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557节

  “要是怀县真能在冬天种蔬果,老百姓早就种了,还能等到你来种?”

  王东笑着接话:“媳妇儿……”

  “普通的种法肯定不可能在大冬天种出夏天才有的黄瓜,豇豆,辣椒……”

  “但我们可以用大棚来种……”

  “听说咱们国内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搞大棚蔬菜……”

  “四九城周边还没人开始搞,四九城又有这么大的市场,加上咱们的东君饭店每天都能消耗大量蔬果,真要是把大棚蔬菜搞出来,四九城卖不出去,咱们还能送到东君饭店自己消耗。”

  “大棚蔬菜?”媳妇儿作为干部,经常在农村走访,甚至还去周边县城学习考察过,虽然没有见过大棚蔬菜,但听说过。

  陈君作为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很清楚每年四九城入冬以后市场上的瓜果蔬菜有多贵。

  普通老百姓除了能买得起白菜萝卜,那些来自南方的瓜果蔬菜几乎买不起。

  除了年三十舍得吃上一顿,平时都舍不得买。

  要是怀县真能在大冬天种出只有南方才有的瓜果蔬菜,送到四九城低价销售,市场绝对非常庞大。

  更重要的是……

  种菜不同于开工厂,没啥技术含量,怀县任何一个老百姓都能做,而且需要大量劳动力。

  如果怀县真能大规模种植大棚蔬菜,肯定能带动大量老百姓致富。

  万事开头难。

  想归想,真要是想把这件事儿做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媳妇儿刚开始听到王东分析时心情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总算找到了破局办法,怀县老百姓一定会因为种植大棚蔬菜而增加收入。

  但这种高兴仅仅持续不到半分钟就再次被凝重表情给取代。

  看着王东,紧锁着眉头,一脸担忧提醒:“老公……”

  “你没去过下面村子……”

  “虽然之前我当书记的汤山镇是怀县最穷的一个乡镇,老百姓非常穷。”

  “怀县其他乡镇的老百姓比汤山镇富裕不少。”

  “但这个富裕也只是相对而言……”

  “我虽然没有见过大棚蔬菜,也没有真正了解过大棚蔬菜,但听说过。”

  “想要建造一个合格的蔬菜大棚,就算用竹子做骨架也需要两三百块钱,以怀县老百姓那点儿家底儿,别说两三百块钱,拿出来一百块钱都悬。”

  “而且老百姓穷了这么多年,家里好不容易攒点儿钱,大家以前又没有接触过大棚蔬菜,就算我们跟人家保证,做大棚蔬菜肯定能挣钱,我估计也没几个人敢把家底儿拿出来做大棚蔬菜。”

  王东还以为媳妇儿在担心什么事儿,原来是钱的问题,整个人顿时就放松下来,长吁一口气回答:“老婆……”

  “这算啥问题……”

  “忘了我之前跟你说的……”

  “咱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老百姓手里没钱,我们家有,我可以投资建蔬菜大棚,然后请当地老百姓来给我做事儿,每个月按时领工资。”

  “另外……”

  “种大棚蔬菜需要土地……”

  “我还能从当地老百姓手里租种土地……”

  “假设一亩两天可以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五十块钱收入,我就用四十块钱的价格把土地租下来,老百姓啥都不用做,一年可以白捡四十块钱。”

  “除此以外,凡是愿意租给我五亩以上良田的老百姓,家里可以出一个人来大棚里做事儿,一天一块钱,一年最少能做两百天的事儿。”

  “家里不用种地以后,多出来的劳动力还能去外面打工,哪怕工作不好找,一年下来挣个一两百块钱肯定没问题。”

  “一个五口之家,租给我五亩地能挣两百块租金,一个人来大棚上班能挣两百多块钱,一个人去外面打工再挣两百多块,加起来就是六七百块钱。”

  “如果家里的耕地多,平时还能种一些口粮,养两头猪,养几只羊,保证全家人吃喝……”

  “那六七百块钱就是他们的纯收入。”

  “分出百来块钱买粮食交公粮,一年下来还能落五六百块,比以前最少增收两三倍。”

  媳妇儿有点儿被王东说动了,但脸上表情还是没有放轻松。

  老百姓搞大棚蔬菜的资金问题是解决了,但自己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老公将来接手轧钢厂还需要大笔资金。搞大棚蔬菜不仅要出钱租地,还要出钱建设大棚,雇人种田……这些都需要海量的资金,万一老公为了帮自己破局而亏本儿,将来接手轧钢厂都会出问题。

  马上一副担忧表情反问:“老公……”

  “花这么大代价搞蔬菜大棚,咱们最后能挣钱吗?”

  “我知道你这是在帮我在怀县破局,坐稳屁股底下的位置,不想让我被人小瞧。”

  “但如果在怀县投资蔬菜大棚不能挣钱,我宁愿你什么也不要做……”

  “现在钱越来越不值钱……”

  “之前接手轧钢厂也许几百万就够了,几年以后,想要接手轧钢厂,一两千万也许都不一定够。”

  “要是咱们把钱都亏在了大棚上,将来还怎么接手轧钢厂……千万不能为了帮我而误了正事儿。”

第789章 活人还能被尿憋死?(第一更)

  面对媳妇儿充满担忧的目光,王东很自信回答:“老婆……你啥时候看我做过亏本儿买卖?”

  “既然我敢在怀县租地搞大棚蔬菜,那这件事儿肯定是挣钱的,不然我肯定会想其他办法帮你在怀县破局。”

  “咱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我肯定不会让它打水漂。”

  “没那个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既然我敢搞这个大棚蔬菜,那肯定有挣钱的办法。”

  “明天我就开始下乡,先找几个村子试点……只要让当地老百姓看到我搞大棚蔬菜挣了钱,他们就会自己去搞大棚蔬菜,最起码也会愿意把家里的土地租给我,来我的大鹏工作。”

  …………

  谭家庄,怀县城南不倒两公里的一个村子。

  在整个怀县范围内,谭家庄老百姓每年的收成应该排在中间,不高也不低。

  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谭家庄地处平原,可耕种土地多,人均大约两亩地。

  一个五口之家在改革开放之处整整分了十亩地。

  一年的粮食收入上交公粮后,剩余粮食足够满足一家人所需。

  遇到收成好的时候,还能富余几百斤粮食换成钱,补贴家用。

  因为不缺粮食,谭家庄每家每户都养了家禽给家畜,减掉自己吃掉的家禽跟家畜,每年还能通过养殖家禽家畜挣个一两百块钱。

  导致谭家庄老百姓虽然称不上富余,但日志最起码能过得去。

  一年到头如果没有其他支出,攒个百来块钱肯定没问题。

  改革开放几年下来,几乎每家每户都存了两三百块钱。

  但这点儿钱对于飞涨的物价来说,还是太少了。

  要是家里有人上学读书,或者生病住院,那点儿钱根本不够花。

  为了增加收入,村子里的老百姓都会趁农闲时期去外面打几个月工,或多或少都能挣回来一些钱。

  哪怕不多,也比守在家里只花钱不挣钱要好。

  谭勇是谭家庄一个普通村民,桑有劳,下有小,全家总共有七口人,当年分田时总共分了十四亩地。

  靠着地里的收入,家里的日子虽然称不上多么多么的好,但对比改革开放前,最起码不用饿肚子,每隔几天还能吃上家里去年留下来的腊肉。

  但这种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虽然地里的粮食马上就要收获了,但作为一家之主,谭勇脸上一点儿也看不出秋收的喜悦。

  自家老大已经到了娶媳妇儿的年龄,但为了供老二跟老三读书,家里攒下来的那点儿钱几乎被掏空,也就没有多余存款让老大娶媳妇儿。

  邻居跟亲戚介绍了好几个相亲对象,结果全因为家里拿不出彩礼钱,没能力盖新房而告吹。

  谭勇现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爹,要不下半年我暂时不去上学了……”老二犹豫了好长时间后做出决定,看着自己亲爹试探性问。

  他刚刚考上高中,每年的学费加上乱七八糟费用最少要两百块,属于家中所有开销的最大头。

  他不可能为了自己上学而眼睁睁看着自己大哥因为没钱结婚而在家里打光棍。

  再说了……

  就算自己真读了高中,也未必能考上大学。

  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浪费钱,还不如退学去外面挣钱。

  老二很想继续读书,但家里实在是太困难。

  退学无疑是对全家所有人都最好的一个选择。

  再说了……

  老三刚刚读初中,他的成绩比自己还要好,将来考一个更好高中,最后考大学的成功几率也更大。

  老爹谭勇皱着眉头没有接话,但老大却不干了。

  弟弟能考上高中,那就有很大几率考上大学,将来就能当干部,无论从哪方面分析都比留在家里当农民要强。

  他说啥都不能因为自己结婚而耽误弟弟读书。

  毫不犹豫拒绝:“必须去上学……”

  “咱们家好不容易出了个高中生,要是不去读书就太浪费了浪费了。”

  “至于结婚……”

  “我也不是马上就要结,晚两年也没有关系……”

  老二皱着眉头接话:“大哥……”

  “这是晚两年的事儿吗?”

  “咱们家每年就这么多收入……我读三年高中,每年需要一百五十块钱,等我毕业以后老三也读高中了,每年也要一百五十块钱。而且读大学也要费用,咱们家十几亩地加上牲畜跟家禽,一年顶多挣两百块钱。”

首节 上一节 557/5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