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125节

  当老乔治听完林予安要去自己开采片麻岩贴片的想法后,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容。

  “我就知道你小子会自己去弄石头。”

  “你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总觉得亲手挑选的东西,才有灵魂。”

  他没有多问一句,直接从挂在墙上的一串钥匙里,取下了一把扔给了林予安。

  “开我的大家伙去吧,后面挂着我那个能拉三吨货的平板拖车。随便用,只要记得回来的时候给我加满油就行。”

  老乔治说道:“不过我得提醒你,小子,我们要做的是石材贴面,不是砌实心墙。”

  “所以,你不需要那些上百公斤的巨石,你需要的是厚度在5到15厘米之间的石板,明白吗?那更考验你的眼光和技巧。”

  “我明白,乔治,谢谢!”林予安由衷地感谢道。

  “谢什么!”老乔治摆了摆手。

  “邻居之间,不就是这样吗?快去吧,趁着天好。”

  第二天一早,天还只是蒙蒙亮,林予安就开着老乔治那辆福特F-450,后面挂着平板拖车,出发了。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个毛茸茸的小家伙兴奋地从木屋里冲了出来。

  它们摇着尾巴,争先恐后地想跳上这辆对它们来说如同移动城堡般的巨大皮卡。

  但它们的小短腿显然还够不着,林予安笑着一手一个,将它们抱进了宽敞的后座。

  汽车沿着道尔顿公路行驶了一段,然后拐进了一条通往东部山谷的、地图上没有标记的土路。

  F-450柴油发动机发出沉稳而有力的轰鸣声,高大的底盘轻松碾过坑洼和石块。

  当他抵达那片记忆中的堆积坡时,太阳才刚刚越过远处的山脊。

  林予安将车停在坡下一处相对平缓的空地上,然后打开后座车门。

  威士忌和蜜糖立刻像两颗出膛的炮弹,冲进了这片全新的充满了自然气息的游乐场。

  这里与平坦的石滩不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由无数石块组成的缓坡。

  空气中弥漫着岩石和潮湿泥土混合的气息。

  威士忌和蜜糖第一次见到如此立体的景象,兴奋地开始了它们的探险。

  威士忌胆子大,试图攀爬一块比它自己还高的石头,结果滑稽地滚了下来。

  而妹妹蜜糖则对岩石缝隙里长出的小花更感兴趣,用它的小鼻子不停地嗅闻。

  林予安则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石匠,开始了寻宝之旅。

  他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先花了近半个小时,徒步走遍了这片堆积坡,在脑中构建着他想要的壁炉的模样。

  他需要的是那种厚度在5到15厘米之间、质地坚硬的片麻岩。他特别钟爱那种黑白相间的、如同水墨画般流动的石板。

  终于,他在堆积坡的中部,发现了一片理想的石料。

  他戴上厚厚的手套,拿起了撬棍和一把沉重的石工锤。

  他选定了第一块目标,一块已经从母岩上部分剥离、厚度均匀面积约一平米的石板。

  他先用石工锤清理掉周围的碎石,然后将粗大的撬棍深深地插入石板与母岩之间的缝隙,猛地向外一撬!

  “哐当”一声,石板彻底脱离了母岩。

  接下来是更考验技巧的一步,他拿起大铁锤和几根不同尺寸的钢楔。

  他仔细观察着石板上黑白分明的天然纹理,然后将钢楔沿着一条清晰的白色长石带,轻轻地敲入石板的边缘。

  “叮……叮……叮……”

  “咔!”

  一声脆响,石板应声裂开,断口平直而整齐,形成了一块更适合砌墙的、带有天然断裂面的规整形状。

  每一块被他选中的石头,在他眼中都像是一块独特的拼图,他甚至能想象出它们未来在他家壁炉上的位置。

  整整一天,林予安都在重复着这个过程。

  当夕阳西下时,那辆坚固的平板拖车上,已经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超过一吨重的、经过他精心挑选和初步修整的片麻岩板。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林予安每天都像一个勤劳的工蜂,往返于营地和采石场之间。

  他白天开采和运输石头,晚上则回到营地,将开采回来的石材,按照颜色、纹理和大小,分门别类地堆放好。

  第七天的下午,正当他将最后一车石头运回营地时,一辆印着“阿拉斯加加急货运”标志底盘极高的六轮驱动快递卡车。稳稳地停在了他的营地门口。

  司机从车上跳下来,看到林予安和那堆积如山的石料,吹了声口哨:“嘿!你就是赫尔曼先生吧?你的货到了。不得不说,你选的这个地方,路可真够劲!”

  在确认了订单信息后,司机用卡车自带的小型吊臂,将那个巨大的打着木箱的壁炉芯,以及数个装满了不锈钢烟囱管的长条箱,小心翼翼地卸在了林予安指定的地方。

  “祝你好运,伙计!”司机冲他挥了挥手,便匆匆离去。

  至此,建造壁炉的所有材料——高性能的壁炉芯、专业的烟囱系统、以及十吨重的、来自这片土地的天然片麻岩,全部准备就绪。

  第二天,壁炉的建造工程正式开始。

  大卫和迈克在几天前就已经回来,扛着摄像机,准备记录全过程。

  林予安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已经完工的木屋内部,那个预留出来的地基承台中心,安装壁炉的那个重达三百公斤的铸铁壁炉芯。

  通过自制的四轮小平板车,平稳地拖拽到了最精确的位置。

  安装好壁炉芯后,下一步是搭建整个壁炉和烟囱的“骨架”。

  他拿出大量的轻钢龙骨和一台专业的切割机,对大卫解释道:“我们使用的是‘零间隙’壁炉,理论上可以直接接触可燃物。”

  “但为了百分之百的安全,我选择用这种完全防火的轻钢龙骨来搭建框架。而且,它的尺寸非常标准,能保证我们最终砌出来的壁炉,绝对的横平竖直。”

  然后他将一根根轻钢龙骨,切割、拼接、用自攻螺丝固定。

  一个巨大中空的框架将壁炉芯完美包裹在内,从地面直通二楼天花板的预留洞口。

  框架完成后,是安装烟囱。

  他打开长条箱,将一节节A级双层不锈钢保温烟囱管拿了出来。

  “这是双层结构,内外壁之间填充了高密度陶瓷纤维隔热棉。”

  “即使内部烟道温度极高,外壁的温度也只会比室温高一点点,这样才能安全地穿过我们的木质地板和屋顶。”

  他像组装模型一样,将这些烟囱管,一节一节地向上连接,每一节之间都有专业的锁扣,“咔哒”一声便能锁死。

  当最后一节烟囱管穿过屋顶,戴上防雨帽时,整个壁炉的内部核心系统便宣告搭建完成。

  现在,开始为这个钢铁骨架,穿上石头的“外衣”。

  林予安先是在轻钢龙骨的框架外部,固定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板,作为粘贴石材的基底。

  然后,他来到了那座石山前,开始了考验美学和耐心的工作。

  他从那堆形状各异的片麻岩中,挑选出颜色、纹理、厚度和形状都最合适的石块。

  他会先在地面上进行“旱排”,将即将要上墙的几块石头拼凑出他想要的效果。

  然后启动了一台小型的湿式切割机,用来修整石块的边缘,使其能够紧密地拼接。

  当确定好排列顺序之后,粘贴工作正式开始。

  他混合了高强度的石材粘结剂,在石块背面涂上厚厚一层。

  然后,从壁炉的最底部开始,将第一块石头用力地按压在水泥板上,并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直到砂浆从边缘被挤出。

  他用水平尺,时刻检查每一块石头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一块、两块、一排、两排……

  整整五天的时间,林予安全部耗在了这项工作上。

  当他将最后一块经过精心打磨的片麻岩,安装在壁炉顶部时,一个从地面延伸到天花板的、雄伟的石头壁炉,终于建造完成!

  在等待砂浆和勾缝剂完全干燥的几天里,他又完成了烟囱穿过屋顶部分的防水和防火处理。

  终于,该见证这个家的“心脏”被点燃的时刻。

  林予安在全新的壁炉里,放入了几块干燥的桦木。

  火星点燃了火绒,引燃了细小的木屑,最终,一簇橙色的火焰,在巨大的铸铁炉膛里,欢快地升腾起来!

  火焰发出“噼啪”的声响,温暖的橙色光芒,透过巨大的玻璃门,第一次照亮了这个已经初具规模的家的内部。

  林予安,大卫,迈克三人围在壁炉前,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令人安心的温暖。

  大卫的镜头缓缓拉远,从温暖的室内,穿过窗户,最终定格在整个木屋的外景上。

  一缕白色的炊烟,正从高高的石头烟囱里袅袅升起,融入阿拉斯加蔚蓝的天空。

第142章 装修完毕与取暖系统

  八月中旬,在林予安独自一人完成了所有墙体的密封填充工作后。

  之前预定的内部装修材料,由几辆重型卡车,分批次地送抵了木森林地的门口。

  成卷的电缆、成捆的PEX水管、大量的轻钢龙骨、石膏板、木地板、以及各种卫浴设备,全部运进了巨大的木屋之中。

  林予安对着归来的大卫和迈克宣布:“好了,各位,为期三十天的极限内部装修挑战,现在开始!”

  装修的第一步,他是打算在空旷的木屋内部,搭建起所有非承重隔断墙的框架。

  林予安邀请了机械师科迪前来帮忙,他是这方面的半个专家。

  他们选择了更标准、更防潮、防火性能也更优越的轻钢龙骨。

  科迪这次带来了一个高科技设备,一台德国博世的三维激光平水仪。

  他将它放置在房间中央的三脚架上,按下开关,几道明亮的红色激光线瞬间投射在整个空间。

  在地板、墙壁和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绝对精准的水平与垂直十字基准线。

  “哇哦,这是什么?星球大战里的武器吗?”大卫看着这神奇的一幕,惊叹道。

  “比武器好用。”林予安也笑了笑。

  科迪说道:“有了它,我们就不需要反复用水平尺去测量了。”

  “这几条线,就是我们整个内部装修的绝对零位,所有的墙体和天花板,都将以它为基准。”

  林予安拿出卷尺和墨斗,和科迪一起,严格地沿着激光线,在巨大的地基平台和二楼的楼板上,弹出了所有隔断墙的精准定位线。

首节 上一节 125/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