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545节

  “因为没有粮食,当地老百姓很少在家里养猪,就算有人养也只会养一头年猪。”

  “而且因为缺粮食,只能给猪喂猪草,一年下来能长到一百二三十斤就算是好的。”

  “但当地老百姓有养羊的习惯。”

  “山多地少,意味着汤山镇拥有大量山地跟牧草可以用来养羊。”

  “但因为交通不便,没有渠道,销售不出去,老百姓养殖的那些山羊只能在本地消化,导致山羊价格非常低,老百姓养羊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只要我们想办法打通销售渠道,让当地老百姓没了后顾之忧,鼓励他们养羊……”

  “一旦形成规模,老百姓收入很容易就能涨上来。”

  “养一只羊的利润虽然比不上猪,但一只羊挣个二三十块肯定没问题。”

  “一户养五只羊就能挣一百多块。”

  “要是有能力,养个十只羊,加起来就是两百多块钱的收入。”

  “到时候光养羊就能让当地老百姓的户均收入翻上两番。”

  陈君脸上的担忧表情顿时一扫而空。

  经王东这么一分析,让汤山镇老百姓收入翻一番好像并不是什么难题。

  但很快脸上笑容就再次被严肃给取代,盯着自己老公继续问:“一户养十只羊,全镇加起来就是五万只羊……”

  “老公……这么多的山羊我们能卖出去吗?”

  “还有……”

  “汤山镇虽然多山少地,但面积就这么大……一下子养五万只羊,山里的草够他们吃吗?”

  “我上大学时听老师说过,山羊不仅吃草,还喜欢吃草根。。”

  “好多草原就是因为养羊太多,草根被羊给吃了,导致草原退化……”

  “咱们可不能为了眼前这点儿收入而让汤山镇的大山出现问题。”

  这个问题放到现在这个年代确实很难解决,这也是当年发展经济的一个大难题。

  很多人都在保护环境跟发展经济这两个选项面前选择了发展经济,忽视了发展经济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后世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去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对于来自后世的王东而言,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因为后世已经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了避免草地养羊太多而导致荒漠化,好多老百姓开始圈养自家的山羊,通过种草来养殖他们。

  只要不把山羊放到野外,他们对山地的破坏就会降到最低。

  山上自然生长的牧草不够山羊吃,那就自己种植产量更高的牧草,反正牧草不是粮食,不需要太好的土地,汤山镇境内的那些坡地跟山地完全满足牧草的生长需求。

  除此以外,自己还可以通过制作青储来帮助老百姓囤积山羊的过冬粮食,保证老百姓手里的山羊可以顺利过冬……

  想到这儿,王东不再犹豫,尽可能简单明了的把自己想法全部说出来,好让媳妇儿宽心。

  不然今天晚上媳妇儿很可能连觉都睡不着。

  十分钟后,得到王东的再三保证,媳妇儿陈君脸上的担忧表情终于消失,并且露出了久违笑容。

  看着王东很高兴道:“老公……”

  “当初让你过来陪我果然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要不是你的这个主意,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破这个局面……”

  “你太利害了……”

  “今天晚上咱们不在家吃饭,出去吃……”

  “我听说附近有一家专门做当地小吃的饭店,味道特别好,咱们正好去尝一尝……”

  “说不定你学会以后还能让饭店今后也卖一些特色菜。”

第770章 别被骗了(第二更)

  第二天晚上,下班回家的陈君明显比昨天心情要好很多。

  进门就抱住正在厨房做饭的王东:“老公……”

  “你昨天晚上教我的办法成了……”

  “将计就计,用立军令状的办法反将书记跟县长一军。”

  “虽然跟我一起安排下去的县领导有书记跟县长撑腰,不怕做检讨,但他们怕丢脸,担心自己在县里面的威望跟名声受影响,最后影响到他们升官发财……”

  “一听完我提出来的那些要求跟处罚措施,那些人就跟商量好似的,纷纷站起来发言,说两年内让老百姓收入增加一倍的任务有些重,几乎不可能完成……”

  “经过投票,绝对把收入翻一番的任务改成增长百分之五十。”

  “哪怕是这样,一些被下放的县领导脸色也非常难看,觉得自己完不成任务……”

  “不过这样也好……”

  “有了这个下派任务,我就不用天天守在县里面跟那帮领导虚与委蛇。”

  “平时除了参加县里面的必要会议,其他时间都可以在汤山镇工作……”

  “正好汤山镇书记前段时间退休了,还没有安排新的书记。”

  “县里面为了方便我的工作,直接让我兼任汤山镇书记。”

  “虽然还达不到一言堂的地步,但我毕竟是县领导,只要不太过份,镇子里的那些干部跟领导肯定不敢随便违抗跟质疑我的命令……”

  “对你在汤山镇建立收购站肯定有不少帮助……”

  王东一边把铁锅里的炖羊肉装盘,一边接话:“媳妇儿……”

  “既然你这边儿已经确定下来,那我明天就打电话联系养殖场老郭……”

  “让养殖场暂缓养殖山羊……”

  “只要汤山镇的山羊养殖业发展起来,这里的山羊不仅可以满足东君饭店所需,甚至还有可能满足小半个四九城的羊肉需求。”

  “顺便让他把已经定好的养羊场厂长调过来配合我们行动。”

  “直接让他在汤山镇成立一个山羊养殖场,专门在汤山镇发展山羊养殖业,收购并且往四九城销售山羊。”

  …………

  汤山镇东岭村,一个人口刚刚突破两百人的小村子。

  村子位于半山腰,人均土地不到两亩,而且还都是祖祖辈辈在半山腰开垦出来的梯田。

  因为河流在山脚下,没法儿引水浇地,几百亩山地全都靠天收。

  雨水好的时候,每亩地能收上来四五百斤包谷,雨水不好的时候连三百斤包谷都收不上来。

  老百姓每年的大部分收成都在这些土地里面。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胆子大点儿的村民开始在家里养猪,养羊……

  但因为地少人多,田里收获的那点儿粮食刚好够人吃,遇到干旱少雨时,地里那点儿收成甚至不够人的口粮。

  养过猪的人都知道,没有粮食,光给猪吃猪草,虽然也能长大,但速度非常慢,而且没啥肉,一年下来能长到一百斤就谢天谢地,就付出的心血而言,基本都是亏的。

  万一长不大,甚至还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于是村子里愿意养猪的老百姓就越来越少,养羊的反而多了不少。

  但因为交通不便,当地出栏的山羊卖不出去,只能在本地消化,导致山羊价格一直非常低。

  虽然村子里每家每户都养了山羊,但都不多,平均下来每户还不到两只。

  地里刨不到钱,养猪跟养羊也不挣钱,大家只能把希望寄托到一百公里外的四九城,希望能在四九城挣点儿钱回家,不然家里的小孩儿长大后连读书钱都没有。

  周广才前几天刚刚从四九城打工回来。

  扛了半个月粮食,每天挣一块钱,总共挣了十五块钱,然后就找不到工作了。

  又在四九城守了五天,好不容易挣到手里的十五块钱越花越少,没有找到新工作的周广才最终决定回家。

  否则自己辛苦挣到手的十五块钱非花光了不可。

  哪怕周广才最终只带回来十块钱,对于每年总收入不到一百块的周家来说,仍然是笔不小的收成。

  他打算这几天把家里的梯田全部种上包谷后再去四九城撞撞运气,哪怕跟上次一样只在四九城扛半个月麻袋也能挣回来十多块钱,总比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坐吃山空要强。

  明年双胞胎儿子就要上学了,他必须多挣点儿钱攒起来,否则两个儿子连上学的钱都没有。

  周桂是周广才老爹,虽然只有不到五十岁年龄,但因为长时间做农活跟缺乏营养,看起来最起码有六十岁,额头上全是皱纹,头发也白了一多半,非常苍老。

  见儿子从地里忙回来就开始用竹子跟木棍修理羊圈,直接皱着眉头问:“广财……”

  “今天村口来了个卖小羊羔的,还是镇上的领导带队……说什么跟我们签订协议,让我们帮忙养羊,到年底的时候高价收购我们养大的山羊……”

  “大家担心这人是骗子,虽然镇上领导说了不少好话,但还是人去买……”

  “我去问了一下,卖羊羔的那个人报价确实比镇子上那些杨帆子高,只要养到五十斤,一只羊最少能多卖五块钱……”

  “你说咱们今年要不要多养几只羊……”

  “往年养羊也就为了过年能换点儿钱回来买年货。”

  “要是人家到时候真按这个价格收羊,咱们多养一只羊就能多挣五块钱,养个四五只羊就能多挣二三十块钱……”

  “本来养一只羊就挣十几二十块钱,加起来就是一百多块,不比你去四九城打工挣的少。”

  “万一咱们把羊养大了,人家不来收怎么办?”周广才并没有接老爹的话,而是皱着眉头反问。

  见老爹不说话,周广才继续开口:“到时候咱们只能把山羊送到镇子上卖给羊贩子。”

  “羊越多,羊贩子压价越狠,别说挣一百多块钱,搞不好连七八十块钱都挣不到。”

  “而且羊也不是那么好养的。”

  “秋收前还好,外面到处都是草,拉出去就能吃饱。”

  “过了秋收,入冬以后外面就没吃的了,只能喂他们干草。”

  “想让羊活下去,不掉秤,还要喂他们吃包谷,五只羊一个冬天随随便便吃掉两三百斤包谷,到时候不仅不挣钱,说不定还会亏钱。”

第771章 我不走了(第一更)

  老爹周桂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带着满脸不自信回答:“应该不会吧……”

首节 上一节 545/5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