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第1212节

魏国虽然采取州、郡、县三级分立,事实上州刺史就是州长,别驾是长史相当于现在的书亡,治中则是副州长,除了刺史、别驾、治中这三省州级官员州部级官员正三品或从三品还有十二名各职司从事相当于现在的各省厅厅长。以兖州为例,整个兖州就拥有一名正三品州刺史、两名从三品治中、别驾,二十名正四品从事,七名正四品太守,二十一名从四品官员,五十六名县令品级由辖县人口和经济决定,由从八品至正五品不等。一州之内将有二百多名近三百名有品阶的官员。魏国仅地方官员就多达近万人。至于无品相当于后世科级、股级官员,足足数万人。

在邺城的官员虽然没有后世京官那么庞大,事实上官员数量也不少。

这些官员低眉顺眼,无人交头接耳的交谈。此时冉明坐在龙椅上突然大声说道:“日前,有人向朕提出华夷之辨,朕倒想听听诸位的看法,何谓华夏,何谓汉?”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无论在场的高官还是显贵,都能回答得上来。在这个朝代当官,首先要讲究官员的素质,这个素质自然是学识之类。对于冉明这个问题,都可以回答得上来。当然当官的人都有一颗七窍玲珑之心,他们即使不用脑袋,用膝盖想也知道冉明肯定不会不知道华夏的来历,至于“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这样字意上的解释,没有必要说出来,冉明需要的肯定不是这样的答案,说不出新意符合圣意的回答,不如不答。

整个太武殿哑雀无声,剩下的只是大臣们粗重的呼吸声。当初辩驳王简的华夷之辨已经在魏国传开,各种观点都已经开始出现,甚至有些人为了迎合王简,开始为王简造势。提出化之论华夏。

无人回答冉明的问题,冉明就开始点名道:“圣衍公孔抚何在!”

“臣在!”孔抚只得硬着头皮出列道:“据春秋左传正义有云,“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因我们族起华山和夏水之间,故称华夏!”

“很好!很好!”冉明道:“圣衍公所言,诸位可认同?”

“臣等附议!”虽然猜测不到冉明的圣意,不过一些大臣却开始出声符合着孔抚,不过对于内阁诸臣还有各部堂尚书,则垂首不语。

冉明指着自己的胳膊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身上流着炎帝和黄帝的血脉,您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王简适时的出列道:“请陛下示下!”

冉明道:“匈奴族在冒顿单于之前,北方的草原上西有月氏、南有楼烦、白羊王,北有丁零、浑庾,东有东胡,但是冒顿单于统一了草原,草原上诸部皆称匈奴,为何他们那些部落丢了祖宗,承认自己就是匈奴人?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成为匈奴人有好处,他们可以随时侵入汉朝边境,勒索财物,劫掠妇女奴隶。可是如今呢?匈奴何在?匈奴先被汉武帝两征漠北,打得元气大伤。后来在东汉大军的持续打击下,分裂为南北两部。后来五胡乱华,匈奴率先称帝建国,奴役中原。在先帝时,我大魏起兵抗胡,与匈奴前后五次大败,皆全胜匈奴,从此草原诸部无人敢自称匈奴名。所以今天匈奴族成了历史。其实我们华夏族经历匈奴一族的兴衰一样。当年黄帝与炎帝为争夺中原盟主发生了阪泉之战,炎帝落败,被并入黄帝部落,随即与九黎族蚩尤在逐鹿大战,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华夏。而秦亡汉兴之后,我们华夏民族皆自称汉人。无论是禹治九州,还是秦置三十六郡同,再或者东汉十三刺史部皆是汉人吗?其实不然,在秦朝的时候,除天下七国之外,尚有百越、东夷,且兰、巴、蜀等诸部族,因为汉朝强大,所以他们也接受汉朝的礼法,读写汉朝的字,到了后来,便也祭祀汉人的祖宗,最终,放眼四海,人人皆汉。”

中国历史上有二十五个朝代,可是留给后世印记最深的莫过于汉唐,哪怕是到了冉明的后世,全世界各地到处都有唐人街。中国人会自称汉人、唐人,却不会自称是周人、商人或宋人。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汉朝时期,华夏民族正式成形,建立了大汉明圈,周边国家和部族都称臣纳贡。同时汉朝也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军事、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随着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至于唐朝李世民被诸族共尊“天可汗”,别以为“天可汗”只是一个名誉称号,事实上这个“天可汗”代表着化的认同,同时这个“天可汗”也是唐朝用武力打出来的,把突厥打败,并且迫使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接着唐朝东征高丽、薛延陀,西征高昌、龟兹、吐谷浑,把大唐西疆推进到今天伊朗境内。在世界历史上,有三个游牧民族以凶名称著,匈奴人被汉朝赶到了高卢今天法国境内。而突厥则被唐朝赶到了红海岸边。巨大的功绩在那里放着,无论是华夏,还是周边诸族,都认同中国是宗主国的地位。

民族融合,化是亲和,实力则是根本,而血缘则是道统,三者缺一不可。

冉明的话,就是事实。在绝对的事实面前,也容不得他们狡辩。说到这里,冉明感慨的道:“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大变革时期,无论国家还是民族,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仍固步自封,食古不化,我们将会被其他野蛮民族征服、奴役、或屠戮。大汉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明,然而,三国动乱百年,伤害了华夏民族的元气,哪怕晋朝统一天下,司马炎又自废武功,致使我们华夏成为胡人的“两脚羊”。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伟大的兵家吴起曾说山河之固在德不险,那么,什么才是我们能稳固山河的“德”呢?”

首相王简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

老子的在道德经中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孔子曰:“以德治国者,方能安邦。”在儒家经典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了君主以德教化人,以德治国之理。这个帝王德具体表现就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勤俭敬业,推己及人,重视百姓的道德礼仪教化,让百姓富足、安居乐业。亲贤臣、远小人。”

只不过,这一个观点,只是非常笼统的说法,在明朝“东林党”那帮嘴炮,利用圣贤之言把崇祯皇帝都逼得穿破衣服、吃素,营养严重不良,未老先衰了。

冉明摇摇头道:“人权、宪政、民主、法治、自由”这些普世价值观,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德”。舍此以外,我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德”了。何以谓人权?简单解释就是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无论是谁,哪怕贵为天子,也不能无罪而诛杀一人,无论此人是贵族,还是平民。借用商君既商鞅的一句名言“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保护人权、追求政宪法制,所谓的民主,就是集思广议,让人尽其才,给每一个人展开才能的空间和舞台。自由,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词语,朕的意思不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无人可以干涉。百姓纳税之后,可以享受他的劳动成果,这个享受的成果,无人可以干涉。”只要确保百姓利益不受侵犯,百姓才会拥护天子,江山才能永固!”

事实上历朝历代都百姓的规定都非常苛刻,哪怕你有钱,也不可以穿丝绸。有钱买马车也不能坐马车,因为这会违制。这个罪名在古代非常大,大的可以抄家灭族。冉明在感叹,这需要多脑残的人才能制定出这样的法律?事实上自宋以来,这个法律就是通用的。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这完全是违背市场规律。冉明并没有魏国出台什么特权法案,服饰和出行规格,有所限制,只针对官府和军队。首先平民不得私意穿军服,官服,或打着官府仪仗。至于你想做几匹马拉的马车,或者坐几抬轿子,就要看你个人经济能力了。有钱坐二十八抬大轿无人管你。

冉明所言,都是结合后世的政治哲学理念,在这个时代自然有点脱俗。不过却暗暗迎合了法家和墨家的治世理念。

百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力量非常庞大,但是他们追求的东西不是什么天理和公正,或者是什么正义。他们追求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冉明废除了百姓徭役和各种杂税,每个农民只需要交自己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交给国家,其他收入都归自己自由支配。在百姓眼中,冉明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皇帝。原本需要百姓自己带着干粮、免费为国家服劳役的工程,因为朝廷会为参加施工的百姓管饭,每天还发工钱。这些百姓就非常拥有冉明这个皇帝。

但是他们不会去想,原本魏国需要修的路、依旧在修,甚至比历朝历代修得更多,更加疯狂。而原本需要他们免费承担的徭役都被魏国庞大到五六百万的奴隶给代替了,而这些奴隶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在繁重的劳动下,很多奴隶都会病死累死。对于那些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奴隶,他们都选择视而不见。只要有哪个腐儒为这些奴隶鸣不平,百姓马上就会一口涂抹吐过去“奴隶是你爹啊!”

百姓的观念非常朴实,朴实得非常可爱。绝对不会像后世天朝国人那么博爱,甚至连美国可乐都没有喝过的人原产美国的可乐,在国内能喝到的人真不多,居然会操心美国的飓风灾害,把毕生继续捐给美国救灾。面对自己同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却选择性的视而不见。在这个时代的人却恩怨分明,在他们眼中,只有汉人是人,其他蛮夷根本算不得人。

冉明招开这次会议,说得话其实并不多,但是透露出来的意思却非常多。首先是华夷之辨,利用血缘关系划分和利用地域划分,已经过时了。在魏国华夷之辨,只能按化划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既是我,认同中国,就是中国人。不认同,只能是蛮夷。

当王丁被冉明接见的时候,王丁感动的都快哭了。冉明让王丁探险美洲的时候,冉明的地位并不牢固,然而此时冉明已经是接近神的存在。整个魏国弥漫着都冉明狂热的崇拜。特别是邺城,冉明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接见一批百姓代表,和他们拉拉家常,听听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再请他们吃一顿饭。虽然花费不多,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至少在邺城的百姓中,不少人都受到了冉明的接见,这些人有普通匠人、烈士家属,孤儿,还有商贾、或是最低层的百姓。走进皇城,那些禁卫军满脸肃杀之气,让王丁生出一种感叹,给他一个禁卫师,他能把美洲打下来,送给冉明。

冉明的皇宫依旧是朴实无华,冉明并没有利用庞大巍峨的建筑来彰显皇家威仪,相对而言,这段时间居住在皇宫中的冉明,显得赘肉渐生。体型明显比原来胖了一圈。不过在王丁眼中,这样富态的冉明才有皇帝的样子。

第1135章欢迎回家

第1135章欢迎回家

“罪民参加吾皇陛下!”

“爱卿平身免礼!”冉明伸手虚抚王丁道:“切莫自称罪民了,从今往后,你就是大魏的靖海候了。”

中国历史上靖海候有两位,其一是明朝开国大将吴良的弟弟、吴国宝,受封靖海将军。靖海候。其次是清朝初期大汉奸施琅。不过冉明赐封王丁为靖海候并没有其他意思,主要是感觉这个候名号不错。

王丁受宠若惊,愣愣的道:“草民……臣……本候……谢陛下!”

看着王丁语无伦次的说话,冉明被逗笑了。冉明起身上前轻轻拍着王丁的肩膀道:“靖海候不用紧张,这一次探险美洲,你做得不错,比朕预想的要好。此次探险美洲,你将建功社稷,不将名留青史。靖海候坐下来,慢慢的把你美洲探险秘闻说于朕听!”

“啊……”王丁的脸色微变,道:“我按照陛下的吩咐,准备好了船就向东方航向而去。”

当然,王丁一路上吃的苦不少,特别是在远离海岸线,又没有航海图,也不知道去哪里补充淡水和食物,也没有办法修复破损的船只。在这个时代的风帆船,虽然不需要像后世的蒸汽机轮船那样需要燃烧煤炭,也不需要燃烧重油。不过由于他们是沿着白令海峡大陆架向美洲方向前进,一路上也免不了停停靠靠。一来补充食物和饮水,二来也可以让船员缓解一下神经。

在王丁损失两艘大货船还有大部分物资后,他们终于抵达到了美洲。王丁说了足足小半个时辰,这个时候他终于不再紧张,渐渐的放开了。王丁道:“陛下,您不知道那些殷商遗民,就是美洲土人,他们战斗力十分差劲,使用的武器要么是木制的,要么就是石制的,别说铁器了,连个铜器都找不到,再加上这些土人也没有统一的军队,战斗方式也十分的落后,哪怕是十倍于土人,我们也可以轻易打败他们。”

对于这点冉明是非常清楚的,姑且不论美洲人是不是殷商遗民与土著人的后代,但是从他们被区区十数艘武装商船给征服了。要知道西班牙征服美洲的时候,使用的虽然是火器,不过却是火绳枪,这种火绳枪不仅射速慢,而且射程非常有限。只有在五十米距离内有一定的精确度,超过五十米子弹打到哪里都不知道了。就是这样一支有罪犯、刑徒、流浪汉和破落户组成的军队,征服了庞大的美洲。

当然,冉明同样想起的是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以几乎屠杀的方式打败了清朝最后的蒙古骑兵。然而却在三元里那个地方,英军被一群中国农民打得头破血流,最后不得不向清政府求救,让清政府镇压三元里百姓。

冉明问道:“朕能不能顺利统治美洲?”

事实上冉明不需要问王丁,区区几百人带着三艘破船,就逼迫阿兹特克帝国签订城下之盟,冉明随即想到,西班牙用火绳枪做得的事情,魏国没有理由用后装线膛步枪做不到。说到这里,冉明不由叹了口气,才接着道:“其实他们也是一群可怜的人,朕若是不在这个时候传给他们文明知识,他们迟早会被亡种灭族的。”

对于冉明的话,王丁肯定不会理解。印第安人灭亡,除了是因为西方殖民军的屠杀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被世界封闭起来的美洲大陆,没有传染性疾病的侵袭。所以印第安人并没有这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在西班牙殖民军中的一个奴隶患了天花,于是这种疾病就开始传播开来,使毫无抵抗病菌能力的印第安人人迅速的染上了这种不治之之症,这些美洲大陆的居民不得不为他们这么多年的与世隔绝付出沉重的代价。对阿兹特克帝国,甚至整个美洲的征服,既是由武力,也是由病菌完成的。

提到病菌,不得不说,汉人是世界上最早采取防治技术的,晋代葛洪《衬后备急方》就对天花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元明以后更为猖獗,但远较欧洲为轻。欧洲在17至18世纪因天花流行,死亡人数达6千万。但是中国却因为血统中带着顽强的抵抗基因,所以天花一直没有在中国肆虐起来。

冉明给予美洲的规划很快就清晰起来,首先利用美洲神灵崇拜,还有殷福布等族流传的《天国传说》,让美洲人都相信,他们就是三千年前从中国大陆为躲避战乱迁徙到美洲殷商遗民的后代,他们是华夏人的后裔分支。当然,一个文明一旦被发展起来,寻根问底是必然的。不过魏国做这种事情已经轻车熟路了。在叶调国,冉明就炮制了《徐福三千童年童女东渡,落户陆耶婆提》的历史。

对于殷商遗民迁徙美洲的历史,也可以同样创造起来。不过最方便的是,美洲土著都信仰羽蛇龙(龙),其次是世界上所有象形文字,在最初发展的时候,都是一个鸟样。太阳就是一个圆圈,月亮就是半圆。美洲土著发明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这点可以采取大量伪造的甲骨文和青铜铭文和殷商风格的器皿。

文化方面自然有魏国学者去完善,去丰润殷福布等族的《天国传说》,只要这个传说变成人人都知道的故事,再加上汉语传播,肯定可以让印第安人相信,他们就是殷商遗民的后代。再次就是帮助印第安人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让他们吃饱饭,穿得暖,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好处。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个道理不仅对印第安人就是对所有民族和国家都是通用的不二法则。

再次就是编户齐民,教化牧民。将美洲人统一按照魏国建制,设立若干州郡县,进行统一管理。尽管美洲距离魏国虽然远,完全可以采取像信州、楚州一样的政策,至少海路到美洲,并不比陆路去信州慢。

最后就是军队驻扎,美洲物产丰富,魏国可以常驻美洲一支军队,依靠美洲资源就可以供应这支军队了。当然为了避免尾大不掉,就可以采取技术控制。一支纯火器部队,没有子弹、炮弹,战斗力肯定不行,只要军队有异动,掐断补给既可轻易剿灭。
首节 上一节 1212/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北洋巨擘

下一篇:唐朝工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