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498节

  水手娴熟的套索靠岸稳住,放下船舷跳板,请两位上船收了绳子就滑走。

  刚想好奇观看下游艇,就看到商州父母官坐在船舱,差点吓得扎马步觐见。

  对普通人来说,哪怕已经是县里局长,实际上能见这样的老领导次数都屈指可数。

  哪像让卫东这改革先锋,去市里大院都跟回家一样。

  老领导还是和颜悦色的询问了整个工程进度情况,秭局长才慢慢回过神来大力赞叹:“我第一次登上那山巅,才真的明白了您指示让卫东同志开发这个景点的远见卓识,太美了……”

  也在船尾小声询问工程进度的让卫东小翻白眼,你这一把年纪混体制的手法怎么还不如我呢。

  老子要是个心眼儿小的,准保把你记恨上。

  本来还准备帮着说两句都收声。

  从县城到峡口两三公里,都不用去白帝托孤的景区,游艇一推把的事儿快得很。

  让卫东刚挂在船尾,给老耿、工程师们指了指那个景区大门对着脖颈处,大坝蓄水后对准江心小岛的地块,老耿皱紧了眉头:“这坡度要全部开凿出古城面积,起码要这个数儿的炸药……”

  没想到这货还是个炸弹狂魔。

  船就已经靠近这边的古迹小码头,那个男员工兴奋的和工作人员一起等在这。

  也对漂亮的游艇先惊讶,再被后来精神矍铄的老领导震慑,就算不认识也猜得到肯定身份非凡。

  让卫东这才有点哭笑不得,又有点牙疼的先透露个消息打底,特么早知道是这个情况,他就不去邀约老领导了:

  “刚才我询问了下情况,说是这边山巅附近最近多了个修道的香火拜祭,所以周边村镇的乡亲都很积极的参与了步道铺设,方便他们都能前往,整个步道建设进度才大大加快……”

  玛德,那个痴道长居然真的绕过那边后山,沿着要走几十里路的崎岖山道,在上面装神弄鬼的搞了个道场!

  引得周边香火都在聚集,善男信女听闻这边要沿着最直接的山脊险峻,搞条十公里的规整步道,自然前赴后继的来帮忙。

  尼玛,当时给了老道两万块捣鼓“风水宝地”的启动资金,是想他搞个道观院子,起码游客来了有个过夜吃饭的落脚处,然后顺着道观再发展出民宿、度假村之类的旅游设施。

  结果现在光是修建步道就又快又省的只花了八万多块,好多义务劳动的乡亲还自己背青石板来铺路!

  天咧,装神弄鬼真是从古至今的好算计。

  肯定是坚定无神论者的老领导也哑然失笑。

  但主要还是深吸口气,站在那个铁索横江的地方,远眺已经随着旭日阳光金灿灿灿的山巅加油鼓劲:“走吧!我这把老骨头终于能全面的看看这片土地了。”

  让卫东把女儿在胸前捆扎好,回头看见一身运动登山装的秦羽烨拿着两支肯定是舶来品的登山杖,要了一根给老领导。

  自己从兜里摸出个廉价相机递过去:“您可以亲手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景色,顺便我还是跟您拴一块儿,保证安全。”

  这才把准备好的花绳,带着十来米的长度给两人拴腰上。

  跟那位男员工后面上路,秭局长连忙跟紧老领导,连船长和水手都悄悄跟在最后了。

  然后全程都能听见让卫东在喊注意安全。

  因为眼瞅着就跟他猜测的差不多:“施工水平不够啊,后面要返工,这石板有斜度不行,下雨湿滑游客摔下去怎么办?”

  “这里太窄了,必须要拓宽到一米以上宽度,必要在这里加固水泥板都要保证拓宽,这是旅游产业,不是凑合……”

  就哪怕让卫东是个上辈子没旅游过的保安,都有这种下意识的安全观念、产业标准。

  这会儿其他人的标准意识还差得远。

  但总是铺出来了,整改不过是个调整的事儿。

  就从这峡口寥寥无几的景区建筑背后,像条上厕所的不起眼小石板路开始。

  基本就是沿着悬崖峭壁山坡,挖砍树木清理找平的羊肠小道。

  和让卫东记忆中后世的超热门网红路线比,肯定要简陋很多,但先解决有无问题呗:“不错,但应该考虑建设栏杆,老耿,帮忙做个钢缆的那种技术方案?”

  就沿途一根根钢钎打下去,然后穿两三根在上面形成栏杆?

  机械厂的工程师连忙遥遥呼应:“我们来我们来,从后山登顶路线施工,就是钢缆模式,我们熟悉这玩意儿。”

  刚开始并不陡峭,都是按照让卫东比划的方式,沿着错落起伏的山体平移,山体有沟壑也是朝里面走些回头弯罢了。

  大家都不累,主要右手边就万丈深渊的江水,刺激感很强烈的。

  连小蝶都使劲睁大成黄豆眼,卧槽……

  老领导不知道听见这小女娃的口头禅没,反正默默的行走,时不时举起相机拍一张。

  就让卫东精力旺盛一直提出各种大家想都想不到的要求:“这里回转比较宽,就安装一条户外长椅可以休息缓口气……”

  “这里背后开阔,争取做个小卖部,卖饮料、面包、胶卷,还是为了提供休息区域。”

  “哦哦,这里角度好哦,在这里修个观景台……”

  男员工不得不开始认真记录。

  让卫东教他拍照标记。

  那个女员工就跟拉姆前后拴着绳子照顾好女港商,李二凤矫健,乡下妹子翻山越岭都习惯了。

  只是老远远的看最前面身影,怎么都追不上,还隔着越来越远。

  石头则在最后面,终于能举着那台摄像机,记录些镜头了。

  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基本都是横移过山的小径,终于沿着垂直峡谷上的斜坡,靠近了最刀切斧砍如半边金字塔的山巅底部。

  抬头可见山巅还是遥不可及,低头则是滔滔江水奔腾不息的仿佛就在脚下。

  那个采药人带着一大群乡民也在这里:“听说让经理要来,我们都来感谢下,这里是参加铺路最多的两个公社生产队长,大家都在公司拿了劳动工费,山上道长说还要找你们请教,说肯定能帮到我们更多……”

  手里还捧着一大叠写满各种签名和金额的皱巴巴名单。

  让卫东觉得正好:“你们从这边小路过来的?那就应该这样,在这里平整一块区域,搭建休息区,你们也可以在这里卖水果、煮茶叶蛋、卖凉茶,甚至应该先搭个帐篷,就住在这里上班,不用每天往返,刚才我提到那些休息点,都可以去做点小买卖。”

  杵着登山杖的老领导,阻挡了本来想上前去说两句,介绍现场最高身份的文教局长。

  静静的看着那个年轻背影。

  十点过的太阳,照在那身上亮得晃眼睛。

  尤其那趴在胸口的孩子,还一口一个卧槽……

  这年轻人!

第554章 来都来了,谁还不想巅峰下

  扶贫攻坚嘛。

  对让卫东这个六十年都在商州的老屌丝来说,他没见过啥光怪陆离。

  一辈子看到最大变化,就是这些国家级贫困县从年年争当,到陆续摘了帽子。

  改开后几十年的老母亲真是用尽了各种办法操碎了心,才改变了这些穷乡僻壤的面貌。

  所以现在自然是学着努力。

  三年前卖瓜子都还要被割尾巴,现在自然是已经局面大变样。

  起码身后老领导都已经主导转向。

  但对山里人来说,三年不过如一日,他们肯定感受不到什么变化。

  觉得跟十年二十年前也没啥区别。

  有些人眼里甚至还带着抗拒,如果不是穷得没法了,如果不是让卫东还顶着个地级市旅游开发总公司的半官方身份,如果不是采药人都见过县老爷对让卫东的态度。

  估计都没这么顺利。

  绝大多数人是真认识不到此一时彼一时的含义。

  ……

  现在的让卫东就知道是难得机会。

  当然他不会认为重点是在领导面前展示,而是要从一开始就把最关键重要的核心点讲清楚:“这个地方最重要是什么,外地来的游客,人家愿意来看一辈子都看不到的风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震撼,在这里走的每一步都很舒坦,遇到的每个本地人都很热情好客帮助他们,人家才心甘情愿的在这里花钱,回头给人宣传我们这里的好,那我们这里的子子孙孙都能永远吃这座山的好处!”

  穷山恶水出刁民。

  让卫东还是知道山民们并不好打交道,官子口都不一定压得住。

  好多后来听说的著名景区,不都是这样砸了口碑。

  所以带头朝着山巅走:“我们是天天看惯了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外地游客可以一茬接一茬的天天来,只要把这个名声传出去,那就是永远能吃到好处,谁偷摸拐骗游客,谁给这片景色抹黑,就是断了所有子孙后代的饭碗!”

  但山民也是朴素的,就看这开头感受到的“启蒙”是怎么样了。

  他们肯定不由自主的跟上。

  整条步道就是这样先平移到最后的山巅巨峰脚下,然后就开始疯狂的“之”字形往返攀爬,而且还基本上就在刀切斧砍的边缘。

  最窄的“之”字形也就两三米回折,就靠这种不停往返在陡峭山壁上开凿出铺上石板的小道。

  于是让卫东这样大声说着话攀爬,就像是裹带了一群人在走。

  反而连老领导隔着十来米的牵引绳都没那么近。

  但老人家不吭声,尽力跟上步伐,默默倾听。

  “我给你们个建议,应该是按照生产队分段,哪个生产队负责哪一段,卖水卖吃的也维护好步道,不是哪家就固定天天干这个,各家搞个顺序轮流来一周半个月,谁做得不好就不许来,各段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只有这里游客多了,个个说起都竖大拇指了,所有人才分到好处,谁想独吞,谁砸了招牌,应该是所有人叫他滚蛋!”

  别的省市让卫东不知道,税务局肯定有接触商州这些各大风景区,官办、承包和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多得很。

  很多地方上就恨不得全都收归国有当业绩。

  譬如这会儿秭局长关注的居然是想叫让卫东走慢点,别累着了老领导。

  只是他刚一喂,就挨了登山杖抽,硬生生把话语吓会喉咙里。

  所有关注点根本就没在这几句金玉良言上。

  让卫东其实作为承包方、投资方,已经巧妙的承担了整个景点的开启,把整盘菜端出来见客,让村民和景区都得利了,再说自己的好处。

  “我们要在后面建条索道,就是愿意花几十块钱坐机器上山顶的,也能轻松上山,但这是偷懒作弊,给实在是不愿累又想看风景的游客准备,没这个索道,很看着就累不愿来了,可来了就一定要说只有走在这步道上,才能见识人生难得一见的美景,全国人民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来个不爬步道瞎看……”

  山民们都忍不住哄笑了,还有几个人跟着学。

  老领导也笑,走得更用劲。

  但年龄在这摆着,连续走了快俩小时山道,后面这又是纯粹的物理提升海拔,巨累。

  哪怕有村民注意到这绳索拖住的老人,还帮着拉拽,半小时后就已经身体机能开始到极限。

  还好不是谁都跟让卫东这样精力过人,也只有精瘦的采药人,吃苦的村民才如履平地。

首节 上一节 498/6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