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实在太纯情 第685节
杨蜜小声问道:“听说你这次有望封后,是不是真的?”
“你听谁说的?”刘师师眼睛微眯,她并未大肆宣扬要拿影后。
影后又不是囊中之物,要是没拿到,那不是丢人丢大发了,还有何脸面回国。
“还真是有望?”杨蜜声音陡然拔高,眼睛瞪得老大,她只是以她对苏槿的了解,诈一下刘师师,没成想竟然是真的!
她突然感觉心更痛了,要是刘师师真拿到了戛纳影后,那不得瞬间飞升,凌驾她和刘一菲、糖糖之上?
刘师师无奈,也是怪她太紧张了,没看穿杨蜜的试探。
“哪有望,重在参与。”
“呵呵…”
“你呵个毛线,竞争对手那么多,我哪敢有望,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行吧,不管怎么样,作为你的好姐妹,希望你能拿到戛纳影后。”
好姐妹?塑料姐妹花差不多。
刘师师心底冷笑,嘴上道谢:“谢谢。”
不久,首映礼正式开始,没那么多花活,介绍了一遍电影,到场嘉宾,直接开始放电影。
《卡罗尔》的片头字幕亮起,全场灯光暗下,世界仿佛只剩下眼前巨大的银幕。
故事在五十年代压抑而精致的氛围中徐徐展开。
当刘师师饰演的特芮丝第一次在百货公司玩具柜台遇见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卡罗尔时,镜头长时间停留在她的脸上。
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最初是懵懂的好奇,被卡罗尔成熟优雅的气质所吸引。
接着是职业性的询问下,掩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和探究。
当卡罗尔留下手套,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拂过那柔软的羊皮,眼神里闪过一丝迷茫,仿佛有什么陌生的东西在心底悄然萌芽。
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激烈的台词,所有的情感波澜——初遇的心悸、被吸引的懵懂、自我怀疑的挣扎、陷入爱河的甜蜜与痛苦,都通过细微的眼神变化、嘴角的轻抿、手指的微颤、呼吸的节奏传递出来。
杨蜜红唇微张,惊讶的不行。
银幕上的刘师师,那双总是被网友戏谑“略显空洞”的眸子,此刻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这哪里是她认识的刘师师?
演技怎么涨的这么快?
她都开始怀疑人生了,这一段表演太好了,都可以上北影教科书了,吊打她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她看向身旁的刘师师,黑暗中,对方眼神明亮,嘴角挂在一丝自得的笑意。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猛地冲上杨蜜的喉咙,几乎让她窒息。
她想起自己为了维持曝光度,像陀螺一样在各个剧组间连轴转,台词水过鸭背,表演浮于表面,靠的是人设和话题度。
“我这几年是不是走错了路?”
第470章 引爆戛纳,绯闻再现
杨蜜思绪纷飞,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银幕上的光影明明灭灭,映照出她眼底深处一丝迷茫。
最初懵懂,刚踏入演艺圈的自己,梦想是当好一个“艺术家”,一直以老艺术家为榜样。
只不过现实是残酷的,这个圈子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像龙卷风,机会稍纵即逝。
蹉跎多年,好不容易红了,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暴光度、话题度、商业价值……这些东西也慢慢成了她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
但要说路走错了,也不尽然。
正所谓,有失必有得。
如果不是像赶场似的活跃在第一线,她人气也不会在大唐诗仙四人组里面最高。
苏槿不知她所想,否则定会啐她一脸,大明星还矫情上了。
此时的他,目光锁定在银幕上。
即便早已看过一次成片,但再看一次依旧让他心头震动。
这段表演,瞎姐竟然可以和凯特·温斯莱特分庭抗礼,不落下风。
或许,瞎姐真的可以封后!
苏槿看向身旁的刘师师,正好她也看过来,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不久,电影来到了结尾。
这段结尾,是托德·海因斯作品中最扣人心弦的片尾之一。
刘师师踏进凯特用晚宴的餐厅,目光急切地搜寻着,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身影。
她凝视着凯特,不发一言。
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笑在她唇边漾开。
周围人的交谈声,餐具的碰撞声,都成了这场无声会面的背景音。
刘师师穿过人群,走到了凯特面前。
镜头并没有像动作片那样,为了追求现场的逼真感而抖动,而是摇动。
两人目光交错,汇集,彼此凝视着对方的脸,就像当初在百货商场初见那样。
电影至此结束,两人之后的发展,谁也不知道,托德·海因斯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背景音乐响起,感谢名单缓缓出现,大厅灯光骤然亮起。
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爆发!
这掌声并非礼节性的敷衍,而是发自内心的喝彩!
从第一排的组委会主席吉尔·雅各布、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到后排的到场嘉宾,再到普通观众、媒体记者,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掌声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几乎要将卢米埃尔大厅的屋顶掀翻。
刘师师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震耳欲聋的掌声让她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杨蜜注视着她,眼底的情感非常复杂,有羡慕,有妒忌,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祝福…
首映礼后的媒体采访区,早已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挤的水泄不通。
当苏槿、刘师师、托德·海因斯三人出现时,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银色的海洋,几乎将夜幕照亮。
各种语言交织的提问声扑面而来。
“师师,影片的开放式结局,引发很多人想象,你个人认为卡罗尔和特芮丝之后会怎么样?”
“我更愿意相信她们会勇敢在一起,就像电影里那样,穿过人群走向彼此的勇气,已经足够支撑她们面对所有阻碍。”
“你当初为什么会接这个角色?”
“想挑战一下自己,还有一点是因为苏槿导演告诉我,对手演员是凯特,我很喜欢她。”
“那你和凯特合作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开心,也很有压力,在和凯特演对手戏的时候,压力真的特别大,生怕自己拖了后腿。”
刘师师顿了顿,自嘲道:“不开玩笑的说,拍戏那段时间,头发掉的特别多,我都怀疑自己要成秃子了。”
媒体记者自然没有放过托德·海因斯:“托德导演,选择刘师师出演特芮丝,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你对她的表现评价如何?”
那是苏槿决定的,不是我选择的。
托德在心里吐槽,表面却保持微笑,道:“寻找‘特芮丝’花了我们不少时间,她需要兼具纯真、内在的力量和那种被禁忌之爱唤醒的勇气。”
“刘身上有一种独特的脆弱感和坚韧并存的魅力,这正是特芮丝所需要的。”
“至于刘的表现,远超我的预期,我特别喜欢她的表演,尤其是电影开头和结尾的那个对视,堪称完美,让电影更加完整和动人。”
“苏导,你作为电影编剧,如何评价刘师师的表现?”记者也没忘记苏槿。
苏槿看了一眼刘师师,语气笃定:“她的努力,配得上所有掌声,值得被世界看见。”
他的话,让刘师师眼眶又是一热。
国外媒体记者不以为意,只当是一句平常的夸奖。
国内媒体记者反应却不一样,有些兴奋,眼睛都在发光,飞快的记下这句话,准备用作头版头条。
采访整整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苏槿三人才得以脱身,而关于《卡罗尔》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席卷全球媒体。
首映礼结束不久,世界各大权威电影媒体和娱乐板块的头条,几乎被《卡罗尔》和刘师师占据,引爆了戛纳。
戛纳官方场刊在满分4分的情况下,给出了惊人的3.5高分。
这不是夸张,欧洲观众对同性题材一直情有独钟,更何况还是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电影。
原版的《卡罗尔》8500万美刀票房,有将近三分之二是欧洲观众贡献的。
法国《银幕》报道:“凯特·温斯莱特依然出色,但刘师师才是《卡罗尔》真正的惊喜!”
“这位来自古老的东方玫瑰以令人心碎的细腻和强大的银幕存在感,让特芮丝这个角色拥有了灵魂。”
“她的表演克制而充满力量,尤其是那些无声的凝视,直击人心,是戛纳影后最佳有力竞争者。”
北美《好莱坞报道》:“刘师师:一颗新星的完美绽放!在《卡罗尔》中,她不仅没有被传奇的凯特·温斯莱特的光芒掩盖,反而与之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禁忌之恋。”
“她的表演充满了令人信服的脆弱与勇气,是本届电影节最不容错过的发现。”
采访结束,苏槿和刘师师并没有出去闲逛,简单用餐后就回到了酒店,商讨接下来的公关事宜。
首映成功只是开始,真正的“战役”才拉开序幕。
“boss,刘的表现太棒了,征服了戛纳,影后的概率又大了几分。”
乔治把四五本杂志放到苏槿面前。
苏槿瞥了他一眼,拿起杂志道:“这里面有几家是你有买的通稿?”
乔治连忙摆手道:“没有,一家都没有,这可是《卫报》、《银幕》、《综艺》这些大媒体,有钱也很难买上去。”
他所言非虚,确实是这样,这几家都是自发宣传,这说明电影很好。
上一篇:华娱:第一导演财阀
下一篇:躺平的我,才华被明星老婆发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