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368节
“它们是典型的附生兰,喜欢生长在这种半阴半阳、通风良好、并且有厚厚苔藓保水的倒木或岩石上。”
他的语气在此刻变得异常严肃,眼神也锐利起来。
“哀牢山,是这些珍稀兰花的最后避难所之一。”
“正是因为它们的美丽和奇特,导致了它们在野外面临着巨大的盗采压力。”
“我要在这里强调一遍,所有野生的兜兰属植物,全部名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至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同时它们也全部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一。”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附录一是什么概念?就是严禁任何商业性国际贸易的物种,保护级别与大熊猫完全相同。”
“所以,别看它只是一株小小的兰花,”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警告。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野外因为贪婪或是不小心伸手挖走了这样一株兰花,等待你的就是几年的牢狱之灾。”
“为了一个摆在家里最终也养不活的战利品,搭上自己的自由,这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买卖。”
他缓缓站起身,后退了一步,仿佛怕不小心碰到这株兰花。
“记住,在野外,越是美丽的东西,往往越是脆弱,越要保持距离。”
“它们不属于任何人的花盆,只属于这片古老的森林,我们能做的就是用镜头记录下这份美丽,然后悄悄地走开,把它们留在这里。”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些在林间光斑下熠熠生辉的紫色拖鞋,继续踏上了自己的路途。
这一路上,哀牢山腹地的原始与野性,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他曾瞥见过一只拖着华丽尾羽、色彩斑斓的白腹锦鸡,扑腾着翅膀没入浓密的灌木丛中,只留下一声尖锐的警告鸣叫。
也曾在湿润的泥地上,发现过一串清晰的、如同梅花瓣般小巧的蹄印。
“赤麂,”他蹲下身,用手指比了比蹄印的大小,轻声判断道,“看这新鲜程度,它离开这里不超过半小时。”
“这是一种非常胆小谨慎的鹿科动物,也是丛林里顶级掠食者的重要食物来源。”
这个生态系统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让他既感叹又愈发警惕。
就在他绕过一片纠结缠绕的藤蔓时,脚下似乎踢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
低头一看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那不是石头。
拨开厚厚的腐叶层,一截被泥土和苔藓半掩埋的,呈现出灰白色已经高度骨化的东西,露出了它的全貌。
那是一段约有二十厘米长,带着粗糙纹理的鹿角!
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从潮湿的泥土中完整地取了出来。
鹿角很沉,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绿苔,但整体结构非常完整,没有明显的断裂痕迹。
从角的大小和形态判断,这很可能就是属于一只成年雄性赤麂的。
他将鹿角翻转过来,仔细地观察着它基部与头骨连接的部分。
“看这里,”他将鹿角的基座凑到镜头前,指着那个平滑而略带凹陷的圆形断面
“这个角盘的断面非常规整,像一个粗糙的石碗,也没有任何被暴力撕扯的痕迹。”
他用手指拂去上面的一点泥土,语气中带着一丝欣喜和感叹:“这是一支自然脱落的鹿角。”
“雄性赤麂和大多数鹿科动物一样,它们的角每年都会脱落一次,然后在春天重新生长出新的来。”
“这个角盘就是它去年生命周期结束的证明,然后它被大自然回收,静静地躺在这里。”
他用手掂了掂这截沉甸甸的鹿角,脸上非但没有恐惧,反而露出了一种发现宝藏般的神情。
“对于生存者来说,这东西的价值,远超一块新鲜的鹿肉。”
仔细地擦拭掉鹿角上的泥土和苔藓,那坚硬粗糙的质感,让他爱不释手。
他将那截宝贵的鹿角牢牢地固定在背篓的外侧,怎么运用它已经在他脑中成型。
“这东西……来得太及时了。”他颠了颠背篓,感受着鹿角沉甸甸的分量,对着镜头说道。
“我手中的石矛虽然能用,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燧石太脆了。每一次投掷或猛烈的撞击,矛尖都有崩裂的风险。”
“而鹿角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不是石头,而是骨骼,充满了韧性。”
“今晚如果时间允许,我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我的长矛,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
“我会将这鹿角最尖锐的角尖打磨成一个更致命的鹿角矛头,它的硬度足以刺穿厚实的兽皮。”
“而它的韧性能保证它在剧烈冲击下绝不会轻易碎裂,它会彻底替换掉那枚脆弱的燧石矛尖。”
“届时,我手中的将不再是一根随时可能失效的原始工具,而是一把真正可靠的武器。”
这次意外的发现,像一枚定心丸,让他面对这片残酷丛林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这里是生命的乐园,遵循着残酷的法则。
但对于一个懂得利用法则的智者来说,这片土地上无论是生机勃勃的生命,还是死亡留下的遗骸,都是可以让他活下去的宝贵资源。
大约在中午时分,当林予安翻过一道小小的山梁,正准备继续向上攀爬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猛地停住了脚步。
之前那种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混杂的典型亚热带山地森林,在这里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让他心脏都开始加速跳动的、充满希望的绿色海洋。
竹林!
一片广袤无垠的竹林,如同一道绿色的瀑布,从山腰倾泻而下,铺满了整个山谷。
高大挺拔的竹子,直插云霄,将天空切割成一片片翠绿的几何图形。
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筛落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不断晃动变幻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属于竹林的清冽香气。
“哇呜,一个完美的补给点……”他喃喃自语,脸上的凝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猎人发现宝藏般的狂喜。
他快步走进竹林,脚下的触感立刻变了,不再是坚硬的岩石和湿滑的腐叶。
而是一层厚厚松软的、由历年落下的竹叶堆积而成的地毯,踩上去几乎没有任何声音。
一边走一边对着镜头,用一种极其专业的口吻开始分析和科普。
“很多人可能有个误解,认为原始森林里就是清一色的参天大树。”
“但实际上在哀牢山这种亚热带山地,成片的竹林是生态系统非常重要且常见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某些林窗地带,也就是老树倒下后,阳光能够直射的地方,竹子这种生长极快的植物会迅速占据生态位,形成优势群落。”
他仔细地评估着这里的生态环境,“你们看这里是一片向阳的缓坡山谷,能够接收到充足的阳光。”
“同时竹林边缘地势明显更低,这说明地下水非常丰富,甚至附近可能有一条溪流。”
“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水源充沛——这简直是为竹子量身打造的生长天堂。”
他走到一丛竹子旁,用手触摸着那光滑而冰凉的竹竿,仔细观察着它的竹节和竹鞘。
“根据竹节的形态、高度和竹竿上的白色蜡粉来看,这很可能是云南的乡土竹种——甜龙竹,或者与之亲缘很近的某个大型丛生竹。”
“这种竹子材质坚韧,竹壁厚实,是制作各种容器和工具的顶级材料。”
“幸运的是,这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竹种,不是保护植物,我们可以放心地合理利用。”
林予安的目光在地面上快速搜索着,很快找到了他最渴望看到的东西。
在几丛老竹的根部,几根被厚厚竹叶覆盖,头顶尖尖呈宝塔状、包裹着褐色带绒毛外壳的嫩芽,正顽强地破土而出。
他蹲下身,用手指轻轻拂去上面的泥土,激动地对着镜头说:“春笋!甜龙竹的笋期就在早春二三月份。”
“它的笋体硕大、肉质肥厚、而且味道甘甜,几乎没有苦涩味,是当地人眼中的山珍。这是很棒的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来源!”
“有竹林,就意味着有丰富的生态链。”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挖出两根最肥嫩的春笋,一边继续分析道。
“竹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材料,也养活着这片森林里的许多居民。”
“比如红颊长吻松鼠,是典型的三有保护动物,喜欢在竹林里打洞筑巢。还有竹鼠,更是以竹根和竹笋为食的专家。”
“我必须在这里强调一点,很多人可能对竹鼠有误解,以为它们是可以食用的。”
“但自2020年国家出台最严禁野令之后,所有野生竹鼠的保护级别都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严禁任何形式的捕杀和食用。”
“它们是维系这片竹林地下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一环,不是我们的食物选项。”
“记住,在野外一个真正的生存专家,不仅要知道什么能吃,什么绝对不能碰。我们的底线必须和当地法律法规同步更新。”
“有了这些植食动物,就必然会吸引来它们的捕食者,比如我们昨天遇到的金猫,竹林同样是它们绝佳的伏击场所。”
“所以即便是身处宝库,警惕心也绝不能放松。”
这个发现,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他的计划。
“原计划推进三公里,但我们现在只走了一公里半。”
他站起身,环顾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竹海,“但是,在野外生存,死板地执行计划是愚蠢的行为。”
“当大自然为你提供了一个五星级的补给站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停下来,然后满怀敬意地收下这份厚礼。”
林予安立刻开始行动,他需要几样东西,容器、水、以及更多的食物。
“竹子,是自然界赐予生存者的瑞士军刀,它几乎能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
他的首要目标是制作几个竹筒,这将彻底颠覆他之前依赖蛇皮水袋和芭蕉碗的窘境。
让他拥有可以烧水煮汤的炊具,成为一个能喝上热水、吃上热汤的人。其生存质量和对抗失温风险的能力,也将发生质的飞跃。
但在没有斧头和锯子的情况下,如何从一整根坚硬如铁的甜龙竹上,获取一段段完整的竹筒?
“答案,还是火。我们要利用火,对竹子进行一次精准的微创手术。”
林予安在竹林里来回穿梭了近十分钟,像一个挑剔的工程师在检查材料。
眼神锐利地扫过一根根巨大的竹竿,他路过了好几根直径20厘米的竹王,那些巨物如同绿色的图腾柱,沉默地耸立在林间。
他只是走上前用手敲了敲其中一根,那梆梆的声响沉闷得如同在敲击一面石壁,他摇了摇头放弃了。
“大家伙……确实诱人,但它们的竹壁太厚了,用我手头的工具想烧断它,可能需要半天的时间和天文数字般的燃料。”
“生存的算法,收益必须远大于付出,所以我们要找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
他又检查了几根颜色翠绿,竹竿上还带着细密绒毛的新竹,只是看了一眼,便立刻走开。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