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490节

出了这么个东西,最睡不着觉的怕是参知政事唐恪了。

毕竟朝廷的品造局这一类的衙门,都是有生产布料、丝绸的。

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朝廷可以依靠大量的人力占据绝对优势,但现在情况似乎不太一样了。

而这一切,目前为止,谁都还没有察觉。

东京城的商业世界,依然处于一种正常的繁华当中,没有人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了。

皇帝回宫后,除了每天跟大臣们议论国事,最近又不知道脑子里那根弦抽了。

他想去植树!

没错,他想去植树!

当他说出这件事的时候,大臣们是一脸懵逼的。

植树?

种植树木?

盛世文武双全的皇帝不都爱打猎吗?

怎么这么皇帝要……种树了?

大家都知道皇帝的脑回路不一般,脑子弯转的急,但没想到转的这么急。

大臣当然反对,就像以前反对皇帝乱来一样,但这种反对在一片争吵后,就变成赞同了。

于是,在春风似剪刀一样将柳树裁得千丝万缕的二月,皇帝带着宰相,跑到黄河边去种树了。

按照皇帝给出的那套说辞,黄河之所以发大水,是因为河床太高,河床升高的原因是因为黄河两岸的树和草地都被破坏了。

皇帝作为天子,当为天下人表率。

所以,就带着宰府大臣们来种树了。

宰府大臣们的内心是崩溃的。

我们堂堂宰府大臣,日理万机,哪有时间来搞这些,皇帝你自己闲你自己来啊,拉上我们是几个意思!

他们心中一边抱怨,嘴里却在高呼陛下圣明!

他们以为皇帝只是心血来潮,很快这事也就过了。

皇帝来做作秀,然后为天下人做个倡导。

但没想到,回去之后的皇帝,还专门弄了一个衙署来做这件事,这个衙署不属于任何府或者院,而是直接向皇帝汇报。

由司法大臣张叔夜认领。

大臣们当然不知道,在接下来,大宋的工业时代一旦到来,对木材的需求是无法想象的。

总不能让东京城变成雾霾之都吧?

总不能让如此美丽的大宋山河,受到严重的破坏吧?

赵桓能想到的就是大量种树,在古代原本植被还很密集的情况下,再密集,再密集,让大宋形成这样的习惯,即便工业时代到来,也不会担心植被缺失,生态平衡被破坏掉。

s:病来如山倒,今天一整天依然是全身无力,没有任何胃口,就喝了一些粥,不过比昨天要多了很多。

各位看在我都病倒还在码字的份上,给个票吧。

第三百五十六章张记布行状告华兴商社

听说种树的重要区域是在西北,为此,张叔夜还专程到了西北,找人开始对关中地区进行考察,第一阶段是恢复唐朝以前的植被覆盖面积。

在第一个阶段需要二十年时间。

要做这样一件事是离不开政宣司在民间大肆动员的。

不过,这件事只是靖康六年的一个插曲,并没有在这一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准确的来说,只是皇帝为大宋的未来布下的一个局。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在粮食产量逐步稳定的大环境下,生活必需品之一的衣服都是这一年大宋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民间的布行生意,在这一年开始集中爆发,燃起这团火焰的首先是东京城。

出现这一盛况的根本原因是朝廷新政这几年在民间积累了一些财富,东京城的温饱问题是最先解决的。

据徐处仁提交上去的汇报来看,东京城的百姓,十有八九是能够吃饱饭的。

只要是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人,只要不懒,都可以靠劳动来养活自己。

这一年的商人们,才真正感受到了朝廷新政带来的好处。

比起消费大幅度被拉动起来,涨的那些商税已经不算什么了。

而彻底改变大宋商业生产基础的华兴纺车也在这种环境下横空出世,与蒸汽机一起拉开了大宋第一次工业革命。

当军器监已经开始在着手制造铁轨蒸汽机车的生产模具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在意的永盛庄园,却已经在东京城外买下了一大片空地,建起了生产一种叫做华兴纺车的制造厂。

而这个时候,在新政下受益最大的张记布行并不知道,它的末日已经来临。

仅仅只是一个月之后,李氏布行的出货量突然暴涨。

因为市场需求过大,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还尚未影响到张记布行的生意。
首节 上一节 490/10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密战无痕

下一篇: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