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娱乐:夫债妻偿,大蜜蜜一字马

娱乐:夫债妻偿,大蜜蜜一字马 第215节

苏淮拿起笔,在最下方写下一行字:“故事还在继续,下一个声音,由你书写。”

苏淮站在声音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前。

清晨的阳光透过透明材质。

将他手中的铜铃铛照得发亮。

这是电影里主角收集的第一个声音道具。

“苏导,互动区的声音积木装置又升级了。”

程序员小李抱着笔记本电脑跑过来。

屏幕上跳动着彩色的声音波形图。

“我们增加了语音识别模块。”

他点开一个界面。

“现在参观者说‘春天的风’。

系统能自动匹配树叶沙沙声和鸟叫。”

苏淮转动铜铃。

清脆的响声在展厅里回荡。

“但别让技术抢走声音的灵魂。”

他指着墙面投影。

那里正播放着电影拍摄花絮。

“你看这个画面。

陈屿在老井边录水桶声时。

井绳摩擦的质感比任何特效都珍贵。”

博物馆的教育区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苏淮推门进去时。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正围着声音沙盘。

“苏叔0.1叔,你听这个!”

盲童小雅把海螺贴在耳朵上。

另一只手轻轻敲击金属音叉。

“海浪声和嗡嗡声混在一起。

像海豚在唱歌!”

她身边的男孩正用砂纸摩擦木板。

“这是大树在挠痒痒。”

他歪着头认真地说。

“砂纸粗粗的时候。

大树会笑得大声一点。”.

第270章 街头声音快闪让城市 “唱歌”!

苏淮蹲下来。

用手机录下他们的声音组合。

“知道吗?你们创作的声音。

今晚要在博物馆的星空厅播放。”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小雅摸索着抓住苏淮的手.

“真的吗?那我要把海螺声放在最前面。”

傍晚的星空厅里。

圆形穹顶投射着城市夜景。

当小雅的海螺声响起时。

天花板突然“飘”下无数光点。

“这是我们根16据声音频率设计的光影互动。”

李瑶在控制台前解释。

“低频声音对应暖色调光点。

高频声音会让光点变密集。”

苏淮看着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

对着穹顶拍摄视频。

“但别让光影抢了声音的主角。”

他调低了灯光的亮度。

“记得电影里煤炉声响起时。

我们用了最朴素的暖光吗?”

这时有个年轻妈妈抱着孩子走近。

“苏导,我儿子每天都听电影原声带睡觉。”

她把手机递给苏淮看。

相册里全是孩子收集声音的照片。

“这是他用吸管吹酸奶盒的声音。

说要寄给博物馆当‘小雨的声音’。”

孩子突然指着穹顶。

“叔叔,光点掉在我头上啦!”

苏淮摸了摸孩子的头发。

“那是小雅姐姐的海螺声在和你打招呼呢。”

深夜的工作室内。

苏淮还在剪辑新的声音纪录片。

屏幕上交替出现电影拍摄片段和博物馆的参观者影像。

“这个段落需要更自然的过渡。”

他对剪辑师说。

“把菜市场的剁肉声和孩子敲击桌子的声音叠在一起。”

陈屿端着热咖啡走进来。

“星芒娱乐又来电话了。”

他把打印纸放在桌上。

“他们想把声音博物馆做成巡回展。

还说要开发声音主题的沉浸式剧场。”

苏淮暂停了视频播放。

咖啡的热气在空气中画出弯曲线条。

“沉浸式剧场?”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螺旋。

“不如先做个街头声音快闪。

让普通人在行走中听见城市的心跳。”

周末的步行街上。

苏淮团队设置了十二个声音装置。

每个装置对应电影里的一个场景声音。

“阿姨,踩这里会有煤炉声哦!”

小女孩拉着奶奶踩在画有煤球图案的地砖上。

“哐当”声果然随着脚步响起。

不远处的邮筒形状装置前。

年轻人正对着话筒讲述自己的声音故事。

“我爷爷的怀表走针声。

以前总在我写作业时响着。”

苏淮戴着耳机监听这些实时收集的声音。

突然听到一个熟557悉的声音。

“苏导,这个装置能录下我拉小提琴的声音吗?”

他转身看到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老师。

“小雅说要把她新学的《月光曲》送给你。”

月光渐渐洒在步行街上。

声音装置开始播放孩子们的合奏。

小提琴声混着海螺、砂纸和玻璃瓶的声响。

首节 上一节 215/4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出国打个暑假工,你打哭鹰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