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第951节

其实仁义都是需要代价的,唐朝立国时,不像其他反王一样对百姓横征暴敛,披着仁义的外衣的李唐最终夺得了天下。那是因为李唐拥有了陇右李氏和崔氏的财力支持。光历史记载,崔氏向李渊献出了价值一百七十万贯钱财和粮草。冉明今后,只要把军队全部国家化,他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资金,全部转为皇室支用,这样全部这样疯狂免赋的事情,冉明不是做不出来。

邺城的朱雀大街,在邺城的地位,恐怕相当于后世北京的长安大街了。此时这个朱雀大街已经成了全面的工地。冉明从华夏商盟拨出了专项经费五十万金,专门给冉闵建造皇陵,同时还有那三道与民相约的国法。

此时东宫内也是一片繁忙,谢道韫正指挥着宫娥和宦官,忙着搬家。谢道韫留恋的看着东宫,她知道将与这里永别了!

第864章冉闵的民心

第864章冉闵的民心

东宫一处殿宇中,谢道韫坐在殿中的塌上,她也知道轻重。此刻正值国丧期间,她虽然被册封为皇后,可是在她的脸上绝对看不出任何欣喜之色。相反,谢道韫非常平静。人的气质,其实是随人的地位而改变的。

此时谢道韫一身素服,未施任何粉黛,但是谢道韫身上却多了一股气势,显得气场实足。谢安看着自己的侄女,如今成了天子的皇后,一国之母,哪怕谢安淡泊名利,此时也不禁为谢道韫拥有了今日的富贵而高兴。

“臣谢安拜见皇后!”

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与公,谢道韫此刻是皇后,是主,而谢安只是臣,上下立辩。别说是自己的侄女,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谢安也不敢托大。

“免礼!”谢道韫微微顿首,吩咐左右道:“来人,赐坐!”

“谢皇后!”谢安很谨慎的道。

看到谢安如此拘束,谢道韫隐隐有些不悦,她感觉谢安和她已经疏远了。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说的。谢道韫道:“叔父大人,当竭尽所能,全力附着陛下,为冉氏江山效死!”

谢安其实非常清楚,王简把吏部尚书这个六部之首的实权大部交给他手上,就是想让他为冉明把好人才的关,什么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样的人不能用。至少谢安要做到滴水不漏。

谢安道:“启禀皇后,此事臣省得!”

士族门阀其实就是一条观点,那就是壮大家族。放眼谢氏,其实远没有达到后世淝水之战,谢安子侄身兼扶危救困的大功,让谢氏一跃成为天下一等豪门。可是在这个时代,谢氏的影响力也只局限于吴郡、建康两地而已。别看陈郡谢氏的故地在豫州陈郡,可是在魏国,谢氏还真排不上号。当然,现在不同了。谢道韫成了魏国皇后,谢氏作为外戚,也跟着水涨船高。

谢道韫当了皇后,就算他不向谢安提起这件事,谢安也会抱紧谢道韫的粗腿。

有谢道韫这层关系,谢氏的外孙甚至很可能,成为天下之主,这让谢安如何不上心?

冉闵大行无论是守宫门的禁卫军将士,还是邺城驻军全部都换上了白衫,就连手里的横刀刀鞘或者长枪、戈、矛,盾等兵器,也用白纸糊住了原来的颜色。宫禁中处处高悬白纸裱糊的灯笼,整个宫中一片愁云惨雾。

灵堂设在太武殿的正殿,殿内素幔白帏,香烟缭绕,十分庄重肃穆,中间高高拱奉着魏高祖烈武皇帝的牌位。礼部早在皇帝病危时就已拟定了新皇御极的各项礼仪程序以备应用,这些程序说起来简单,也就是先成服,再颁遗诏,然后举行登极大礼,可是其间种种繁琐杂仪五花八门,叫人听着都眼花缭乱。冉明对这一套礼制根本不懂,可是他虽然不懂,不过魏国还是有懂得的人。礼部本来就是做这种事情的。

在科举制度实施之前,礼部就是一个清水衙门,除了皇帝大婚,或是皇帝丧葬,这才能显示出他们的存在。所以好不容易碰到这种机会,礼部官员顿时卯足了劲头,大肆操办起来。

所谓新帝恩旨,哪个太子在先皇未逝的时候他就敢开始研究下一届领导班子问题的?说到底还是老皇帝事先定下的主意,从古到底太子登基都是这么个套路。冉闵其实也没有例外,冉闵并没有进行人事方面的大动,他相信冉明在拥有绝对军权的情况下,没有人敢有异心。冉闵其实也相信,玩嘴的人,始终不是玩枪的对手。

不过冉闵作为魏国的缔造者,在大行之后,消息传开,首先引起了百姓的注意。魏郡武安县,原本华灯初上,县衙上面的红色灯笼就被悄悄换下,不一会儿,在县令的紧张布置下,县衙各职司事、六曹以及捕快衙役,全部换上了白衫。

要说这些普通的小吏,最感激的人肯定还是冉闵。自从始皇帝创建郡县制度以来,郡县各小吏皆是不入流的编外人员。整个县级官府中,被朝廷正式纳入编制的只有县令(长)正七品,县丞,县长的佐官,也相当于副县长,正八品。主薄,是知县的佐贰官,别称“书记”。其秩为正九品,其次是县衙的第四人那就是典史。相当后世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政府大管家。古代制度中,只有这四人是吏部委派,也是俗称的朝廷命官。但是一个县,光依靠这几个人是肯定玩不转的,所以,也需要六房小吏,以及三班衙役。这些人统统都不属于朝廷编制,自然也没有俸禄,这些人也要生活,所以只能采取手段。非法所得的财物不仅大部分要上缴纳,一旦出事,他们就是拿出来顶罪的人。

但是冉闵却开创了一个制度,直接将六房小吏和三班衙役,甚至稳婆、仵作、狱卒都纳入了朝廷编制,虽然他们仍没有品级,可是却有俸禄,也有了养家糊口的收入。这些小吏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冉闵。

当传来冉闵大行的消息,这些六房小吏以及三班衙役等,数十人皆自发的为冉闵披麻戴孝。这些小吏的异常举动,很快就引起了普通百姓的注意。当然被人问及,小吏自然如实照说。他们把冉闵大行、冉明登基,以及冉明的按照冉闵的遗民,与民相约,冉氏不绝,无论江山谁主,永不加赋。

武安县那些百姓就自发为冉闵披麻戴孝。

武安县城中几家青楼也不约而同的挂上了停止营业的牌子。华夏商盟已经成了庞然大物,无论各郡县,基本上成规模的商号,都加入了。在这个时候,华夏商盟武安县分部的商人也聚集在一起商议。

“陛下,登基了。按照陛下在潜邸时的作为,我们商人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华夏商盟武安县分部的管事老黄道:“不过,有一件事老黄可是非常奇怪,先帝在世期间从来没有修过皇陵,如今先帝大行,怎么不征发劳役,修建帝陵?”

“老黄,你这老不休是不是掉钱眼里了,怎么你还真打了皇陵用料的主意?”崔大胖打趣道:“你放一百个心吧,这柱买卖,怎么也落不到咱们手上!”

老黄怒道:“崔大年,放你娘的臭狗屁,在商言商,有些钱还是不能赚的。想想我们如今,这一切谁给的,连陛下的钱都赚,还要脸不要啊!”

崔胖子激动的道:“陛下颁布的诏书想必你们都看到了,永不加赋,这是何等胸襟,何等气度,遇到如此贤君,真是我等的福气啊!”

老黄脸色顿时就变了,眼睛的瞳孔都在急剧的缩小,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自然,拱手道道:“先帝爷早已废除了徭役,就连我等卑贱之人,也没有了摊派,陛下虽然有商盟的股份,近年来也有不少钱,可是陛下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恐怕也所剩不多了。陛下也是至孝之人,这次先帝爷大行,恐怕陛下也很为难,修建皇陵,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崔胖子道:“老黄,别老打哑谜,有屁就赶紧的放了!”

老黄道:“俺老黄蒙陛下这些年的提携,这才积攒了这些家业,人不能忘本,所以俺老黄在明明知道陛下手中拮据,还无动于衷,那还是个人吗?”

崔胖子的点点头道:“老黄这话说得在理,理是这个理,说吧,武安分部还是以你为首,你要怎么做,大伙跟着!”

老黄道:“俺老黄准备向陛下捐献三千方石料,八千金。”

崔胖子道:“崔家损五千石米粮吧,五千金吧,反正,修建皇陵还是需要人工,只要是人,总要吃饭。”

经营布庄的郭氏商号愿意拿出一千八百匹库存白布,为全城愿意为先帝戴孝的百姓制作孝衣。

华夏商盟按照会议商议的结果,很快就拿出了捐献的各种物资、材料和金银。这个消息传到外面,无数百姓都动容了。古代百姓的徭役和税赋其实很重,特别是徭役,不仅要出力,还要自备粮食,这对百姓而言是一种非常大的负担。可是自从废除了徭役之后,加上税收非常低,这让百姓的负担大为减轻。

念着冉闵好的百姓,也纷纷向武安令请命,请求向陛下损献物资和钱,甚至有很多百姓,自带着粮食和工具,愿意分文不收,出力为冉闵修建皇陵。

面对这种事情,武安令不敢大意,只得将万民请求如实上报。

武安县令的奏折以加急的方式,很快就递到了冉明的手上。奏折到了尚书令王简那里,王简急忙送给冉明批阅。

冉明其实很有钱,只是他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刚刚下诏永不加赋,可是既要为冉闵修建皇陵,冉闵的皇陵,规模还不能小。否则就是视为不孝,同时也要加赏军中将士和文武官员,功勋贵族。同时,海军新型战舰的研发、火炮的研发,这都需要冉明自掏腰包,就算是一座金山,也经不起冉明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

看到这封奏折,冉明批示,“皇陵修建,不征徭役,采取募工制,每一个工,每天十钱,包三餐食宿。”对于那些自发要出劳力的百姓,冉明是采取鼓励的方式,希望他们参加皇陵修建。对于武安令也特别颁布圣旨,提其品阶一级。让武安令和邺城令一样,都是正六品的县官。

冉明却不知道,他差点闯了大祸。

因为武安令被冉明破格提拔,所以这个消息,也以迅速传播开来。无数郡县一看这是向新君输诚的绝佳机会,他们怎么肯放过这么一个在新君面前露脸的机会。所以无数郡县开始动员百姓,为冉闵捐款捐物,出工出力。

仅仅一天工夫,到工部皇陵修建募工处报名的百姓就多达五万余人。这个数字还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扩大。

海伦娜君士坦丁抵达不其城时,略感小恙,所以并没有随冉明快速进入邺城。原本只是因为自己身体太过疲惫的原故,所以就连海伦娜自己也没有当回事。然而,刚刚开始只是疲惫,酣睡。到了后来,居然变成了吃什么东西,吐什么东西。这下可吓坏了随从人员。

金成悦一看见海伦娜,就兴奋得满脸通红。激动的道:“海伦娜恭喜你啊!”

“海伦娜都快死了,金,你又来取笑我了!”海伦娜混身没有力气,就连与金成悦说笑的兴趣都没有了。
首节 上一节 951/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北洋巨擘

下一篇:唐朝工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