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241节
“那个临时棚子根本防不住这些饥饿的掠食者。所以从那天起,我就决定,不等你了,必须立刻建造一个真正的‘鸡舍’!”
她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道:“但这又带来一个新问题:新鸡舍要在原地重建,那我们剩下的二十只香特克利尔鸡,它们住哪儿?”
“我只能硬着头皮给斯坦大叔打了个卫星电话,他答应得很爽快,‘我的鸡舍大得很,多二十只完全不算事儿,拉过来吧’。”
“你知道在暴风雪后的晚上,戴着头灯,把二十只吓破了胆的鸡从一个棚子里抓出来,塞进箱子里有多难吗?”
“那些家伙咯咯哒地乱飞,羽毛和木屑到处都是。我和艾米丽就像在抓泥鳅一样,把两个折叠禽类运输箱都塞得满满当当。”
艾米丽也笑着补充道:“就那么一小段去斯坦大叔家的路,感觉像走了一个世纪。我这辈子都没听过那么多鸡一起抱怨的声音。”
“把它们安全地寄存在斯坦大叔那之后,我才算能腾出手来。我结合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那些节能方案,画了一份图纸就开工了。”
她捏了捏自己的肩膀,脸上既有疲惫也有兴奋:“你储备的那些木板和保温材料都帮了大忙。”
“这一个多月,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工地上。按照我的进度,再有几天差不多就能完工了。”
她抬起头,看着林予安,绿色的眼眸里充满了笑意和一丝如释重负。
“不过现在你回来了,我想……也许今天我们就能让那些鸡住进新家了。”
林予安听完,心中充满了震撼。他没有想到,在他不在的日子里,艾莉娅不仅守护着这个家,更是在独立建设着这个家。
他用力地揉了揉威士忌和蜜糖的脑袋,低声赞道:“好样的,乖孩子们,守护了我们的小鸡们。”
他的声音充满了即将投入战斗的利落与果决:“艾莉娅,把你的图纸拿给我,顺便带我去视察一下‘首席工程师’的工地。”
艾莉娅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光彩,她一扫之前的疲惫,从桌上拿起一张卷好的图纸,干脆地应道:
“图纸在这儿!照明灯也早就充满了电,就等你这个总承包商来验收和收尾了!”
林予安已经穿好了外套,他接过图纸展开扫了一眼,立刻就看懂了艾莉娅设计的精髓。
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堆肥热循环、外部检蛋口……所有细节都堪称完美,甚至在结构加强方面,比他自己初步的设想还要周全。
他抬头看向艾莉娅,脸上带着一丝笑容:“非常棒的设计。走吧,让我们在今晚之前,完成我们家的第一个‘夫妻联合项目’。”
木屋东南角,距离主屋约五十米的一片平地上,一座半成品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黑暗之中。
林予安和艾莉娅走到近前,将两盏大功率LED移动照明灯分别放置在工地的对角。
随着开关被按下,两道雪亮的光柱瞬间撕裂了黑暗,将整个工地照得亮如白昼,连空中飘落的细密冰晶都清晰可见。
艾莉娅的工作成果,比在屋里听到的描述更令人震撼。
一座走入式的单坡屋顶鸡舍,其主体结构已经完全落成。地基由混凝土桩支撑,完全隔绝了与地面的缝隙。
由四乘四木方构成的框架,搭建得严丝合缝。蓝绿色波纹金属屋顶已经铺设完毕,完美地覆盖了整个建筑,在灯光下反射着金属光泽。
鸡舍的整体布局分为左右两区,左侧是约八平米的主屋区,外墙已经用带着原始树皮边缘的毛边木板钉好,充满了粗犷的质感。
右侧近二十平米的活动区,也已经用细密的五金网围起了三面,只剩下朝南的一面还保留着巨大的开口。
“我的天,艾莉娅……”林予安走上前,用手套拍了拍粗壮的立柱,感受着那份坚实,“你这不是建了一半,你已经完成了骨骼、皮肤和屋顶,只剩下内脏和保暖层了。”
“听起来有点恶心”艾莉娅被他的比喻逗笑了,随即指了指主屋内部,“但你说得对,下一步就是最关键的绝缘保暖和密封了,但一个人很难一边扶着内墙板一边固定。”
“现在,你有我了。”
林予安活动了一下肩膀,拉开主屋那扇已经装好的小木门,率先走了进去。
内部,是一个完全由木方构成的空框架,冷风从外墙木板的缝隙中丝丝渗入。
“艾米丽已经把咖啡送过来了,放在门口的保温箱里。”
艾莉娅跟着他走进来,将一盏灯放在地上向上照射:“工头先生,请下指令吧~”
林予安环顾四周,大脑飞速运转,瞬间便制定好了最优的施工流程。
“那我们的工作顺序是这样:密封所有外部缝隙,填充绝缘层,安装内墙板,处理南向的采光面,最后,完善内部设施。”
“我们分工合作,你负责测量、切割轻质材料和辅助,我负责切割重料、填充和固定。目标是在晚餐前,完成主体的保温工程。”
“明白!”
一场与极夜严寒对抗的建造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林予安首先处理外墙的缝隙,他没有用传统的填缝剂,那在低温下很难固化。
他取来一卷专用的建筑防水胶带,这种胶带在极低温度下依然能保持极佳的粘性。
拿着一把刮板,仔细地将每一条木板接缝都用胶带彻底封死,确保不会有一丝冷风能直接侵入墙体。
完成了外部密封,真正的核心工作开始了。
林予安从集装箱仓库里拖出几大包保温材料——岩棉。将一台便携式切割台稳稳地放在鸡舍门口的雪地上,戴上防尘口罩和护目镜。
“艾莉娅,开始测量。”
艾莉娅抽出卷尺,动作干练。她先是测量了墙体上两个主立柱之间的宽度,尺头精准地卡在木方内侧。
“宽度,五十九点五厘米。”她大声报出,声音清脆。
林予安点点头,划开一包岩棉的包装,抽出一大块厚实的岩棉板,平放在切割台上。
他用一把专门切割保温材料的长锯条刀,如同切割一块巨大的蛋糕,精准地从整块岩棉上裁下所需的大小,边缘整齐,尺寸分毫不差。
将裁好的第一块岩棉递给艾莉娅,她接过去,走进鸡舍主屋内部。先将岩棉块的底部对准下方的横梁,然后双手用力缓缓地向上推。
岩棉块以一种极其治愈的方式,被一寸一寸地“挤”进了木质框架之间,贴合得严丝合缝。
一场高效而默契的流水线作业开始了。艾莉娅在内部负责测量和填充,林予安则根据她报出的尺寸,将一块块裁好的岩棉递进去。
他们从墙壁开始,一块一块地填充。很快,主屋内部的四壁,都被这层厚实的黄色岩棉所覆盖。
接着是单坡屋顶的下方。林予安踩上一个稳固的木梯,将艾莉娅递上来的岩棉块,以同样的方式,将天花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填满。
当所有的岩棉都填充完毕,林予安从材料堆里拖出了几张巨大的胶合板。
“现在把它彻底密封起来。”
林予安再次拿起卷尺和圆锯,开始切割内墙板。这一次,不仅要考虑长宽,还要在板材上预留出图纸上规定的那个用于通风的窗口位置。
他将切割好的第一块胶合板递给艾莉娅,她接过去,靠在内墙框架上,用身体和膝盖勉力顶住。
林予安随即走进主屋,拿起了已经装好十字批头的电动螺丝刀。
“嗒-嗒-嗒”
伴随着一阵阵干脆利落的声响,一颗颗黑色的螺丝被精准地拧入木方。
螺丝的长度经过精确计算,刚好能穿透胶合板,牢牢地咬合在后方的木质框架上。
夫妻两人配合无间,一个负责扶着板材定位,一个负责快速固定。很快,主屋的内部就被一层胶合板完全包裹。
完成了主屋的保温,天色已经进入了极夜里最“亮”的时段,将雪地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蓝色。
他们没有停歇,转而开始处理活动区那个巨大的南向开口。
“双层中空聚碳酸酯板,被动式太阳房的核心,我们未来的鸡蛋就靠它了。”林予安从集装箱仓库里搬出几块巨大的半透明板材。
安装这种大尺寸的板材,对精度要求极高,林予安先是在木质框架接触板材的所有边缘,均匀地打上了一圈黑色耐低温密封胶。
然后和艾莉娅一起,将第一块聚碳酸酯板抬起,精准地嵌入到框架中,轻轻按压,让板材边缘与密封胶紧密贴合。
接着,他取来了预先切割好的木质压条覆盖在板材的边缘,然后用电动螺丝刀,每隔二十厘米,就打上一颗带防水垫圈的螺丝。
这种“密封胶+内外压条”的双重固定法,使得整个窗户坚固无比,密封性达到了极致。
当最后一块半透明板材被固定到位时,鸡舍整个活动区彻底封闭了起来。等到夏季就可以把部分胶合板拆下,换成钢丝网以保证透气性。
时间在专注的劳作中悄然流逝,虽然外面依旧是极夜,但南方的天际线似乎正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
微弱的暮光透过聚碳酸酯板,在鸡舍内部投下了柔和明亮的光斑,整个空间瞬间充满了生机。
但这只是完成了鸡舍“上半身”的武装。林予安很清楚,在极寒地区,真正的温暖来自于脚下。
“好了,艾莉娅,现在,开始我们的生物供暖工程吧。”
然后,他从木屋附近的柴棚铲出了盖木屋时候积攒的干燥松木屑,这些平时是用来做水暖系统的燃烧材料。
“深垫料系统,这是我们不耗电的地暖。”
他和艾莉娅一起,用铁锹将松木屑均匀地铺满了整个鸡舍主屋的地面,铺得极厚,最终形成了一个厚达三十厘米的柔软木屑层。
林予安踩在上面,脚下传来柔软的触感,“接下来的整个冬天,我们都不需要清理鸡粪,只需要定期在上面铺一层新的木屑就行了。”
他向艾莉娅夸奖道:“亲爱的,你这个方案真的是天才的想法。底层的鸡粪会和木屑混合,微生物会开始分解它们。”
“这个过程就像一个缓慢燃烧的‘堆肥反应堆’,会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
“这层厚厚的垫料,本身就是绝缘层,而它内部产生的生物热,会从下而上地为整个鸡舍供暖。”
这个系统,将废物转化为了宝贵的热能,是一个完美的生态闭环。
完成了至关重要的地面工程,最后的收尾工作才真正充满了乐趣。
林予安先走到外墙,看着艾莉娅早已按照图纸预留出的那个方形开口—外部检蛋口。
他利用几块废木料和合页,制作了一个可以从外部向上翻开的、与外墙风格统一的古朴小门,并装上了铜质插销。
接着,他回到内部,在检蛋口对应的位置,用木板搭建了几个舒适的产蛋箱。
他又用一根光滑的桦木树干,斜斜地固定在屋内,做成了一条从地面延伸到高处的栖木坡道。
他满意地拍了拍固定的栖木,直起身子环顾着这个温暖而坚固的主屋。
检蛋口、栖木、保温墙体、深垫料地面……所有物理设施都已到位。
但他知道,对于维持一个高产的鸡群来说,物理的温暖还不够。极夜漫长,鸡群的产蛋率会受光照影响,因此,生理上的‘光照欺骗’也必不可少。
而无论是恒定照明还是其他内部设施,这两者,都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能源核心。他转身走出鸡舍,艾莉娅好奇地跟了出来。
第236章 圣诞家宴
林予安径直走向那个巨大的集装箱仓库,片刻之后,他提着一个橙黑相间的方形设备走了出来。
箱体侧面印着醒目的白色字体:Jackery Explorer 2000 Pro。(电小二户外电源2000 Pro)
林予安将这个看起来像个大号手提箱的设备提进鸡舍,稳稳地放在角落一个预先搭好的木架上。
艾莉娅的眼睛亮了:“用便携式电源?亲爱的,我还以为你会直接从我们主屋的中央电池组拉一条地埋电缆过来。我们那个宝贝疙瘩,多带一个小小的鸡舍不是绰绰有余吗?”
“地埋电缆是最终方案,但现在,这个更灵活。而且,我算过一笔账,这个方案的能效比高得惊人。”
艾莉娅看着他手里的两个插头,也开始心算起来:“让我想想……一个9瓦的灯泡,我们计划每天光照14小时,那一天就是126瓦时。”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