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504节
让卫东也传递核心内容:“玉米生物工程肯定要搞几年才会让整个地区的玉米种植上路,这也是个摸排各地耕种情况,怎么收购玉米的过程,肯定还要派人组建收购公司,不自己干这活儿,我知道农民大哥们也会各种耍花样,但哪怕这样,我们还是要把以工代赈的模式推广下去,教他们拆房,教他们建房,没准儿未来你的队伍招募新兵就从里面来了。”
老耿深吸口气点头:“好!你总是看得更长远,更全面,我专心做好建筑工作就是,这队伍一定南征北战的打出名号来!”
换让卫东嘿嘿笑,你怕是不知道接下来二三十年,房地产会热成什么样儿。
别人重生想着囤沪海、平京的房,老子在沪海、平京建房。
所以三营长那边的北较场新城,得不断的招募商州地区的农民工打造成建筑工,再不断的朝着其他地区输送。
让卫东叮嘱老耿还要把这个速率加快些,三五千人都满足不了商州农民工的输出规模。
当然这也是为移民大迁移做准备,就不用说了。
去的时候带了几位电梯厂工程师,回来变成玉米生物工程的人手。
入夜后,秦羽烨带了入睡的娃和拉姆到船舱里睡觉。
让卫东他们继续打牌。
可这时候,全程旁观的达瓦,忽然借着空隙给让卫东开口:“我想做这个旅游的生意诶。”
让卫东还愣了下:“旅游?我都安排给……你是说把你们高原的景色卖给游客?”
达瓦憨厚的脸上露出点狡黠:“我都看了,没我们那边的景色美。”
让卫东无语:“你要说美,有几个能跟你们雪域高原比的,但……”
他本来想说你们那高原旅游怕是更要多少年才会红火起来,可立刻想到318的段子怕是说了好多年。
拉了达瓦到船尾的沙发上坐着开始细聊:“你想怎么做?”
达瓦说:“你要我怎么做就怎么做。”
让卫东都乐了,这货面带猪像心头嘹亮啊。
回想下,好像整个全程,连老耿、石头都到前面机动船去了,达瓦却经常混着跟拉姆充当端茶倒水,然后就不声不响的坐在到船舱的台阶上旁听。
几乎跟老领导、县领导的所有谈话,这货都坐在旁边听了。
不过再想想,特么能被于松海老丈人家族本来当成家主培养的家伙,能是真憨嘛。
让卫东几乎是下意识的内心严肃起来,但脸上还是笑嘻嘻:“我哥怎么跟你说的?”
达瓦还是那句:“姐夫说你要我怎么做就怎么做。”
让卫东再追问细致点:“那我哥还回得来吗?”
达瓦收起憨乎乎的表情摇头:“回不来,他要当干部……”
想想承认:“四方都支持他,姐姐也支持他,我以后就负责做生意,也是姐夫告诉我跟你学,我们的汉话都是跟他学的。”
让卫东还问了问是哪四方,才骇然的做个鬼脸:“那你看了我们这些旅游做法,你怎么想的。”
他虽然跑了回318,但根本不知道怎么这上面的生意经啊。
达瓦果然有收获:“我觉得就是修旅馆,你叫我去修房子,县里修了没用,省城抢生意的太多,我去修旅馆,修在最好的景区附近。”
让卫东脑海里想啊想,以他那么次去高原的感受,住还真是个最大的难题。
这会儿连内地各省市都没有高级酒店,318沿线就更不用说了,等到了省城、区县也是浓郁的民族气息。
他倒是招待所、破旅馆也能猫一宿,秦羽烨当时恨不得全程戴上氧气瓶。
他只能提醒:“目前游客……嘿嘿,现在能去的还真是高档游客,那就做高级酒店呗,特别贵的那种,我们帮你从HK、东瀛、东南亚找游客来,对,让他们在这个阶段就帮高原积累起口碑名声,也让那些美景被传开。”
达瓦又变憨憨:“那要多少钱呢,我好叫家里准备。”
让卫东给他解释:“几百万吧,我想象应该是那种类似民宿,你昨晚住过的大院改造出来就行了,譬如我们在古镇就要把那些旧房子改造成旅馆、酒吧、餐厅,你高原做肯定也要这样。”
没想到达瓦居然摇头:“他们说你在平京修的酒店要三亿,经开区那个也要一亿,我要修那个。”
让卫东又差点惊得从船尾掉下去,你家这么有钱吗:“那是港商修的,我最多算假股东承建,你知道那种酒店吗?”
更没想到的来了,达瓦点头说:“知道,我出国看到过。”
这下让卫东是真的在沙发上弹了下,没掉出去是因为想起来:“哦哦哦,你们家就在那边口岸上,你从那出去的?”
达瓦点头:“我出去玩过好几次,住过那些大城市里的皇冠、凯悦这些大酒店,我要建那样的。”
让卫东悻悻自嘲:“我都没住过几次,你跟我谈论这个,不是跟太监开会嘛,嗯,我的态度是可以修高档的,但不是那种巨型大楼酒店,几十百来间房,这里面不光有投资投入的成本问题,也有能不能盈利的考量,现在游客还不多。”
达瓦却很执拗:“如果我们能在省城立起这么大一座酒店,是不是也能帮姐夫树立名声?”
让卫东摇头:“名声不是通过这些东西来树立,是踏踏实实的给改变更多人经济条件,让更多人……”
好像又有点无语,他去过,更和那些援助进去的医生们聊过。
情况很复杂,哪有这么简单,光给好处那已经是平均工资水平都高于内地了。
所以让卫东慢慢把自己靠在沙发上:“让我想想能怎么做。”
达瓦说好。
让卫东想起来调侃:“怎么,掏两三个亿都没问题吗?”
达瓦又回到那个憨憨像:“跟你做事嘛,我掏一半,你拿一半就是了……”
最近在收缩战线的让卫东连忙遮掩:“没有没有,我现在没钱。”
达瓦居然说:“我嫁个妹妹给你,嫁妆就够了。”
让卫东顿时想问于松海,你到底收了多少嫁妆啊!
第561章 时代烈马如脱缰
开什么玩笑,秦志明交过来的妹妹且不论她那风月女王的称号,光HK身份就能带来不少便利。
港商外资,海外销售,技术支持,这些HK特有的优势,对让卫东这个阶段重要极了。
你高原妹子能提供啥?
高原美景还是资金注入?
况且让卫东这时候已经跳过了原始积累阶段,卫生巾铺开的是基本销售网络,都不要赚多少钱,支撑起跟供销总社之间的日常物流就行。
照相机满足了各地销售人员基本提成。
收录机、小食品更像是不同门类的尝试和解决就业。
电脑则完全是为了科研水平不断层。
洗发水、化妆品、服装,才是真正符合在这个阶段,成本低、产量大,人民群众又急切需求还消费得起的主力产品。
薄利多销的悄悄积累资金,全都反哺到固定资产上。
连暴利来得最快的商品房地产都不愿做。
哪里还看得上这呀那的,哪怕牵涉到团结工作,那不是于松海已经鞠躬尽瘁了么。
想想老于的婚后生活,让卫东就觉得头皮发麻。
自己这还没怎么呢,都觉得女人好麻烦了。
哈哈哈的怂恿达瓦去平京再到沪海,去现场看看这两地的五星级酒店建筑的不同进度,完成建筑后才是耗资巨大的装修、人员培训,高原上所有环节的成本估计都要加倍,所以不按我说的做,那就自己考量这个成本投入。
口口声声说啥都听让卫东安排的达瓦,这才稍微收敛些,决定过去看看。
因为江州这个四星级酒店的建筑施工已经趋近完成,这的确只要千把万资金,不,就在这刚刚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整个市场都在货币贬值,工资上调,物价飞涨。
别的建筑公司已经要一千五百万左右才能搞定,城建公司因为老耿搞的是基建兵模式内部化,等于在国内外经济的双轨制上,又搞了一层和市场经济错开的三轨制。
水泥、河沙都是自产自用,钢筋恰恰能以城建公司这个国资身份,从江州钢铁公司拿到统销价格稳定输出。
就国营建筑没城建公司业务量饱和,私营包工头没他牌子硬规模大。
还是能把让卫东要求的二十多层标准高楼,成本控制在一千万元以内。
单凭这,江州城建作为全国改制最成功的基建队伍,已经可以在建筑市场上横扫了。
达瓦真想做酒店建筑,也找不到更好的合作伙伴。
何况让卫东是真有主公气质了。
游艇在凌晨抵达江州,临江的水泥厂都在彻夜工作,叫醒睡眼惺忪的秦羽烨和拉姆走人。
正安排水手把游艇吊挂回轨道棚里的船长,主动来给让卫东请缨,自己能不能以后来带领这个旅游船队。
光是夔州到峡口俩县城之间三十公里,小峡谷到古镇二十多公里,再到百余公里的商州,这几条十几条各种游艇、游船组成的小队,青山绿水间的生意,想想都有赚又自在。
这就跟领导的司机一样,能接触不少独门消息,他可是全程亲耳听见各种会议内容。
换水手没这个胆量魄力承担责任。
有地级市到县里各环节背书,这活儿干起来还不爽翻天。
已经超越了这个层级的让卫东笑笑:“你应该先汇报给船务公司吴总,由他来决定谁掌管打理,这是个几十年里会越来越红火的项目。”
点点头开上车走了。
既然规模起来,那就应该基层到部门,所里对局里,建立起这种逐级责任的架构,才有利于发展。
哪怕这会儿连国家都没完善起来。
让卫东还是有这种根深蒂固的体制概念。
知道他去两三天就回来,车停在小码头,所以回了家,董雪晴居然在隔壁睡觉。
拉姆蹑手蹑脚的去打探回来说应该是看录像太晚了。
秦羽烨已经醒了瞌睡,提走摄像机笑称自己来编辑录像带看看。
从夔门之巅,到幽静古朴的小镇、再到惊艳灵秀的小峡谷,前后拍了不少。
让卫东叮嘱她可以做了给她哥,再给平京的苏大姐都发一盘,看有没有必要请专业摄影师团队来拍些宣传片做储备。
现在基础设施肯定还有个建设完善的过程,算是把原汁原味的初始景观先记录下来。
有了索道缆车,旅店居住,尤其是把古镇的部分产权置换搞定了,再开始做广告宣传,才能把推广效果最大化。
秦羽烨思索着点头去了。
让卫东回家也没开整层楼都通上的中央风冷,就着四面通风,拿蒲扇给娃轻轻摇着入睡。
快天亮才感觉温热的身子钻到怀里,睁眼看见凤雏嘟嘴:“电视给关上,就知道你们回来了。”
那就抱紧些再眯会儿。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