨酒杯:“能够和单于一起击败月氏人,是我们乌孙部落的荣幸!”

两人同时举杯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随后相视大笑。

都隆奇单于眯着眼睛,盯着面前的军须靡笑道:“月氏人的失败如今已成定局,不知道乌孙部落接下来的打算如何?”

军须靡心中微微一动,知道这是开始讨论瓜分地盘的时刻了,于是他不露声色的对着面前的都隆奇笑道:“乌孙和匈奴乃是兄弟,自然是听从兄长的安排。”

这就是将瓜分月氏人地盘的权力让给了匈奴人。

其实不让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现在的匈奴人在俘虏了这么多月氏人之后已经膨胀到了差不多十万部队的规模,远远不是只有两万人马的乌孙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谁强谁做主,这是草原上通行的最高准则。

都隆奇单于哈哈一笑,显然对于军须靡的识趣感到非常的满意。

又斟满了一杯酒喝完,都隆奇单于这才缓缓的对着军须靡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你我之间便以焉支山为界,焉支山以东归我,焉支山以西归你,如何?”

“焉支山?”军须靡闻言微微一愣了一下。

如果按照这个方案的话,那么乌孙人只能够获得大约五分之一的月氏人土地,而且还是最为鸡肋的那些,绝大部分丰饶的草原统统都被匈奴人所有。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分配方案。

一丝怒色在军须靡的脸上闪过,但是这位乌孙的首领很快就掩饰住了心中的怒火,反而露出了笑容:“既然单于都已经分配好了,那么我们乌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很好!”都隆奇单于哈哈大笑,再一次的举起了酒杯:“让我们为了匈奴和乌孙之间的友情而干杯!”

军须靡同样举起了酒杯,强笑道:“以天神的名义,祝福匈奴成为整个草原的支配者!”

都隆奇单于笑着点点头,突然道:“对了,为兄不日便将引兵东进,追杀韦希什卡的任务就要交给贤弟了。”

“东进?”军须靡的心中微微打了个突,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单于莫非是想要进攻赵国?”

都隆奇单于哼了一声,道:“那是自然,赵国人在数年前击败了我们匈奴,那是我们匈奴人的耻辱!这样的耻辱,只有用鲜血才能够洗清!我会率领我的人马在这里休息半个月,半个月之后便会开始进攻赵国,让赵国人明白我们匈奴的强大!”

都隆奇单于的话掷地有声,显然对于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充满了无比的信心。

第六百零三章 贤掸的美好生活(第二更)

赵国,朔方郡。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便是这座大草原最真实的写照。

贤掸的日子过得很惬意,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自从投降赵国以来,所有的白羊部族之人就被完全打散了,分散在了河套和朔方两郡里的一个个定居点之中。

作为白羊部落的王子,贤掸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特殊待遇,同样也和妻子孩子一起分配到了一个距离定西城大约八十里地的定居点之中。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贤掸对于赵国人这种再明显不过的分拆方案是感到十分愤怒的。

但随着时间慢慢的过去,贤掸突然觉得,这种每天只需要放放牛羊,然后晚上就可以回家陪老婆孩子,根本不用担心朝不保夕的生活其实也还不错。

只需要每年上缴一批牛羊,然后就可以换得足够渡过寒冷冬天的粮食,这对于之前的贤掸来说,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除此之外,每逢元旦节的时候,赵国的官吏们总是会送来一些酒肉,算是赵国对定居点之中居民们的慰问。

虽然这些酒肉并不算多,但是每一次定居点之中的居民总是会很热情的招待官吏们,而平日里板着一张死人脸的官吏们也总会放下一切架子和定居点之中的居民们载歌载舞,打成一片。

定居点里并不是只有像贤掸这样的匈奴人,还有林胡人、楼烦人、东胡人等等。

不过根据那些官吏们的说法,这些定居点之中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人种,有的只是赵国人。

不知为何,贤掸发自内心的同意这些官吏们的说法。

贤掸的儿子头曼已经长大了,虽然走路都还有些摇摇晃晃,但是每一次都能够用响亮而又奶声奶气的声音叫出爹爹两个字,这让贤掸非常的满意。

总的来说,生活很不错。
首节 上一节 734/1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国重坦

下一篇:三国之大秦复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