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742节

而孔乐南也是个蠢货,看不清这背后的危机,还在为两家分支的流徙奔波,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不管怎么样,要给他们保留三分元气,不能让年轻的殿下,直接将孔家铲除。

孔家都铲除了,儒家还能没事吗?

孔家是不干净,但是不能因为孔家不干净,殿下就直接挖了儒家的根基。

这件事也只有蹇义能帮得上忙,因为如今的大明朝堂,只有他的权力没有受到限制。

从正月十六,大明议事法则正式实施,这两个多月来,所有的大臣们都已经完全明白了这套议事法则背后的意义所在。

的确,这套议事法则的实施,让所有人手里的权力大增。

原本,各部的事务几乎都要经过廷议才能通过,但是现在,大部分事务的处置都被分发到各部,其他人没有了插手的权力。

但是这种放权,是牺牲了廷议的公信权力,其他人都没有任何损失,包括皇上。

特别是财政放权,各部都能按月领到比以前更多的办公经费,许多事务,其他人不知道,事情就已经办了。

当权力被下放到各部的手里,想要让他们再拿出来,就不可能了。

现在唯有身为议长的蹇义,还有资格干涉各部的事务,但是他一个人,又能有多少精力?

各部基本都不把一些事务拿出来廷议了,他就是干涉,又能干涉多深?

所以他越来越佩服拿出这套方案的朱瞻基,简简单单的一个阳谋,就让团结在一起的朝廷大臣们分化,甚至互相提防。

而皇家,这个时候却能通过财政拨款,轻易控制住各部。

蹇义数次提出要将大明银行也置于户部管理,但是朱瞻基根本不理他。显然,这位年轻的太孙殿下很清楚,这个权力绝对不能给户部。

也正是因为这套议事法则的实施,让蹇义明白,太孙殿下的不简单。而太孙针对孔家的谋划,他也会想的更加深远。

一个孔家无所谓,但是儒家不能动啊!

“大人,户部夏尚书有急事求见……”

“快快有请……”

蹇义的话音未落,夏元吉已经进了殿中。“宜之兄,我不请自到,实乃有万分紧急之状况。”

虽然户部和吏部是邻居,但是基本上,相互之间很少有私下往来。像夏元吉这样的不请自入,更是罕见。

蹇义忍不住站起身来,问道:“发生何事?”

“三月二十四,甘肃固原地龙翻身,如今道路阻隔,死伤无数。”

蹇义眉头一皱,一个固原远在西北,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如今大军西征在即,那里扼守西北咽喉,却不能不重视。

若是因此坏了西征大计,不要说皇上饶不了他们,就是他们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维喆,你立即组织救援队伍拨运钱粮,我现在立刻去见太孙殿下,让他拿个主意。”

夏元吉的来意就是如此,他是户部尚书,这个时候既然知道固原地震,自然首先要组织救援。

但是太孙殿下那里却不能不通知,由蹇义过去是最好不过。

他开口说道:“固原当地银行存银有限,我欲从陕西布政司处银行调取一批银钱,还望殿下能让陈瑄处配合。”

蹇义点了点头道:“此事我会跟殿下仔细分说。”

如今的银行可是真正的银行,以存银,放银为主。也因为各处分部的规模受到银钱存放的限制,并没有后世银行的通存通兑功能。

户部的账户里面虽然有银子,但是大部分都集中在京城,各处布政司除了少量的税赋就地存放,大部分也都被银行统一存放进了大明银行的十三大金库。

所以户部想要调取银子,必须要得到银行的配合。

但是大明银行是独立机构,总督陈瑄原本是地方官员,只听皇室命令。这种制约让户部也只能经常迁就银行,否则效率就要低了许多。

蹇义的车驾出了朝阳门,随行护卫就挂出了尚书旗,急行军旗。

大明有例,尚书出行,百姓避让,急行军旗,更是要肃清道路。

有护卫开道,百姓让出水泥路,蹇义一行很快就抵达了温泉别院。

朱瞻基得知固原地震,登时在别院就待不下去了。

他很清楚,在如今这个时代,朝廷根本没有进行急救的能力。纵然八百里加急情报,朝廷得到消息已经是五日之后了,如今固原那里早就已经过了最佳救援期。

老百姓也根本不指望朝廷能第一时间抢救,他们只希望后续能得到朝廷宣抚。

明日就是大朝会,朱瞻基沉吟了一下,就说道:“蹇尚书稍待,孤去与母妃辞别,这就随你回京。”

张氏闻知西北地震,比朱瞻基想的还要开明。“瞻基以监国之身,自然当以国家大事为重。你父王如今昏迷不醒,你在近前也帮不上忙,速速回京去吧。”

“孩儿今日回京,明日大朝会后,就回来侍奉父王左右。”

朱瞻基跪下向她磕了一个头,被张氏连忙扶起。“快快起来……”

朱瞻基跟她微微一笑,转向朱瞻墉他们的时候,脸就已经板了下来。“瞻墉,瞻埈,你们二人是兄长,当为母妃解忧,侍奉父王。”

二人躬身应是,朱瞻基又跟嘉兴说道:“嘉兴,你如今也大了,好生在别院待着,别让母妃操心。”

十二岁的嘉兴其实实岁只有十一,还算不上大,但是生在宫廷,自然成熟的也早。

她娇声应道:“太孙哥哥放心,小妹会照顾好妹妹们,不给母妃添烦恼。”

朱瞻基摸了摸她的头笑道:“嘉兴真乖,以后哥哥许你自己挑选一门亲事,让你一世无忧。”
首节 上一节 742/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魏武侯

下一篇:抗战之还我河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