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第50节

永兴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冉闵对冉明在廉台之战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的奖励,他封冉明为楚王,把荆楚之地封给了冉明,开府仪同三司。所谓的开府仪同三司,其实就是承认冉明自己有开府建衙的权力,自己可以根据亲王的标准,建立自己的班底。

其实,按照冉闵原来的打算,他是想封冉明为燕王的,只是刘群劝住了冉闵,封冉明为燕王会刺激慕容隽,现在魏国无力与燕国大战,所以只有求稳为上。冉闵这才作罢。

冉闵又封大将军董润为荥阳县公,中国古代爵位中的公候伯子男五等,董润获得了其中公爵中的最低一等县公。封张艾为乐平候,食邑三千户!封呼延群为北平候,食邑八百户,金粹增为临清候,食邑八百户!由于魏国财物有限,所以对有功将士的封赏都以爵位为主。

为了把廉台之战缴获的物资运回邺城,冉闵自即位以来,首次发动民力,动员三万余魏国百姓去廉台运粮运物。为了鼓励百姓,冉闵甚至开出了成丁一天可得粮五斗,钱十吊的高价。

结果邺城又一次了,不仅成年男子大量报名,就连女子也踊跃参加,甚至好多人为了争运粮队的一个民夫名额,居然托关系,走后门!

三万民夫大军,五千精锐魏军负责护送押运。此时的安抚宣慰使为尚书令刘群,军队则是有车骑将军张温和大将军蒋干共同统领。此时三万五千魏军军民大部队浩浩荡荡向廉台行去!而民夫队伍中有一个不显眼的青年,他就是慕名而来的王猛!

让王猛很失望,民夫大军来到廉台,他被告之冉明已经率部北上,去夺取安喜城了。张温蒋干又来到安喜,结果又得到了冉明大胜燕军夺回大量粮食和被俘百姓,现在又取道东进,却夺取高阳了!

王猛虽然是历史上前秦的丞相,其实他不仅整顿了前秦的吏治,提拔贤能,同时也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而且还会处理复杂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可以说,没有王猛为前秦打下的基础,前秦根本无力集结百万大军南征东晋。对于冉明先安喜、后高阳,甚至在高阳收笼被俘虏的百姓以后,由于被俘虏的百姓全部都是青壮,冉明因而得到两万余新编之军,随后冉明竟然去河涧国。

王猛对于军事方面也有自己的高明之处,要说内政方面。他或许比诸葛亮要稍差一点,但是在军事上,特别是战略战术上,他就比诸葛亮更高明了!王猛在地上画出了冉明的行军路线,经过沉思,王猛得到出一结论。

冉明的下一步目标肯定是取乐安国,然后占领青州全境。

王猛也曾分析过冉闵的魏国由盛转衰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冉闵对方的控制太无力了,也就是说除了一个邺城,冉闵手中没有自己的后方。

而冉明此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占据青州,西连邺城,进可攻,退可守,经过发展,魏国统一北方也未必没有可能。想到此处,王猛心中更是热切起来,他悄悄收拾了自己的行囊,携带几天的干粮,脱离民夫大队,提前向乐安国走去,王猛还推测出,冉明要夺青州,肯定不会逐城攻打,而是要在野战中消灭段龛的军队主力,迫使青州举州皆降。能实现这一战略目的,唯一的办法是围点打援。

适合围点打援的城池,应该首选青州治所临淄。但是围困临淄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冉明会孤军深入,很可能陷入重重包围,反被段龛里应外合攻破。以冉明所战之经历,他肯定有眼光看出攻打临淄弊端。除了临淄,那就剩下乐安国的乐安城是首选了!

王猛就穿城过境,直接去乐安城!

画面转到洛州。洛州治所在洛阳,曾经是西晋的国都,永嘉五年,既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司马炽,劫走王公贵族三万余人,随后放火焚城,整个洛阳陷入火海。时隔四十一年,此时的洛阳仍然毫无生机,到处都是满目疮痍。断塌的城池,毁坏的房子,惜日繁华的洛阳,此时只是一片废墟!

此时一队打着晋军旗号的大军缓缓进入洛阳城,这只军队是晋国趁冉闵与燕国大战,无暇他顾,而组织的第二次北伐,而此时进入洛阳的军队,就是晋国第二次北伐的中路军,中路军总指挥,就是陈郡谢氏的谢尚,镇西将军。

历史上,冉闵败亡之后,谢尚派戴施为前导,攻打到枋头,部将何融帅军进入邺城,于冉智处获得秦汉玉玺。然而在这个时空,由于冉明这个异世蝴蝶的出现,谢尚肯定无法从冉智手中骗走传国玉玺了!

谢尚还没有进入洛阳城,就得到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消息,燕国居然败了,十四万燕军被一万魏军打得全军覆没。

虽然谢尚是晋国的大将军,他一生并没有什么出彩的指挥战争的经历,得到这个消息,顿时大惊,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混水摸鱼,趁燕军主力滞留在北方,无力南下,他以奇兵入邺,完成北伐的目的!可是现在,形势居然急转而下,燕军大败,魏国胜。

天下凶名称著的鲜卑人,以多打少,尚且打不过魏军,现在他们这数万晋国老爷兵能打过魏军吗?

谢尚当既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部队南撤,不再进入洛阳了,洛阳城池太残破,没有防守价值,谢尚的部队一口气撤到南部的伏牛山区,据伏牛山而守,一边谢尚命斥候密切关注魏国动向,一边向建康求援!

ps:新书期间,求支持,求推荐,求打赏。书群:183525007虚位以待。

第048章计谋青州

第048章计谋青州

蓟县燕国行宫。

燕国文武官员大部分跟随慕容雋南下抵达这里。慕容雋还没有从慕容恪在廉台大败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接着噩耗又传来了!慕容军部一万八千多人马,又全军覆没,就连慕容军也兵败身亡了!

慕容军曾背叛过慕容皝,所以慕容雋对这个曾经背叛过自己父皇的逆贼并不喜欢,相反,他还处处打压自己的这个小叔叔!特别是听到慕容军战死的消息,慕容雋非但没有一点不快,反而有种淡淡的喜悦涌上心头。

慕容军战死,不仅让慕容雋心中的一块疙瘩除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从溃兵的口中得到,这支魏军并不是冉闵统帅的,而是冉闵的次子冉明。

这支魏军和冉闵的其他魏军一样,都是悍不畏死,同样也敢打敢拼,挟胜利之威,夹着新胜的锐气滚滚前来,军势非同小可。对于这只区区万人规模的部队,慕容雋不得不打起精神,慎重对待!

此时慕容恪跪在慕容雋面前,头也不敢抬!

慕容隽转来转去,突然道:“你居然不战而逃?你还配为我们大燕国的辅国将军吗?还是我们鲜卑勇士吗?朕为你的行为感觉到羞耻,慕容家族,什么时候出了这样的败类!”

说着,慕容雋仍不解恨,他踢了慕容恪一脚,把慕容恪踹翻在地上。

慕容雋大骂道:“慕容家的儿郎可以战死沙场,我们活着的人,会为死去的勇士报仇,这是慕容家的荣耀。可是你,你,却侮辱了我们慕容家族!”

慕容评劝住慕容雋继续喝骂,因为他熟悉慕容雋的为人,慕容隽如果气极了,真会一怒之下斩了慕容恪。

慕容评道:“恪儿,你是不是对冉明小儿心存轻视之心?”

慕容恪垂首在地上,低声道:“恪的确有轻敌之心,但是恪怎么也没有想到,冉明小儿会利用玄明慕容德,断那些匈奴降军的后路,逼他们为冉明所用,逼炝们跟我们燕军战斗到底!等恪醒悟时,恪麾下的精锐伤亡殆尽,根本无力回天了!”

慕容评不动声色的对慕容恪眨眨眼,意思是认错态度要好点,慕容雋是吃软不吃硬。

慕容评转身道:“冉闵的悍名天下罕有,魏军晓勇,应不足为奇。冉闵杀胡檄文虽然把北方汉人之心尽数收拢,可是却也迫使我们各族捐弃前嫌,握手言合,共同对付冉闵。况且冉闵只是逞匹夫之勇,不知进退,不懂天下大势,却也不足为虑,可是这冉明却是懂得取舍,识进退,过钢易折,冉闵始终会败在他的钢硬上。这样以来,冉闵纵然有天大的能奈,在我们鲜卑、氏、羯、羌、匈奴、高车、丁零等诸部合力围攻之下,必然会败亡。但是冉明,他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底,不仅利用拉拢匈奴、扶余、高句丽,分化我们燕国,同时,他还严正军纪,赏罚分明,上至从上将到小军,均有决死奋战之心,这才是我燕国劲敌!”

听到慕容评给冉明的评价,慕容雋非常不服气,他道:“如此说来,冉明所部魏军便无敌了?以后我们大燕国的勇士,遇上冉明部的魏军,难道还要绕道走不成?辅弼将军所言,太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

慕容恪道:“我大燕国雄霸北方,降服各部,依靠的正是我慕容部的十数万精锐。自从廉台之战,安喜之战,以及博陵之战,我燕军损失了十六万多精锐,其中慕容部青壮更是折损九万多人马,族中青壮折损太多,若无慕容部的精锐勇士威慑各部,臣服我大燕的各部肯定会蠢蠢欲动!”

慕容隽语气不善的道:“依你之见,我们燕军勇士要一味避战,保存实力吗?”

慕容隽对慕容恪消极避战的态度很恼怒,鲜卑族是游牧民族,虽然慕容部建立了燕国,实际上他们仍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转为的国家形式。

燕国以鲜卑族八部为主体,不过,燕国并没有控制全部的鲜卑族,至少拓拔部在建立代国。版图涵盖蒙古草原,至并州,雍州。朔州一带。拓拔部控制着鲜卑西部鲜卑的三部,而慕容部则控制着中、东部鲜卑的五部,他们和汉人政权并不一样,汉人政权一般在军事实力大损之后,就会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以稳定为主。

但是游牧民族他们都是以强者为尊,只要统领各部的慕容部战败,威望就会大降,随即就会出现以武力争夺王位的内斗。慕容隽其实最清楚,现在要想走出困境,那只有一个办法,用一次辉煌的胜利,树立起慕容部在各部心中至高无尚的威望。

慕容雋虽然对慕容恪有点失望,但是更多的则是复杂的心喜,慕容恪军功太盛了,有点功高盖主了,现在正好他一败再败,威望降至冰点,这样以来,慕容恪就没有威望威胁自己的皇位了!

其实,慕容恪不知道,他从鬼门关走了一圈,若非这次战败,慕容雋有可能对他下黑手了!

慕容雋又冲辅弼将军慕容评道:“王叔,依您看,我们燕国应该怎么对付冉明?”

慕容评沉吟良久,道:“与冉明部野外作战,特别是汉人最擅长防守,很难以找寻他们的破绽,只能发挥我燕军骑士所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我军骑兵速度优势,待他们弹尽粮绝后,疲惫不堪时,再作处理。”

慕容雋想了想,当既拍板道:“就依王叔所言,传朕旨意,命令燕国各部,必须在一个月内,尽出部落中的青壮,齐集蓟县,。”

“不过,这样还不够,我们应该与代国、氏秦,青州段龛,还有晋国联盟,共同扼杀冉魏!”皇甫真目光阴冷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50/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北洋巨擘

下一篇:唐朝工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