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第291节

  当然这是历史之上,现在的韩瑗可是不知晓自己未来的命运随着舒安到来而改变了。
  “或许下一年的科举倒是有希望了。”
  舒安看着眼前的少年默默想道,之前看了花名册,对于下一年的科举他是悲观的。
  但今夜来到食堂,刚好让他从记忆之中找出了关于这一位少年的命运。
  这不由让舒安将这一个名字暗暗记在了心底,打算让人重点培养一下。
  若是下一年依然高中榜首的话,那么书院的知名度必然更为广阔。
  韩瑗倒是很有希望,若是再努力努力,未尝不可能父子同朝为官,说不定还能够成就一段佳话。
  
第四百五十一章 决定,非他不可
   和书院学生交流算是意外的情况,哪怕这一位学生日后如何如何,和舒安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为舒安不觉得自己能够活过李世民,现在李世民的二十八岁,而他的年龄不用多说,已经六十岁出头了。
  原本李世民算是有一些短命了,仅仅五十一岁就早逝去,但这一个世界肯定不会如此。
  有了他参与之后,李世民至少活个六七十岁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舒安可不觉得自己能活过李世民,所以无论立谁为太子。
  反正绝对不可能在他死前登基,自然是不在意了,所以这一些学生就算日后做了宰相也就那样。
  简单吃了一个晚饭之后,舒安则是来到操场边上,根据前世的记忆,他可是修筑不少阶梯。
  当然受到这一个时代限制的缘故,是用木板制作而成。
  简单寻一处空旷地方坐下,因为晌午意外的缘故,所以舒安倒是没有那么多的睡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对于舒安倒是别有一番意境,不过这一副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
  “老爷!”
  原因很简单,一道清灵的声音响起,正是武顺。
  武顺可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尽管在学院之中是一名学生,但更多是一名侍女。
  “明则,在书院生活如何?”
  舒安面色上露出了一丝兴趣问道,说起来的话随着过年之后,这一位小侍女就没怎么跟在他身后。
  “书院很好,其他同窗都不敢招惹我。”
  武顺回答道,要知晓她侍女的身份并没有隐瞒。
  自然武顺的身份同样水涨船高,不过因为女儿身的缘故,倒是在书院中有一些不方便。
  舒安眼眸则是微微一凝,仿若是仰望这无尽的星空,但实际之上内心则是暗暗叹了一口气。
  终究是小女孩,还是掩饰没有到位,从话语之中舒安还是隐隐感受到一种失落。
  想到了这里之后舒安脑海不由思绪了起来,或许的话可以换一个思路。
  “明则,明天让狂狮带你去领一套农庄的房子。”
  “若是你喜欢的话也可以让你娘亲妹妹两人过来住一段时间。”
  “总不能让人说舒府小气了。”
  .......
  舒安幽幽的声音响起,因为当初农庄的房子都是统一搭建,所以早有规划。
  其中除去给这一些护卫安家之外,还有空闲出几套房子出来。
  刚好给这一位小侍女了,反正放着也是浪费,之前确实有一些考虑不周了。
  至于为何对武顺有一些偏爱话,那么舒安也不知晓,或许是因为现在武顺有一分像是当初的无垢吧。
  终究是姐妹两,算起来的话,武曌的话有三分像。
  这一个问题舒安并没有太过于纠结,此时武顺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丝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她不想让老爷如此麻烦,可是内心又想要见自己的娘亲妹妹。
  在这样纠结的情况,舒安已经走远了,最后只留下了一道面色之上露出了感激的身影。
  或许一开始武顺进入舒府还是因为圣旨,但现在的话她则是心甘情愿成为了舒府的小侍女。
  只不过武顺没有见到舒安离去嘴角微微翘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个和舒府不是一条心的人可不能要,还好武顺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
  书院很快便陷入了宁静之中,而宫廷之中这一位帝王同样做出了决定。
  “让李靖自行调动所部人马,全权处理西南之事。”
  “至于原本李靖所部空出来的边境防线,则由新军顶替。”
  李世民声音响起,一旁的李君羡则是匆忙记下来。
  这件事情肯定不能大张宣扬,所以只能以秘密传旨的方式了,这件事情自然要交给百骑来做了。
  翌日
  朝堂之上不少群臣发现了兵部尚书李靖不在了,不过自然会有人解释。
  “李尚书因为军中出了一些事情,所以便连夜向陛下请辞了。”
  “陛下有令,兵部尚书暂时由陈国公担任,等待李尚书归来。”
  王德的声音在早朝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便响起了,算是解释了这件事情。
  不过这一个借口也仅仅只能是瞒过寻常朝臣而已,之前接触过安南这件事情的人,自然清楚了。
  当然有人失望,也有人无奈,不过都心服口服,因为之前李靖提出来的计策哪怕是房玄龄都无法可说。
  尽管房玄龄有一颗仁慈之心,但并不代表是一个迂腐的人。
  安南人的性命和大唐诸多百姓相比,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楚的。
  朝堂之上的薛仁贵同样面色之上露出严肃之色,之前因为草原的一战让他名扬。
  哪怕是薛仁贵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这一位有着军神之名的存在。
  这一战的话更多还是取巧了,还有亚父自身的功劳,他的话明显是锦上添花。
  好在经过这一次之后,薛仁贵同样沉寂下心,就像是他当初和老师开始学习那般。
  朝堂之上并没有太多的事情,今年的话并没有类似去年那般为难这一位帝王。
  不过当李世民再度回到御书房的时候,李君羡的身影已经在等待。
  “见过陛下!”
  “君羡可还有什么事情?”
  一番见礼之后,李世民面色上露出了一丝疑惑说道。
  “陛下,臣想要将王玄策派去安南。”
  李君羡犹豫一会儿面色之上坚定了下来出声道,这是他之前一直考虑的事情。
  因为正如需要有人打入安南内部,这一项任务陛下能够放心交给的也只有百骑。
  寻常士卒的话,实在是太容易被察觉了,反倒是百骑有过类似的经验。
  只不过此去安南并没有那么简单,若是可以话,李君羡则是想要自己亲自前往。
  可惜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位陛下肯定不会让他亲自前往安南。
  百骑之中若是能够胜任的人也只有王玄策一人,然而王玄策并非一般人。
  果然话音刚落下,李世民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为难的神色,这一个要求确实有一些困然。
  “君羡,你这是给朕出难题。”
  “非他不可么?”
  李世民的声音响起,话语之中还有一些无奈。
  “陛下,非他不可。”
  李君羡坚定的声音继续响起,充满着坚决。
  
第四百五十二章 历史,七国的天下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因为李君羡的一面之词就决定了王玄策前往安南。
  因为这一位帝王记得没有错话,王玄策可是刚刚从同样属于西南的天竺归来不久。
  甚至落下了一身伤病,若是让其再去西南的话,那么就算是李世民也有一点担忧。
  不过接下来李君羡则是将百骑之中的问题都说了出来。
  那就是遇见突发的事情没有主见,但王玄策不一样。
  或者说王玄策不怕犯错,身后有着安玄公背书,只要王玄策不犯下致命错误。
  那么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而没有后顾之忧的王玄策更容易在西南发挥。
  而且还有王玄策本身的能力同样是顶尖的。
  关于王玄策在天竺做的一些事情,李君羡也是有一些听闻。
  安南的话环境和天竺相差不大,正是这样的缘故,选择王玄策更加合适。
  “这件事情让朕再想一想。”
  李世民的声音响起,尽管有着诸多的理由都认为王玄策是最合适的人选。
  “陛下,大军很快就开拔,时间从速。”
  李君羡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说道,越早出发的话,留个他们百骑的时间更多。
  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更容易布局一些,有着充足天数做准备。
  “正好现在朕并没有太多事情。”
首节 上一节 291/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之崛起1646

下一篇:三国之黄巾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