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第201节

  孙向阳则干脆自我介绍起来。

  那名领着孙向阳过来的售货员,顿时怒目而视,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之前对方可是跟她说,自己是从京城来的,找她们主任有重要的事情,因为对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以及身上那种气质,她几乎没有任何怀疑,便领着来了。

  怎么突然变成双水湾了?

  她可是知道双水湾在哪,也知道那边都姓孙。

  也就是说,对方骗了她。

  正当她以为自家主任大发雷霆的时候,却见主任快步来到对方面前,热情的握住对方的手。

  “你好,孙同志,我之前已经接到总社下达的通知,一定会配合好你们的工作。”

  陈凯满脸严肃的说道。

  差不多半个小时前,他突然收到邮局那边送来的加急电报,上面写着,让他配合双水湾一个叫孙向阳同志的工作,提供一批物资,供对方免票购买。

  看到这份电报,他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但邮局那边信誓旦旦的保证,这份电报是真的,就是京城供销社那边发来的,让他好好配合。

  等送电报的邮递员离开后,陈凯就琢磨起来。

  双水湾他同样知道,甚至消息要更灵通些,还听说了那边挖出了煤的事情,所以只要来的是双水湾的人,那就大概率不是骗子。

  还有一点,上面的要求是供对方免票购买,而不是白送。

  仅仅只是不需要票而已,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

  虽然如今一些紧销的商品仍旧要拿票,但也有不少商品已经渐渐不需要票了。

  况且,供销社每年都有部分计划外的物资,在他这边仅仅只是配合一下而已,并未超出他的权限。

  甚至,真要是骗子,怎么可能会花钱买?肯定会让他免费提供。

  基于此,他才会这么热情。

  只是,他的心里还有一个疑惑,京城那边的供销总社,怎么会知道一个叫双水湾的小地方?还让他配合?

  “那就麻烦了,这是我们双水湾大队的公章,我们这次需要一些生活用品,差不多得五千块钱。”

  孙向阳示意孙庆余从拎着的提包里掏出公章,给对方验明他们的来历,之所以带着公章,是因为先前要去信用社取钱的缘故,这会正好用上。

  之前在邮局里,孙向阳往京城那边打了个电话,不过却是打给友谊商店的康明远。

  两人那次交谈的时候,对方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来历,家里一个长辈便在供销总社工作,有实权的那种。

  当时康明远便告诉他,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找他。

  这次,孙向阳来买年货,不管是布还是白糖,都是需要凭票购买的紧销物资,但他却拿不出那么多票来。

  甚至就算能拿出来,供销社这边也不会卖给他。

  因为数量太大了。

  按照五百人来算,一人二斤白糖,那就是一千斤。

  一下子来购买一千斤白糖?

  恐怕供销社扭头就会去通知派出所。

  基于此,所以孙向阳才给康明远打去电话,希望对方帮帮忙,同时也告诉对方剪纸画的进度。

  目前,双水湾每天可以稳定产出十幅合格的剪纸画,主要来源于郭珍跟她的女儿,以及孙跳跳的奶奶。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量也会稳定的增加。

  基本上正月底,就可以完成任务了,这会告诉康明远,他也能直接通知香江那边,等正月底,或者农历二月初,直接派人来验收就可以了。

  在电话里,康明远听到他的求助,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毕竟孙向阳只是没有票,加上买的东西太多,又不是让供销社免费提供,对康明远来说,真的只是一件小事。

  但孙向阳却明白,票也是能卖钱的。

  不管粮票还是肉票,乃至布票,白糖票这些,都能卖钱。

  一些不紧销的物资,没有票的话,价格贵一些也会卖给你。

  这在无形中,也帮孙向阳省了不少钱。

  只不过这种事情没法拿到明面上来说,毕竟买票,是不被允许的。

  况且,一些单位年底给工人们发福利,真以为是拿着票去买?

  基本都是批条子,然后直接去提的事情。

  虽然也会给钱,但同样不需要票。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陈凯才答应的这么痛快,尤其是听到孙向阳只买五千块钱的东西,心里也松了口气。

  总供销社下的通知,他都以为要把供销社搬空呢。

  结果就五千块?

  对于双水湾来说,五千块也是笔大钱。

  可只要看看供销社外面围满的人,就知道,五千块对供销社来说,甚至都不够半天的销售额。

  “孙同志,这是供销社的商品名录,你们照着这个选,选中了什么写下来就行,一会我找人合计出来。”

  陈凯拿过早就准备好的本子递给孙向阳。

  “七婶,你来选吧,就你之前说的那些,按照一个人十块钱的标准,五百人。”

  孙向阳则将本子给了金香兰。

  之前还一个劲‘许愿’的金香兰,这会反倒是打起退堂鼓。

  “向阳,真要买这么多?要不还是少点吧?”

  “没事,钱都取了,不花完带回去有什么用?”

  孙向阳却摇了摇头。

  “那,好吧。”

  金香兰最终还是点点头,只是心里有句话没说。

  花不完带回去,怎么会没用?

  那可是真金白银的钱啊。

  放在大队的账上,看着都安心。

  于是,金香兰拉着孙庆余跟孙庆武到一旁商量起来。

  “孙同志是京城来的知青?”

  斟酌了下,陈凯好奇的问道。

  之前那名售货员跟他的说的话,他可没忘记。

  而且,也似乎只有这个理由,能够解释孙向阳是怎么让京城那边供销社给他这边下通知的。

  再加上,孙向阳的气质,还有普通话,一点都不像双水湾这个穷山沟能‘长’出来的。

  “不是,我是土生土长的双水湾人。”

  “双水湾的人?”

  陈凯更加纳闷了。

  “对,不过我婆姨是京城来的知青。”

  孙向阳多多少少透露了些,他明年恐怕少不了跟对方打交道,自然没必要藏着掖着。

  “婆姨?”

  这个消息对陈凯而言,远比孙向阳自己从京城来的知青更有震撼力,然后忍不住多打量了孙向阳几眼,心里开始泛酸。

  果然,城里来的姑娘,压根就不在乎农村不农村,长得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也说明,人家那婆姨家里,关系硬。

  这要是哪天回城,再把对方往城里一带,妥妥的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

  “了不起。”

  陈凯最终还是没忍住,对着孙向阳比了个大拇指,但说起话来,也明显比刚刚随意了许多。

  这边两人聊着,那边金香兰经过一番商讨,终于选掰着指头选完了要买的东西。

  虽然孙庆余跟孙庆武也提了点意见,但基本还是之前金香兰许愿的那些。

  既然当时孙向阳没反对,说明他也同意。

  “向阳,我们选好了,你看看。”

  金香兰将写好的清单递给孙向阳。

  因为那份名录上不仅有商品,后面还标准着价格。

  孙向阳接过名单看了起来。

  白面十斤:1.8元。

  棉布六尺:2.4元。

  白糖二斤:1.56元。

  桃酥二斤:1.24元。

  粉条十斤:1.8元。

  盐二斤:0.3元。

  醋五斤:0.4元。

  糖二十块:0.2元。

  火柴十五盒:0.3元。

  只是扫了一眼,孙向阳就算出最后的总价,十元。

  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也难为金香兰三人,把控的这么准。

首节 上一节 201/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华娱,开局带资进组

下一篇:人在大学,下课摆小吃摊养三胞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