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199节

  而在这片“银河”之中,还夹杂着几个更加庞大、颜色更深的身影,那是三条体型硕大的湖鳟!

  它们被更大的网眼牢牢困住,身体剧烈地扭动,每一次挣扎都带动着一大片渔网随之震颤,显示出它惊人的力量。

  林予安一边用尽全力地向后拖拽着渔网,一边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理解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挂在网上的鱼,一个关键的细节让他瞬间茅塞顿开。

  他发现,大部分的鱼,都不是从渔网上游笔直地撞进来,而是以各种混乱的角度挂在网上,有的从下游方向逆流而上被挂住,有的甚至是侧身被缠住!

  他在剧烈的喘息中,对着镜头断断续续地解释道:“伙计们……我制造的陷阱,可能变成了一个混乱的杀戮场!”

  当最后一段渔网被完全拖上冰面时,林予安终于松开了手中的绳子。

  十五米长的刺网上,几乎每一个有效的网格里,都挂着一条鱼。整个冰面上,瞬间被一层还在跃动的银色所覆盖。

  他没有立刻欢呼,只是眨了眨眼,视线死死地锁定在眼前的收获上。沿着渔网的边缘,一步一步地走着,目光在网中的每一个细节上反复扫视。

  他需要确认,需要用眼睛去验证他在收网时脑中闪过的那个疯狂的理论。

  “看这里。”他蹲下身,伸出因用力而指节发白的手指,拨开一条还在弹跳的红点鲑,露出了下方被缠得更紧的一条白鱼。

  “还有这条白鱼,它的鱼鳞已经被网线勒进了肉里,鳃盖被死死卡住,显然是第一批撞网的,它的挣扎痕迹,和周围的红点鲑完全不同。”

  林予安站起身,向前走了几步,再次蹲下,指着另一个让他瞳孔收缩的画面。

  “还有这个。”他指着一条挂在网上的红点鲑,它扭曲的嘴里,还卡着半截白鱼的尾鳍!

  “它是在捕食攻击那条已经被网住的白鱼时,自己也一头撞了进来,速度太快,连猎物都没来得及吞下去。”

  “这些都是连锁捕食的证据,一切的开端,就是我的气味炸弹。它吸引来了第一批牺牲者,那些嗅觉灵敏的白鱼和一些其他小型底栖鱼类。它们最先撞上渔网,被挂在上面。”

  “它们垂死的挣扎和释放出的信息素,就像是无数个在水中发出警报的诱饵!与我的气味炸弹配合,然后就发生了第二幕.”

  他指向几条被死死缠住的,体型明显小一圈的白鱼,继续解释道:“然后,成群的北极红点鲑被这双重刺激,彻底引爆了捕食本能!它们陷入了一种竞争性的捕食狂热!”

  “在这种状态下,鱼群的智商会急剧下降,攻击性和竞争性会压倒一切。它们的目标,就是那些已经被挂在网上,唾手可得的白鱼!”

  “当它们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抢夺这些美餐时,在冲击和混乱的推挤中,它们自己也一头扎进了这张几乎看不见的刺网里!”

  “一条红点鲑被挂住,它自身的挣扎又会进一步加剧这片水域的混乱,释放出更多的紧张信号,吸引来更多的同类陷入这个疯狂的循环!”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几条巨大的湖鳟身上,脸上露出了一丝激动。

  “而当这面墙上的红点鲑数量达到顶峰时,最终的‘收割者’登场了!这些大家伙——湖鳟,被这片水域中前所未有的、高密度的红点鲑鱼群吸引而来。”

  “对于它们来说,这里就是一场盛大的自助餐!当它们张开大口,冲向那些挂在网上、动弹不得的红点鲑时,它们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所以,这不是四十多条鱼碰巧撞上了网,而是一场大鱼吃小鱼发展而成的,完美捕食链陷阱!”

  林予安继续巡视,眼前的景象不断印证着他的推断,他看到许多红点鲑的身体上,有其他鱼留下的新鲜齿痕和抓痕,这正是在高密度鱼群相互争抢时才会留下的痕迹。

  有些鱼甚至不是头部撞网,而是身体侧面被混乱的同伴推搡着,硬生生地挤进了网格里,被卡得动弹不得。

  然后,他的脚步停在了那几条巨大的湖鳟面前。这几条大家伙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其中一条最大的,它那布满细密倒刺的巨口,正凶狠地咬在一条红点鲑的腹部。

  那条红点鲑的身体已经被咬穿,暗红色的内脏和鱼血从伤口处渗出,将周围的冰面染成了一小片污浊的红色。

  这条湖鳟的头部虽然穿过了几个被它撑大的网眼,但它宽阔的鳃盖和厚实的胸鳍,却被坚韧的尼龙线死死地勒住,每一次它发力挣扎,都能看到尼龙线陷入它的皮肉之中。

  “捕食链陷阱……”林予安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

  他伸出手,触碰了一下那条湖鳟冰冷的身体,透过手套指尖传来的触感是如此的真实。

  这让他的情绪无比激动!似乎又看见冠军王座再向他招手!

  许久后,他缓缓地站直了身体,没有立刻看向镜头,而是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混杂着血腥与冰雪味道的空气。

  几秒钟后,他重新睁开眼,面对镜头,脸上没有狂喜的笑容,而是一种近乎于恍惚的,不敢置信的表情。

  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嘴,却只发出了一声意义不明的轻笑,然后摇了摇头,仿佛在嘲笑自己之前的担忧和紧张。

  “伙计们,我做到了!我真的做到了!”他重复了一遍,这一次,声音大了许多,充满了不可动摇的肯定!

  那种压抑了许久的紧张、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这一刻被眼前这一幕彻底彻底击碎!

  他开始笑了起来,起初只是嘴角微微上扬,然后笑意越来越大,不受控制地扩散到整个面部。

  笑着,笑着,最后猛地抬起头!

  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这片冰封的天地,然后,那积蓄到顶点的激动情绪,终于化作一声响彻冰原的嘶吼!

  “啊——!!!”

  那吼声中,有耗尽体力的疲惫,有赌上一切的紧张,有计划成功的狂喜,更有战胜自然,掌控命运的满足!

  他赢了,这四十多条鱼,有着丰富的优质的蛋白质和脂肪,是接下来几十天里,他在这个冰封世界生存下去的最坚实的保障。

  未来他再也不用为食物和脂肪担忧,他用一场完美的豪赌,虽然消耗了所有的毛鳞鱼,但他赢回了足以让他在这里度过几十天的最大收益!

  ————

  (2:03,今日更新来了,晚了一点。)

  (还有4天开奖,记得投月票获取抽手机资格哦。还有投15月票可直接领取求生手环哦。镁棒挺好玩的,我已经成功打出火了。)

第207章 不速之客!

  那响彻冰原的嘶吼,带走了林予安心中积蓄的所有压力,也耗尽了他最后一丝纵情狂喜的力气。

  他缓缓地放下双臂,胸口如同一个破旧的风箱般剧烈地起伏着,大口地呼吸着冰冷的空气。

  极度的兴奋过后,眼神逐渐恢复了属于猎人的冷静和锐利。

  眼前这片由四十多条鱼组成的银色收获,既是胜利的勋章,也是一个巨大的、正在倒计时的麻烦。

  如此浓烈的鱼腥味,在这片对气味极其敏感的冰原上,就是一个向方圆几十公里内所有捕食者广播的开饭信号。

  狼、狼獾,甚至更远处的北极熊,它们灵敏的鼻子很可能已经捕捉到了这股味道,并开始向这里移动。

  他必须耐下心来一条一条地解鱼,虽然这样更慢,但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刺网的完整性。

  “现在,是考验耐心和技术的时候了。”他对着镜头,语气虽然急促,但眼神却异常专注。

  “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损耗,将这些鱼从网上解下来。这会很麻烦,但这是必须做的。”

  没有立刻开始动手,而是先大步走回冰钓棚,将里面那个燃烧着木炭和干柴的铁皮桶,小心翼翼地拎了出来。

  铁皮桶的提手被烧得滚烫,但他戴着厚实的手套,稳稳地抓着提手,将这个“移动的壁炉”直接放在了那堆巨大的鱼获旁边。

  炽热的火焰在凛冽的寒风中跳动得更加剧烈,橘红色的火光映照着周围的冰雪和那一堆鱼获,形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

  林予安对着镜头,脸上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微笑,“在这样的低温下长时间进行精细作业,最大的敌人就是手指僵硬导致失去触觉。”

  “我虽然戴了防水手套,可以隔绝湿气,但无法阻止热量通过接触冰冷的鱼体而快速流失。”

  “但有了这个移动火源,我就可以随时为双手取暖,确保我的操作精度不会下降。”

  他伸出戴着手套的双手,在火桶上方烤了烤,感受着热量迅速穿透手套材质,让指尖恢复了温暖和敏锐。

  准备工作就绪后,他才走到那堆“银色地毯”旁,跪在雪地上,开始了他漫长而精细的“解鱼”工作。

  处理的第一条,是一条被卡得最紧的红点鲑,它的头部已经穿过了网眼,但张开的鳃盖和肥硕的身体被坚韧的尼龙线死死地勒住。

  他没有硬拽,那是最低效、也最伤渔网的做法,他用一只手的手指,捏住鱼头,用力地将鱼鳃合上。

  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像拨动琴弦一样,小心翼翼地将缠住鳃盖的尼龙网线一根根地向外剥离。

  他的手指在冰冷的鱼身和湿滑的网线之间快速翻动着。当所有的网线都从鳃盖上解脱后,他将鱼身反向从网眼中推了出去。

  “噗”的一声轻响,第一条鱼成功地被解放了出来,完好无损的渔网只在它的身体上留下了一圈浅浅的勒痕。

  对着镜头展示了一下:“看,这就是正确的解法。关键在于收紧鱼鳃,然后反向推送。如果正向拉扯,鱼鳃会张得更大,卡得更死。”

  他用同样的方法,飞快地处理着那些被标准方式卡住的红点鲑。

  一条,两条,三条……他身边的雪地上,鱼获越堆越多。

  但很快,他就遇到了更棘手的麻烦,那几条巨大的湖鳟。

  它们的体型太大了,头部和身体被好几个撑破的网眼和周围的网线胡乱地缠在一起,像一个乱糟糟的毛线球。

  面对这种情况,他展现出了更强的耐心。

  先是制作了一个木质织网梭,用它扁平的尖端,像一把手术刀一样,探入缠绕的网线之间,一点一点地挑开死结,理顺线头。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时间和眼力,尤其是在凛冽的寒风中。每隔十几分钟,他必须停下来,把手放在炉火上方烤一烤。

  直到指尖恢复了那份对细微触感的敏锐,才再次回到工作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就像一个专注沉默的工匠,有条不紊地重复着解鱼、暖手、再解鱼的循环。

  最终,在耗费了将近一个小时后,最后一条,也是最大的那条湖鳟,被他成功地从渔网上“剥离”了下来。

  他站起身,舒展了一下因为长时间跪姿而变得僵硬的腰背。

  然后,看着眼前那张虽然有些拉伸变形、但主体结构完好无损的渔网,和旁边那堆完整的鱼获,脸上露出了充满成就感的笑容。

  “搞定了。”他长舒了一口气。

  “这比直接砍网慢了至少三倍,但.”

  他拎起渔网的一角,展示给镜头看,“网还是完好的,这意味着,我的‘印钞机’还能继续工作。”

  “这一个小时的辛苦,换来的是避免修复渔网而花费更长的时间,这笔交易,非常划算。”

  他将渔网仔细地清理掉上面残留的冰屑和水草,然后才开始面对下一个最棘手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将这批总重量超过四十公斤的战利品,高效安全地运回庇护所。

  这些鱼在他解网的过程中,已经彻底冻得像石头一样,敲起来“梆梆”作响。

  “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他一边快速地思考,一边对着镜头解释他的思路。

  “好事是,它们不再流血,气味散播会减弱,便于堆放。坏事是,它们变得又硬又滑,单个携带非常麻烦,而且总重量一点没变。”

  “不过,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到了。”他对着镜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他从冰钓棚的角落里,拖出了一个之前被他用来当置物架的东西。那正是他前几天制作的、专门用来拖拽木柴的简易树枝拖马。

  将这个拖马放在雪地上,然后开始了装载工作。他将那些冻得邦邦硬的红点鲑,一条一条整齐地堆放在树枝拖马上。

  他巧妙地利用了鱼的大小和形状,将它们互相交错、卡位,使得整个堆垛异常稳固,即使在颠簸的雪地上也不会轻易散架。

  它们的硬度在此刻反而成了优点,四十多条鱼,大小不一,很快就在拖马上堆成了一座错落有致的银色小山。

首节 上一节 199/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