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第180节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说得没错,没难度的案子,他们还看不上!

  一个个小组,振作起来,认真起来,开始研究案卷!

  要破案,先要了解案件的详细经过,先得看案卷。

  光看不行,还要吃透。

  这一点,都是精英,各个都明白。

  陆诚走上去挑案卷,他随手拿起了一份。

  也可以,他不挑,夹在了腋下。

  就跟大家说的,这些案件难度应该都差不多,能不能破,运气占比也比较重要。

  陈岩这个黑脸考察官,只有在看陆诚的时候,脸上没有那种嘲讽的意味。

  陆诚看了眼陈岩,冲他笑着点了点头。

  陈岩也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陆诚挑了一个案子,并没有着急走,而是继续挑选。

  他拿起来,又夹在了腋下。

  陈岩眉头一挑,旁边的两名警官诧异地看着陆诚。

  这个人挑两个案件?

  下面八个队友都露出吃惊的表情,不是,陆哥,你别闹?

  一个案子都头疼呢,你拿两个?

  没看见其他人都只拿了一个案子?!

  其他小组也都抬起了头,看向了陆诚!

  嚯!嚯嚯!嚯嚯嚯!

  这个江海来的年轻民警有点托大了吧?

  虽说昨天他的表现很不错,但这次确实有点眼高手低了。

  先破一个再说吧,还拿两个!

  陆诚没有在意其他人的目光,腋下夹了两份卷宗,然后,众目睽睽之下,他又拿了一份。

  OK,三个案子差不多了。

  整片场地都安静了下来,都看着陆诚。

  这个人疯了吗?

  连陈岩都是嘴角抽了抽,他瞥了眼陆诚,然后对所有人道:

  “提醒一下,你们要是觉得一个不够,破完一个可以再来拿。”

  这话明显是针对陆诚说的。

  可后者却是轻描淡写道:“跑来跑去多麻烦,一次性拿了得了。”

  底下所有人,都无语了!

  瞧这意思,你起步就是三个案子!

  你牛逼!你了不起!

  看你能不能都给破了!

  江海的年轻警察都这么狂吗?

  八个队友手心都冒汗了,陆哥,我的祖宗啊,你别托大行吗?

  “不是,队长,你有信心破三个?”

  “信心当然有啊。”陆诚点了点头。

  “然后呢?”

  “能破几个,还要破起来看嘛。”

  几个队友一咬牙,行吧,拿都拿了,放回去丢脸。

  陆诚翻过三份案卷之后,交给了其他队友。

  “不是,队长,你只看一遍啊,多看看。”

  破案主要还得靠你啊,我们可没你这么有信心。

  陆诚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不用,都记住了,我记性好。”

  你这记性也太好了吧?

  其他几个先看案卷,再研究破案思路。

  陆诚却已经心里有数,跟陈岩要了三辆警车,其中一辆是通行能力较强的越野车。

  还有全套的警用装备,五千块的破案经费。

  最关键的,陆诚要了三把手枪。

  有了“硬道理”,抓嫌犯就变得简单多了。

  现在的诈骗案,多为电信网络诈骗案。

  案卷上的这起,是发生在去年七月十五日的电诈案。

  诈骗团伙冒充“医保局”和“公安”,精准捏造了受害者王桂兰“医保卡涉嫌非法洗钱”的罪名。

  利用老人对公职机关的敬畏和恐慌,一步步将她引入深渊,分三次转走了整整二十万积蓄。

  钱一到账,瞬间就被化整为零,通过几十张不同归属地的银行卡疯狂流转,最终消失在网络支付的汪洋大海里。

  唯一的、也是最关键的突破口,落在了那个在监控里惊鸿一瞥的“车手”身上。

  当时专案组调集了海量的监控资源,从王桂兰家附近的银行网点开始,一路追踪那笔钱被取现的轨迹。

  案卷最后,是几张模糊的监控录像截图。

  照片一,一个全副武装的身影,深色连帽冲锋衣的帽子紧紧罩在头上,脸上戴着几乎遮住整张脸的深蓝色口罩,手上是黑色手套。

  取款机吐出厚厚一叠钞票时,镜头里只能看到他露出的眼睛下方一小片模糊的皮肤。整个隔间光线昏暗,摄像头角度刁钻,提供的有效信息少得可怜。

  照片二,一辆半旧的银灰色五菱宏光面包车,停在距离自助银行两条街外一个没有监控探头的僻静巷口。

  那个包裹严实的“车手”身影拉开车门钻了进去。车子随即启动,汇入稀疏的早间车流。

  照片三,几个小时后,这辆面包车出现在城市另一头,靠近环城高速入口的一个大型露天停车场。

  车子停下,一个穿着完全不同款式衣服、但体型相似的男人下了车,很快消失在监控盲区。而那辆五菱宏光,则被随意丢弃在停车场角落。

  技术组后来找到车,里里外外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方向盘、门把手、座椅……所有可能接触的地方,连一枚清晰的指纹都没留下。

  车牌?自然是假的。

  “头盔、口罩、手套、假车牌、无监控路段换车……”

  “对方是老手,反侦查意识极强。线上资金流彻底断了,唯一能追的物理线索,就是那个ATM隔间和他最后消失的停车场。”

  陆诚在脑中分析着,系统技能【抽丝剥茧lv3】发挥作用。

  他的破案能力,比那些有经验的网安还要强上许多。

第186章 直觉真他妈的准!

  案卷资料上显示,那个ATM隔间在没多久就废弃了。

  里面也许还有线索,也许没有。

  当时的技术组,差点把那逼仄的破隔间拆了焊起来,再扫一遍。

  他们已经把那小小的ATM隔间翻了个底朝天。

  他们动用了最精密的取证工具——便携式金属探测仪,一寸寸扫描过地面、墙壁、操作台、键盘缝隙、门把手……仪器发出单调的“滴滴”声,偶尔在发现硬币或者金属片时尖锐鸣叫,但最终收集到的,不过是几枚无关紧要的一角硬币和几个被踩扁的烟头过滤嘴。

  金属探测器除了探测到一点垃圾,屁都没找到。

  可以想象,那时警方在挥汗如雨一阵干后,什么都没发现的疲惫和绝望。

  案发现场往往是侦破案件的关键,是第一选择。

  陆诚头脑风暴过一遍之后,道:“我想再去看看那个ATM隔间,有些东西需要特定的角度才能发现。”

  其他小组还在闷头啃案卷,分析案情,寻找突破口。

  陆诚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

  “什么特定的角度?”一名武警问。

  这名武警叫张猛,在刑警队待过两年,有一定的办案经验。

  由于家庭原因,刑警大多时候,为了破案没日没夜,他不得已换了岗位。

  陆诚没有说,特定的角度,就是他开挂再扫一遍。

  他要亲自去找一遍,如果没发现,那就是真没线索,那间ATM隔间便可以排除。

  但陆诚隐约有种直觉,就是他去了,能找到线索。

  这种直觉不知道是不是系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要能破案,就无所谓了。

  找线索用不着一整组人去,陆诚把队伍一分为二,一组去ATM隔间,另一组去把三个月前的盗窃案案发现场监控搞一份回来。

  监控这方面,去和陈岩申请权限就行,让玉龙市的公安局配合,顺便再要了台笔记本电脑和鼠标。

  “陈队,笔记本电脑要性能好的,别是那种打开个视频都要卡好几分钟的,对我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陆诚看着陈岩道。

  听陆诚这么说话,队友们紧张地望了那位特警总队长一眼。

  还得是陆诚,胆子是真的大,这是直接把人家当工具人了。

首节 上一节 180/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盗墓世界卜卦捉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