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懒人

三国懒人 第513节


张昭听到了这个消息面色顿时变得沉重起来。如今孙权想要朝见诸葛亮,可见孙权心中还有对抗曹操的想法。

“你现在赶快去把顾雍,虞翻,薛综,陆绩,骆统,张温,程秉来我府中议事!”此时的张昭已经完全坐不住了,面色沉重地对着面前的下人说道。

“是!”那下人看着自家主人面色有些慌张的样子,连忙对着主人回答到,飞快的离开了房间,去请各位世家中人过来。

于是在这漆黑的夜晚之中,在张昭的府邸中,众人开始商讨如何对付诸葛亮。

第二天的清晨,鲁肃来到了驿馆之中,看着诸葛亮早已经换好了一身洁净的衣服,面色平静地对着诸葛亮说道:“诸葛先生,到时候跟我来就是了,千万记得我昨天对诸葛先生的嘱咐啊。”

诸葛亮听了鲁肃的话,面色平静地看着鲁肃,语气温和的说道:“子敬,你尽管放心好了,我到时候知道怎么做。”

于是鲁肃和诸葛亮两人乘坐着马车来到了孙权所住的府邸之中,然后缓缓地走入了孙权议事的大堂之中。

诸葛亮缓缓的走进了孙权所议事的大堂之中,看着大堂主位上那空空如也的样子,面色有些疑惑地将目光望向了屏风。之后发现屏风之后好像有人影一般。

而诸葛亮慢慢的将目光望向了一旁,发现周围坐着文523十多人,其中文武官员中文官身穿着鹅冠,身穿着一身黑色衣服,而武将则也身穿了一件便衣。

诸葛亮突然发现周围好像目光有些不友好的样子,在看着那些文成面色有些不善的样子,突然明白了孙权的用意。

看样子自己想要见到孙权,恐怕还要说服这群文臣啊?

诸葛亮无奈的苦笑了一声,然后摇动了自己手中的羽扇,面色平静的江面光望向了远处主位后面的屏风。

“阁下可是诸葛亮,诸葛孔明先生。”就在这个时候坐在文臣第一个位置上的张昭面色平静地将自己的目光望向了诸葛亮,然后语气平静地对着诸葛亮问道。

“在下正是诸葛亮,不知先生高姓大名。”诸葛亮看着面前的这位老者,语气有些平静地对着张朝问道,他已经对张昭的身份猜的十有八九了,毕竟年纪如此苍老,而又坐在东吴文臣第一把座位上的,必然就是这东吴老臣张昭。

“在下孙将军麾下张昭,张子布,我听闻先生久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不知可有此事?”此时的张昭目光有些冰冷的看着诸葛亮,然后语气有些沙哑的作者诸葛亮问道。

“在下的平生志愿就是这样的,想要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人。”诸葛亮看着张昭那面色不善的样子,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摇动手中的羽扇,语气平静地对着张昭说道。

“我听闻当初刘备刘玄德多次到隆中将先生请出山。以为得到了先生如同如鱼得水,到时候定然能席卷荆襄,可今日一碰到曹操却大败而归,这又是如何呢?”此时的张昭面色露出了一丝冷笑,看着面前的诸葛亮,语气有些狠厉的说道。

诸葛亮看着面前的出言为难的张昭,张昭可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成,若是不能先把他说服,恐怕是无法将孙权说服的,于是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面色平静地对着张昭回答道:“我家主公若是想要取得荆襄之地,易如反掌。由于刘表示我家主公的宗室,我家主公不忍心夺取同宗室之人的基业,所以推辞了,只可惜那刘琮孺子,听姓蔡瑁这奸臣的谗言,暗暗的投降给了曹操,所以使得曹操如此的猖狂,如今我家主公屯兵于江夏,别有良图,不是普通人可以明白的。”

张昭听了诸葛亮的话,嘴角呵呵一笑,面色极其平静地对着诸葛亮说道:“若是按照诸葛先生这样说的话,先生比起管仲和乐毅来说,还是相差许多啊,想当初管仲辅佐齐桓公最后称霸诸侯,一匡天下,而乐意扶持了微弱的燕国攻打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两个人是真的大才,而先生在草庐之中,谈笑风生,如今已经投靠了刘备,可是这刘玄德的事业却没有起色,在刘玄德没有得到先生之前,纵横宇内,割据城池,不过如今得到先生以后,刘备刘玄德可是弃新野,走樊城,败长板,奔夏口,无容身之地,如刘备得到先生以后,反而势力一天不如一天,管仲乐毅的才能就是这样的吗?”

诸葛亮听完张昭所说的话,顿时面色变得有些沉重起来,这张昭果然还是老啊!这说的话句句可诛心啊。

诸葛亮思考了一下,最后语气沉重地对着张昭说道:“我家主公刘备曾经败在了曹操手下,最后投奔了刘表当时的军队不到一千,武将不过关羽张飞和赵云,而新也成山僻小县,人口薄弱,粮食缺少,我家主公只能暂时容身于此。当时曹操大军派兵过来,我家主公可以说是非常的英勇,用着这薄弱的力量,数次打败了那强大的曹军,要不是因为刘琮投降了曹操,而我家主公却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才会有了败亡,当日高祖曾数次被项羽打败,最后一战而功成身就,这难道靠的是韩信的功劳吗?这是因为高祖为了国家的兴亡,还有社稷安危,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才有了如今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如今我和你们这样一群沽名钓誉之人来谈论这样的事情,简直是一个笑话。”

张昭听完了诸葛亮所说的话,顿时面色有些微微的疑问想要张口说话,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反驳。

第六百三十章 终见孙权

此时的张昭面色变得有些沉重起来,看着面前的诸葛亮,不知道怎么对诸葛亮反驳。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在张昭身旁,一位中年的儒士站了起来,面色有些沉重的对着诸葛亮说道:“我听完曹操如今有军队三十万,足可以直接吞并江夏!”

“不知阁下高姓大名?”诸葛亮面色平静地看着这名中年儒士,语气有些沉重的对着中年儒士问道。

“在下虞翻是也!”那中年儒士面色平静地看着面前的诸葛亮,语气平静地对着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呵呵一笑,然后语气平静地对着虞翻说道:“曹操手下的士兵皆是乌合之众,就算他有百万大荆也不足为惧。”

虞翻听了诸葛亮说的话,顿时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然后语气平静地对着诸葛亮说道:“我可是听闻当初刘备军败于当阳,计穷于江夏,区区几万人,却求救于江夏的太守刘琦,现在却在这里说不畏惧曹操大军,真是大言不惭!”

诸葛亮听了虞翻所说的话,顿时面色变得有些沉重起来,思索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的对着虞翻说道:“我家主公你数万的军队,虽然不能抵挡曹操手下数十万的大军,却能安然退守江夏以待时机。而如今江东兵精粮足,且占据长江之险,而你们却劝说你家主公投降曹贼,不顾天下人的耻笑。由此而论,我家主公真的不惧怕曹贼!”

诸葛亮所说的话,顿时令一旁的虞翻面色变得沉重起来,想要反驳,却不知道如何反驳诸葛亮。

“在下张温,今日听诸葛先生的话,难道你诸葛亮想要效仿张仪和苏秦,来由说东吴吗?”就在这时,一旁站出来一名文士面色平静地看着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听啦面前张温所说的话,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然后语气淡然的对着张温说道:“你以为苏秦和张仪是说客,却不知道苏秦和张仪是豪杰,苏秦能够佩戴六国的相印,张仪可以两次成为秦国的相国,都是有匡扶天下的谋略,不是你们这种畏强凌弱,惧怕刀戈之人所能比拟的。如今,曹操还没有出兵,你们就如此的畏惧而请求投降,还敢嘲笑苏秦和张仪吗?”诸葛亮面色平静地看着面前的张温,语气有些淡然的对着张温说道。

张温听了诸葛亮的话却无可奈何,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坐了下来。

“在下薛综,特来领教一下诸葛先生的口才!”就在这个时候,从一旁站出来一个年轻人面色有些平静的看着诸葛亮说道。

“请!”诸葛亮面色淡然地看着那年轻人,语气温和的说道。

“不知道诸葛亮先生以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薛综此时面色平静地看着诸葛亮问道。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然后对着薛综回答道:“曹操乃汉贼,你为什么要这样多此一举的提问呢?”

薛综听了诸葛亮所说的话,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然后面色平静地对着诸葛亮说道:“口明先生此言差矣。汉朝传到现在这个时候,天数已经结束了,如今曹公已经占据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人心所归,可是你家主公不识天时,强行想要和曹红争夺,正如以卵击石,怎么可能不被曹操打败呢?”

诸葛亮听了对方所说的话,顿时面色有些愤怒,语气厉声的对着薛综说道:“你怎么可以说出如此无父无君的话语呢?人活在天地之间,应该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如今你身为汉臣,却做出这样有辱斯文之事,这难道是作为臣子的道义吗?而如今曹贼祖宗皆食汉禄,而他却不知道报效朝廷,反而怀着有篡逆之心,天下的人都有所愤怒,如今你却说天数?那归真是一个无父无君的人啊,我不愿再与你争辩!”

薛综听了诸葛亮所说的话,顿时满脸羞愧,然后无奈地低下了头,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曹操虽然狭天子以令诸侯,但他也还是曹参的后裔,但是我听说你家的主公虽然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却没有考证。以前只不过是一个织席卖履的人。如今怎么和曹操相抵抗呢?”就在这个时候,从座位的另一边站起了一位年轻的文士,语气平静地对着诸葛亮说道。

“你是什么人?”诸葛亮看着对面的年轻人,语气平静地问道。

“在下陆家陆绩!”年轻人看着诸葛亮的样子,面色平静地对着诸葛亮说道。

“你就是那在袁术那怀枳的陆绩?你先好好的坐好听我一言。曹操虽然为曹相国的后人,是是在大都是汉臣可如今他却欺凌君父,目无君上,如同藐视祖宗,而我家的主攻是堂堂的皇室后裔,就连如今的皇帝也承认了我家主公的身份。再说了,当初高祖不过是一名亭长,最终拥有了天下我家主公原本的身份,又有什么耻辱的,你的那些见解,只不过是小儿之见。”诸葛亮听了对面所说的话,证实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然后语气平静地对着陆绩回答道。

陆绩听了诸葛亮所说的话,顿时面色变得有些沉重,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于是只好暗暗的坐了下来。

“诸葛亮你这是强词夺理,都不是政论,你不要再说话了,说话都是要运用文章和典故的。”就在这时候,一旁的骆统站了出来,语气平静地对着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呵呵一笑,然后面色平静地对着骆统说道:“一般地摘着句子,都是当世腐儒才会做的事情,这样的人如何能安邦定国?你看古代的那些如同姜子牙,伊尹那一个平生比较喜欢摘文引典,你这种人只适合舞文弄墨而已。”

骆统听了诸葛亮的话,顿时垂头丧气,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程秉看着情况不妙,赶忙站了起来,语气有些沉重的对着诸葛亮说道:“诸葛亮你满口大话,未必有真才实学。”
首节 上一节 513/8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谋明天下

下一篇:权倾南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