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185节

  再次拿起了那把刚刚立下大功的冰钻。

  他不需要钻一个完整的,贯通的冰洞。他双手握住T形手柄,以一种更轻柔、更可控的力道,开始缓缓地旋转。

  锋利的刀翼切入冰层,发出轻微而连续的“沙沙”声,当他感觉钻头的深度已经达到约十厘米时,便立刻停下。

  一个深度足够,但并未穿透冰层的、完美的圆柱形浅坑,便出现在了冰面上。

  他用这种“只钻不透的方法,在棚屋的四个角,分别制作了四个用于固定地钉的锚孔。

  然后,他将木钉的尖端放入孔中,

  接着,他生起火堆,用铁皮桶热了一些雪水出来,分别浇灌在四个木钉与冰孔的缝隙里。

  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这些水在几分钟内就迅速冻结,发出了轻微的“咔咔”声,将木钉和整片冰面,严丝合缝地冻结在了一起。

  他用尼龙绳,将A字棚的底部框架和这四个坚如磐石的地钉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现在,就算是狂风,也休想撼动它分毫。

  庇护所固定完毕,他开始处理两端开放的开口。他将其中一个开口,正对着上游吹来的、微弱但持续的寒风方向。

  然后,他开始用双手和斧头,从周围的雪地上切下一块块压实的雪砖,在那个开口处,堆起了一道厚实的,半月形的雪墙,将风完全挡住。

  一个完美的、三面合围的冰钓小屋,终于成型。

  他钻进这个小小的空间,将装备一一放好,他又拿出那个铁皮桶,在里面引燃了一小堆木炭。

  没有浓烟,只有纯粹的炙热的能量,温暖的红光瞬间照亮了棚内狭小的空间,将刺骨的寒气驱散。

  火炉散发的热量,被两侧的柳条席和背后的雪墙反射回来,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微气候。

  现在,他拥有了在这片冰原上进行长时间作业的最重要的资本——温暖。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他拿起那把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冰钻,开始在棚屋的中央,也就是那棵巨大沉木的正上方,开凿今天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冰洞。

  “咔——嚓——咔——嚓——”

  清脆而有节奏的切削声,在安静的棚屋内显得格外清晰,几分钟后,伴随着“噗”的一声,冰洞贯通。

  他清理掉洞口的碎冰,然后才拿出他自制的冰钓杆,在有韧性的碳纤维杆身系上鱼线,穿上铅坠,最后在鱼钩上,挂上了一小块散发着浓郁腥气的兔子内脏。

  他将鱼线缓缓地放入那深不见底的、漆黑的冰洞中,感受着铅坠带着鱼饵,不断地向着那片潜伏着生机的水下森林沉去。

  然后,他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个他之前闲暇时用几根短木棍和尼龙绳制作的简易马扎,稳稳地坐在了冰洞旁。

  庇护所之外,是另一个世界。

  凛冽的寒风,正从上游毫无阻碍地吹来,卷起地上的浮雪,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流蛇,贴着广袤的冰面急速滑行。

  阳光虽然明亮,却苍白无力,如同一个挂在天边的巨大冰箱灯,只能提供照明,却带不来丝毫的暖意。

  整个世界,是一片由白色和淡灰色构成的,宏大而又单调的荒原,任何暴露在这片环境中的生物,都必须时刻为了对抗严寒而挣扎。

  但在这座由柳条和积雪构成的小小堡垒之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风,被厚实的柳条席和背后的雪墙彻底隔绝在外。

  林予安甚至能听到风声从棚顶掠过时发出的沉闷的“呜呜”声,那声音听起来遥远而无力,像一头被关在门外的,无可奈何的野兽咆哮。

  他面前的那个铁皮罐头桶里,几块木炭,正在无声地稳定地燃烧着,释放出纯粹的炙热能量。

  温暖的红光,将他和他周围一小片空间,都染上了一层令人安心的橘红色。

  他脱掉了最外层厚重的防风外套和笨重的手套,只穿着一层羽绒外套。

  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根延伸入黑暗深渊的、绷紧的鱼线上。

  在这片广袤、冷酷、足以杀死一切的冰封世界里,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面积不足三平米,却温暖、宁静、充满希望的“绝对领域”。

  这不是单纯的生存,这已经在逐渐成为生活。

  他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来自水下世界的、第一次问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棚外的太阳,开始从天顶向西边缓缓滑落,棚内的光线,也从明亮,逐渐变得昏黄。

  铁皮桶里的木炭已经换过了一轮,而他面前的钓竿,却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纹丝不动。

  一个小时过去了。

  林予安微微皱起了眉头,他轻轻地提拉了一下鱼线,感受着铅坠在水下传回的细微的触感。

  “水下环境没问题,诱饵也没问题……”他低声自语,开始进行自我分析。

  “极地淡水鱼的新陈代谢极慢,冬季的进食欲望很低,耐心,耐心是第一位的。”

  他又等了一个小时。

  棚外的风声似乎大了一些,太阳已经将雪地染上了一层慵懒的金色。

  棚内的温度依然温暖如春,但他屁股下的马扎,却好像长出了钉子,让他坐立不安。

  他开始尝试一些更主动的技巧,他轻轻地微微抖动鱼线,进行了一次“逗钓”,模仿一只在沉木旁挣扎的小生物。

  他甚至从背包里拿出另一块兔子内脏,扔进冰洞里,进行了一次“打窝”,试图用更浓郁的气味来吸引远处的鱼。

  但一切努力,都石沉大海。那根绷紧的鱼线,安静得像图书馆一样。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棚外是一片深邃的暮色。

  棚内的火炉,成了这片冰原上唯一的光源,将他的影子,孤独地投射在柳条编织的墙壁上。

  他终于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将鱼线从水中收了回来。

  那块被寄予厚望的内脏诱饵,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他的面前,只是被冰冷的河水泡得有些发白。

  “好吧……”他对着那个空空如也的鱼钩,脸上露出了一丝哭笑不得的自嘲的表情。

  “我们拥有了最完美的理论,最顶级的钓点勘探,最坚固的庇护所,以及一把由火与铁铸就的、无坚不摧的冰钻……”

  他顿了顿,将那根纹丝不动的鱼竿举了起来,对着它,也像是对自己说:

  “……然后,我们空军了。”

  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摇了摇头,将所有的渔具都收拾好。

  他没有摸黑赶路的打算,而是点燃了一支为夜间行动专门准备的松脂火把。

  火把上的火焰发出了“噼啪”的爆裂声,一股浓郁的带着森林气息的松香,瞬间驱散了周围刺骨的寒意。

  橙红色的火光,在他周围的雪地上,投射出一片温暖而又孤独的光晕,也照亮了他那张被冻得通红、却写满了不服输的脸。

  他拖着他的全套装备,手持着明亮的火把,走在回归庇护所的路上,背包里没有增加任何食物,但他的脑海里,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复盘和战术升级。

  他一边走,一边在对着镜头说:“今天的空军,肯定不是技术问题,是概率和时间问题。”

  “鱼的活跃期,可能是在光线最暗的清晨和黄昏,我只钓了一个下午,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窗口。”

  一股属于钓鱼佬的偏执,开始在他心中升腾!他绝不接受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多次空手而归。

  “明天,我要改变策略!我要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发,带上足够的木炭、食物,还有我的睡袋。我要在那个钓点,打一场超过24小时的持久战!”

  “如果白天没有收获,我就睡在那个柳条棚里,等到第二天的黎明!”

  这个疯狂的念头,让他自己都感觉有些热血沸腾。

  同时在他的脑海里,也已经构思了一个关于渔网、引绳和水下陷阱的、更加宏大和复杂的计划。

  今天的空军,是为了明天的满载而归!

  ——————

  (后续的更新会尽量维持在每天两更,每日万字。)

  (大家记得投月票哦,距离开奖还有10天。)

第196章 水幕之墙

  第二十七天,凌晨五点三十分。

  天际线还是一片深沉的墨蓝,只有东方的地平线,被一丝极其微弱的青灰色光带所渲染。

  庇护所内,林予安已经结束了早餐。今天的能量补充是几块烟熏的鳕鱼排和一碗滚烫的贻贝高汤。

  他仔细地检查着即将出征的装备,那个用尼龙绳捆着的大约四公斤的混合木炭,是他此行所有温暖的来源。背包里,是被桦树皮包裹的熟贻贝肉和鱼干,睡袋被牢固地捆扎在背包底部。

  走出庇护所,将所有工具都固定在用浮木和渔网主绳制作的简易拖马上,另一只手拉着拖马的绳索,踏入了黎明前最深沉的寂静与寒冷之中。

  抵达一号钓点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探出边缘,将冰面的浮雪染成一层淡金色。

  那座由柳条编织的A字形冰钓棚,和他留在里面的简易马扎,都静静地立在那里,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浮雪。

  他走上前,先清理掉棚屋周围的积雪,然后钻了进去,没有丝毫耽搁,在铁皮桶里点燃了木炭,当第一缕温暖的红光亮起时,棚外的世界也彻底亮了起来。

  昨晚离开前的一个关键操作,确保了他今天的工作能无缝衔接,走到冰洞旁,对着镜头解释道:“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一个暴露的冰洞会在几小时内被彻底封死。”

  “要减缓这个过程,关键在于隔绝,不仅要隔绝上方的冷空气,更要破坏冰块本身的热量传导。”

  昨夜离开前,先是将这些带着针叶的云杉树枝,一根一根地、紧密地垂直插入冰洞之中,直到将整个直径超过十五厘米的圆柱形水体完全填满。

  他一边将这些已经被冰水浸泡了一夜的树枝拔出,“云杉的针叶非常密集,它们在水下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网络结构,这个结构的核心作用,是锁住水体。”

  “云杉针叶将原本连通的,可以自由进行热对流的整个水柱,分割成了无数个微小的,被针叶和枝干包裹的独立水腔。”

  “这极大地抑制了水的热对流,阻止了底部的‘暖’水与表面的‘冷’水进行交换。”

  林予安拿起一根沾满碎冰的树枝,“更重要的是,这些枝干本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成为了冰晶凝结的‘骨架’。”

  “结冰的过程,会优先围绕这些树枝进行,而不是形成一整块坚硬的实心冰,它们破坏了冰的整体结构。”

  当将所有的云杉树枝都从洞中取出后,冰洞内并没有形成预想中的厚实冰块。

  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厚约七八厘米的,由无数细小冰晶和枝叶冻结在一起的冰沙般混合物。

  最后拿起那把冰钻,甚至不需要旋转,只是用它的引导尖向下用力一捅,再搅动几下。

  “咔嚓……哗啦……”

  那层看似厚实的冰盖,便如同被捣碎的冰沙一样,瞬间瓦解,露出了下方漆黑的河水,整个清障过程,耗时不到一分钟,而且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噪音。

  他没有急于下杆,而是先从背包里取出一大块硬物,那是在前几日风暴中收获的毛鳞鱼,鱼鳞上那细微的珠光色泽依然隐约可见。

  昨晚已经将它切成一堆大小不一的碎块,银色的鱼鳞淡粉色的鱼肉和冰晶混合在一起,一股浓郁的海洋腥味瞬间弥漫开来,那是独属于高脂肪鱼类的气味。

首节 上一节 185/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