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248节
不是“Baby”不是“Sorry”,不是任何一首火遍全球,连圣诞节商场都在播放的冠军单曲。
而是那首出自2013年《Journals》专辑,那张被认为是比伯音乐生涯转折点,却在商业上远非成功的实验性专辑里的一首歌。
一首只有骨灰级粉丝才会翻来覆去聆听,一首被认为是比伯当年内心挣扎真实写照的“遗珠之作”。
而这个创作者,他竟然就这么简单粗暴地将这首完整的歌,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视频里,循环播放了整整三十七遍!
一开始,克洛伊觉得这种处理方式有些怪异。
但随着她沉浸在视频里,看着那个男人在无尽的循环中,一下一下地砍树、切割、搭建,她渐渐品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奇妙感觉。
油锯的轰鸣、斧头的脆响、锤子的敲击……这些现实的白噪音,与那首吟唱着“复苏”与“疗愈”的歌曲,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位!
仿佛那个男人在用现实的、艰苦的劳作,去回应音乐里虚幻的、内心的挣扎。
每一次循环,都像是一次自我叩问;每一次建造,都像是一次对叩问的回答。
单调的循环,非但没有让人感到枯燥,反而在这极致的重复中,将观众彻底拉入到主角那个孤独、专注的世界里。
克洛伊的呼吸变得急促,一种传教士般的使命感攫住了她。她必须告诉全世界,告诉每一个Belieber,这份最特别的“圣诞礼物”!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化作了一道残影,一条推文,承载着她此刻全部的激动与热爱,被发送了出去:【Beliebers!圣诞快乐!我发现了今年最棒的圣诞礼物!
一个中国的创作者在阿拉斯加荒野里建造木屋,他把“Recovery”这首歌,完完整整地循环播放了两个多小时!
这简直是我见过最疯狂,最浪漫的致敬!他简直活成了这首歌!】
她点击发送,这条推文,如同一滴落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粉丝们平静的圣诞之夜。
——
(第二更来啦!明天的跟新可能晚一点.因为ε=(ο`*)))唉.)
(逃是逃不掉了,你们看这像不像一杯月票。)
因不可抗力因素停更一天
就.唉.你们懂得,男人嘛~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总会有一些难以言说的事情。
老哥们,今晚12点不用等更新了,不过31号肯定更两万字补回来。
我可能得去避避风头,因为一本,十年写书无人问,一朝药娘天下知的小说《你这仙修的对吗》炸营了。
祝大家七夕快乐吧
第241章 潜在的威胁!
12月26日,威斯曼当地时间。
一夜之间席卷全球互联网的风暴,似乎并未对这片位于世界尽头的土地,产生丝毫影响。
太阳依旧懒洋洋地挂在天边,雪原依旧广袤无垠,空气依旧寒冷而纯净。
生活,依然要回归其最朴素的本源,那些飞速跳动的数字和天文般的收益,固然能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但终究无法替代壁炉里燃烧的火焰,家人温暖的拥抱,以及在这片土地上亲手创造新生活的踏实感。
上午九点,林予安将壁炉里的火烧得更旺了一些,添了几块干燥的桦木,然后穿上了他最厚实的防寒服。
那是一套军绿色带有Gore-Tex涂层的分体式防寒工作服,内里填充着厚实的Primaloft保暖棉,足以抵御零下四十度的严寒。
“我要去斯坦大叔那里一趟,把我们的鸡接回来。”他对正在客厅地毯上陪孩子们玩耍的艾莉娅和艾米丽说道。
“接鸡吗?开那台大家伙去?”艾莉娅抬起头,二十只成年的鸡,可不是个小数目,那台灵活的雪地摩托显然无法胜任。
“当然。”林予安笑了笑,穿上厚重的Sorel防寒靴,“只有它才装得下,我顺便再检查一下主路有没有新的积雪,昨晚的风有点大。”
“路上小心,亲爱的。”艾米丽正将一块磨牙饼干递给试图站起来的奥莉维娅,她温柔地叮嘱道,“注意安全。”
林予安点了点头,给了她们一个安心的眼神,拎起一副厚实的皮质手套,走出了木屋。
室外的空气瞬间包裹了他,那是一种干冷的,能刺痛鼻腔的寒意。呼出的白气,在眼前凝结成一团久久不散的雾。
他径直走向了那台如同黄色钢铁猛兽般的徐工XC760K装载机。
经过短暂的预热,伴随着一阵低沉而有力的轰鸣,这台可靠的伙伴在严寒中被顺利唤醒。
驾驶室的暖风系统开始工作,很快便吹散了玻璃上的薄霜,露出了外面那个冰雕玉砌般的纯白世界。
林予安将几个早已准备好专门用于运输活禽的大型塑料运输笼放进巨大的铲斗里,然后敏捷地爬进了温暖宽敞的驾驶室。
在发动引擎前,他熟练地按下了驾驶台侧面的大疆Osmo Action 4运动相机,开始无声地记录下今天的工作。
“嗡——嗡——”
装载机沿着被自己清理出来的主路,缓缓向斯坦的家驶去。驾驶室里视野开阔,隔音效果良好,将外界的严寒和噪音隔绝在外。
这让他有了一段难得可以安静思考的时间,思绪也在这片广袤的雪原面前,渐渐回归到了阿拉斯加应有的沉稳节拍中。
他一边驾驶,一边留意着路两旁的林线,观察着是否有新的动物踪迹。
这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视线所及之处,除了黑色的针叶林和白色的积雪,再无第三种颜色。
天空是高远略显苍白的蓝色,太阳像一枚冷漠的银币,无力地挂在天边,投下长长的、蓝色的影子。
雪后的森林格外寂静,静得仿佛能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偶尔有风吹过,松枝上的积雪会“簌簌”地落下,如同无声的瀑布。
除此之外,整个世界只剩下装载机轮胎链条碾过积雪时发出的“咯吱”声,和康明斯引擎那低沉的轰鸣。
这种极致的孤寂,曾是许多淘金者和探险家最终发疯的原因,但对林予安来说,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它像一块巨大的滤网,过滤掉了现代文明所有的喧嚣、浮躁和焦虑,只留下最纯粹的、关于生存与自由的思考
然而,就在他即将到达斯坦家附近的一片开阔地时,眼角的余光却瞥见了一丝与这份宁静格格不入的异常。
他下意识地松开油门,平稳地将装载机制动,然后按下了仪表盘上那个红色的驻车制动按钮。
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嗤”的气动声,这台钢铁巨兽彻底停稳。
他眯起眼睛,望向右侧大约五十米外的一片空地。那里的积雪上,有一大片深色的血迹,在纯白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刺眼。
血迹周围的雪地被踩得一片狼藉,无数动物的脚印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林子的深处。
林予安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没有下车。在这片土地上,坐在装载机厚重的驾驶室里,远比站在雪地里安全得多。
他仔细观察了片刻,很快就从那些脚印中,辨认出了两种主要痕迹,一种属于一头体型庞大的成年驯鹿。
而另一种,则属于一个数量至少在十只以上的灰狼群,这是一个捕猎现场。威斯曼本地的狼群,在这里围猎了一头驯鹿。
这本是阿拉斯加荒野中,每天都在上演再正常不过的自然法则。
但有两点,让林予安的心中警铃大作!因为这里距离斯坦的木屋只有不到一公里,距离他自己的家也只有三公里。
对于领地意识极强的狼群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距离。
它们通常会尽可能地远离人类活动的气味和痕迹,将捕猎和进食的地点,选择在领地的更深处。
像这样堂而皇之地在人类定居点附近捕猎进食,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度反常的行为。
他看到了一串格外巨大的狼脚印,比周围其他狼的脚印,要大出近三分之一。从脚印的深度判断,这头狼的体重恐怕相当惊人。
这无疑是这个狼群的“阿尔法”头狼。正是这串巨大的脚印,让他第一眼产生了这不是我熟悉的动物的错觉。
更重要的是,现场虽然血腥,但驯鹿的残骸却并不多,这说明狼群并没有在原地将猎物分食干净。
而是将大部分的肉块,拖拽进了林子的深处。它们似乎只是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宣告式”的进食。
林予安的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他立刻排除了“巧合”这个最天真的选项。动物的行为,背后都有着最原始、最直接的动因。
这是……一次试探?还是一次挑衅?
他想起了关于狼群智慧的种种描述,它们会通过在领地边缘留下猎物的残骸,来向入侵的同类或其他掠食者宣示主权。
而现在,它们将这次示威的地点,选择在了距离人类如此之近的地方。它们想干什么?
难道……它们因为某种原因,已经开始将这个拥有温暖木屋、还拥有鸡群的人类定居点,视为了一个潜在的“食物储藏库”?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这都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这种不加掩饰的侵略性,已经超越了生存所需,更像是一种挑衅。
他默默地记下了这个位置,用手机的GPS做了个标记,然后重新启动了装载机。
只是这一次,他的眼神变得更加警惕,目光如同雷达般,扫视着道路两旁任何一丝可疑的动静。
几分钟后,斯坦那栋熟悉的木屋终于出现在视野里,让林予安那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斯坦的家,是一栋同样由他自己建造的,更具传统风格的木屋。当林予安到达时,斯坦正戴着一顶毛线帽,在清理屋顶的积雪。
“嘿,林!你来了!”斯坦看到他,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带着一丝粗犷的暖意。
他指了指林予安身后那台黄色的大家伙,“看来今天是个大工程。”
“早上好,斯坦。”林予安从驾驶室里跳下来,笑着回应,“来接我们的小鸡回家。”
斯坦从梯子上爬下来,拍了拍手上的雪,“走吧,你的小家伙们已经等不及了。”他领着林予安走进了屋后那个温暖干净的棚屋。
一股混合着干草和禽类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棚屋里,几十只羽毛丰满的尚蒂克利尔鸡正在各自的隔间里悠闲地踱步。
它们通体覆盖着厚实的、黑白相间的羽毛,那是一种类似“横斑”的漂亮花纹。它们的鸡冠和肉垂都非常小,紧贴在头部,这是为了防止在极端低温下被冻伤。
与普通鸡相比,它们的体型更敦实,腿也更粗壮,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穿着厚实毛衣的“小坦克”,眼神明亮,看起来精神极了。
“看看这些家伙,多漂亮。”斯坦的脸上充满了自豪,那神情,如同一个向人炫耀自己得意作品的艺术家。
他随手抓起一只,那鸡也并不惊慌,只是在他粗糙的大手里安分地待着,“尚蒂克利尔鸡,现在已经长大了。这可不是你在商店里能买到的那些品种鸡。”
“这是几十年前,一个叫威尔弗里德·沙特兰修士的家伙在加拿大魁北克培育,花了十几年时间,一点点杂交培育出来的宝贝。”
“首先,他选了以产肉闻名的黑康沃尔鸡。然后,引入了高产的白来航鸡。为了让这鸡既温顺又强壮,能适应各种环境,他又加入了白普利茅斯岩的血统。”
“最后,他找到了白怀恩多特鸡。这种鸡有个宝贵的特征,它的鸡冠和肉垂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紧紧贴在头上。这正是对抗严寒的终极武器!”
“他就像个耐心的炼金术士,花了十几年时间,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来自不同品种的‘黄金基因’一点点地提取、融合,经过无数代的繁育,最终才炼成了这个宝贝。”
他指了指鸡那几乎看不见的鸡冠:“看到没有?几乎看不见的枕冠。这是最关键的抗寒特征之一,那些长着巨大鸡冠的鸡,在阿拉斯加的冬天,用不了一个晚上,脑袋上的肉就得被冻掉。”
“它们的羽毛也特别厚实,是双层绒羽,就像穿了两件羽绒服,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气候,而且性格温顺,不容易打架,非常适合圈养。”
斯坦将手里的鸡放回隔间,继续介绍道:“最重要的是,它们是双优品种。母鸡的产蛋率非常稳定,即使在极夜的冬季,只要你补充足够的光照和蛋白质,它们也能保证不错的产量。”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