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516节
只是看秦羽烨欢快的到处买,魔爪都要伸向商务机了,才赶紧叫停,让她跟史蒂夫商量到底有没有可能在内地建立最好的芯片生产厂。
因为6502其实已经是10年前的产品,苹果电脑用的也没先进到哪里去。
史蒂夫马上就把电话打到让卫东这里来,他不是怀疑让卫东有什么阴谋,而是直截了当的:“你也发现我们现在最大的短板了?”
让卫东嗯:“之前不是给你说过,我阴差阳错的从别人手里拿到了IBM大中华区的总代理权,这边肯定也拿到了他们所有产品,我肯定发现目前86Macintosh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现代电脑芯片的生产是个超级高科技产业。
让卫东隐约在以前的小视频里看过,简单说就是什么高科技的硅晶土还是什么,在特殊环境高温下拉成一根柱子,然后切成薄如煎饼果子的一片片,就把这一片片拿去光刻芯片,一片上可以刻一板好多片,每片指甲盖都是几亿的大规模集成电路那种,然后还有好有坏,好的用作这,坏的用作那。
他能回忆起来的大概就是这样,对错不重要,起码是个原理概念,有几年关于芯片战争的话题太多了。
现在国内他肯定可以随便问,有的是专家回应他。
没错,国内七十年代就制作出了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而且就在江州附近的山旮旯里。
第一块4K静态存储器、第一代运算放大器、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单电源16K位动态存储器都在这片三线厂里。
有种说法是曾经他们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也就差五年。
当然,实际了解情况后也能明白,就像香山厂那样能生产出单反相机,和尼康、哈苏这类单反相机比,也就沾了那俩字。
所以能不能量产都难说。
现在是默默的被他塞了一群专家到沪海厂去上班,接触最新的科技。
结果都给他汇报,苹果电脑芯片真的不算多先进。
史蒂夫还是比较鸡贼的,他是个顶级优秀的商业策划大神,擅长把一堆不咋样的东西捏把捏把变成最好最好的产品。
所以说他后来影响了整个互联网产业,就是他这种产品经理思维。
不是只有堆性能堆迭代堆数据的纯技术党才能获胜。
用最合适的零部件,组合最有卖相的产品,用最吸引人的故事,在最高价卖出去。
这才是他的套路。
所以苹果的产品都尽量跟其他同类竞争对手拉开用料和元件,让人无从简单比较。
本来让卫东也没意识到这点。
但这些位这么汇报。
关键是这段时间美元宽裕了,让卫东还是顺着IBM那边把所有产品按照正规渠道以样品的名义进过来,给自己的科研专家们做对比拆解。
结果就是这一波拆解。
让卫东罕见的看见个熟人。
其中最明星的产品,IBM朝着内地主推的IBM PC/AT,单价五万港币,哪怕是批发基础款也要在三万港币左右。
也就是许桡本来准备推荐给国内银行系统的这套电脑,按照那会儿的汇率是一万五到两万五每台,话说除了关税他还真没暴利。
现在美元单价是四千到六千的超高价位。
拆开后的CPU,居然是Intel 80286处理器!
所有从九十年代过来,接触过电脑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词吧?
英特尔就是最好的CPU品牌,最正宗最贵的存在,九十年代前后在电视杂志上打广告的逼格都是最强的。
然后包括商州后来有个骂人的词儿,286的脑袋,就是形容人脑瓜子落后。
更别提网上键政也常有286、386的代称,表达个最顶级身份的不同代差定位。
原来这台电脑是286!
本来毫无电脑知识的让卫东都瞬间紧张了。
因为这分明就是拉上了那条轨道……
286之后386、486,接着奔腾电脑,奔腾好像又分什么一二三,总之就进入了后来人都知道的那个性能越来越厉害,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疯狂电脑时代!
要提速了!
让卫东心里非常清楚,IBM所代表的国际电脑产业,整个电脑时代已经把重炮架起来,即将提速了……
他为什么跟史蒂夫打交道,就是从去年在东瀛接触开始,就感觉史蒂夫似乎不那么纯粹的是个商人。
不像IBM这类商业巨兽,就是个巨大的商业机器,冷冰冰的只有谈生意。
任何个人站在这种巨兽面前都毫无抵抗力,也没啥分量。
史蒂夫身上还带着创业公司那种可以谈的人文气息,可能也是恰好在东瀛世博会上遇见他被排挤出来落单能接触。
对内地也没那么强烈的意识形态壁垒。
所以这个时候,让卫东肯定毫不犹豫的会选择站边在史蒂夫和苹果这边。
他也没法跟IBM建立稳定的代工厂关系啊。
光是苹果电脑心照不宣的不进入内地市场,还以为是让卫东要保留自己的电脑生意地盘,也不拿两三百美元的低价电脑入侵北美,就足够形成坚固的战略同盟了。
所以现在让卫东表达得很清楚:“六千美元的高端型号,除了带14寸彩色显示器,就是带了20M硬盘。”
史蒂夫肯定知晓:“嗯,我们也可以带,加两千美元就可以带20M硬盘,我们总价依旧便宜一千美元左右。”
让卫东漏漏漏:“关键点不在这里,20M硬盘表面上看起来是可以把各种软盘、存储卡上的程序,都存到电脑里,可以开机后随便启动哪个程序,但最关键的不是这提高了电脑的运行压力,需要更强的运算能力吗?”
换句话说,硬盘带来的是军事基地扩大,电脑之间的军备竞争开始了。
第575章 我是真没想打这场仗
让卫东用十年前的6502芯片,都能勉强凑个跟红白机同级别的电脑。
主机只要几百块钱,说到底其实就是个披着电脑壳的游戏机。
只是把游戏换成了些简单的程序。
还看不太出来。
换到386、486以后的世界,怎么可能!
一点点代差,几个月的芯片不同,带来的就是天差地别!
苹果电脑用的6800芯片其实也就是这种芯片的豪华版,没啥本质区别。
史蒂夫敢厚着脸皮卖近三千美元,其实跟后来有些大佬口口声声吹什么世界顶级领先手机,其实卖的都是二流芯片差不多。
通过包装流量热度,吹嘘周边的摄像镜头、精度,玻璃、不锈钢的外观材质,或者操作手感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增加附加值把东西又哄又蒙的卖出去。
实际上跟几款真正的机皇一比就露馅。
在八六年还暂时没得比,就是因为电脑还处在很单薄的起步姿态。
能做的运算压力还没那么大。
让卫东现在已经是有一大群科研专家的“行业巨头”了,起码以西山电子大厦内研发人员,西山计算机产业群的规模来说,在全球也能排进前十。
哪怕跟前面的差距规模有珠穆朗玛峰那么大,起码全世界能研发推进到这个地步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
所以让卫东可以言之凿凿的提醒:“只要个人电脑开始加上硬盘,就意味着电脑能做的事情会爆炸式的扩展,这种情况下,以前被掩盖住的电脑硬件运算能力会被彻底放大,你有生产使用更强芯片的能力吗?如果没有更好更快的芯片,人家能做什么,苹果电脑做不了的时候,就彻底被打垮了!”
这个七月,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肯定暴涨。
当年上市二十多美元的股价,在去年本来已经下挫到十八美元,飙升到二十九美元,这一年下来现在已经四十三了!
史蒂夫在自己的亿万富翁财富上又翻了一倍。
现在却有种冷汗淋漓的后怕:“譬如呢?”
让卫东就说出他真正知道的那个例子。
施老太不是借助电脑税务工程,帮老施获得了业绩么。
让卫东就记得九十年代中后期,局里开始有好几台电脑了,白天肯定还是一本正经用。
晚上就有小伙儿们在计算机中心拿电脑看碟片,小地方管得也没那么严。
结果非常打脸的两款486电脑,英特尔的就能流畅观看,另外那个杂牌的则卡顿得要命,从此在税务大院所有人心目中留下来刻板印象。
“譬如我们肯定下一步是要做点彩色游戏吧,游戏运行是最消耗算力了,如果某款游戏在IBM电脑上运行流畅,一旦转到苹果电脑上吃力甚至死机,你说眼前的局面会不会彻底崩塌?”
以前是被限制了,只能插1.2M或者1.44M的软盘,驱动上面的游戏,那游戏需要的算力就不可能太大,一旦几兆几十兆的游戏,嗯,后世动不动几十G的游戏,其实这会儿想都不敢想。
十几兆的游戏就能彻底让电脑卡死。
史蒂夫都愣住了,说到底他并不是技术天才,他是卖东西的天才,知道消费者要什么,怎么去打动人,他挤掉了苹果初创大神,又挤掉了Macintosh系统的发明者,就等于是硬件、软件都是在吃老本。
其实让卫东可能不知道,如果没有他,八五年史蒂夫被夺走兵权,最后气得卖掉所有股份离开苹果,没准儿事件本质就是这。
就无论史蒂夫怎么吹,产品内核不动的前提下,他已经没法再美化这个产品卖出高价了。
他在企业内部到处树敌,到处争权夺利,其实是就像走下坡路的公司才开始查考勤。
是产品力出了问题,他又无法挽救,才导致结果。
这是个不可解的问题,没有出去深造避开电脑行业风驰电掣内卷的十多年,史蒂夫留下来也输。
一定会被286后面一连串的组合拳卷死。
让卫东去年都只是靠小说阅读、小游戏,以及差异化消费群体帮他续了一波血。
今年这是最后一波了。
如果史蒂夫不在硬件上发力改进,看似锣鼓喧天的局面,马上必死!
史蒂夫沉默了,在电话那头沉默好久。
让卫东也静静的等着,秦羽烨都不敢说话了。
又骄傲,又忐忑。
她最怕的就是这种局面。
秦志明就总是隔三差五能冲出这样的花团锦簇,却根本没法长久的过些日子就崩。
崩得她都有点人格不正常了。
从几岁一直崩到十七八岁成年,这种原生家庭还是很惨烈的。
但她能看见史蒂夫坐在办公室椅子上,对着开放式的免提电话长考。
于是悄悄轻声问:“真的有这么残酷吗?”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