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508节

  果然又出现了当时550元每平方米的售价字样!

  商州那次就只有照片,330元的赫鲁晓夫楼,520元的电梯房也介绍了。

  董雪晴站着缓解怀孕带来的不适,但依旧活泼得意:“嘻嘻,都是我们做的!”

  沈翠月在忧患意识上跟趋同:“这不更危险,摆明了就是架住我们家来烤……”

  说着转头抬酒杯跟让卫东走一个。

  眼里没啥喜色。

  让卫东还是安慰:“前两天打电话通了气的,让老朱上,就算是哪怕有什么,也隔了几层,再说我们也没做错什么,跟坑蒙拐骗、偷摸扒窃还是有区别的。”

  沈老三反而笑,仰头把酒喝了,还瞪眼你不喝完养鱼吗?

  哎哟哟,这眉眼间的风情也好看啊。

  让卫东赶紧吞了酒看电视。

  后面果然把江州动物村的那两栋已经交付的商品房作为主打,因为当时做了样板间啊。

  还有江州台的记者当时开盘在里面游走拍摄介绍的镜头:“江州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顾问们反复考量比较,总价两万余元的房款,可以用银行贷款大部分的方式,在二十或者三十年内分期还清,这样辛苦劳动的群众,就能拥有这样一套漂亮舒适的电梯房,江州市今年又推出了更多商品房到市场上……”

  董雪晴又撑着腰回头:“嘿嘿,顾问!”

  让卫东虱子多了不怕痒:“汽车工业公司房地产开发我也是顾问呢,反正我没拿一分钱,没在什么地方签字,帮着解决问题而已。”

  秦羽烨的感观却不同:“这广告……等于是港督出来说楼盘不错值得买吧?全国人都可以去那里买?”

  让卫东才哎哟哟的想起来:“对啊,要限购,怎么能谁都可以去买呢,平京能跟江州比吗,那是全国人民赚了钱都想去买房的地方啊。”

  后来不是有段子说吗,凡是赚钱的方法,往往都写在刑法里,凡是大力提倡的,往往都是有坑要填。

  只是这会儿刑法还没写完,抢着还能赚点,但以后写完了是可以反过来追责杀猪的。

  而现在物价飞涨上的坑,确实需要去填。

  让卫东俨然已经是负责指导填坑的顾问了。

  这可是连气功建议都能上场的时候。

  他这个二杆子建议好歹也算从前年就开始测试考量,其实心头更有未来三十年的结果打底。

  反正不知道各地有多少人关注到了这个新闻式房地产广告。

  啪的一下,晚上电话就打过来了,江州市里最快:“是你在跟相关部门做这个探索定性吗?”

  让卫东赶紧把自己大化小:“是保价啊,普通消费品从前年、去年到今年涨了多少,我们的洗发水、小食品、牛仔裤、卫生巾都在咬着牙不涨价,压力还是很大的,但也不想把压力转嫁给消费者,这都挡不住涨价风、抢购潮,那就只有推出最后的商品房了,就像洪水决堤,先丢……”

  他这个比方打完,对面却提醒他:“对外不要用这个比喻,有心人抓住说你把经济情况比喻成洪水,嗯,我知道了,那江州也责无旁贷的应该站出来,你跟商州、沪海联络过吗,都多投入些住房面积,支持这个做法,堵住这种盲目的抢购风。”

  果然老领导的敏感性也很强:“明天就安排新区再开四栋楼,要把这种热烈支持买房的局面做起来,你通知工业开发区的人,我来安排市里面,争取做出些新闻上报。”

  让卫东更信任小视频:“商州有电视台了吧,拍画面,画质差点都无所谓,选好点的角度拍些画面然后一起往砖儿台送,这次是那个上回到商州的老祁,就那电视主持人在跑。”

  都没催他回商州。

  都知道这不是谁赚钱,或者哪个地方的事儿,而是要大张旗鼓的把房改这种事情已经搞起来的信号,传递给四面八方。

  这年头又没互联网,普通人除了电视联播新闻,还有报纸头版,基本很难接收到各种政策消息。

  之前确实是没怎么公开说。

  两年前老祁他们搞那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系列报道,都还是在自由市场、三线工厂改制、民营企业冒头这些部分。

  实际上房改才是接触到每个人的历史大事,就像有人说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就是土改一样。

  反正在让卫东心里,只要在八九十年代买了房的,就算是吃到了改开的红利。

  相比那么多皮包公司、商业机构贷款成了呆账死账,广大老百姓才是最勤勤恳恳老实还债的牛马。

  也只有牛马们都冲进来,才会拉动大船前进。

  这就是让卫东内心的逻辑。

  沪海那边则有点叫苦不迭:“五百多怎么可能!”

  老耿评价过,现在全国就平京和沪海最贵,当然达瓦他们那种高原特殊环境另说。

  尤其沪海,既有平京那种超大城市带来的高成本,还有地理因素。

  那边是江河入海口冲积平原,土质结构就需要花费更大来夯得更深。

  更别提沪海现在锁定的是想先搞涉外社区,国内的部分都要做到七八百,涨价以后其实已经摸到千元的边了!

  涉外社区更是准备定价在一千到两千美元。

  这方面沪海有自己的度量衡,他们是觉得自己的房价应该跟HK持平,才算是亚洲国际化大都市的水准。

  房价不到这个地步,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大城市。

  起码对外卖要达到这个价。

  其他对内,沪海倒是已经在限购了,他们从一开始就只针对沪海户口,少笔画的苏北、苏南都不行。

  而且你知道江浙皖地区有多少人想到沪海来买房子吗?

  要出乱子的。

  让卫东还是知晓新闻学的奥妙:“诶,沪海确实值得向往,要不对外社区旁边还是搞个对内社区,介乎于对外售价、沪海本地房改价格之间,方便赚江浙皖地区先富起来这部分人的钱嘛,大家愿意来沪海做贡献,也不能给这种热情泼冷水嘛。”

  那边都在捂嘴强忍笑了:“你赶紧把对外社区的规划方案拿出来才是!”

  让卫东赶紧解释:“我已经送了三位设计师去华盛顿州立大学建筑学院深造,下半年内回来就全力投入这个方案的完善,已经有眉目了有眉目了,这么做既让国内专家学到东西,又没让海外把大钱赚了,我觉得几全齐美了。”

  沪海方面的秘书才满意挂掉电话。

  果然,砖儿台的威力还是大,瞬间形成了房价在五百多的概念。

  商州和江州市里的电话连夜就被打爆了。

  各地都在打听确认,是同意各地都可以这么尝试了吗?

  其实从前年商州开始搞集资建房,就有些地方来取自由市场的经,回去试着悄悄开始房改。

  只是胆大心细的毕竟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还是一慢二看三通过,生怕自己背锅。

  但这回这个信号已经如此明确,肯定动心带动房改的地方就多得多了。

第566章 资本家哪有慈善,都是被迫的

  之前经委那位和让卫东强调的也很精准。

  你特么就别再说那个地价的事了,那才是红线。

  起码这时候不提土地,只是群众们掏钱集资购买,土地之上的建筑。

  这事儿就不会触动部分心底防范。

  虽然还是处在个探索阶段,没有正式下文。

  但忽如一夜春风来,好多地方都推出了商品房销售。

  真就像丢进决口里的工程机械那么重磅,瞬间止住市场疯狂的抢购潮。

  买什么柴米油盐,都不如买房。

  同样一栋房,是福利分房那就是巨大的经济包袱,得国家地方掏钱建设,然后维护还要花钱,公家的东西糟蹋也不心疼不爱惜。

  建得懒洋洋,住得也脏兮兮。

  如果是商品房,瞬间变成生产型投资,建材、人力立刻被带动起来。

  更别提分的房就跟租的那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换房,收回去改变情况,都不敢花大价钱去装修。

  人如果对自己家都没有投入装扮的劲儿,还谈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是最朴素最基本的家庭生活经营原理。

  买的房就是自个儿了。

  联播新闻当时传递给全国观众的信息是这个。

  各地反应快的都尽量刨出些房来说我们也有商品房在售。

  不需要是不是电梯房,是不是高楼,甚至都不要新房。

  就像江州去年组织的那批老旧房商品化销售,各地总能找出来些。

  只要有卖商品房的地方,都能让市场上的抢购潮戛然而止!

  谁都会掂量下我现在买这些东西,能比得上买房吗?

  好了,只要心里种下买房的念想了,就会下意识的还是把钱存起来吧。

  让卫东的逻辑本来是大家抢购,把市面上能买的东西价格都炒起来,越抢越疯狂。

  现在直接丢最贵重最庞大的商品,而且这玩意儿现在又没什么私营地产商可以参与炒抬价格。

  砖儿台都公开说了五六百块钱一平米,还是电梯房,如果是老旧的赫鲁晓夫楼,市场价格也就是三百多不到四百块。

  房价的特点就是这样,很难有个衡量比较。

  尤其那些老房,哪怕三百多,动辄也要几万块才能买。

  就像拉肚子止泻一样,全都摁住自己腰包了。

  凡是能买到的真就选择去买房。

  江州直接推出了八百套市地产开发总公司的楼房来卖,动物村实际上早就卖光了,但把池世明之前申请的那片药剂厂地块小区楼盘2300套拿出来预售。

  平京确实把在建还未售的平汽3、4号楼拿出来对全市外售,然后在那个全新地块做预售。

  沪海也列出三千多套五百多元每平方的砖混结构小高层,就在电子产业园附近,算现房,然后蒲东有千多套滞销的四百多元单价。

  但这些必须沪海本地户口才能购买。

  最后打着港资现代社区的即将封顶楼盘,标价1200元,涉外社区宣传就是1500美元左右,还有沪海地产总公司拟开发的高档社区楼盘,也标价1000元。

  这仨不限户口。

  就沪海嘛,哪怕在这时候也是有自己那套运转逻辑,不会守着那个几百块的价格,我们才没涨价,一直都这么贵!

  于是本意是想通过房地产这种最贵的商品,来表达个经济秩序是稳定的,没有物价飞涨。

首节 上一节 508/6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