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第23节


三十八年前公元前298年,齐王建的爷爷齐湣王田地派出齐国名将匡章和魏国名将公孙喜,韩国名将暴鸢一起组成联军,用三年时间攻破了秦国的天下雄关函谷关,逼得当时尚在盛年的秦王稷不得不割地求和。

而自从秦国建立函谷关至今,也仅仅只有这么一次被攻破的记录!

而且那一次如果不是齐国时任相邦孟尝君田听信韩庆之言和秦国议和,三国联军甚至有可能长驱直入,攻破咸阳,一举灭掉秦国!

对这件事,秦国上下无不引为奇耻大辱,时刻心念着要复仇齐国。

于是在函谷关被攻破的十二年后公元前284年,当齐国灭宋引发众怒之时,秦国积极的响应了燕国的号召,参与到了反齐同盟中去,和赵、韩、魏、燕一起组成了五国同盟,共同进攻齐国。

最终在一代燕国名将乐毅的率领下,五国联军大败齐国主力,连续攻克齐国七十二大城,加上见风使舵临阵倒戈的楚国一起,战国六雄完成了一次对霸主齐国的肢解和瓜分。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段作为主角的辉煌时刻就此落幕。

如果不是之后齐国有着田单这么一名不世出的人杰,靠着即墨这一座孤城完成绝地反击的话,齐国这个国家早就和中山国、鲁国之类的国家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那一场五国灭齐的浩劫,只不过刚刚过去了二十四年而已,在场的齐国君臣,绝大部分都是那一场浩劫的亲历者。

在齐国人看来,五国灭齐,燕为首恶,但秦国,也同样是个该死的帮凶!

所以苏代这一句“天下苦秦久矣齐国亦不能免也!”倒是真的让不少齐国大臣有着共鸣。

苏代见此刻气氛烘托的已经算是比较到位了,于是便不失时机的朝着殿上的齐王建以及君王后一拱手,道:

“今我赵国与那秦人决战于长平之地,若赵败,则山东六国再无可阻强秦者矣,如此则秦一统天下之势已成,齐国又何以幸免哉?故代今来此,愿以万金求齐国半年之粮,以缓我赵国燃眉之急,阻危难于齐国国境之外,如此赵国幸甚,齐国幸甚!”

苏代这是直接摆明来意了。他话里的意思非常明显,现在我赵国长平一输,那么东方六国就统统都完犊子了,你齐国也只有灭国的命运。

所以现在请你借卖粮给我,这样我赵国就能够帮你把秦国给挡住,那么就真正可以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

苏代说完这番话之后,就用目光注视着殿上的齐王建,等待着齐王建的答复。

第二十章 苏代使齐(3)

这里苏代所说的“万金”,当然不是一万两黄金,事实上黄金作为货币大规模流通,那得到千年之后的唐宋时代去了,这个时代的“金”实际上指的是铜制货币。

苏代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就是你齐国把粮食拿出来,我赵国用钱买,多少钱都不会少你的。

作为战国七雄之中的工商业大国,赵国这点自信心还是有的。

事实上,钱这个东西,反而是这一次整个议题之中最不重要的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齐国肯不肯拿出这些粮食给赵国,帮助赵国度过这燃眉之急。

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就好比是一场辩论会。苏代作为赵国一方的首席辩手,上来率先提出了“借粮给赵国,我觉得OK。”这么一个观点。

那么接下来当然不可能就直接由主评委齐王建和君王后做出决定,而是应该由反方辩手上场。

果然下一刻,一个清朗的声音立刻响起:“苏卿此言谬也!”

一名宽袍大袖的齐国大夫昂然出列,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齐国大司行田炎,只见田炎先是朝着上首的齐王建和君王后一拱手,随后侃侃而谈。

“苏卿之言,臣所不取也。臣闻当今之世,乃大争之世也。诸侯相互征伐,故有朝秦暮楚之谓也。或今日合纵,或明日连横,岂非诸国之常态也?孔子曰,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秦者,齐之远虑也,赵者,齐之近忧也。今秦赵相攻于长平,正乃我齐国之幸事也,宜观之而不可助之,故借粮一事,万不可行!”

这田炎就说了,这年头大家你打我我打你那都不算个事,谁打谁都是正常的。而如今秦国是我们齐国的“远虑”,赵国是我们齐国的“近忧”,所以你们两个去打生死好了,我们齐国只管坐山观虎斗,谁赢谁输我们齐国都高兴,最好是两败俱伤,所以借粮这种事情就赶紧拉倒吧。

田炎这个大司行的官职就相当于齐国的外交部长,是齐国重臣之一,而且他本身也是齐国田氏王族的一员,因此他的话无疑就代表着齐国一部分大臣的意思。

事实上田炎的这种想法,在这个时候的齐国应该属于主流意见,历史上的齐国也正是因为秉持着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想法,所以既没有出兵也没有借粮给赵国。

对于这种言论,苏代当然是有所准备的,但苏代还没有先开口,却有另外一个人抢先开口了。

“大司行之言,鄙人亦不取也。”

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却见说话的是另外一名齐国重臣,大司田周奋。

这位大司田周奋年纪约莫四十来岁,整个人方脸浓眉,长得一副老实人的模样,但双眼之中却是精光闪烁,锋芒其中。

当下周奋起身出列,对着齐王建和殿中齐国众臣就是一番高论。

“以臣之见,不如借粮以退秦兵,不借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赵败,明日必患及齐。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这个周奋的意思就是,对于齐国来说,赵国是挡在秦国东进面前的屏障,所以为了保护这个屏障,借粮是应该去做的。而且援救赵国逼退秦国这件事情,属于在诸侯之中大大长脸的事情,为了一点粮食就不去做这件事情,简直就是扯淡啊。

毫无疑问,周奋的这段话和田炎的话正好是针锋相对,这番话一出,田炎的脸色立刻就变得阴沉了不少。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派系,齐国的大臣们自然也不可能免俗。周奋和田炎,恰好就是一对齐国政坛之中有名的政敌。方才周奋话里的那最后一句“为国计者过矣”,就是暗指现在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了,你田炎还在这里瞎扯淡!

苏代看了一眼周奋,周奋正好也将目光投了过来,两人四目相对,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隐藏得极深的笑意。

这位相当于齐国农业部长的大司田周奋,其实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恩人,这个恩人,就是如今身在赵国邯郸的都平君田单!

周奋,就是田单为了这一次苏代出使齐国所提供的,最强大的助力。

可别小看这个周奋这个大司田的身份,在这个总体来说尚处于封建农业社会的年代,周奋这个农业部长的身份,可比田炎这个外交部长还要强一些呢。

而且别忘了,赵国在这个时候毕竟是能够和秦国相提并论的两强之一,论起外交影响力来说也并不算弱,因此齐国的政坛上亲秦者固然大有人在,但是亲赵者也并非就完全无人。

有了大司田周奋这名齐国重臣在前面顶住之后,诸多亲赵派大臣也纷纷跳了出来,力挺借粮之事,于是双方你来我往,两派大臣在金銮殿之中吵成一团。

至于引发这次争吵的始作俑者苏代则是一直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就好像这件事情根本和自己无关一般。

毫无疑问,这样的争吵是根本不可能吵出任何结果的,所以当争吵持续到一定阶段之后,有一个人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

这个人,就是在场的秦国使臣佚庄。

要知道秦国的“远交近攻”战略,首先是“远交”,也就是交好齐、楚、燕三国,接着才是“近攻”,就是攻击更加靠近秦国的韩、赵、魏这三个从晋国分离出来的国家也就是所谓的“三晋”,所以秦国使臣出现在齐国的金銮殿之中,当然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事实上这位秦国使臣佚庄来到齐国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他在齐国政坛之中上下活动打点,或威逼或利诱,用尽了浑身解数,让不少齐国的大臣成为了亲秦派,甚至因此而影响到了齐国的最高统治者,所作所为不可谓不成功。

但是眼下这殿中亲秦派和亲赵派大臣吵成一团这种事情,显然就让佚庄这名秦国使者有些心慌了。
首节 上一节 23/1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国重坦

下一篇:三国之大秦复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