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返1987:开局忽悠我妹不嫁人

重返1987:开局忽悠我妹不嫁人 第107节

他怎么消除?

对,这事儿只能找楚天来解释,可楚天能解释么?

显然不能。

姜广生顿感头疼。

这楚天,还真的给他留了一个大烂摊子,让他头疼的要死。

而此时,始作俑者的楚天正叼着烟,在张远家的院子里喝羊汤。

“来来来,多喝点。小楚啊,这次我可得谢谢你,要不是你的话,我这厂子根本就不可能缓过来。而且因为你的原因,一些工厂开始尝试跟我们联系了。这太好了。”

楚天连忙解释:“张叔,咱们都是自己人,您不用谢我,这次我到村子里来,也是为了带张家村的人多赚点钱。”

张发奎一怔,接着眼睛放光:“带俺们村的人赚钱?啥生意,俺们干,只是村子里穷,没本钱!”

楚天摆手:“不是,你们只要出力配合我就行,赚钱肯定没问题。我这不是来向您求教,这村子里现在的情况如何?”

张发奎叹气:“每年交完粮,余下的口粮就也就勉强糊口。原先穷,现在更穷了。咱们张家村地少,虽然土壤还算不错,还都是水浇地。但人均占地根本不足。狼多肉少,自然种地就费劲了。”

楚天想了想,接着说道:“那不种粮食,改种别的呢?”

张发奎连忙摆手:“小楚啊,你们城里人有粮油本,但村子里没有啊,我们的粮票都限量供给,一年就那么点粮食,光靠钱买,赚多少也买不够吃的啊!”

楚天想了想,接着问道:“但你们种,也只能种玉米,不如这样,我也用粗粮和现金给你们结算。有粮之后,再给你们一定的钱,可以拿钱去买细粮,粗粮细粮掺和着吃,是不是比原来的生活要好一些,而且还能留下余钱买点别的改善生活?比如说翻盖一下你们这里的房子,我看都太破了啊!”

张发奎一怔,接着说道:“这个行啊?当然行啊,可俺们村人也不少,你能弄来那么多的粗粮么?”

楚天一拍胸脯,接着自信说道:“这个你放心,粗粮我采购,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金额跟村民结算,剩下折算现金,你看咋样?”

张发奎一听,立即起身拉着楚天说道:“行,那咱们这就去找我家老二,这可是大好事啊!!!”

第135章:到张村发展

张发奎一听楚天给粮给钱,接着就拉着楚天要去找张德奎。

厂子距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

楚天开着车带着张德奎和张远一起过去。

毕竟车子坐不开,总共也就能坐三个人,另外就是刚子不愿意回村。

一想到超生被抓的事情,他就觉得心寒。

楚天也没逼他,反正这事儿他也得找村长说去。

刚子的亏,可不能白吃。

楚天开着车进村,这年代能有几个人有车的?

看到一辆小吉普进村,很多孩子围着车追着看,而村子里其他人也都羡慕的看着,想着是不是来了什么大官儿?

楚天一下车,张发奎都感觉自己有面子。

张发奎一下车,村委会大院墙边正在晒太阳聊天的几个人都看了过来。

“大哥?”人群中,叼着烟袋锅子的张德奎一怔。

接着,他看到张远和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一起下了车。

难道是上面来了领导?

张德奎连忙拍拍身上的土,起身看着走向楚天这边来。

张发奎看到自己弟弟来了,他笑着跟张德奎介绍:“德奎啊,这位就是我家远子在城里认识的楚老板,他这次来咱们村儿,就是为了谈生意的。”

张德奎愣了,他打量了一下楚天。

这楚天年纪轻轻的,穿的也很普通。

但关键是,人家是开车来的!

这年代,有几个人能有车?

能开车的人,那就绝对不一般!

而且,这个老板有车,那就说明他一定很有钱。

进入村委会的小办公室里,张德奎连忙让会计给楚天倒水,自己则坐下笑着说道:“楚老板要跟我们谈生意?我们张家村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穷地方,这里有什么东西能让你看上的?”

楚天笑了:“你们的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菜,我跟张远和赵刚都是朋友,他们跟我讲了你们的事情,我觉得可以来帮帮忙,我出钱,你们出人出力,咱们双方合作,进行大规模的暖棚种植。主要是向北河市供给果蔬。”

张德奎抿嘴一笑,接着他摆摆手。

合计,这年轻人什么都不懂啊。

种蔬菜?他们能赚几个钱?而且,种菜也就夏秋两季能有收入,这点钱远不如种粮食。

但终究人家是好心,他也不能驳了张发奎的面子。

于是张德奎笑着说道:“楚老板啊,你是城里人,可能不太了解我们乡下的情况。”

“果蔬这种东西,我们张家村,就这么点的水浇地而已,种粮收成要是不错呢,能勉强糊口,一旦遇到干旱,全村人就得挨饿。”

楚天点点头,他知道张德奎说的是什么意思。

自己则开口说道:“张村长,您可能没明白我说的意思,我是说暖棚,夏秋的时候,暖棚打开,正常种植。春冬冷的时候呢,就直接封闭暖棚,供暖继续种植。”

“也就是说,一年四季,我们张家村都要产菜,源源不断的给城里供给新鲜的蔬菜。另外河边,可以养鸭子,鸭蛋和鸭肉,还有鸭绒都是可以创收的东西。还有鸭粪也可以作为粪肥使用。”

张德奎愣了下,他看着楚天说道:“你是说,我们要……一年四季都产蔬菜?”

楚天毫不犹豫的点头说道:“对,我现在的资金有限,所以必须要找一个土壤肥沃,而且必须是信得过的人合作。咱们张家村靠着北河最大的支流。水量充裕,而咱们张家村在山脚下,平坦的耕地较少。这些张远都跟我说,但如果我们搞生态农业,将农业产业化,让种地变成上班,那就不一样了。”

张德奎愣住,他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种菜肯定比种粮赚得多,这个谁都知道。

但如果全年种菜,他们的口粮问题怎么解决?

这年头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粮食的。

可光为了口粮,就这么一直穷着?

张发奎在一旁连忙劝自家兄弟:“老二啊,小楚可不是一般人,咱们的糖厂,就是人家给盘活的。而且,人家楚老板愿意帮咱们,那是看在远子和刚子的面子上。”

张德奎眉头紧锁,接着看向楚天说道:“那么,你帮我们,肯定有条件吧?我可不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楚天微微一笑,他点头说道:“很简单,赵刚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但是,赵刚家的地必须归还,同时,要对赵刚的事情公开解释。另外今后不能再追究赵刚的问题。要是你答应的话,我就入资。”

张德奎愣了下。

赵刚的事情解决了?

话说,他确实没见到计生办的人来找他。

这么说来,楚天的能量可是不小啊!

这样的机会,张德奎真的不想错过。

哪怕是让他拉下脸跟赵刚道歉,他也行。

毕竟,他穷怕了!

看着村里老少爷们儿的眼睛,他天天晚上都难以入眠。

而且,每次乡里开会,他们张家村总是被冷嘲热讽。

张德奎一咬牙,接着用力点头:“那行,但这应该不是所有的条件吧?我不觉得,我们付出了什么。你出资给我们盖大棚,那我们出什么?”

楚天明白,张德奎要谈实际的东西了。

楚天笑道:“你们出地,我出资,至于技术我也可以用钱来搞定。村民用土地和人力入股,跟我签订合同之后,要按照低于市场百分之二十的价格收菜。作为我们出资的让利。如果家里人行动力不便,也可以直接把地租给村里,我每年付租金,解约必须提前三个月通知。否则按照违约处理。”

张德奎心里暗暗的思索了一下。

这个办法也不错,村子里不少人去城里讨生活的,地也不认真种,要是每年能拿到一笔稳定的收入,他们在城里做临时工,还能有粮食的同时,又能赚到钱,生活确实改变很大!

而种菜的话,楚天出钱扣大棚,村民只要出力气和土地,就能一年四季像是上班一样。每个月有工资不说,收菜还能拿到钱。虽然要低于市价百分之二十,但关键是,器材和技术不用他们拿钱。

这说起来很公平。

张德奎想了想,接着立即说道:“我同意在我们村搞,但能有多少人参加,那就说不准了,河边的地方我可以以村委会的名义租给你,咱们可以先做一部分试试!”

楚天也没想直接全面铺开。

一来是钱不够,二来是太耗费精力,先搞一部分,看看效果也是他的想法。

但这样的话,楚天也不好意思跟张远和赵刚说。

所以,张德奎说出来,也正好合了他的心思。

第136章:不靠谱

河边的地,就是一片滩涂。

种地是不太可能,但可以用来养鸭子。

这些问题楚天一点都不担心。

跟张德奎签订了合同,接着就是落实种地的事情了。

楚天来之前,张远那些小兄弟们已经跟家里说好了,其实张德奎知道消息之前,他们就早就知道消息,但儿子一直说这事儿不能说出去,怕别人抢占先机,少赚钱。

所以他们也一直都三缄其口,谁都没说。

这一听村子里大喇叭广播响起,他们就连忙从炕头上下来,急匆匆的赶往村委会开会。

张家村是个中等自然村,这里大概有一百三十多户人家。人口大概三四百人左右。

楚天看了看,村子里大部分都是老幼妇孺,青壮年并不多,应该都去县里面和城里打工了。

想想也是,这么穷的地方,他们也没别的办法。

人聚在一起,小孩子在一起打闹,而妇女们说说笑笑,现场显得极为散乱。

张德奎背着手,他看看身边一个四五十的中年人,对他使了个眼神。

这人就是张妮的父亲,张满奎。

张发奎是村工厂的厂长,张德奎是老二,他是村长。

至于老三张满奎,他才是三兄弟最有出息的人。

首节 上一节 107/1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撬傻柱墙角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