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七级钳工开始镇压全院 第159节
傻柱不爽地把饺子往嘴里一塞。
“哥,要不去车间当技术工吧。”
“技术工找对象可比厨师容易!”
瞧瞧大院里,刘海中、易中海、刘文生这些钳工锻造工,哪个不比哥哥赚得多。
现在改行当技术工,只要肯干,将来肯定比当厨师挣得多。
到时候也能在经济上拉她一把!
“不去!”
“我这手艺不比技术工强多了。”
“全轧钢厂的人都吃我做的菜呢。”
一提车间,傻柱就想起自己搞砸轧钢机的事儿。
下车间门儿都没有!
他还是更爱厨房的活儿。
“不去拉倒!”
“你就跟锅碗瓢盆过一辈子吧。”
何雨水吃完一抹嘴走了。
“雨水,你去哪儿?”
“吃完给我贴对联去。”
不管傻柱怎么喊,何雨水头也不回地出了大院,只甩下一句:“你自己贴吧。”
后院的鞭炮声整整响了三分钟。
三分钟说长不长,但足以让鞭炮震撼整个大院了。
不少吃饱了闲得慌的人,陆陆续续晃悠到后院来。
看见那一地的鞭炮碎屑,比刘海中家门口多多了。
“刘文生往年过年从不放鞭炮,也不贴对联!”
“今儿突然来这么一出!”
“今年刘文生结了婚,又升了八级钳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都有了。”
“现在也该炫耀炫耀了嘛。”
“这一地的鞭炮碎,至少也有几千响吧。”
“我之前见刘文生拿回来的,应该是五千响的鞭炮。”
“五千响最多放一分半,他的可远不止啊。”
刘文生早上这一挂鞭炮,把大院的风头全抢了。
“街道办事处送的饺子真是美味。”
“嗯...但还是咱们亲手包的更香嘛。”
娄晓娥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结婚后,她的生活彻底翻篇啦!
以前逢年过节,她就是读读书,听听唱片,坐等饺子上门。
而今的一切,都是她和刘文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相比往昔...她更偏爱现在的日子。
“你洗碗,我来贴春联。”
“不成,我得陪你一块贴,贴完我再回来洗碗。”
娄晓娥拿着春联,刘文生端着自制的浆糊,两人忙活开来。
他们分工协作!
刘文生负责在门框上抹浆糊,娄晓娥紧跟其后,贴上春联。
“别贴倒了哦。”
“开什么玩笑,我文化程度可比你高呢。”
虽说刘文生是穿越来的大学生,但这时代的文化水平还真不如娄晓娥。
不过论及专业知识,娄晓娥就得甘拜下风了!
两人不到两分钟,就搞定了两个房间的春联。
望着刚健有力的书法,以及春联角落那不起眼的公安标记。
刘文生满意地点点头!
这春联...倍儿有面子!
这时,易中海搀着傻柱,后面跟着聋老太太,从屋里出来。
聋老太太一见刘文生门上的春联,眼里尽是羡慕。
两家春联一比,她的直接被比下去了!
“老太婆,咱赶紧走吧。”
“等会儿吃饺子就成,过年嘛,讲究的就是热闹。”
“冷冷清清的算哪门子过年!”
傻柱这话虽是对聋老太太说,实则是让刘文生听见。
刘文生再富有又怎样?
到头来,还不是两人躲在屋子里过年。
“去那么早干啥?”
“还不如饭点时候来叫我一声呢。”
过去,聋老太太准乐呵呵地应声前往。
越早越好!
可今年不一样啦!
今年一起过年的,还多了贾家一大家子。
聋老太太瞅见贾家人就头疼!
若非当初顾及自己的生计,她绝不会帮秦淮茹求那份扫大街的活。
“老太婆,你出门咋还这么多话。”
“小心脚下!”
傻柱和易中海一左一右,搀着聋老太太往中院去。
刘文生知道,这是易中海邀聋老太太一起过年呢。
院子里的习惯,过年时易中海总爱把聋老太太和傻柱聚集在中院共庆。
许大茂则回老家和父母团圆!
像他...就在屋里加点小菜自己过。
“文生,傻柱兄妹咋都不和爸妈过年呢?”
娄晓娥不解。
易中海和聋老太太一起过年,倒能理解。
他们没儿没女!
可傻柱和何雨水有父母啊。
不陪自家爸妈过年,反倒挤在易中海家里。
“傻柱他爸愿意跟他过年才怪呢。”
这几年,傻柱确实带着何雨水找过何大清,可那人根本就不理。
后来,傻柱也不去了!
“你快告诉我到底是咋回事?”
娄晓娥的好奇心一下被激发了。
她要在这儿长久生活,自然想了解每家每户的状况。
“这么八卦呀!”
“进屋慢慢跟你说。”
刘文生搂着娄晓娥肩膀回房了。
另一边。
中院易中海家格外热闹。
易中海望着傻柱、秦淮茹、棒梗和小当。
心里暗自感叹,若这些都是自己的儿孙该多好。
可惜...只能想想罢了!
不过能把大伙聚一块,易中海心底已经很欣慰了。
等他老得像聋老太太那样,有人围着他包饺子就知足了。
“一大爷,别愣着了。”
“快把你买的肉拿出来,咱们包饺子吧。”
坐旧轮椅上的贾东旭已经迫不及待。
他来这儿就为吃顿饺子,可不是看易中海发呆的。
上一篇:港片:我能复制所有大佬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