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第1132节

“这!”张淳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半个月前翠娘被人勒死在临时居住的小院中,而县尉周重九当时正在率领衡山县衙役配合长沙郡治安团,剿灭位于衡山铁头贼。这个衡山铁头贼据说是原晋国散兵游勇组成,经常趁着治安团军和乡勇不备之时偷袭村寨,以前每年都有村寨被屠的事发生,从衡山这里经过的商队也是提心吊胆,一旦遇到这些盗贼,轻则货物被夺,重则也是性命不保。为了剿灭衡山铁头贼,长沙调集书休妻,在法理上,她如今还是李氏的人。现在翠娘死得不明不白,李氏想要讨还公道,有何不妥?”

“只是民不与官斗!”李敬宗思虑片刻道:“我们李氏真能讨回公道?能拿回千万钱?”

“当然,魏国法律规定,杀人者除死之外,还要赔偿死者家属财物。”萧郎君笑道:“周重九身为衡山县尉,却也是官军出身,此人并没有亲属,孑然一身,如今他名下还有三百亩上好的水田,哪怕只拿到五成,也足以价值千万钱!”

听到这话,李敬宗心中大定,作为衡山县土生土长的宗族,李氏足足有上千口人,而族田却不太多,因为魏国刚刚统一,李氏根本不清楚魏国的政策,害怕族人服徭役,课以重税,所以瞒报了许多人口。事实上如今魏国人口如今已经突破了两千万大关,除了新生婴儿之外,其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由原来的隐性人口,变成了显性人口。可是李氏这些族人虽然成了显性人口,却没有土地可拿。

毕竟衡山在晋国治下,人口增加很多,而这个时候亩产太低,在后世能养活一人的田地,在这个时候差不多需要六十倍的土地。对于周重九名下的那三百多亩水田,是李氏眼中的肥肉。

在利益的刺激下,李氏在衡山县衙的抗议行动越来越激烈,行为也越来越过激。刚刚开始他们只是正常的请愿,慢慢演化成了暴动民变。最终在有心人的刺激下,李氏宗族冲进了衡山县衙,打死了“凶手”周重九。把衡山县令张淳殴打成重伤,就连宣判周重九无罪的刑书记事也在乱中被殴打致死。

等长水郡太守反应过来时,整个县城成了无政府状态,地痞流氓也趁乱而起,他们有的强抢商铺,强奸良家妇女,而一时间衡山县成了罪恶之城,至少上百人死伤,近千人受伤,这事长水太守自然不敢瞒报,只好把情况上报给中央。

邺城皇宫太武殿中,魏国皇帝冉明正准备召开旬月大朝会,就在文武百官面圣之后,还没有来得及进入议政程序,冉明就瞥见了某个身穿青色武职官服的官员正在门口和当值宦官争执。很快中常侍尤义顺便匆匆从旁边绕出去询问情况不一会儿便脸色铁青地重返了回来手中还拿着一个卷轴临到御前上台阶地时候甚至差点跌了一跤。

出大事了!

这年头的臣子都是察言观色的能手一看尤义这种失态的模样就知道大事不好。而这回首相王简更加感觉大事不妙,他是魏国第一任首相,如今在他任内不仅爆发了襄垣奴隶叛乱,羌人造反这样的恶性事件,光人员和财产损失就让他饱受非议,这虽然牵连不到他这个首相,可是要想连任,却难上加上了。如今这事是安西军西边战事不利,还是南边有哪个国家兴兵抑或是什么夷族反叛或者是大水之类的天灾?

冉明啪的一声把卷轴拍在御案上,冉明感觉此时有点荒谬的感觉,魏国百姓居然敢冲击官府,把县令殴打重伤,县尉当场惨死,一县糜烂,破家者百千。冉明不禁在反思自己,自己到底是哪里错了,是魏国法律太过跃进,还是法律出现了漏洞?还是下面官员贪腐,官逼民反?

想到这里,冉明不禁头疼起来。

冉明很快就平复了情绪,自己感觉棘手的问题就把事情交给内阁处理,一旦内阁处理好了,他也有功劳,如果处理不好,内阁就是为皇帝背黑锅的。“首相,你看看这事,应该如何处理,最好是内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朕乏了,退朝!”

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名是拜占庭,原为罗马帝国希腊殖民地。后来君士坦丁大帝为了避免元老院捉衬,就迁都拜占庭,在拜占庭的基础上,修建了世界性的大都市君士坦丁堡。

如今的罗马帝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横扫周边的罗马帝国了,罗马帝国的体制是采取一个皇帝,两个副帝(既凯撒)的政治形式,所以也给内战埋下了隐患。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人人想做,所以罗马帝国历史上,军人出身的皇帝比较多,而如今无论君士坦丁,还前任皇帝尤利安,以及如今的皇帝约维安,都是军人皇帝,他们都有着军方的支持,成为皇帝。

在长达二十多年与波斯帝国的战争中,罗马帝国都是胜少败多,在这个时候,约维安开始反思,事实上罗马帝国此时也是风雨飘摇,南部的阿拉伯殖民地到处都是反抗罗马军队的叛军,整个阿拉伯半岛差不多快成了无政府状态,不仅是阿拉伯半岛,就连埃及殖民地也是风雨欲来。

西北部的哥特人还是匈奴人的后裔,也都对罗马帝国虎视眈眈,在这个情况下,罗马帝国根本无法集中全部力量与波斯帝国对抗。更何况,约维安控制的只是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只是维护着名义上的统一,无论财政还是人事,包括军队,他这个名义上的罗马皇帝根本插不上手。

在这个背景下,约维安开始寻找盟友,特别是他已经知道在波斯帝国的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塞里斯人国家已经又获得了统一,只要能与魏国结盟,他就可以和魏军夹击波斯军队,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哪怕是割让波斯大部分领土与魏国,他也在所不惜。

特别是听到魏国使团已经抵达阿拉伯半岛,约维安的心情更是大好,他连饭量都增加了不少。由于饭量的大增,他的身体健康情况也开始好转。然而,没有过多久,他又接到了贝利伯爵的密信,这个密信的内容,让他产出了极大的恐惧。

贝利的信中详细的描述了魏国使团中护卫的英勇善战,训练有素,还有装备的精良。

“尊敬的皇帝陛下:为了罗马帝国的未来,我感觉我应该劝你慎重考虑与魏国结盟的问题,通过就近观察,我发现魏国使团拥有一千名禁卫骑兵,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皇帝陛下,您也知道我们在阿拉伯半岛的控制力非常弱,那些到处都是野蛮人,土匪和强盗,简直就是被上帝遗忘的角落。

魏国使团在自克尔白登陆,然后利用了希贾兹地区,在三十二天的时间内,横穿阿拉伯半岛两千五百余里,连续经历大小战斗案,脑袋乱成一团。

第1041章元老院的惊慌

第1041章元老院的惊慌

“塞里斯人能轻易打败匈奴人,把匈奴人杀得背井离乡,万里逃亡。足可见,那些塞里斯人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强悍!”约维安忧心不已。万一这魏国打败了波斯帝国顺便再吞并罗马帝国,这该如何是好?

而此时罗马帝国皇帝约维安也把与魏国结盟或不结盟的意见拿到了元老院进行讨论。罗马帝国的局势事实上比冉明想象的还好恶劣,在历史上此时罗马帝国的皇帝已经换上了瓦伦斯,瓦伦斯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罗马军团进行改革,让罗马军团吸纳大量的哥特人进入,不过却酿成了巨大的民族危机,而瓦伦斯本人也被哥特叛军打败,并烧死在一个木屋中。

而在这个时空,因为约维安并没有像瓦伦斯那样吸纳哥特人进入罗马军团,所以罗马军团面对萨珊王朝的波斯骑兵是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地步,在这个时候,位于罗马帝国东北方向的匈奴人后裔以及阿兰人,以及西北部的斯拉夫人都对罗马帝国进行不断的挑衅。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外援,单纯的依靠罗马帝国的自身力量,很难打破这个困局。

而且罗马帝国如今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随着罗马军团精锐部队的不断大量损失,约维安不得不进行多次征兵,结果大量平民进入军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光是罗马帝国的军工生产受到了影响,就连民用物资也处于极度匮乏之困境。

约伦斯道:“这里有贝利将军的一封信,里面详细的描述了赛里斯人军队的强悍,他们的骑兵如果面对波斯骑兵,至少可以以一敌五,而魏国却拥有一百多万精锐的军队。相对魏国而言,如今我们罗马帝国实在是太弱了,一旦赛里斯人看中了河中地区,恐怕他们不会轻易离去,我们罗马帝国尚且不敌波斯帝国,如果和魏国将来交恶,恐怕会更加不利!”

元老院元老尤利乌斯苏拉面有难色,终于咬牙道:“尊敬的皇帝陛下,魏国距离我们罗马帝国何止万里,即使他们赛里斯人拥有一百多万军队,可是他们能派到我们罗马帝国能有多少,况且他们距离罗马帝国如此之远,辎重运输多有不便,就算他们有心入侵罗马帝国,恐怕也是有心无力。而且,我们罗马帝国如今面临的问题是迫在眉睫,如果不和魏国结盟,我们罗马帝国马上就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罗马元老院拉丁,Senatus是一个审议的团体,它在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政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罗马帝国的元老院不具备后世议会对法律诉讼的建议,在本质上不是法律,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止独裁统治。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就是因为老是和罗马帝国元老院意见冲突,为此他才不得不迁都拜占庭。

随着元老苏拉赞同结盟,而科尔马略元老是罗马帝国的商人派出元老,则提议有限度的建立外交关系。“既然皇帝陛下有结盟的担忧,而苏拉先生又赞同,那么不如我们把军国大事先进行搁置着,有两件事却非常要紧,首先是接连扩军,我们罗马帝国的甲胄和兵刃等军事装备多有不足,而我们罗马帝国生产能力也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不如我们向魏国采购一大批装备。”

科尔马略元老显然是准备充分,他命人拿来一套魏国制式的明光铠甲,还有一把马公弩以及一把横刀,科尔马略元老道:“这是我从一个康国商人手中买到的,这是一套魏国制式的甲胄,他们叫做明光甲,我亲自试过,波斯人的骑弓,五十码一码约等于0.914米几乎不可能对其造成致命性的伤害,如果我们罗马军队装备这种铠甲,则可以在波斯骑兵的箭雨中生存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这种甲胄不仅可以防御弓箭的射击,而且对刀剑之类的武器,防御力非常惊人。至于这种弩机,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制作的,非常精密,我曾派能工巧匠进行拆卸,寻找仿制之法,然而,非常可惜,塞里斯人采取一些防止泄密的办法,一旦没有采取正确拆卸方法,里面的机构就会损坏。不过这种弩威力非常惊人,它的射程可以达到一百五十码,而且在一百码的距离上可以破我们罗马帝国的轻甲,六十码的距离可以破重甲,五十码的距离上,可以无视罗马甲胄的防御。”

说到这里,无论是约维安还是罗马帝国一百元老们都惊呼一片。

魏国并州刺史部上党郡、益州刺史部汶川郡以及湘州刺史部长沙郡发生的叛乱和民变,事实上都没有引起连锁反应,魏国朝廷和当地官府迅速出动应急机制,把损失控制在最少范围内。不过,因为这三起事件在魏国朝野却引起了巨大的反应。

魏国内阁随即出台了强硬的处置措施,首先是增加魏国治安团的武装人数,把原来八十余个治安团增加到一百八十八个,从而让魏国治安军拥有二十万兵力,足够弹压地方叛乱。与此同时,魏国内阁下令各地地方官府,把同化绩效列入官员考评之中。

而奴隶要想获得魏国国籍的难度也减少了不少,首先是把原来十年考查期缩短为三年,只要任何奴隶三年之内不触犯魏国法律,表现良好,在学会汉语的基础上,可以由本人申请,获得魏国夷籍,而同时拥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可以升为归化籍。魏国的夷籍本人是自由之身,可以从事农、牧、鱼、、以及工各种职业,可以拥有各种职业全法收入。魏国的夷籍,除了不能拥有做官或从军的机会之外,其他与归化籍和汉籍等同。

随着内阁国籍修改法案颁布实施,各地奴隶都掀起了新一轮的学习汉语热。虽然汉语难学,不过对于夷籍的汉语语言能力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能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就算通过,除升为归化籍时有一个硬性规定,那就是必须认识至少一千个汉字。

魏国北海郡一处官营盐场,盐场管事把国籍修改法案进行宣读,然后命舌人翻译对奴隶工匠进行翻译。众奴隶听闻他们也有机会脱离奴隶之身,成为魏国平民,都非常兴奋。其中不少胆子大的奴隶用蹩脚的汉语向管事的问道:“我们怎么样才能成为大魏子民!”

管事的道:“奴隶要脱籍有三个条件,一是年资要足,必须三年之内未犯错,才有资格;二是得学会汉语;三是得立功。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了,自然就会脱了奴籍,如果条件不到,我也没办法。”

奴隶道:“汉语时间久了就能学会,可是三年不犯错那也太难了吧,十天半月的还可以忍受,若是一年半载下来,只怕是大部分会忍耐不住,做出错事来。”

管事的道:“那就想办法立功吧。”

“立功,可也得有机会啊。”奴隶说道。

管事的道:“你们想要什么机会?其实机会就在你们眼前,比如襄垣奴隶叛乱,如果当时那些奴隶不跟着叛乱,反而助官兵镇压叛乱,这就是立功。还有像在汶川郡羌人叛乱时,只要那些奴隶不参与叛乱,检举告发阴谋叛乱的匪徒,那也是立功,只要立功,学会汉语,可以不计较脱籍时限。即使没有这样的机会,其实也没有关系,那就在工作中好好做事,找到简洁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是对机械设备有重大创新发明,那也是立功,也可以获得魏国夷籍甚至归化籍。你们不知道吧,邺城有一个叫本德阿萨姆的奴隶,他改进了蒸汽机的活塞结构,不仅随即获得了魏国国籍,还成了一名魏国子爵。”

此时魏国拥有相当一部分奴隶都是汉化程度较高的胡族战俘,其中像原代国还北汉国历来战俘,鲜卑燕国战俘以及氐秦、凉国羌族战俘以及接触汉明较多的獠人战俘,虽然他们不是汉明体系中的民族,不过由于接触汉明较早,受到的影响也大。其实五胡中白种人虽然有,但并不是主体民族,大部分都是黄种人。

特别是西域小民族,这些自汉朝以来就是汉朝的属国藩国,在汉朝强盛的时候,他们都是汉人自居,不过随着汉朝灭亡,南北朝混乱不堪,他们又重新以胡族自居。在魏国各种政策向汉民族主体民族倾斜时,他们又自觉的改为汉姓,穿汉服,说汉话。

比如,西域温宿国以温宿为姓的胡人,就立即改汉姓为温,并且冒充太原温氏一族的分支,而辽东奚族,而举族改汉姓为习姓。而杜得拉特部,则举族改为杜氏。通常这些胡族改为汉姓,都是以部落名的第一个字,如果第一个字没有汉人百家姓氏,则改为同音姓氏。

魏国不管这些胡人是真汉人还是假汉人,只要更改了汉姓,穿汉服,说汉语,遵守魏国法律。就视为汉人。

在冉明穿越的那个时代,天朝却采取了非常可笑的化汉为胡的民族政策,由于各个方面都向少数民族倾斜,比如升学、工作、高考以及计划生育,税收等方面,少数民族享受着超国民的待遇,不少汉人家族则利用政策漏洞或走后门关系,所以许多人见有利可图就纷纷改民族换祖宗,一开始只是图个眼前利益而已,心中并无自己是少民的意识,但到了两三代人以后,久假成真,民族观念自然而然就形成。

与后世那种可笑的“化汉为胡”相反,这时魏国的政策则是以切向化胡为汉而努力,或许那些胡族百姓一开始是贪图眼前利益,当然这种化胡为汉,一开始也是假的,不过由于大部分人本身的长相就是黄皮肤黑头,更有不少人本身就是胡汉混血,所以“假装”起汉民来容易之极,将衣服样式变上一变,发型变上一变,语言变上一变而已。
首节 上一节 1132/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之北洋巨擘

下一篇:唐朝工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