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第1174节

“砰!”的一声枪响,硝烟弥漫,冉明感觉自己的虎口有些微麻,米尼步枪的后坐力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可是随即,五十步之外的箭靶立即木屑横飞,有人飞跑着上前去,接着道:“陛下,三靶全透,子弹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冉明盯着箭靶一看,果然如此,三个箭靶上都露出了拇指粗的小洞,都潺潺的冒着烟。虽然这箭箭靶都是硬木所制,但是也有一寸厚。五十步距离,马公弩也能穿透,可是第二个箭靶,马公弩却有心无力了,这三个箭靶全部穿透,虽然最远只有八十步的距离,但是这个结果也让冉明感觉到了震撼。

而现在,冉明手里的这柄步枪几乎已经接近量产,米尼子弹的生产工艺也并不难,只要愿意,舍得砸钱,培养匠人,专门定制一些用以生产枪械的模具和机械,随时可以开工。

冉明又兴奋的让御林军侍卫把明光铠甲放在一百步的距离上,结果两层铠甲同样穿透。冉明不死心,为了验证步枪的威力,又让人弄来一头猪,把铠甲披在猪身上,结果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上,可以穿透铠甲,把子弹射进猪的身体内。

冉明这下放心了,这样的步枪,完全可以取代魏国现役制式马公弩退出现役。皇家科学院的众院士和学者们,看到这个步枪的威力,都兴奋不已。

唯有大匠师马营满脸郁闷,凭借着祖传的技术,马营创造的马公弩成了魏国制式装备,八牛弩也在魏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也让马营获得了魏国大匠师之职,才名远播。可是随着步枪的出现,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然而,马营并不死心,他感觉步枪即使出现,他们马家的弩机也应该还有一席之地,所以马营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刻苦改进马公弩和八牛弩,结果还真让马营做出了成绩,他居然摸索出了后世响名中外的神臂弩原理,制造出了魏国神臂弩,这种弩机拥有四百多步的射程,可以拥有超过三百步的杀伤,然而那个时候更新式的步枪出现,魏国军方并没有采取这种弩机,结果大魏弩造大匠师马营气得吐血而死。

冉明为此还在军中保留一支军队,命名为神箭营,全部装备这种新式弩机,后来神臂弩因为可以以微弱的声音射击,成为魏国特战部队的采购装备,并没有直接退出历史的舞台,对马营也算是一种安慰。

冉明对米尼步枪非常满意,决定正式定型,在进一步验证之后,改善步枪的缺陷,然后进行大规模量产。冉明拿着米尼步枪道:“此枪朕以黄帝纪元四七九八年年命名,此枪就是九八式步枪。”

天子一言既出,言出法随,后世米尼步枪也就成了魏国的九八式步枪,为些皇家科学院所有参加研制的人员,就连负责照顾这些匠师和学者的仆役也都受到了重赏,每人都皇帝谕旨嘉奖五百万钱。

对于冉明颁布圣旨嘉奖皇家科学众匠师和学者的事情,在天下间其实并没有引起魏国的更多的观注,最让人们关注的则是楚州和庭州的派官问题。虽然这次魏国科举制度大放绿灯,录取近万名进士。这虽然不像明宋两朝千里挑一,但是录取率却不勉强有一成,比后世考大学难得多了。原本这些新晋进士都以为自己可以光耀门楣,谁曾想居然去楚州和庭州为官。

如今魏国的三级教育都增加了地理课,只要是进学的学生,也都知道魏国的庭州在哪里。庭州的治所在北庭,可是北庭是什么地方?那就是北匈奴的单于王庭,那地方就是彻彻底底的化外之地,当官出人头地虽然好,可是这个官也得有命当啊?

要知道庭州其实还好点,多少还有点汉民在那里,而且经过宇忔的血腥屠戮,庭州从原来百万军民,如今已经不足三十万人了,要知道庭州可是比最大的荆州还要大上三倍不止。至于楚州则更加遥远了。楚州虽然名为楚州,可是此楚州和彼楚州根本就是两个概念,此时的楚地已经是徐扬精华所在了,而魏国的楚州则是因为境内的楚河而得名,远在夷播海之东,这距离邺城可足足拥有上万里之遥。这个消息让这近万名进士,很多人方寸大乱。

在古代,国都附近往往是天下间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魏国立都于邺,早在永兴初邺城足足拥有二十余万军民,而到了现在,邺城城郭已经扩大了三倍以上,特别是邺城东面三十里的丰乐镇,几乎与邺城联在了一起。

以黄帝纪元四七九八年为例,邺城共有户籍十二七千九八十四户,共九十一万八千五百八十八人,况且这还不算禁卫军六个步兵师和御林军一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如果算上这些军队,邺城近郊将聚集了一百一十万常住人口,加上无法详细统计出来的流动人口,邺城包括近郊恐怕突破一百五十万人口。邺城虽然不小,可是比起魏国如今二十五州之地,只能算一个巴掌大的地方,而魏国很多州、郡都没有邺城人口多。

特别是魏国新设立的庭州,共十九郡才三十万百姓,而庭州汉人却不足二成。至于楚州,虽然有百姓百万之众,然而汉民别说两成了,恐怕百不足一。这样的新纳之地,必须花费巨大的精力进行治理。原本这近万多新晋士子,是冉明的希望,可是看到这些寒士也不愿意去边州为官,冉明就头大了。

大唐扩土速度非常快,从贞观十四年公元六四零年候君集平高昌开始算起,到龙朔年间66166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直至阿姆河两岸城的诸城邦国,包括今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也可以说唐军用了二十三年的时间就侵吞中亚三百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然而让人最为惋惜的是,唐代虽然占领了那么多地方,却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随着唐朝势弱,这些地区都先后叛出。冉明是一个站在历史肩膀上的巨人,自然不想重蹈唐朝的覆辙,可是对于百姓不肯移民,冉明都是采取发配的方式,在魏国废除死刑,罪大恶极的人,发配南洋海外殖民地,情节较重的发配庭楚两州,至于情节一般的也发配幽燕之地。

在魏国就是寻常打个架斗殴,或者小偷小摸,这样的一般民事案件,不好意思,最少发配一千里,这个一千里可不是从邺城开始算的,而是从魏国原二十一州的边境开始算起,如果是发配南疆地区,那么不好意思就要从交州最南的边境开始算起,什么发配岭南,根本想都不用想。移民的百姓部分因为有罪囚和府兵,还有趋利的商贾或冒险者,倒不是最难解决的,可是官员问题却难得多了。官员如果不情愿,你也不能绑着去,否则他们就是在当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混日子。必须是心甘心情愿,付出极大的热情和心血才能把新纳之地治理好,最快的时间融入大魏治下。

第1088章国家发展新战略

第1088章国家发展新战略

在后世天朝建国初期,太祖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重要指示,结果千万城市青年赶赴边疆和农村,在充足的精英人才的帮助下,极大的加快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可是冉明也提出了类似的指示,可是偏偏响应者渺渺。

冉明的苦恼被皇后谢道韫在看眼里,也急在心里。不过谢道韫却不想给冉明后宫干涉政治的印象也没有主动询问。可是冉明的忧虑之色,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更加严重。谢道韫忍不住道:“陛下,臣妾也知道军国大事,后宫不得干涉,可是您也要保重身体啊,这才短短几天时间,您就瘦了一圈!”

“哈哈!”冉明听闻此言,大笑道:“对于别人而言,军政机密不能轻易外泄,但令姜你与别人不同。你与朕乃夫妻,休戚与共,不瞒你说,朕这次正打算经略楚、庭二州,使之两地可成为我大魏西方重镇,可现如今楚、庭二州经过战乱非常破败,人烟稀少,别说发展,就连能成为安西军的后勤补给基地都非常困难,楚庭二州要成为魏国西方重镇,不仅要为大军提供粮草,各种配套设施也必不可少。可是要发展楚庭二州,在朕看来,还是任重而道远!”

谢道韫道:“陛下何不效仿秦始皇和汉高祖之策?”

“秦始皇和汉高祖?”冉明一时间也迷惑了道:“你是说?”

“迁天下富户,以实关中!”谢道韫道:“秦末汉初,关中战乱,人口损失极大,汉高祖又从天下各地迁富户入关中,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内,就把关中发展成了天下之基。陛下若要发展楚、庭二州,何不从徐扬八郡迁入百姓。天下定则中枢大兴,天下乱则安于边角。邺城乃为天下之根本,则不可轻动。可徐扬八郡则不一样,徐扬八郡本来就是因为五胡乱华,从中原南迁而去,徐扬八郡因承继了北方的人口与财富,这才繁荣起来,如今若要楚、庭二州繁荣最好就是让徐扬八郡百姓迁入。”

冉明听了谢道韫的话沉默不语,其实冉明也知道谢道韫考虑的绝对不止充足楚、庭二州那么简单的表面问题,其实谢道韫也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作为士族门阀巨头陈郡谢氏嫡女,谢道韫深知士族门阀的生存之道,也知道士族门阀的能量和底蕴。

其实东晋的士族门阀对冉明是有着非常大的怨气,首先冉明开创了科举制度,垄断了那些士族门阀对统治权的垄断,冉明发明活字印刷术,又开创了平民三级教育,这也等于斩断了士族门阀对文化知识的垄断,更甚的是冉明极力打压粮价,并且从南洋弄来大量粮食,免除了百姓的饥荒危机,但是这样做断了士族门阀敛财的门路。要知道在古代每逢天灾兵祸,都是士族门阀发展壮大的最佳时机。

由于天灾兵祸,流民增多,士族门阀就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获得私奴和荫户,而且因为天灾兵祸粮食缺乏,士族门阀就可以利用其积蓄的粮食,大发国难之财。黄帝纪元四七九八年一年,因为长江上游益州发生大的暴雨灾害,而且中下游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仅颗粒未收的郡县就多达上百,至于减产的就多达四百余郡县,按照以往,这场巨大的灾害,不饿死或病死上百万人,不暴发几十场大小不等的民变,就是不和常理的。但是偏偏在魏国朝廷高效的运作下,灾情损失和以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然而结果却天差地别,这场遍及四百余县的灾害,伤亡虽然也多达数万人,但是却极少发生饿死人的事件。

那些士族门阀眼看着即将到嘴的肥肉,却苦于因为冉明的威慑,不敢下嘴,这让那些士族门阀甭提会有多郁闷了,虽然冉明努力避免了无数无辜百姓的枉死,却得罪了不少士族门阀,。冉明甚至可以想象,那些士族门阀肯定会划圈诅咒他。

而谢道韫在这个时候提出迁移徐扬八郡富户,这次冉明命冉昐和冉昀二人微服出行,冉昀和冉昐二人对于此行的报告都是可以说是公文式的奏摺,冉明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恐怕谢道韫听到了什么风声。

冉明沉吟道:“江南初定,人心不稳,若是强制动迁富户,会引起动荡!”

谢道韫道:“是否动乱,要看怎么做。其实如今明眼人谁都知道,建康虽然与洛阳、长安一样,并列成为魏国三大陪都之一,但是建康沿落已成事实。只是人情贪惰厌劳,既然生长于斯,除非有大利益或者大迫害大部分人便不想动弹。陛下如今要做的,也只是设法推动一下他们而已。”

冉明思考了一下,渐渐有了主意。随后冉明召开内阁会议。按照魏国内阁制度,县以下官员内阁可以自行按照制定委任,而郡太守和州刺史这一级别的官员,则需要内阁提名,皇帝审核。

对于新置楚庭二州的官职争夺,显然没有中南半岛三州热门,虽然以前中南半岛也被中原认为是化外之地,蛮荒地带。然而经过冉明和司马聃对中南半岛的开发和探索,这里的情况渐渐被人们熟悉,虽然中南半岛热了一点,风大雨水多,可是这里的气候是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任何人都非常重视农业,咱们的老祖宗对于良田,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据之门外的,所以对于中南三州州郡官员,很多官员都认为新建之地,容易出成绩,所以争着前往这三州之地。

可是对于极西的楚州和庭州而言,则不怎么热衷了。可以说兴趣欠缺。等到内阁诸臣到齐,冉明道:“庭州与楚州乃大魏新置之地,为了平稳过渡,朕拟在庭楚二州的基础上,设立安西大督护,负责管治庭楚二州之民政。不知内阁对安西大督护可有什么推荐人选?”

负责二州的大督护,魏国从前可没有这个官职,而且也没有前例可依,不过楚州和庭州虽然只是两州之地,但是这两州却是魏国最大的两个州,面积加起来足足五百多万公里,几乎是东汉十三州面积之和,管理这么一大块地方,不仅需要忠诚、资历、威望,更需要能力。如今魏国朝廷里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数,可是附和这上述四个条件的人,还真不好挑不出来。首先要说资历,魏国领土扩张非常快,能符合一州刺史要求的,大部分都在任上,如果要挑选安西大督护,首先要考虑原二十一州刺史、其次是各部堂尚书或侍郎。

冉明看着众人皆沉默不语,冲首相王简含笑问道:“王首相成竹在胸,莫非已有考量?”

王简一时语塞,喃喃道:“陛下,不知韩康伯此人可否听说过?”

韩康伯,就是韩伯的表字。此人东晋历史上有名的玄学家、训诂学家,幼年家贫,后举秀才,徵召著作郎,都不任。司马昱为司徒时,引为谈客,转从司徒左西属转任抚军掾、中书郎、散骑常侍、豫章太守、侍中(全称为中书侍中,就是无丞相之名的丞相。)

冉明寻思着,韩伯论名气虽然不如谢安和王坦之、郗超之流,但是也算是东晋仕林翘楚,名满天下,关键是此人非常拥有真才实学。观其履历,从佐官到散骑常侍转为太守,再到侍中,也算是从地方到中央,各级经历都有。不过冉明并没有立即决断,而是冲内阁众副相道:“朕与韩康伯不熟,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御史大夫王宁出列躬身道:“陛下,韩康伯有守牧一方之大才,而论思辩亦举世无双,然督安西夷民,无疑鸡同鸭讲,臣举荐铁道部侍郎崔逞,逞有干才,善抚民,足以担挡大任。”

其实王宁反对韩伯,不是因为韩伯能力不够,而是因为韩伯是东晋归附官员,属于魏国南系,这些南系官员大都依附财相谢安门下,他就举荐了北方清河郡东武人崔逞。崔逞出身名门,而且其父崔遇亦是永兴之祸十万军民死难者一员,属于魏国功勋之后。

冉明岂会不知这内阁诸相之间相互竞争排斥,冉明莞尔一笑,就在这个时候财相谢安道:“陛下,不知景略如何?”

景略就是王猛的表字,王猛是谁在魏国没有人不知道,他是冉明的老师之一,当朝帝师,冉明的谋主,铁杆心腹。论忠诚,王猛对冉明绝无二心,值得冉明託付身后事。要说能力,王猛的能力是公认的。他是一个文武全才,为胶东国相时,把胶东国治理天下最富的郡,带兵打仗,更是打得慕容俊都没有脾气。

这其实都不算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谢安非常了解冉明的真正想法。冉明其实最想把王猛晋陞为内阁首相,只是非常可惜。王猛还是因为资历不够,威望太低,难以服众。况且冉明打算把内阁首相晋陞制度,定为常例。既,不在边州为官,不得入阁。谢安举荐王猛,就是让王猛补齐在边州为官的履历。

听到谢安的话,内阁大臣们都暗暗吸了一口凉气,王猛是冉明的心腹老资格的元老,作为魏国最大的两州,冉明交给王猛绝对放心,不会担心两州会有反覆。而且王猛的能力是公认。最重要的一点,王猛是帝师,跟冉明有着师弟情份,皇帝的老师,想要批判的人,就少不得要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了,你总不能说皇帝的老师私德有问题吧?

经过连续三天的内阁闭门会议,经内阁举荐,冉明审批,魏国新任安西大督护为原铁道部尚书王猛王景略,铁道部尚书之位由工部左侍郎崔逞接任。而庭州刺史则为户部侍郎韩伯,庭州高昌郡太规则为谢重,焉耆郡太守为张玄,于阗太守王国宝,哈密郡太守为袁悦之。至于楚州刺史则为王坦之。

冉明把这次庭州和楚州刺史和各郡太守人员任命的消息以邸报明发全国,当那些忐忑不安的新晋进士们看到公布的庭州从刺史到各郡太守的名录,这些新晋进士心思开始活络了起来。

王猛是什么样的人,在魏国没有人不知道。如果说冉明把王猛发配边疆,那绝对没有人会相信,除非王猛谋反。偏偏冉明命王猛为安西大督护。
首节 上一节 1174/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北洋巨擘

下一篇:唐朝工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