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红楼如此多骄

红楼如此多骄 第134节

她这里心事重重,哪晓得贾赦明着是打量扇骨,实则那目光早偷偷在她臀上安家落户,直到再也看不见了,这才失望的收回了视线。

又暗想着,这回省下了两百两银子,倒正好去崇文门寻那俏寡妇消遣消遣。

想着那俏寡妇形似熙凤,贾赦一时愈发痴了。

…………

却说等王熙凤到了邢夫人面前,果然又是一番老生常谈,硬逼着她夫妇二人,给自己的陪嫁心腹在别院里安排几个肥缺。

“太太明鉴。”

王熙凤当下绵里藏针道:“这回虽是二爷应承着,可修这院子到底是为了娘娘省亲,合该是由二房说了算,若一味只安插咱们的人,却怕不太合适。”

“咱们的人?!”

邢夫人气的什么似的:“我身边几个得力的都闲着呢,哪里就一味的安插了?!还是说只有你们夫妻的心腹,才算是‘咱们"的人?!”

“太太误会了!”

见她不管不顾的撕破了脸,王熙凤也忙换了颜色,陪笑道:“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况且这病才刚好些,难免有糊涂的地方,还请太太不要见怪才好。”

顿了顿,她又故作为难的道:“不过前两天里边是珠大嫂子在管家,别院里又是顺哥儿盯着,我们夫妻也不清楚都派了些什么差——这样吧,明儿让您儿子和珍大哥、顺哥儿商量商量,看还有什么要紧差事没人照管。”

王熙凤虽素来刚强,却更是个精明的主儿。

知道邢夫人再怎么不得宠,毕竟占着‘婆婆"的名分,若真与她当面顶撞起来,只怕是有理也变成没理了。

故此只先拿好话哄住,然后拖着不办便是。

而邢夫人听王熙凤当面应允了,登时喜的眉开眼笑,甚至还主动将王熙凤送出了仪门。

可此后几日里,她三催问,却如同石牛入海一般全无消息。

邢夫人便再怎么愚笨,此时也知道是上了凤辣子的当。

不由将王熙凤骂了千百遍!

可再怎么咒骂,却也奈何不得这精明强干,又得了老太太宠爱的儿媳妇。

偏她又舍不得那修别院的好处。

思来想去,突然就把目光落在了二姑娘贾迎春身上。

按理说,待嫁闺中的女孩家是无需站规矩的。

可邢氏恼她‘连累"了自己,这些日子一直打着教她管家的名头,拘在身边折磨羞辱。

不过这会儿邢氏再看贾迎春时,却少了一贯的厌弃,反多了几分奇货可居的意思。

“迎春。”

就听她和煦问道:“当初真是焦顺主动出首,揭发了拿王嬷嬷婆媳?”

迎春早被她折腾的战战兢兢,一时虽脑补不出她问这话的用意,却还是小心答道:“司棋确实是这么说的,若是太太有疑惑之处,我唤她进来一问便知。”

“不必了。”

邢氏摆了摆手,口中喃喃自语:“他既然如此顾惜你的名声,多半还是有些念想的。”

这几日焦顺虽交卸了监工的差事,可无论贾琏还是贾珍遇到难题,请示贾政如何处置的时候,贾政却都是一概推给焦顺来办。

如此一来,焦顺虽少了监工的名头,话语权却并不在贾琏、贾珍之下。

若能拉拢他过来……

第147章 衙内琐事

【4600】

转眼已是十一月十九。

这日一早,焦顺特地绕到西廊上,接了贾芸一起去衙门当值——贾芸迫于生计,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邀揽,答应去衙门里做个打杂的师爷。

虽顶着师爷的名头,但因为只是负责打杂,又是看荣国府情面才聘了他,故此贾芸每月薪酬只有八两,尚不足张诚的一半。

但对于他这样的毛头小子而言,也足称得上是高薪了。

却说到了衙门之后,焦顺原是要领着他熟悉一下杂工所的情况,谁知刚点了完卯,就得了司里通知,说是赵郎中要升堂议事。

于是他也没敢驻脚,将贾芸丢给栓柱照管,便匆匆赶到了司内。

彼时大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除了司内的主事、员外郎,竟还有另外几个所正在。

焦顺因不知究竟出了什么大事,于是就近寻了监管主事侯云打探究竟。

“焦所正且放宽心。”

侯云笑道:“这不过是因礼部后日就要派人来,商议那巡视组的具体章程,咱们司里先吹一吹风罢了。”

其实礼部早该派人来联络了。

不过这两部联合盘活官办蒙学的主意,出自工部也就罢了,竟还是个奴籍出身的幸进之人提出来的,实在是令礼部上下无光——工部这边好歹还有些匠官,礼部却是读书人的大本营。

错非这新政高举劝学的大旗,官办蒙学又确实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礼部官员只怕早就***进行抵制了。

如今磨磨唧唧了半个多月,也终于是拖延不下去了。

听是后日要来,焦顺心下暗暗松了口气,明儿轮到他休沐,正准备一鼓作气解决尤氏的问题,若和礼部来访撞在一日,却怕又要迁延了。

若使得尤氏就此打消了念头,岂不是遗憾的紧?

不多时各处聚齐,掌司郎中赵熠升堂而坐,一开口果然是些形而上之大道理,主要是督促各处谨言慎行,千万不要被礼部抓到话柄。

虽然依照眼下的形势,礼部想要彻底推翻新政是不太可能了,但他们却隐有要反客为主的架势,认为应该以‘管办蒙学有教无类"为主要宣传方针,取代工部‘勤工助学"的旗号。

这除了争权夺利之外,也有不愿让‘工"与‘学"并列,甚至排在前列的心思。

工部自然是不肯交出主动权,可礼部这番提议,却得到了翰林院以及科道言官的普遍支持。

非但如此,连工部内部也不乏一些杂音。

所以才有了这此的吹风会。

据说不只是百工司,其它几个司里也都在举行同样的会议,务求统一思想团结对外。

不过比起别处来,百工司内除了吹风之外,还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

既:对于杂公司的推行的新政,司内各部门都要鼎力支持,关键时刻杂工所甚至可以直接抽调各处属吏,事后再向司内禀报,而这期间各部门不得蓄意阻挠。

这决议一出,却是将杂工所——主要是焦顺的权柄,置于各所的所正之上。

要知道杂工所在司内,向来都是垫底打杂的货色,谁知自从焦顺走马上任以来,这短短月余竟就咸鱼翻身,骑到大家头上去了!

若说各所对此没有意见,那是绝无可能的。

但众人面面相觑,都盼着有人跳出来反对,偏又没人想做出头鸟——连素来不喜匠官的苏侍郎,都替这焦顺站台了,如今谁还敢贸然得罪了他?

故而彼此用眼神‘怂恿"了许久,也不见有个愣头青冒出来。

赵熠便拍板道:“既然各处都没有意见,那事情就这么定下了,若事后有人胆敢阳奉阴违,便我这里能饶得过,尚书侍郎哪里也是断不肯轻饶的!”

…………

与此同时。

贾芸也在栓柱的引领下,走进了杂工所正房西间。

就见里面次第摆着七张书案,六张两两相对,一张独自安置于于西北角。

栓柱径自领着贾芸来到西北角的书桌前,对着起身相迎的张诚拱手一礼,笑道:“张先生,小的给您介绍介绍,这位是荣国的芸二爷;芸二爷,这位是张玉言【张诚字玉言】张先生,早年曾当过皇庄庄头,如今被大人聘来做师爷。”

听了彼此的来历背景,两人各自忙又都郑重了些,拱手作揖道:

“张前辈。”

“芸二爷。”

听到这一声‘张前辈"时,张诚心下登时有了明悟,心知这贾芸必是东翁寻来的新师爷,且瞧他这年岁出身,多半是来制衡监督自己的。

不过这也是官场常例,似焦顺这般手握实权的,自然不可能放心,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一个人打理。

故此张诚倒也并未因此不快。

而贾芸听他称呼‘芸二爷",忙谦笑道:“什么爷不爷的,小子不过是顶着祖上虚名的破落户罢了,前辈称呼我一声芸哥儿就成。”

说着,又郑重一礼道:“小子不过是浪荡无行之人,蒙大人开恩,让我来这里混口饭吃,若再能跟着张前辈有些进益,就算是贪天之幸了。”

虽听贾芸态度极为谦逊,张诚仍是一口一个芸二爷的称呼,贾芸也没在纠正什么——必将他如今初来乍到,又不曾有什么才学本事,自然也只能靠荣国府旁系的身份,扯大旗作虎皮。

两人寒暄几句过后,张诚先召集几个账房出身的书办,一一上前见过贾芸,又领着他四下转了转,熟悉了一下所内的环境。

前文不曾细表,此处略叙一二。

这杂工所北面三间正房,是两个值房当中一个大堂的格局,东间是焦顺的办公、休息的所在;西间则充作师爷和书办们的工作场所。

大堂则是焦顺平日见客、议事的所在——当然了,若所副、所丞有要紧事宣布,也会召集众人在大堂里汇合。

东侧三间,分别是所副赵彦、所丞刘长有的值房,以及所内的档案室。

西侧三间打通成一间长厅,约有二十几个书办、匠头,在吏目的率领下处置公务。

西北角单有个小小的耳房,划归吴天赐私用。

大门左右的两间倒座都是库房。

茅厕则是在西南角。

这大致逛了一遍,又见过了赵彦、刘长有等人。

贾芸暗地里盘算了一番,算上赵彦、刘长有的长随、书办等人,林林总总竟有四十余人挤在这小小院落里。

真正有独立办公室的也只焦顺一人。

都道这做官必是起居八座威风无限,谁知衙门里竟如此逼仄。

他大致露出些意思,张诚便笑道:“谁让咱们六部官儿多地少呢,若在地方上就要好多了。”

说着,便又领着他回了堂屋西间,列举了日常需要照管的公务。

待听说这小小个院子,竟掌控者十数万人的生计,数之不尽的财力物力,贾芸忙收敛了轻视,诚惶诚恐跟在张诚身边,看他如何处置。

当然,这倒有一半是装出来的,毕竟他也是个伶俐的,看的出张诚报出这十数万的数字,本身就存了敲打的意思。

不多时,焦顺自司里回来,见贾芸踏实肯学,心下也便少了担心,唤过他来吩咐道:“你身份毕竟不同,还该去拜见一下政老爷才是,正好我这里有事要与政老爷商量,你陪着我过去走一遭吧。”

贾芸虽心中忐忑,却也知道这是在给自己露脸的机会,于是忙恭声应了,又寻了镜子整理衣冠。

首节 上一节 134/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反派被听心声,女主人设全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